浅谈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方式廖珑玲白露芃周晓萃雷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方式廖珑玲白露芃周晓萃雷阳
发布时间:2021-08-18T01:28:03.074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4期作者:廖珑玲白露芃周晓萃雷阳[导读] 在绘本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的有效提问,对帮助幼儿理解和感悟绘本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四川成都 610039摘要:在绘本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的有效提问,对帮助幼儿理解和感悟绘本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幼儿教师在绘本教学提问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绘本教学中幼儿教师的有效提问方式:注意所提问题的难易适宜性和层次性,同时注意提问方式的灵活性,
注重对于细节部分的提问,巧用生成性提问。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教学;有效提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绘本凭借其文学性及教育性等特征,很好地契合了《纲要》目标。

本文所探讨的绘本教学,主要指幼儿教师以绘本为媒介,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

幼儿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在绘本教学过程中,多以提问为主要方式引导教学,但幼儿教师在绘本教学中提问缺乏有效性,难以真正引导幼儿思考。

本文旨在探讨绘本教学中幼儿教师的有效提问方式。

一、绘本教学中幼儿教师提问常见偏差
幼儿教师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所提问题难度不适宜,例如教师大量使用“好不好”、“对不对”这样的封闭式问题。

从表面上看,幼儿都能对这类问题不假思索地做出准确回答,但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并不能真正起到引导幼儿思考的作用。

其次,幼儿教师在提问时,有时难以根据绘本本身内在逻辑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考虑到问题的层次性;再则,幼儿教师提问方式缺乏灵活性,常常忽视对绘本细节的提问;过分重视按照预设问题开展教学,忽视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灵活使用。

二、绘本教学中幼儿教师有效提问方式
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设置的提问应以不打断幼儿听故事的兴趣为宜,与此同时,教师也要讲究提问的技巧,根据幼儿反应不断对提问进行调整,实施“跟进型”教学。

教师在进行提问引导时,要注意所提问题的难易适宜性和层次性,同时注意提问方式的灵活性,注重对于细节部分的提问:
1、问题难度适宜
幼儿园以班级授课为主,教师所提的问题应靠近大多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适当提一些略高于大多数幼儿现有水平,但幼儿“跳一跳就能够到”的问题,引发幼儿思考。

同时也应兼顾个别幼儿,适当提一些相对简单或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注重问题难易程度的把握,因材施教。

在对幼儿进行提问时,要注意问题能否真正引起幼儿思考,对于故事情节的脉络发展是否有推动作用,多提一些具体而有意义的问题。

例如在绘本《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中,大灰狼不同于常见的凶狠、无礼的面貌,而是以一种绅士、友好且无辜的形象出现。

在询问幼儿对大灰狼的态度时,与其问幼儿“这个故事里的大灰狼是不是比我们平时见到的要有有礼貌一些呢?”,不如将提问设置为:“在你的心中,大灰狼是什么形象呢?故事里的大灰狼又是什么形象呢?”以充分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想象。

2、提问的层次性
教师在绘本教学中,一般会多次反复地为幼儿讲述绘本内容,每一次讲述所提出的问题应当由浅入深,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画面的描述性提问;二是引导幼儿理解画面、发现画面之间的联系;三是对画面的细节进行提问、引导幼儿对情节间的因果关系等进行判断。

同时所提问题也应契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小班幼儿进行提问时,以引发幼儿的观察、回忆和比较为主;对于中班幼儿,则可以在小班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联想和想象;针对大班幼儿的提问,可以更加深入地引导幼儿探究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3、提问方式应讲求灵活
教师提问的方式应尽量多样化,将多种提问方式结合起来,如综合运用递进式提问、联系生活式提问、设置悬念式提问等方式。

在绘本教学中,提问应尽量联系幼儿生活实际,如在阅读绘本《月亮的味道》之前,可以请小朋友们谈谈自己吃过的好吃的味道,再由此引出问题“月亮是什么味道?”;利用“蔡加尼克效应”,适当停顿,制造悬念,给幼儿一点空白的想象空间,如在绘本《驴小弟变石头》中,驴小弟遇到饥饿的狮子时,可以通过快节奏的语言及画面内容烘托紧张气氛,再突然停顿,问问幼儿:“你们觉得驴小弟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4、注重对细节部分的提问
成人在阅读图画书时,通常善于先统观整体,再细察局部,而儿童则更喜欢从局部出发,发现成人难以观察到的细节。

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也应重视对绘本中隐藏细节的提问,对封面、环衬、扉页及封底的画面信息进行解读。

例如在绘本《朱家故事》中,“猪”的形象在绘本的很多画面中都以隐藏的方式出现,如壁纸、门把手、月亮、各种摆件等都是猪的形象,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寻找隐藏的“猪”的形象,并向幼儿提问“这么多‘猪’的图案说明了什么?”;朱太太不见了,一双猪手拿起了朱太太留下了信,教师可以根据图片信息提问幼儿:“猜猜这双猪手是谁的,发生了什么?”。

5、巧用生成性提问
在绘本教学前,教师会设置一系列预设性问题,但由于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预设课程与实际的教学往往存在一定差距,教师有时需要发挥自身教学机智,根据幼儿的具体表现,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生成新的问题,以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有效引导幼儿思考。

建构主义理论倡导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情景,在师幼互动中进行对话,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及反馈,善用追问,在幼儿理解片面、思维混乱时,因势利导,及时提出新的问题,帮助幼儿进行意义建构。

小结
总之,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讲求一定的方法策略,通过有效的提问方式,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思考,让绘本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亮华,刘雪茹.绘本集体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J].才智,2015:143-144.
[2]章培培.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5: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