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 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2)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3)各地地势,______。
(《阿房宫赋》)
(4)______,用之如泥沙?(《防房宫赋》)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夏季减肥食谱中,有四种食物位于爱美女士们的黑名单,被排除在减肥食物
之外,千万碰不得,否则会让你的努力!
②可下半场的最后5分钟内,我们差点将全场的努力,所以说我们要拿下一
场比赛还是要在5分钟之后才能确保,在最后5分钟内,对手有3次很好的机会,如果我们想要成为“英东杯”冠军,就要避免这些状况。
③这90户业主不肯退铺,让大华公司以回购商铺的方式解决大润发购物中心困
境的努力。
A. 毁于一旦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B. 前功尽弃毁于一旦功亏一篑
C. 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毁于一旦
D. 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毁于一旦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鲁迅对《呐喊》中的人物描写可谓穷形尽相
....,这不仅得力于他高超的写作技艺,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深刻地思考与认识。
②59岁现象,即有些干部一直廉洁奉公,但想到自己马上要退休了,就趁机捞一
把,往往是因收受贿赂而东窗事发
....,受到起诉。
③他接管我们班之后,深感头疼,因为全班学生的成绩良莠不齐
....,几个前任班主任都干了不长时间,然后都摇头叹气,无奈走人。
④文化层次决定文明程度,这话可能没错,而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恰恰是高文化层
次人群的见利忘义,有时达到利令智昏
....的程度。
⑤尽管地方政府给了他很多支持,但他坦言,自己在创业的道路上仍然有很多问题
需要解决,首当其冲
....的就是资金问题。
⑥亲爱的旅客朋友,又到了说晚安的时候了,车窗外已是万家灯火,夜色阑珊
....,希望你今晚能有一个好的心情,明天再见。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③⑤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兴驻艺术展示中心展示学校美术教师的艺术成果,还引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苏
州桃花坞木传承人顾志军,成为推动创新型文化人才不断涌现的坚实载体
B. 虽然有国有资源作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
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 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软实力”硬不
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D. 选票上候选人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在多年实践中证明简便易行,也可以避免
人为造成候选人获选机会不平等的情况.这样做,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保障选举人和被选择人的民主权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网络词语“刷朋友圈”表达的其实是“看朋友圈”的意思,“刷”这个动词形
象地描绘了“看”的动作,加大了表达的趣味性
B. 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
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
C.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
划经验的基础上,城市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
D. 被誉为“中国大天鹅之乡”的荣成保护区,为确保大天鹅安全越冬,每年都准
备足量的食物进行人工投食,保护这些来自远方的“贵客”
6.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是古代对人的名的注解、补充和延伸,必须与名相呼应.名和字一般在意
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互为表里
B. “迁”“转”是古代官职任免变迁的术语,另外还有“授”“徒”等,
