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知识-4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知识-4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A2型题 (总题数:20,分数:40.00)
1.不符合感染吸收修复和慢性迁延阶段物理因子治疗目的的是
(分数:2.00)
A.改善血液循环
B.阻止炎症发展√
C.促进肉芽和上皮生长,加速愈合
D.改善组织营养
E.提高免疫功能
解析:[解析] 吸收修复和慢性迁延阶段:应选用温热作用较强的物理因子,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肉芽和上皮生长,加速愈合,改善组织营养和提高免疫功能的物理治疗。
阻止炎症发展、吸收和消散,是急性感染早期浸润阶段应选用物理因子治疗的目的。
2.肥厚性瘢痕的厚度评定不包括
(分数:2.00)
A.很薄
B..薄
C.稍厚
D.较厚√
E.很厚
解析:[解析] 肥厚性瘢痕的厚度评定分:很薄,薄,稍厚,厚,很厚;不是“较厚”。
3.烧伤常用部位夹板一般疗程是
(分数:2.00)
A.2~5个月
B.1~3个月
C.2~4个月
D.3~5个月
E.3~6个月√
解析:
4.临床常用代谢当量量化心脏功能,关于其分级标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Ⅰ级≥7
B.5≤Ⅱ级<7
C.2≤Ⅲ级<5
D.Ⅳ级<3 √
E.Ⅳ级<2
解析:
5.关于廓清机制,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廓清指步行摆动相下肢适当离开地面,以保证肢体向前行进
B.包括摆动相早-中期髋关节屈曲,摆动相早期膝关节屈曲,摆动相中-后期踝关节背屈
C.支撑中期踝跖屈控制
D.中期至末期膝关节伸展和末期足跟抬起
E.骨盆稳定性不参与廓清机制√
解析:
6.一患者神经系统受损后出现静止性震颤,最有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
(分数:2.00)
A.基底节√
B.脊髓后索
C.小脑
D.边缘系统
E.前庭神经
解析:
7.早期浸润期蜂窝织炎的主动治疗是
(分数:2.00)
A.短波患部无热量或微热量
B.超短波疗法无热量或微热量
C.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D.紫外线疗法:中心重叠照射法或局部照射
E.抬高患肢,踝泵运动以减轻肿胀√
解析:[解析] 物理因子治疗一般都是被动治疗,抬高患肢,踝泵运动以减轻肿胀,是主动治疗的一种方法。
8.磁场对下列哪种细菌无抑制和杀灭作用
(分数:2.00)
A.大肠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真菌
解析:[解析] 磁场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有杀灭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抑制和杀灭作用,而真菌不是细菌,故选D。
9.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目的中最应注意的是
(分数:2.00)
A.解除血管痉挛
B.改善血液循环
C.镇痛
D.预防感染
E.寒冷及冻伤的预防√
解析:[解析] 冬季寒冷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发作因素,重视寒冷及冻伤的预防是防止该病发作的有效措施。
10.急性感染治疗目的不是
(分数:2.00)
A.缩短病程
B.减轻症状
C.促进炎症吸收或局限化
D.防止感染扩散或转为慢性
E.减少残疾发生√
解析:[解析] 急性感染治疗目的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促进炎症吸收或局限化,防止感染扩散或转为慢性。
减少残疾发生是康复治疗的目的。
11.浅部感染少用的理疗方法是
(分数:2.00)
A.紫外线
B.辐射热和传导热
C.红外线
D.超短波√
E.微波
解析:[解析] 浅部感染一般选择紫外线、辐射热和传导热的物理因子,如红外线、激光、微波等。
超短波可穿透至较深部位,且在脂肪层易出现“脂肪过热”现象,对置的作用可达到骨。
临床多用于深部感染。
12.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早期炎性浸润期不适宜做
(分数:2.00)
A.短波患部无热量
B.超短波患部无热量
C.蜡疗法√
D.紫外线疗法
E.微波疗法:患部无热量或微热量
解析:[解析] 蜡疗法是有热量的物理因子治疗,易造成炎症发展和扩散,故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早期炎性浸润期不宜选用。
