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2.1期末各区30题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城)
25.已知M 2+x R =W 2+y Q 是置换反应,M 2和W 2为单质,x 、 y 为整数。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可能是铁和稀盐酸反应
B .反应物M 2和R 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
W 2和Q 的质量比
C .若取10 g M 2和10 g R 反应,生成W 2和Q 的质量总和等于
20 g
D .M 2、R 和W 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a 、b 、c ,Q 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30.(6分)初中常见的3种元素X 、Y 和Z 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X Y Z
相关信息
其单质甲是一种清洁能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其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1)甲的化学式是。
(2)ZY 2可与Z 的单质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ZY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下列关于X 2Y 和X 3Y
+
两种粒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质子总数相同
b .电子总数相同
c .化学性质相同
d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4)A 、B 、C 是由上述3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G 由Ca 、Y 和Z 3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
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①G 的化学式是。
②若A 中不含X 元素,则C →A 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若A 中不含Z 元素,则B →C 的化学方程式是。
(海淀)
25.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
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向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30.(7分)铁、铜和铝是人类生活中常用的金属。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用铜、铝做导线,利用了它们的性。
(3)铁锅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
(4)铜器表面会生成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Cu 2(OH)2CO 3],该物质含有
种元素,从
它的化学式可推知,铜生锈的过程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
有关。
A
B
C
G
a +2
b -c
2
(5)除去铜器表面的铜锈时,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生成二氧化碳,同时得到蓝色溶液。
若再向上述蓝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铁粉与蓝色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东城)25. 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并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X
反应前质量/g 6.0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8.8 a
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A.表中a的值一定是 2.8 B.若 2.0g丙醇完全反应,则生成 2.4g水
C.生成物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D.若 6.0g丙醇与14.4g氧气充分反应,则无X生成
30.(6分)物质A、B、C、D均为单质,物质A’、B’、C’、D’均为氧化物;A与A’、B与B’、C与C’、D与D’含有相同元素。
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D,且A与D能发生反应(注:所需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省略)。
A’→C’,A+B→B’,B’+D’
(1)B的物质名称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C’ ;
→D ;
②B’+ D’
③A与D反应。
(3)若要实现D→C的转化,所需试剂是。
(4)将A与B反应的某生成物与C’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要证明该反应确实发生,应选择的试剂
是。
(朝阳)
25. 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浓度均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下列所述的反应情况与图示可
能相符的是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C.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D.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30.(6分)A~M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的固体俗称“干冰”,只有
B、E、G是单质,①~⑤为上述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这5个反应过程中出现
了“产生气泡”、“生成白色沉淀”、“固体颜色变化”、“发光放热”、“有浅绿色溶液生成”等现象。
① A+B→C ②D→B+E ③ C+L→F+D ④ A+K→C+G ⑤ G+H→E+M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C 、F 。
⑵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④。
⑤。
(丰台)2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
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 1 16 16
反应后的质量(g)19 m 2 13
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若X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7︰28,则反应中X与Z的计量数之比为1︰2
C.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14︰3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30.(5分)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是常用的建筑材料,C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F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在这几种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请回答:
(1)B的化学式是;E的化学式是。
(2)写出F→B的方程式;
C→B的方程式;
B→G的方程式。
(石景山)24.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可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钠属于金属单质
B.CCl4是一种化合物
C.制造纳米级金刚石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25.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质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
..的是
A B C D
向一定量镁粉中
滴加稀盐酸电解一定量的水
向盛有MnO2的烧杯
中加入H2O2溶液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
钾固体
30.(7分)A~F分别是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六种气体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C与D在B中燃烧均能生成F,其中C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
(2)在一定条件下,A和D反应能生成C和水。
请根据(1)和(2)推断:D为________,E为________,F为________。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C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将该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将该气体点燃,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内壁上出现无色液滴,再罩一内
壁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上出现白膜,该气体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① CH4 ② CO③ H2 ④ H2与CH4
⑤ H2与CO⑥ CH4与CO⑦ H2、CO与CH4
(大兴)24.右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
下
列
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此过程中有分解反应发生
B.此过程中S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D.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SO2+ CaCO3 === CaSO4 + CO2
25.右表是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配制该产品时每袋产品中最多加入碘酸钾的质量是
A.12.6mg B.8.4mg
C.30.0mg D.50.6mg
30.(7分)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8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如下:
①A+B C ②C+D B+E ③F G
B+H
(1)上述③中将黑色固体G加入到F的溶液中,观察到有气体生成。
该气体的化学式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③反应的基本类型分别为。
(3)写出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代号)。
(昌平)24. 下图是钠和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我需要电子,我也要
电子走开,我要
Na
+
Cl
-
Na
Cl A. 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B. 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C.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D. 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25.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向一定量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30. (7分) 下列字母表示的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1)若溶液A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生成
B 和
C 两种物质,B 在通电条件下可以生成
C 和
D ,
B 、
C 、
D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转化关系。
写出A 生成B 和C 的化学方程式
,
C 和
D 生成B 的化学方程式。
(2)若A 、B 、C 、D 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
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A~D 均含一种相同元素,且A 、B 、D 均为氧化物,
C 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则A 与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下图所示实验中,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使适量水流入锥形瓶中,实验后
N 溶液变浑浊,相关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试管②中的现象是。
由此推断:
实验开始时,锥形瓶内放入的固体物质
E 可能是。
(通州)34.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
A B C
D
二氧化碳质量/g
沉淀质量/g
加热时间/min
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反应时间/s
装置内的压强/Pa
稀盐酸质量/g
二氧化碳质量/g
活塞
分液漏斗
①②③
E 物质
水
F 溶液
纯净物M 粉末
N 溶液
35.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 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怀柔)24.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象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25.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OS。
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化羰是氧化物 B.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
C.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D.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
30.(6分)如下图所示,瓶中X为固体,滴管内Y为液体,烧杯内为澄清石灰水,当Y滴入瓶中,通入烧杯内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1)若固体X为白色,滴入Y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X是,Y是。
(2)若固体X为白色,滴入Y后,澄清石灰水未浑浊。
则:X是,Y是。
(3)若固体X为黑色,滴入Y后,澄清石灰水未浑浊。
则:X是,Y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