“迁”“徙”是关于职务调动的,“授”“转”是关于任职授官的
C. 都督,中国古代军亊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犮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
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
D. 檄,古代用以晓喻、征召或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的文告
7.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京兆是京畿都城池地域名称,是周王朝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管辖区域的称
谓
B. .在古代人才的选拔方面,征、辟是自上而下的提拔任命,而察、举是自下而上
的推荐介绍
C. 节度使是唐代特有的地方军政长官称谓,所辖地域称为藩镇.由于节度使集军、
政大权于一身,所以出现了藩镇割据
D.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参加会试的
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秋天举行,所以又叫“秋闱”
8.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路”,宋金元时代行政区划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设置,“道”和“路”,
最初都是监察区,后转化为行政区
B. “世子”,在先秦时代是君位继承人的封号,汉朝以后用以称郡王的继承人,
以区别皇位的继承人太子,还指藩属国的王位继承人
C. “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
回家守制,又称“丁忧”,是传统的道德礼制
D. “阙”,本意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即指帝都长安,
“诣阙”,指奔赴朝廷、皇宫或都城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因.人之力而敝之因.击沛公于坐
B.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家来贵门
C. 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引.赵使者蔺相如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太子迟.之②旦日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④函.封之
⑤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⑥顺流而东.也
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⑧谨.庠序之教
⑨序八州而朝.同列⑩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A. ①⑤/②⑥/③⑨/④⑦/⑧⑩
B. ①③/②⑨/④⑦/⑤⑥/⑧⑩
C. ①③/②④/⑤⑥/⑦⑨/⑧⑩
D. ①⑧/②⑩/③⑤/④⑦/⑥⑨
11.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夫晋,何厌之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是寡人之过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12.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普明寺见梅
杨万里
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
犹喜相看那恨晚,故应更好半开时。
今冬不雪何关事,作伴孤芳却欠伊。
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______ A.“城中”在古代诗人笔下多含“憎厌”之意,用来指争名夺利、红尘喧嚣之地,本诗中同样含有贬抑之意。
B.“僧窗”二字,照应诗题中的“普明寺”,在空间位置上又与“城中”相对,说明这是世外一角、幽静所在。
C.颈联是说今冬没有下雪又有什么关系,仅仅是让梅花缺少“雪”这一同伴,诗人以梅衬雪。
D.“月落山空”时梅花孤独寂寞,诗人用“新诗”表示慰问,不仅流露出关切之情,更有一种知己之感。
E.诗人从寻梅、赏梅、怜梅写到慰梅,全诗的重点是刻画梅花本身的形象,诗人独特的感受只一笔带过。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皇甫无逸,字仁俭,京兆万年人。
父诞,隋并州总管府司马,汉王谅反,逼之不
从,见杀。
时五等
..熹诞忠,赠诞柱国、弘义郡公。
..废,炀帝
无逸历淯阳太守,治为天下最,再迁右武卫将军。
帝幸江都,诏居守洛阳。
