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产品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产品资料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的主要药效学资料摘要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能降低甲亢型阴虚大鼠血液cAMP、BUN 与CREA含量,具有明显的滋阴补肝肾作用;能增加狗脑血流量、心输出量,降低脑血管阴力及处周血管阻力,而不影响血压,心率及左室压力,能舒张离体兔基底动脉,使机体脑血管系统及处周血循环状态得到改善;能改善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具有较好的活血通脉作用;能增强小鼠的记忆力。
药理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前言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系银杏,制何首乌等精制而成,临床证明其有滋阴补肾、舒肝通脉功效,为此我们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对甲亢型阴虚大鼠的影响;(2)对狗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3)对离体兔基底动脉的影响;(4)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5)对小鼠记忆力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药物与试剂
(1)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省中药研究院提供,批号950701,浓度0.78g/ml,规格10ml/支。
(2)天麻首乌片,常德中药厂生产,批号950315,试验时磨碎,
用水溶解过滤备用。
(3)(8-H3)cAMP:北京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提供,批号950604。
(4)去甲肾上腺素:武汉第二制药厂提供,批号950408。
1.2 动物
(1)SD系清洁级大白兔,购自本院实验动物中心。
(2)ICR系清洁级小白鼠,购自湖南医大实验动物中心。
(3)市售杂种狗。
(4)家兔,衡阳医学院提供。
1.3 仪器
(1)NIHON KOHDEN型多道生理记录仪,配486型微机,CYS 型压力换能器等,日本产。
(2)NIHON KOHDBN型电磁流量计,日本生产。
(3)卡式控头型号:FR-025T,FR-130T。
2 方法与结果
2.1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对阴虚型大型大鼠的影响。
2.1.1 方法
取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随机分成6组,分别是(1)空白对照组;(2)甲亢阴虚模型线;(3)阴虚加天麻首乌片组,(4)—(6)阴虚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如表1。
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动物每只每天灌胃甲状腺素5mg,利血平0.03mg,连续10天,同时(3)—(6)组动物分别灌胃天麻首乌片0.5g/kg,银杏舒通液8.4g/kg、4.2g/kg、2.1g/kg(相当于临床
剂量的4、2、1倍),连续10天后称体重,计算给药前后体重变化值。
采血测定cAMP、BUN、CR。
BUN、CR测定由省交通医院完成。
cAMP采用放免测定,眼眶取血后用EDTA抗凝,分离得血浆,经1M—HCIO4处理,2M—KOH中和,冰浴放置后离心得上清液,进行RIA反应,标记物选用8—H3—cAMP,由本院免疫室完成。
2.1.2 结果
由表1可见,甲亢阴虚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血液cAMP、BUN、CR均显著升高,体重增长明显抑制,表明阴虚模型成功。
银杏舒通液高、中、低剂量组及天麻首乌片组与甲亢阴虚模型比较,其cAMP、BUN、CR均显著降低,其体重增长明显提高;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表明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具有滋阴补肝肾的作用,其功效与天麻首乌片相当。
2.2 对狗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
2.2.1 方法
取健康杂种狗30条,体重8.5kg以上,饲养3天后开始试验,用戊巴比妥钠麻醉的狗:背位交叉固定,分离气管,套上人工呼吸机,分离右侧股静脉,输入葡萄盐水,分离左侧颈总动脉,放入卡式探头,连接电磁流量计,记录脑血流量;右侧股动脉插入压力换能器,记录血压及总外周阻力;打开胸腔,总动脉窦处套入卡式探头,记录心输出量;左室插入压力换能器,记录左室压力;连接心电记录插头。
所有信号进入多道生理记录仪一微机处理系统,最后开腹插入十二指肠
插管,准备给药用。
试验分五组,每组6只动物,分别是空白对照组,天麻首乌片组,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按随机表依次给药测量,分别记录给药后0、10、20、30、60、90、120分钟各数值,其中脑血管阻力指数为股动脉血压与脑血流量之比。
2.2 结果