13.用于调整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紧张度的物理治疗是
(分数:2.00)
A.超短波疗法:患部,无热量至微热量
B.紫外线疗法:神经节段反射区照射法,红斑量照射
C.高压电位治疗
D.激光疗法
E.水疗法:温水浴,全身气泡浴√
解析:
14.冠心病Ⅲ期康复最常用的运动方式不包括
(分数:2.00)
A.步行
B.登山
C.作业治疗√
D.游泳
E.骑车
解析:[解析] 冠心病Ⅲ期康复最常用的运动方式包括:步行、登山、游泳、骑车、中国传统形式的拳操等。
15.步行周期中摆动相早期时主要的动作为足廓清地面和屈髋带动屈膝,加速肢体前向摆动,参与的肌肉为(分数:2.00)
A.股四头肌、臀大肌、腘绳肌
B.胫前肌、髂腰肌、股四头肌√
C.胫前肌、腓肠肌、腘绳肌
D.胫前肌、臀大肌、腘绳肌
E.胫前肌、髂腰肌、腘绳肌
解析:[解析] 摆动相早期需要屈髋、背屈踝及伸膝关节,所以B是参与的肌肉。
16.以下哪类疾病的患者较少出现震颤这一症状
(分数:2.00)
A.帕金森病
B.老年动脉硬化
C.慢性肝病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解析:[解析] 各种以震颤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帕金森病、老年动脉硬化、慢性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表现为肌无力,没有震颤的症状。
17.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目的不包括
(分数:2.00)
A.消炎
B.抗感染√
C.止痛
D.消肿
E.促进侧支循环
解析:[解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是感染造成的,因此治疗目的不包括抗感染。
18.下列不是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特点的是
(分数:2.00)
A.腕关节下垂
B.“餐叉”畸形
C.伸直型骨折
D.手移向桡侧
E.手移向尺侧√
解析:[解析] 柯雷骨折症状特点:①局部肿胀,疼痛,皮下瘀斑出血。
②腕功能明显障碍或丧失,典型的外观呈餐叉样畸形,掌指向桡侧偏移。
③X线检查: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块向桡侧移位;骨折处向掌侧成角;桡骨短缩,骨折处背侧骨质嵌入或粉碎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块旋后。
故答案是E。
19.关于帕金森病康复治疗方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
A.面肌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步态训练、姿势训练
B.步态训练、姿势训练、呼吸功能训练、松弛训练
C.心理治疗、面肌训练、呼吸功能训练
D.关节活动度训练、认知训练、步态训练、姿势训练√
E.松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面肌训练
解析:
20.烧伤面积及深度的评定“新九分法”腹部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
(分数:2.00)
A.3%
B.2%
C.9% √
D.4%
E.5%
解析:
二、A3/A4型题(总题数:7,分数:40.00)
患者,男性青少年,左眼有异物感有1个月,用手能触摸到一黄豆大小的肿物,质地较硬,有触痛,与皮肤无粘连,边缘清楚。
翻转眼睑,可见患处结膜处有脓点。
(分数:6.00)
(1).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
A.睑板腺癌
B.睑板腺囊肿√
C.内睑腺炎
D.睑缘炎
E.以上都不是
解析:
(2).下列治疗错误的是(分数:2.00)
A.用小功率超短波治疗仪治疗
B.紫外线红斑量照射
C.抗生素治疗
D.抗病毒治疗√
E.炎症控制后给予手术治疗
解析:
(3).睑板腺囊肿主要是由于下列哪种因素引起(分数:2.00)
A.病毒感染引起的周围组织炎症
B.葡萄球菌引起的周围组织炎症
C.睑板腺分泌旺盛所致
D.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周围组织炎症
E.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分泌物潴留所致√
解析:[解析] 睑板腺囊肿又叫霰粒肿,它是由于睑板腺管道阻塞,分泌物潴留,刺激周围组织而形成的睑板慢性肉芽肿,它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眼睑的皮下可扪到一硬结,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在治疗上可用抗生素及超短波疗法及紫外线疗法消除局部炎症,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治疗。
