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煜《相见欢》中的寂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李煜《相见欢》中的寂寞
发表时间:2017-04-01T11:40:47.01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4月总第224期作者:孙浩芹
[导读] 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寂寞和愁苦之情。

全篇如诉如叹,凄婉动人,明白如话,句句精彩。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这首抒写寂寞和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寂寞和愁苦之情。

全篇如诉如叹,凄婉动人,明白如话,句句精彩。

关键词:寂寞离愁婉约派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寂寞和离别愁。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比如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

“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

“独”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李后主身为亡国之君,登高问月,无人倾诉、心境落寞的情感,突出了一种“斯人独憔悴”的凄凉、愁苦,内心的情感自然喷涌而出,如滴血一般。

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俞平伯《读词偶得》:“其实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六字之中,已摄尽凄婉之神矣。

”《唐宋词选释》:“虽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凄凉的气象,却融会全篇,如起笔‘无言独上西楼’一句,已摄尽凄婉的神情,‘别是一番滋味’,也是离愁。

剪不断,理还乱,还可形状,却说不出,是更深一层的写法。

风凄兮,雨阴兮,月寂兮,悲欢离合依然绕心头。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

仰视天空,缺月如钩。

“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

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词人不禁“寂寞”情生。

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

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故国旧地,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然而,“锁”住的也不只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

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了铺垫。

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作者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此句运用味觉来写愁:这里的味道不是普通的酸甜苦辣,而是一种根植于作者内心深处的无法驱散、历久弥深的感觉,舌品不得,心感方知。

作者不是将“愁”诉诸人们的味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

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

作者尝尽了这寂寞和愁的滋味,而这滋味,是难以言喻、难以说完的。

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寂寞和愁的体验与感受。

以滋味喻寂寞,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

“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常人更是体会不到。

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

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寂寞、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

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这首抒写寂寞和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寂寞和愁苦之情。

全篇如诉如叹,凄婉动人,明白如话,句句精彩。

参考文献
[1]马丕环 “肠回倒转,一片凄异”——读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J].阅读与写作,2010,(8),12。

[2]沈丛丛王建平伤春悲秋烛照下的两性思维——浅谈温庭筠、李煜词中的儿女情与风云气[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228,(9),19-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