表2可见,空白对照组给药前后各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实验状态在0—120分钟内比较稳定,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在给药后30—90mim内;狗脑血流量、心输出量,脑血管阻力及总外周阻力给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时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具有增加脑血流量、心输出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及总外周阻力的作用;天麻首乌片在给药30—90mim内,狗脑血流量及脑血管阻力与给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二者在这两项指标上的作用是相当的。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在给药期间对狗的血压、心率、左室压力无明显影响。
表1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对阴虚大鼠血液生化及体重的影响
***
5
6
7
2.3 对离体兔基底动脉的影响
2.3.1 方法
取2kg以上家兔,雌雄不拘。
戊巴比妥纳过量处死,开颅取出基底动脉,置K—HI液中。
分离出血管后,剪成4—5mm的动脉环,穿入两根直径为0.1mm的银丝,做成三角环状,置于37℃恒温K—H液中,通95%O2+5%CO2。
上三角环连于张力换能器,信息进入NIKON—KOHDEN 生理仪,下三角环负荷0.5g。
待稳定1小时后,加入去甲肾上腺时后,去甲肾上腺素至2.0×10-5mg/ml浓度,产生最大收缩并稳定5min后,加入各药物(见表3),30mim后,测定其张力。
基底动脉张力用g表示,并计算张力下降%。
阳性药天麻首乌片剂量相当于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中剂量。
2.3.2结果
表3可见,加入去甲肾上腺素后,基底动脉产生收缩,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三个剂量组和天麻首乌片组均使收缩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高、中剂量组和天麻首乌片组基底动脉张力有显著性差异;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低剂量组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没有显著情差异。
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张力下降百分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以上结果表明,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能抑制兔离体基底动脉收缩,对脑血管系统有一定的舒张作用。
表3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对离体兔基底动脉的影响(X±SD)
组别标本数
(条)
浓度
(mg/ml)
最大收缩张
力(g)
给药后张
力(g)
张力下降(%)
空白对照组10 NS 0.46±0.120.43±0.12 5.9±4.9
天麻首乌片组11 2.5 0.48±0.130.33±0.11*30.8±8.7**复方银杏液
高剂量组
9 200.0 0.45±0.110.17±0.07**62.8±20.1**
复方银杏液
中剂量组
10 20.0 0.47±0.140.25±0.10**42.5±16.4**复方银杏液
低剂量组
10 2.0 0.44±0.120.36±0.1114.1±6.7**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4 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③.⑥
2.4.1 方法
取SD系大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随机分成5组,分别是(1)空白对照组;(2)天麻首乌片组;(3)—(5)复方银杏通脉口
服液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相应药物10天,剂量见表4。
末次给药后1h用乙醚麻醉动物,由腹主动脉取血,用肝素抗凝,送省交通医院测定,各项指标测定方法如下:
血液粘度:采用上海产SWDJ型血液回旋粘度计测定,切变速率60S-1。
血浆粘度:采用上海医疗器械十厂的毛细管粘度计测定。
红细胞压积:采用微量毛细管离心法,于5000r/min下离心10min,计算红细胞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血小板聚集:用光密度法,用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用PA—3210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聚集峰值。
2.4.2 结果
表4表明,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显著降低,天麻首乌片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液粘度、血浆粘度也显著降低,表明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具有活血通脉之功效。
2.5 对小鼠记忆力的影响
2.5.1 方法
取ICR小鼠若干,体重18—22g,小鼠禁食12小时后,用复杂迷宫取食法,先出取食时间在100—300S内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五组,分别是(1)空白对照组;(2)天麻首乌片组;(3)—(5)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
(1)组灌胃生理盐水0.5ml/20g,(2)组灌胃天麻首乌片0.78g/kg,(3)—(5)灌胃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分别为12.0g/kg,6.0g/kg,3.0g/kg(分别相当于临床剂量的4、2、1倍),每天1次,连续灌胃10天,第9天开始训练3次,然后禁食12小时,于末次给药30分钟后测定取食时间,见表5。
