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件(共32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立的怎样?
儒学正统地位(教育+选官)
1.儒学垄断了教育; 2.凭儒学入仕为官; 3.儒学在民间独尊。
教育+选官
政治管理人才
做官
中央官学—— 太学……
官学
汉代
地方官学——郡国学 ……
学校 系统
察举制
私学
察举制科目:孝廉、明经 ……

太学

儒家思想

察举制


官 方
家意
பைடு நூலகம்学识

形 态
正统地位 主流思想
大学梦
中国梦
思维延伸:
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 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 的批评与自由,儒生成了皇权之下的官员。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董仲舒的新儒学,开启了儒学的官僚化、官员的奴 才化、文化的专制化……民族性格中的封闭、僵化、愚 昧、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等等劣根,都与之有直接关系。
安徽省利辛高级中学
公开课
邵明鹏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横渠四句”
知识分子的担当与良知——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利辛高级中学 邵明鹏 2017.10 亳州
一.为什么立?(背景) 二.立的什么?(内容) 三.立的怎样?(影响)
一、为什么立?
材料一: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 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 急则阻其强而会从以逆京师。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2021/8/272021/8/272021/8/2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72021/8/27August 2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现实社会的三大问题:
1.王国问题 治
2.土地问题
国 思
3.边境问题 想
汉初
武帝
黄老
儒家
之道 治国思想 学说
无为
有为
二、立的什么?
元光元年, 汉武帝诏 贤良对策, 以明“古今王 事之体”, 于是“董仲舒 等出焉。”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后世评价:
司马迁:“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 秋》……学士皆师尊之。”
王充:“策既中实,文说美善……虽无鼎足之位,知在 公卿之上……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
司马光:“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所居虽有园,三 年不游目。”
程颢:“董仲舒曰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此董子所以度越诸子。”
材料四: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 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 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 材料四 :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 ,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 ……
——《汉书·董仲舒传》
三纲五常(儒家伦理的正当性)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 应”
针对上述观点,你是如何理解的?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君权神授
D.仁政思想
2.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
C.性善论
√D.大一统
3.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 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 仲舒提出了( )

——加强君权的需要
儒 学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体 系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新”在何处 ?
1.融合多家思想,包容性 ; 2.直面社会现实,时代性 ;
汉武帝 16岁登基 21岁亲政 在位54年
刘彻即位时郡国形势图
刘邦时期郡国形势图
——摘编自《春秋繁露》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 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 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者,皆绝某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 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大一统=政治统一 + 思想统一
√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
谢谢聆听
一家之言 期望指正 成果所有:利辛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

地理 空间
大一统

精神 空间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 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 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 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 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 道,重现蓬勃生机。
刘彻晚年郡国形势图
知识链接:汉武帝 “有为”的表现
政治:必修①: (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2)加强皇 权: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任尚书令、 侍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经济:必修②: 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稳定物价。实行货币官 铸、盐铁专卖、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 税等(限田、薄敛、省赋役) 军事:课外补充: 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等
魏源:“抉经之心,执圣之权,冒天下之道者,莫如董 生。”
梁启超:“《春秋董氏学》等书,于新思想之发生,间 接有力焉。”
1.入仕前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凸显担当, 关注民生,富有良知; 2.为仕时对儒家思想的改造,解决现实问 题,肩负责任,汉武帝采纳其意见,使儒 家思想成为正统; 3.终仕后,依然关注社会民生,铁肩担道 义,体现儒家知识分子的入世情怀。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二: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匈奴复绝和亲。大入上郡、云中各三万
骑,所杀略甚众而去……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
汉边,不可胜数。
──《史记·匈奴列传》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0:13:15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72021/8/272021/8/27Aug-2127-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7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董仲舒(前179 ---前104年)
汉代儒学代表、大学 问家 《天人三策》 《春秋繁露》 创立新儒学体系
材料一: “天者,百神之大君也……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 天不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 此天意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 君,天意之所予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王道以教化为大务,以刑罚为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