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食品用洗涤剂原料名单》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用洗涤剂原料名单》解读
一、制定背景和意义(制定《名单》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是指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的新材料、新原料或新添加剂。
为进一步规范食品用洗涤剂新品种安全性审查工作,以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因素为重点,同时考虑环境保护需要及政府安全监管的可行性,制定《食品用洗涤剂原料(成分)名单》(以下简称《名单》)。
二、起草原则和依据(制定《名单》遵循什么原则和依据?)
(一)《名单》是用于洗涤食品(包括果蔬、食品原料和食品半成品等)的洗涤剂原料,也可用于洗涤餐饮具和食品工业设备的洗涤剂,共计124种。
(二)经安全性评估并在国内已作为食品用洗涤剂原料使用的物质列入《名单》。
(三)经安全性评估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禁止列入《名单》。
如国内外已知的致癌物质和高风险物质,或国内食品相关法规标准中规定禁止使用的,或化妆品禁用物质等。
(四)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节能节水)或环境健康等因素,已经在国外淘汰的物质不列入《名单》。
(五)对尚未列入该《名单》的食品用洗涤剂的新原料按照《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主要内容(《名单》适用范围与包含内容有哪些?)
(一)《名单》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GB14930.1)
有效衔接,该标准中,根据产品使用对象和用途的不同分为A、B两类,本《名单》适用于A类,B类产品也可以使用。
(二)《名单》由序号、中文名称、CAS号、英文名称和通用名
称5部分组成,其收录的信息以环境保护部《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的中英文名称、美国化学文摘号(CAS号)或流水号,以及行业内广
泛应用的通用名称为依据。
(三)《名单》所列物质按照《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 GB9685)方式排序,即中文名称按照字符、数字、英文
字母及汉语拼音首字母的音序顺序排序。
(四)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用消毒剂原料(成份)《名单》(2009版)。
(五)列入《名单》中酸、醇或酚类物质,其钠盐、钾盐、钙盐(包括酸式盐和复盐),可以作为食品用洗涤剂原料(成分)使用。
(六)列入《名单》中的含结晶水物质可以作为食品用洗涤剂原料(成分)使用。
(七)《名单》中某些物质因异构体的存在或其中成分比例不同等原因可能有一个以上的CAS号或一个以上的中文名,CAS或中文名与表中所列物质对应,即可使用。
(八)《名单》中某单一物质或者混合物可以被名单中的混合物涵盖,均可视同为可用物质。
四、重点问题说明
(一)有关致癌物分类的说明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在科学研究数据的基础上,按照对人体的致癌风险对已有资料报告的878种化学物质进行了分类,共计4类。
并非所有列入其中的物质都有致癌风险,目前,只有1类和2A类物质被认为是致癌风险较高的物质。
(二)《名单》中物质是否有致癌风险高的物质
《名单》124种物质均在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的物质《名单》进行了筛查,其中有7个物质属于2B或3类。
2B类是对人体致癌性尚未归类的物质或混合物,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对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或有限。
3类是对人的致癌性尚无法分类,即可疑对人致癌。
(三)《名单》中通用名称是行业广泛使用并认可的中文名称,在产品标识中可以使用《名单》中物质的中文名称或通用名称或CAS 号。
相关联链接: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用消毒剂原料(成份)名单》(2009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GB14930.1—2015)
《食品用洗涤剂原料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