2.5.2结果
表5表明,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高、中剂量组和天麻首乌片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取食时间明显缩短,表明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具有增强小鼠记忆力的作用,其功效和天麻首乌片相当。
表4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 P<0.05 ** P<0.01
10
表5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对小鼠记忆力的影响
组别动物数
(只)
剂量
(g/kg)
取食时间
(x±SD S)
空白对照组10 NS 217.6
天麻首乌片组10 0.78 ±30.5 185.4
复方银杏液高剂量组10 12.0 ±21.6* 173.8
复方银杏液中剂量组10 6.0 ±24.8** 169.3
复方银杏液低剂量组10 3.0 ±25.5** 196.2
低剂量组±27.9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小结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能降低甲亢阴虚型大鼠血液CAMP、BUN、CREA,降低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具有滋阴补肝肾,活血通脉之功效;能明显提高小鼠记忆力;能增加狗脑血流量,心输出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及外周血管阻力,能舒张离体兔基底动脉,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及外周血循环的作用。
以上药理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药理依据。
参考文献
1、李仪奎等:中药药理学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6月第1次印刷。
2、毛良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6.5:226
3、徐淑云等:药理学实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第2次版。
4、谢人明等:中草药 1986.8:23
5、刘元斌等:中国药理学报 1987.3:224
6、廖福龙等: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2:103
实验负责人:李勇敏
参加人员:熊建宾刘敏
姜友平马子南
王晓红首第武
实验日期:95年8月——95年10月
原始资料保存处:省中医药研究院科教处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资料
摘要
将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缩成最大浓度4.76g/ml,给予小鼠以最大剂量,最大体积灌胃,此时最大剂量可达571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1464倍以上,动物未见明显毒性作用,结果表明该药一次性用药是安全的。
1、试验目的
观察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一次性用药的安全性。
2、药物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所制剂室提供,批号950801,水浴浓缩成最大浓度为4.76g/ml。
3、动物:
ICR小鼠,清洁级,体重18—20g,雌雄各半,购自湖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4、方法:
由预试结果可知,最大浓度最大体积给药没有小鼠死亡,求不出LD50,此时测定最大耐受量。
取小鼠20只,雌雄各半,禁食不禁水12小时,按0.8ml/20g剂量灌胃小鼠,24小时内3次,观察给药后小鼠反应情况及7天内小鼠死亡情况。
5、结果:给药后动物正常,连续7天未见异常,亦无动物死亡,处死动物后,肉眼观察动物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均未见异常。
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达571g(生药)/kg(体重),按体表面积折算,相当于70kg 人临床等效剂量的188倍。
按公斤体重计算,相当于60kg人临床用量的1464倍,详见下表:
由以上结果看出,该药最大用量达临床用量的1464倍时,动物未见异常,表明该药一次性用药较为安全。
7、结论: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一次性用药是较安全的。
试验负责人:李勇敏助理研究员
参加者:彭淑珍李勇敏
试验日期:95年8月1日至9月1日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动物长期毒性试验资料
摘要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7.5g/kg、30.0g/kg浓度,连续给大鼠灌胃给药3个月(12周),结果给药期及恢复观察期与对照组比较,大鼠一般状况,体重增长,血液学指标,主要脏器之脏器系数,肉眼观察及镜下组织形态学观察均无明显差异或异常,表明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临床应用是较安全的。
一、试验目的
观察大鼠长期口服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程度,以确定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二、材料与方法