帝被杀,乃与段达、元文都立越王侗。
及王世充篡,弃母妻,斩关自归。
追骑及,无逸顾曰:“吾有死,终不能同尔为逆。
”解金带投之地,曰:“以与尔,无相困。
”
骑争下取,由是获免。
高祖
..以无逸本隋勋旧,尊遇之,拜刑部尚书,封滑国公。
时蜀新定,吏多横恣,人不聊生,诏无逸持节巡抚,得承制除吏。
既至,黜贪暴,用廉善,法令严明,蜀人以安。
皇甫希仁,憸人也,诬告无逸为母故阴交世充,帝判其诈,斩希仁,遣给事中李公昌驰谕。
又有告无逸交通萧铣者,时无逸与行台仆射窦璡不协,因表自陈,并上璡罪。
有诏刘世龙、温彦博按之,无状,遂斩告者而黜璡。
及还。
帝劳曰:“比多谮毁,但以正直为佞人憎尔。
”无逸顿首谢,帝曰:“卿无负,何所谢?”
拜民部
..尚书,出为同州刺史。
所至辄闭閤不通宾客,左右无敢出入者;所须皆市易它境。
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然过
自畏慎,每上表疏,读数十犹惧未审,使者上道,追省再三乃得遣。
母在长安疾笃,太宗命驰驿召还承问,忧悸不能食,道病卒。
赠礼部尚书,谥曰孝。
王珪驳曰:“无逸入蜀,不能与母俱,留卒京师,子道未足称,不可谓孝。
”乃更谥.良。
(选自《新唐书•皇甫无逸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B.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C.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D.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五等,《礼记》中将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
文中的“五等”,特指五等爵制。
B.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
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文中的“谥”
是官谥。
C.民部,官署名,后在唐代因避讳而改为户部,是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
D.高祖、炀帝均为皇帝的庙号。
高祖指开国之君,“炀”是贬义,隋炀帝是中国声名较差的皇帝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无逸效命朝廷,深受信任。
隋炀帝巡视江都时下诏命他守卫洛阳;隋炀帝被杀后,他同段达等人一起拥立越王为帝。
B.无逸精于治理,才能突出。
隋朝时,他担任淯阳太守,政绩被评为优等;唐高祖时,他将战后的蜀地治理得井然有序。
C.无逸严于律己,为官清廉。
他在外任同州刺史时,所到之处往往闭门不交接宾客,所需要的物资都是从辖境以外买来。
D.无逸做事细致,处事谨慎。
他向皇帝上表章,读了上十遍还不放心,使者已上路了,还要追上去再三叮嘱后才让派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蜀新定,吏多横恣,人不聊生,诏无逸持节巡抚,得承制除吏。
______
②有诏刘世龙、温彦博按之,无状,遂斩告者而黜璡。
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核雕是民间艺术中的一绝。
它是在植物果核上,利用其外形特点或起伏的变化,雕镂出各种人物、走兽、山水、楼、台、亭,阁等。
核雕的原材料有核桃、桃核、橄榄核、象牙果核、杏核、樱桃核等,最佳的是油橄榄核,体积仅有一节指头那么大。
在这么小的橄榄核上进行雕刻,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正是由于其操作上的高难度,核雕技艺鲜有传人。
果核雕刻的起源尚待考证。
明清时期,我国大型雕塑艺术无大发展,然而小件雕塑品和工艺品的装饰制作却搞得生气勃勃,富于创造性。
其中的桃核、杏核雕刻和橄榄核雕刻是一个颇有特色的品种,其作品的构思和雕刻都达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境界,被人称作是“微雕神技,艺术奇葩”。
明、清两代这种核雕的微雕艺术堪称一绝,当时京城和江浙一带官宦商贾中流行玩赏竹木牙雕等古玩奇珍,精湛而玲珑的核雕艺术品就是当时人们搜罗的热门艺术品之一。
据史籍记载和文物考证,果核雕刻在明代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明宣德年间,夏白眼在橄榄核上雕刻16个小孩,每个小孩仅有半粒米大小,眉目清晰。
明代最有名的果核雕刻家是天启年闽江苏虞山(今常熟)的王毅(字叔远,号初平山人).他在天启二年(1622
年)创作的“赤壁之舟”是果核雕刻史上的珍品。
舟长约3厘米,高约0.5厘米,中间为舱,上以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4扇,且能开合。
窗旁雕栏上,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船首刻苏东坡及其好友黄鲁直、佛印和尚3人,其中苏东坡、黄鲁直两人共执一书阅读,而佛印和尚如同弥勒,袒胸露乳,左臂挂念珠,念珠历历可数。