患者女,15岁。
因车祸致右踝以下足严重损伤,骨科医生判断损伤部位组织无法修复存活,需要进行小腿截肢。
(分数:6.00)
(1).小腿截肢理想的部位是(分数:2.00)
A.右踝关节处
B.小腿中下1/3处√
C.小腿1/2处
D.小腿中上1/3处
E.膝关节下1/4处
解析:
(2).PTB小腿假肢静态对线时,一般要求接受腔(分数:2.00)
A.屈曲5°,外展5°
B.屈曲5°,内收5°√
C.屈曲10°,内收5°
D.屈曲5°,内收10°
E.屈曲5°,外展10°
解析:
(3).小腿假肢对线不良引起外侧不稳定原因之一是(分数:2.00)
A.接受腔内收角过大
B.接受腔相对假脚的位置过于偏向外侧√
C.接受腔相对假脚位置过于靠前
D.接受腔前倾角过大
E.接受腔后倾角过大
解析:
患者女,60岁。
脑出血恢复期,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左侧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站立位能伸手够物并保持平衡,但是在外力推动下不能站稳。
(分数:6.00)
(1).该患者的站立平衡属于几级(分数:2.00)
A.0
B.Ⅰ
C.Ⅱ√
D.Ⅲ
E.Ⅳ
解析:
(2).此类患者最常见的异常步态是(分数:2.00)
A.划圈步态√
B.剪刀步态
C.慌张步态
D.蹒跚步态
E.鸭步
解析:
(3).对该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可采用(分数:2.00)
分级
B.MMSE
C.Fugl-Meyer法√
D.FIM
E.Barthel指数
解析:
一心肌梗死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准备出院。
现考虑根据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对该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与职业活动指导。
确定患者的安全运动强度之后(分数:4.00)
(1).建议该患者职业活动(每天8小时)的平均能量消耗水平不应该超过患者峰值MET的(分数:2.00)
A.30%
B.40% √
C.60%
D.70%
E.80%
解析:
(2).建议该患者日常活动峰值强度不可超过峰值MET的(分数:2.00)
A.35%~50%
B.45%~55%
C.50%~65%
D.50%~60%
E.70%~80% √
解析:[解析] 心血管患者不可能进行所有日常生活活动或职业活动,因此需要在确定患者的安全运动强度之后,根据MET选择合适的活动。
职业活动(每天8小时)的平均能量消耗水平不应该超过患者峰值MET的40%,峰值强度不可超过峰值MET的70%~80%。
患者男,65岁。
血压升高病史8年,目前血压为24/14kPa,X线和心电图示左室肥大,尿常规轻度蛋白尿,眼底检查示视网膜动脉狭窄,动脉交叉压迫。
(分数:6.00)
(1).此时应定为高血压哪一期(分数:2.00)
A.临界高血压
B.第一期
C.第二期√
D.第三期
E.第四期
解析:
(2).近2天主诉头晕、头胀、血压波动,伴左侧肢体肌力减退,麻木,此时最需要进行何种检查(分数:
2.00)
A.脑电图
B.脑血管造影
C.脑CT √
D.血液流变学检查
E.动态心电图
解析:
(3).如患者突起心悸气促,咳粉红色泡沫痰。
查体:血压28/16kPa,心率130次/分。
首选的药物是(分数:2.00)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硝苯地平
C.普萘洛尔
D.硝普钠√
E.氢氯噻嗪
解析:
患者男,35岁。
建筑工人,半个月前不慎从高空摔伤,导致T 12骨折并双下肢截瘫,查体双下肢肌力3级,腱反射及踝反射活跃,肌张力高。
(分数:4.00)
(1).用下列哪种电诊断方法能推测患者的预后(分数:2.00)
A.BAEP
B.SEF √
C.VEP
D.MCV
E.SCV
解析:[解析] SEP是由周围神经电刺激产生的传入性冲动经神经丛、神经根至脊髓和脑干、大脑的整个过程所诱发出的电位,所以能对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有评估作用。
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损伤的远段的SEP 消失;部分脊髓损伤患者,可查到SEP,但可能是异常的。
(2).若患者做神经传导检查,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分数:2.00)
A.传导速度正常,波幅正常√
B.传导速度正常,但波幅低
C.传导速度减慢,波幅正常
D.传导速度减慢,波幅低
E.传导速度正常,波幅升高
解析:[解析] 脊髓损伤的早期,尚未影响到周围神经的传导路径,所以其传导速度及波幅是正常的。
患者男,58岁。
双手麻木无力3个月,大小便正常。