1、药物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批号:950601,由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所制剂室提供,实验时药浓度为0.78g/ml,3.0g/ml(只设高、低剂量组)。
2、动物及饲养
SD系清洁级大鼠,8-9周龄,体重60-80g,雌雄各半,由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试验给药期间室温控制在18-25℃,通风良好,笼具卫生。
3、方法:
将动动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1、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2.0ml/200g;2、低剂量组:灌胃药物剂量为7.5g/kg,每日1次(相当于临床用量20倍);3、高剂量组:灌胃药物剂量为30.0g/kg,每日1次(相当于临床用量78倍)。
连续给药12周,根据体重变化,每周相应调整给药量。
4、检测项目
(1)临床观察:每日观察记录动物一般状况,包括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精神、毛发、粪便、进食及体重增长情况(每周称体重一次)。
(2)血液学指标:给药12周后,剖杀2/3动物(计12只),采血测定血液RBC、HB、WBC+DC、Pt及CT值。
(3)血液生化指标:采血测定血清ALT、AST、BUN、CR、T-CHD、TP、ALB值。
(4)病理组织学检查
系统尸检:对全部动物剖检,观察有无肉眼病变及异常,包括表面及切面,重点观察心、肝、脾、肺、肾等重要脏器组织;脏器系数测定:对全部动物的心、肝、脾、肺、肾进行称重,计算各个脏器系数并统计。
组织学检查:将全部动物的心、肝、脾、肺、肾用10%富尔马林固定,送病理室检查。
恢复性观察:停药后,余下1/3动物,饲养观察4周后,检查项目同给药期,以了解有关延迟毒性以及毒性可逆恢复情况。
三、结果
1、对大鼠临床观察项目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二个剂量组大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精神状态、粪便、进食、体重增长等均无明显影响(其中各组体重变化情况见表1)
2、对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二个剂量组大鼠血液RBC、HB、WBC+DC、Pt及CT均无明显影响(见表2)
3、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二个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T-CHD、TP、ALB无明显影响;而BUN、CR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停药恢复4周后,各项指标正常(见表3)
4、对大鼠重要脏器之脏器系数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二个剂量组大鼠心、肝、脾、肺、肾之脏器系数无明显影响(见表4)
5、对大鼠重要脏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见病理报告)。
表1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对大鼠体重变化的影响(X±SD g)
时间(n) 给药期恢复性观察期
体重(g)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组别
空白对照组73.3 90.8 118.0 131.5 149.0 166.8 178.8 187.1 193.4 202.8 211.5 219.2 224.3 235.5 241.6 248.5 252.1
雌±5.8 ±7.1±8.2 ±8.7 ±19.3±15.5±14.3±15.2±16.1±12.4±15.7±18.0±15.3±11.8±8.4 ±8.8 ±8.4
复方银杏液74.0 93.7 116.8 128.4 142.8 160.3 175.4 190.4 208.3 208.1 214.8 220.5 227.0 230.3 236.2 342.1 247.0
低剂量组±5.1±6.0±6.8 ±8.6 ±11.7±16.8±18.7±15.5±21.8±20.3±18.7±18.3±20.8±10.7±11.4±12.0±8.4
性复方银杏液72.8 88.8 116.3 130.0 148.4 163.3 180.6 187.6 184.1 200.2 208.8 214.2 220.4 227.1 230.8 238.4 246.7
高剂量组±4.7±6.4±7.5 ±10.7±10.0±16.1±17.8±17.8±20.8±18.8±18.2±18.4±21.7±8.2 ±8.3 ±11.3±8.6
空白对照组78.2 89.6 121.2 139.5 158.1 179.0 198.2 208.4 218.0 227.5 236.3 247.1 258.3 267.8 273.2 278.7 284.2
雄±5.5±8.4±5.8 ±8.8 ±10.5±15.6±18.8±18.5±18.8±18.8±20.1±21.6±21.8±12.1±13.1±13.5±14.4
复方银杏液70.4 84.8 116.7 135.2 158.8 172.7 180.5 202.3 217.7 228.6 240.8 247.5 257.0 259.5 263.7 272.9 276.4
低剂量组±7.0±6.8±7.6 ±8.4 ±9.4 ±14.0±12.1±16.8±17.5±18.4±21.9±20.8±23.6±9.4 ±11.6±10.4±12.6
性复方银杏液72.6 87.3 118.4 139.0 161.7 183.2 184.9 201.0 213.4 222.8 230.7 239.0 245.4 255.7 263.6 271.1 277.8