船尾横一楫,楫的左右各雕刻船夫一人,船背题款: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刻。
字迹细如蚊足,又刻篆章“初平山人”。
这件核舟成为后世果核雕刻名匠仿效的典范。
“东坡赤壁泛舟图”,把核雕艺术推上了历史的高峰。
明代文人魏学洢著有《核舟记》一文详记其事。
新中国建立之后,《核舟记》被载入中学课本,核舟也因此名传华夏。
自古至今,玩核的名人举不胜举,从明、清的皇帝,到王公大臣,从富贾巨商到三教九流,明熹宗朱由校自己亲自动手雕刻,清乾隆皇帝更是对核雕偏爱有加。
他们把小小核雕作为一种垂挂在衣带、纨扇或是绣袋下面的坠物,作为装饰和点缀,一方面也可玩赏。
后来至清代中期开始,核雕物品就不光作为坠物装饰和点缀了,许多橄榄核和胡桃核雕刻的工艺品专门供文人雅士或富家子弟摩挲把玩。
用橄榄核雕刻的各种花船、小船还可配上镂空雕刻的象牙、红木座架,陈设在微型博古架上供人欣赏。
果核雕刻品价值也不断攀升,由把玩品逐渐变成了兼收藏、升值、欣赏、健身等多重功用于一身的工艺品。
核雕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让无数藏家玩家惊叹和入迷,行情始终看好,这也激发了心灵手巧的艺人们的创作热情和才智。
今天,核雕艺人们继承前人精湛的传统技艺,同时融入了新时代的内容和技法,把这一古老而又神奇的民间艺术推向又一个高峰。
(1)下列关于“核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核雕是在植物果核上利用果核的外形特点或起伏的变化雕刻各种人物、走兽、山水、楼、台、亭、阁等的一种民间艺术。
B.核雕所选用的雕刻材料为核桃、桃核、橄榄核、象牙果核、杏核、樱桃核等比较坚硬的果核。
C.核雕因所选雕刻材料体积小,雕刻难度大,雕刻技艺传人少而成为民间艺术中的一门绝技。
D.核雕被人称为“微雕神技,艺术奇葩”,其构思和雕刻在明清时期达到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境界。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核雕起源待考,但其蓬勃发展于明清,从皇帝到王公大臣,从富商巨贾到三教九流都玩核,甚至皇帝们都亲自动手雕刻。
B.核雕艺术品一直是人们搜罗的热门艺术品之一,清朝中期,核雕不光用来装饰和点缀,还陈设在微型博占架上供人欣赏。
C.王叔远的“东坡赤壁泛舟图”因其雕刻形象生动、布局精巧丽成为核雕精品,明代时借助魏学洢的《核舟记》一文而广为人知。
D.核雕这一古老而神奇的民间传统技艺,在新的时代,融入新的内容和技法,正走向新的高峰。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______
A.核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装饰物和点缀品,到把玩品、欣赏物再到可升值的收藏品这样一个功用转化的过程。
B.清朝中期以后,文人雅士或富家子弟在手中把玩一些橄榄核和胡桃核的核雕,核雕玩品除了具有欣赏价值还兼具了健身的功用。
C.随着核雕价值的不断攀升,有些收藏者搜罗核雕不仅仅是为了赏玩和健身,还因其可升值取利。
D.对艺术有着执著追求的核雕艺人们随着果核雕刻品价值的不断攀升,他们的创造力被激发出来,核雕技艺得到进一步发展。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善人
老舍
汪太太最不喜欢人叫她汪太太;她自称穆凤贞女士,也愿意别人这样叫她。
她丈夫很有钱,她老实不客气地花着;花完他的钱,而被人称穆女士,她就觉得自己是个独立的女子,并不专指着丈夫吃饭。
穆女士一天到晚甭提多忙。
不说别的,就先拿上下汽车说,穆女士--也就是穆女士!---天得上下多少次。
哪个集会没有她?哪件公益事情没有她?换个人,那么两条胖腿就够累个半死的。
穆女士不怕,她的生命是献给社会的;那两条腿再胖上一圈,也得设法带到汽车里去。
她永远心疼着自己,可是更爱别人,她是为救世而来的。
穆女士还没起床,丫环自由进来回话。
她嘱咐过自由们不止一次了:她没起来,不准进来回话。
丫环就是丫环,叫她“自由”也没用,天生的不知好歹。
她真想抄起床旁的小桌灯向自由扔去,可是觉得自由还不如桌灯值钱,所以没扔。
“自由,我嘱咐你多少回了!“穆女士看看钟,快九点了,她消了点气,是喜欢自己能一气睡到九点,身体定然不错;她得为社会而心疼自己,她需要长时间的睡眠。
“不是,太太,女士!”自由想解释一下。
“说,有什么事!别磨磨蹭蹭的!”
“方先生要见女士。
”
“哪个方先生?方先生可多了,你还会说话呀!”
“老师方先生。
”
“他又怎样了?”
“他太太死了!”自由似乎很替方先生难过。
“不用说,又是要钱!”穆女士从枕头底下摸出小皮夹来:“去,给他二十,叫他快走!”
自由拿着钱要走,又被主人叫住:“叫博爱放好洗澡水。
”自由走出去后,穆女士又想起来:方先生家里落了丧事,二少爷怎么办呢?无缘无故的死哪门子人,又叫少爷得荒废好几天的学!穆女士是极注意子女教育的。
“自由,开饭!”她赌气似的大喊。
穆女士的早饭很简单;一大盘火腿蛋,两块黄油面包,草果果酱,一杯加乳咖啡。
吃着火腿蛋,她想起方先生来。
方先生教二少爷读书,一月二十块钱,不算少。
不过,方先生到底可怜,她得设法安慰方先生:“自由,叫厨子把鸡蛋给方先生送十个去;嘱咐方先生不要煮老了,嫩着吃!”