查体:颈椎活动度正常,颈后无明显压痛点,颈神经根牵拉试验双侧阳性,T 6以下痛觉减退,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稍亢进,双侧Hoffmann征(+),双侧膝腱、跟腱反射减弱,Babinski征(-),X线提示:C 5~6椎间隙狭窄。
(分数:8.00)
(1).患者首先应考虑诊断为(分数:2.00)
A.脊髓型颈椎病√
B.神经根型颈椎病
C.椎动脉型颈椎病
D.交感型颈椎病
E.混合型颈椎病
解析:
(2).根据此病情,最有意义的进一步检查是(分数:2.00)
A.颈椎CT
B.颈椎MRI √
C.颈CTA
D.肌电图检查
E.肌力检查
解析:
(3).临床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是(分数:2.00)
A.脊髓型颈椎病
B.神经根型颈椎病√
C.椎动脉型颈椎病
D.交感型颈椎病
E.混合型颈椎病
解析:
(4).此患者慎用的物理治疗是(分数:2.00)
A.超短波治疗
B.药物离子导入
C.超声疗法
D.颈椎牵引√
E.红外线治疗
解析:[解析] 患者双手麻木无力,颈椎颈神经根牵拉试验双侧阳性,T 6以下痛觉减退,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稍亢进,双侧Hoffmann征(+),双侧膝腱、跟腱反射减弱,符合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行颈椎MRI检查,重点了解颈髓矢状面及水平面的突出情况及椎管情况,其他检查
侧重点不同或比较片面,不属最有意义的检查。
临床颈椎病分型分6型,即: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以及颈肌型,其中神经根型最为常见,脊髓型颈椎病先试行非手术疗法,如无明显疗效应尽早手术治疗。
该类型禁用或慎用牵引治疗,特别是大重量牵引,以免引起瘫痪。
三、B型题(总题数:4,分数:20.00)
∙ A.感觉刺激激活运动反应(拍打、刷擦)
∙ B.体位摆放和处理使感觉输入正常
∙ C.治疗师引导,由儿童控制感觉输入得到适应性的反应
∙ D.感觉和反射刺激,被动运动模式,鼓励独立运动
∙ E.激发反射局部运动区以鼓励运动模式
(分数:4.00)
(1).Vojta方法强调治疗活动是(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
(2).感觉整合法强调治疗活动是(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Vojta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诱发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正常反射通路与运动模式,抑制异常反射通路与运动模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感觉整合就是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 A.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 B.调制中频电疗
∙ C.超短波
∙ D.磁疗
∙ E.冷疗
(分数:4.00)
(1).软组织损伤10小时最佳选择(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
(2).周围面神经炎急性期最佳选择(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
∙ A.孤独儿童行为检查量表
∙ B.H. R. B-RC测验
∙ C.韦氏记忆量表
∙ D.韦氏智力量表
∙ 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分数:6.00)
(1).用于7岁以上儿童及成人记忆检查的是(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
(2).用于(8个月~8岁)年龄的是(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
(3).用于情绪测验的是(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
∙ A.干扰电疗法
∙ B.共鸣火花疗法
∙ C.超短波疗法
∙ D.紫外线疗法
∙ E.电兴奋疗法
(分数:6.00)
(1).可引起色素沉着的是(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
(2).用于改善睡眠的是(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
(3).大剂量可抑制、杀灭肿瘤细胞的是(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