高剂量组±5.0±7.1±8.2 ±8.7 ±12.8±16.1±13.8±14.4±18.0±17.7±18.2±18.5±20.6±15.8±16.2±16.3±14.8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n<12 动物数20只 n>12 动物数8只
15
表3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X±SD)
组别ALT
(m/L)
AST
(m/L)
BUN
(mmoL/L)
CR
(mmoL/L)
T-CRO
(mmoL/L)
TP
(g/l)
ALR
(g/l)
给药期空白对照组75.00 144.08 3.88 80.76 1.48 57.88 34.35 ±11.13±20.10±0.87±10.33±0.17±2.00±1.00复方银杏液78.78 155.38 4.88*72.83* 1.38 54.97 33.59 低剂量组±8.41±21.62 ±0.80±8.77±0.12±6.54±2.15复方银杏液85.83 108.17 4.84*68.11* 1.38 56.57 34.01 高剂量组±16.76±27.35 ±0.54±8.21±0.17±4.40±3.58
恢复性观察期
空白对照组77.36 142.33 3.07 77.47 1.41 58.02 33.78 ±15.47±16.45±0.33±11.22±0.18±8.74±3.28复方银杏液75.71 146.52 5.76 72.54 1.44 57.20 34.75 低剂量组±10.02±11.47±0.74±8.68±0.10±8.87±4.12复方银杏液80.17 145.10 5.89 74.25 1.40 55.32 33.27 高剂量组±14.73±19.74±0.91±8.10±0.19±7.56±3.6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5
16
表4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对大鼠重要脏器系数的影响(X±SD)
组别心
(g/100g)
肝
(g/100g)
脾
(g/100g)
肺
(g/100g)
肾
(g/100g)
空白对照组0.384±0.036 3.156±0.227 0.251±0.043 0.632±0.203 0.554±0.117
给复方银杏液0.396±0.032 3.274±0.235 0.254±0.050 0.670±0.212 0.561±0.088 药低剂量组
期复方银杏液0.394±0.041 3.325±0.202 0.257±0.043 0.691±0.249 0.551±0.073 高剂量组
恢
复
空白对照组0.345±0.032 3.172±0.276 0.237±0.038 0.654±0.197 0.513±0.106
性复方银杏液0.361±0.041 3.185±0.283 0.241±0.042 0.647±0.182 0.521±0.114 观低剂量组
察复方银杏液0.353±0.065 3.180±0.311 0.244±0.043 0.649±0.208 0.517±0.118 期高剂量组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17
四、小结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7.5g/kg,30.0g/kg浓度,连续给大鼠灌胃3个月(12周),结果给药期除BUN、CR外,大鼠一般状况、体重增长、血液学指标、脏器系数、肉眼及镜下重要脏器组织形态学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或异常;而BUN、CR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降低现象,可能和该药滋阴补肾有关。
恢复性观察期后,大鼠各项指标和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表明恢复正常。
以上结果表明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临床应用是较安全的。
实验负责人:李勇敏
参加者:彭淑珍剪林宏熊建兵
血液生化检验者:省交通医院检验科
病理学检验:省交通医院病理科
试验日期:1985年6至1985年10月
湖南省交通医院
病理报告
编号:951008
一、送检内容: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长期毒性试验大鼠脏器标本,动物标本分三组:分别是A、空白对照组,B、C两组为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低、高剂量组,每例动物送检心、肝、脾、肺、肾5个脏器标本,用10%甲醛固定,其中心、脾为全部脏器,肺、肝、肾均为左侧部分。
送检日期:1995年10月8日
送检人:省中医药研究院李勇敏
送检目的:观察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对大鼠脏器的影响
检验负责人:病理科:熊建兵汪丽萱
报告日期:1995年10月18日
二、检验结果:
1、心脏:送检A、B、C三组动物的心脏外观无异常,未见出血,坏死区,镜下见心脏无成片的坏死或间质中有炎症细胞侵润,C组部分有轻度的浊肿。
2、肝脏:送检各组动物肝脏外观无明显异常,镜下见A组3例,B组2例肝细胞部分轻度浊肿,C组3例肝细胞大部份有浊肿,但各
例均未见肝细胞有明显变性或成片坏死。
3、脾脏:送检A、B、C三组动物的脾脏外观无异常,切面无外翻,镜下未见异常,脾索、脾窦、脾小叶分布良好。
4、肺脏:送检三组动物肺外观未见异常,镜下见肺细胞无明显炎症反应,仅部分见有间质性肺炎,该病变为局限性,属大白鼠本身的气道常见病变,故记录中不予记录。
5、肾脏:送检三组动物肾脏外观被膜光滑,切面结构清楚,镜下见肾皮质,髓质形态无异常,未见炎性细胞侵润及肾小球出血,坏死,肾小管也无坏死、粗管型。
三、病理分析及诊断:
C组肝脏有3例大部份浊肿,但无细胞坏死,各组各例和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对脏器无明显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