穆女士咂摸着咖啡的回味,想象着方先生吃过嫩鸡蛋必能健康起来,足以抵抗得住丧妻的悲苦。
继而一想,以后索性就由她供给他两顿饭,那可就得少给他几块钱。
他少得几块钱,可是吃得舒服呢。
她总是给别人想得这样周到;不由她,惯了。
她永远体谅人怜爱人,可是谁体谅她怜爱她呢?想到这儿,她觉得生命是个空虚的东西。
工作,只有工作使她充实,使她睡得香甜,使她觉到快活与自己的价值,她到书房去看这一天的工作。
她的秘书冯女士已在书房等一点多钟了。
冯女士才二十三岁,长得不算难看,一月挣十二块钱。
穆女士的交际多么广,做她的秘书当然能有机会遇上阔人;假如嫁个阔人,一辈子有吃有喝,岂不比现在挣五六十块钱强?穆女士为别人打算老是这么周到,而且眼光很远。
见了冯女士,穆女士吸了口气:“哎!今儿又有什么事?说吧!”她倒在个大椅子上。
冯女士把记事簿早已预备好了:“穆女士,盲哑学校展览会,十时二十分开会;
十一点十分,妇女协会,您主席;十二点,张家婚礼;下午……”
“先等等,”穆女士又叹了口气,“张家的贺礼送过去没有?”
“已经送过去了,一对鲜花篮,二十八块钱,很体面。
”“啊,二十八块的礼物不太薄,下午一共有几件事?”
“五个会呢!“
“甭告诉我,我记不住。
等我由张家回来再说吧。
”
穆女士不想去盲哑学校,可是又怕展览会相片上没有自己,怪不合适。
她决定晚一会儿,正赶上照相才好。
这么决定了,她很想和冯女士再说几句,倒不是因为冯女士有什么可爱的地方,而是她自己觉得空虚,愿意说点什么……解解闷儿。
她想起方先生来:“冯,方先生的妻子过去了,我给他送了二十块钱去,和十个鸡蛋,怪可怜的方先生!”穆女士的眼圈真的有点发湿了。
冯女士早知道方先生是自己来见汪太太,她不见,而给了二十块钱,可是她晓得主人的脾气“方先生真可怜!可也是遇见女士这样的人,赶着给他送了钱去!”
穆女士脸上有点笑意:“我永远这样待人;连这么着还讨不出好儿来,人世是无情的!”“谁不知道女士的慈善与热心呢!”
“哎!也许!”穆女士脸上的笑意扩展得更宽了些。
“二少爷的书又得荒废几天!”冯女士很关心似的。
“可不是,老不叫我心静一会儿!”
“要不我先好歹地教着他?我可是不很行呀!”
“你怎么不行!我还真忘了这个办法呢!你先教着他得了,我亏不了你!”
“您别又给我报酬,反正就是几天的事,方先生事完了还叫方先生教。
”
穆女士想了会儿,“冯,你就教下去,我每月一共给你二十五块钱,岂不是很好?”
“就是有点对不起方先生!”
“那没什么,遇机会我再给他弄个十块八块的事;那没什么!我可该走了,哎!
一天一天的,真累死人!”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___
A.小说中关于穆女士上下汽车的细节描写,寥寥数语却极富画面感,一位丰腴的太太拖着两条胖腿赶场式地奔忙于各种集会,为救世而不辞辛苦的形象跃然纸上。
B.穆女士因能一气睡到九点而稍稍消解了对“自由”贸然进来回话的怨气,她这种为社会而心疼自己的做法,意在告诉人们为了奉献社会,需要且一定要保证长时间的睡眠。
C.小说主要由穆女士处理方先生丧妻之事,享用早餐并赠予方先生鸡蛋,听取冯女士汇报日程这三个场景构成,情节紧凑,并有助于集中刻画人物形象。
D.穆女士虽然很关心二少爷的学业因方先生妻子去世而要荒废几天,却由衷同情方先生的不幸遭遇,资助他钱,给他送鸡蛋,并在向冯女士谈起他的不幸时湿了眼圈。
E.这篇小说主要以生动鲜活的人物对话和细致深入的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用穆女士自己的言行心理给“善人”这一称号做了最好的注解。
(2)“冯女士”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
(3)穆女士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______。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耶鲁大学毕业生辛德仁于1957年设立耶鲁大学辛德仁奖,以鼓励学生藏书。
1963年的比赛,冠军颁给一位收藏《火车时刻手册》这类书籍的学生,而藏有两百部著名作家福克纳的作品以及与福克纳有关的书籍的布罗斯基获得亚军。
布罗斯基后来成为著名藏书家,他把藏书捐给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而不是耶鲁。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耶鲁大学或布罗斯基的做法,表明你的态度,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