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测试题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测试题新
人教版
一、认真填空。

(第7题9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1、80÷4表示把()平均分成()份,也就是()里有4个()。

2、200÷4商的末尾有()个0.
3、○÷□=5……3,□最小是(),○最小是()。

4、一个两位数除以8,如果有余数,其中最大的余数是(),最小的余数是()。

5、水果店运来40千克苹果,如果每4千克装在一个篮子里,需要()个篮子才能装
完这些苹果。

如果是50千克苹果,需要()个篮子才能装完这些苹果。

6、在○里填上“>”、“<”或“=”。

54÷6○10 68÷2○58÷2 72÷6○72÷4 99÷9○11
7、按要求将下面式子分类。

24÷7 37÷6 74÷9 17÷2 38÷7 51÷7 49÷8
二、慎重选择。

(每小题3分,共15分)
1、右面除法算式中,商的个位上是0的算式是()。

A.86÷3 B.76÷6
C.54÷5
2、●■◆▲●■◆▲●■◆▲……按图形依次排列,第22个图形是()。

A.▲ B.
■ C.◆
3、除数是一位数,商是9,余数是8,被除数是()。

A.98 B.89 C.80
4、三(1)班35名同学在水上公园坐船游玩,每条船最多可以乘坐8人,至少需要乘坐
()条船。

A.6
B.5
C.4
5、如果□5÷6,商的最高位是1,那么,□里最小应该填()。

A.5 B.4
C.6
三、准确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32÷3,商的个位上是0. ()
2、64÷21=3……1,正确的验算方法是1×3+21 ()
3、从72里连续减去8个9,正好减完。

()
4、□□÷□=12……1,除数共有7种可能。

()
5、36÷3÷2与36÷6的结果相等。

()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

(共27分)
1、直接写得数。

(6分)
60÷3= 72÷3= 46÷2=
38÷5= 72÷8= 53÷5=
2、列竖式计算。

(带*号的要验算)(9分)
84÷7=*62÷3=
*78÷7= 59÷8=
五、解决问题。

(每小题8分,宫4分)
1、文明小学三年级有39名同学,四年级有41名同学。

把两个年级的学生每8人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多少组?
2、一部电话机75元,一副羽毛球拍25元。

林老师用200元买了一部电话机,剩下的钱可以买几副羽毛球拍?
3、幼儿园有96个小朋友,给小朋友们每人买一个蛋糕。

大盒每盒8个,小盒每盒6个。

12如果全买大盒的蛋糕,需要买几盒?全买小盒的呢?
答案:
一、1、80;4;80;20
2、1;
3、4;23;
4、7;1;
5、10;13
6、<;>;<;=;
7、余数是1的: 37÷6 17÷2 5 49÷8
余数是2的:74÷9 51÷7
余数是3的:24÷7 38÷7
二、1、C;2、B;3、B;4、B;5、C
三、1、×;2、×;3、√;4、√;5、√
四、1、20;24;23;7......3;9;10 (3)
2、12;20......2;11......1;7 (3)
五、1、10组;2、5副;12盒;16盒
附送: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倍的认识(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

2.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已知两项求倍数”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学会已知两项求倍数的基本方法。

难点: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思路,体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
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请一些同学上讲台来。

教师请3名女生站在第一排,再请6名男生站在第二排(3个3个站在一起)。

教师提问:第一排有几个女生?(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

像今天这种情况,我们就说讲台上的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倍的认识”。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教材第50页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片,兔子特别喜欢吃萝卜,我们看看在图片中有多少根大胡萝卜。

(2根)
那带叶子的小胡萝卜有多少根呀?(6根)
我们把6根小胡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就是3个2根,对不对?(对)
所以我们说小胡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3倍。

大家一起来看一下,白萝卜一共有几根?(10根)
如果白萝卜每2根放在一起,就有5个2根,那白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几倍呀?(5倍)2.巩固“倍”的概念。

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小棒,我们一起来动动手。

大家看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2题。

第一行摆5根小棒。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在第二行每5根小棒摆在一起,要摆几个5根?一共有多少根?学生动手摆小棒,数小棒,然后汇报。

由于第一行是5根小棒,第二行是4个5根小棒,所以第二行一共有20根小棒。

大家完成得非常不错,现在你们都明白了“倍”的概念了吗?
3.体验求倍数的一般思路。

☆○☆○○☆○○○○○○
那请同学们想想○的个数是☆的几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答,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可能的解法。

解法一:画示意图。

星星:☆☆☆
圈圈:○○○○○○○○○
所以,圈圈的个数是星星的3倍。

解法二:要求圈圈的个数是星星的多少倍,就是求9里面有多少个3,用除法计算:9÷3=3。

回顾与检验:星星有3个,圈圈是它的3倍,就是3个3,所以是9个,解答正确。

4.巩固“已知两项求倍数”的解题思路。

教学教材第51页例2。

(1)问题讨论,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问题: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2)学生讨论,归纳方法。

第一种:图示法。

第二种: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12÷4=3。

师生共同检验:扫地的有4人,4的3倍是12,正好是擦桌椅的人数,解答正确。

5.归纳与总结。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解出了这道题目,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已知两项求倍数”的一般思路。

第一步:阅读与理解,知道问题的条件,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用图示法,也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出结果。

第三步:回顾与反思,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教材第53页练习十一第1、2题。

让学生数一数、填一填,指名学生回答,并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学生活动,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有3个女生,男生的个数是2个3,那么我们就说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密切,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转移到新知识中。

“倍的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接触的内容,相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

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感性认识,才能形成“倍”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