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章立意选材构思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文章立意选材构思的特点
1.能力解释
1.1立意
立意,就是作者在文章中对问题所持的观点及评价。
即基本的写作意图、目的、宗旨。
在记叙文里,它通过对事件的选择、人物的刻画、情节的记叙和描写来表现;在议论文里,它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通过逻辑论证来完成。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全文。
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都要以立意为依据,受立意的约束。
一篇文章质量的优劣,其决定因素首先在于立意。
文章没有立意,或者立意不突出,就如同一盘散沙。
1.1.1立意贵在明确。
立意明确是写作的前提,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是要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告诉人们某个道理的,论点的表述要明确,不能含糊不清、摸棱两可;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观点必须明朗,旗帜必须鲜明。
立意越精细越明朗,写起来就越顺畅。
这是文章写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1.1.2立意贵在深刻。
所谓立意深刻,指文章的立意应该是透辟的,揭示事物本质的,能使读者深受启发的,或是能从平凡的事件中看出不平凡的思想光辉的,或是那些既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又闪耀着个性色彩的东西。
立意深刻、见解精辟的文章总是受到人们的青睐,相反,立意肤浅、人云亦云的文章则会显得苍白无力。
1.1.3立意贵在创新。
创新,即所谓“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
所谓的“新”,主要包括见解新、思想新、角度新。
立意上能创新,全在于思维活跃。
这就要多读多看多思考。
多读多看才能视野广阔,联类不穷;多思考才能辨析事理,有所发现。
思维活跃起来了,就不会受制于旧的思维定式,而敢于创新。
还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像,因为联想和想像常常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能使我们从普通事物上看出它们所包含的新的意义来。
1.1.4立意贵在情意并重。
情意并重,即所谓满含着情感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充满着情感地去处理问题,要让读者见到你的一份真心真思想。
1.2选材
“着意原资妙选材。
”(袁枚《随园诗话》)文章的“意”不是抽象的,而是通过具体的材料体现出来的。
好的文章总是伴随着好的材料。
材料服务于立意,好的材料往往可以丰富、扩展文章的主旨,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回味。
即所谓能够“画龙点睛”、“升华主题”。
只有旧的观点,没有老的材料。
这说明材料的使用是大有学问的。
那么什么样的材料才是好的材料呢?
1.2.1切合文章的意旨。
文章的立意是通过具体材料来表现的,选材就是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立意的需要选择、运用并组织材料,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即使再生动,也不能选用。
材料与立意的“切合”是深入分析出来的,不能够凭主观臆断。
最好是在材料初步选定后,把文章的基本格局构想出来,再从这个格局出发来审视所选的每一个材料。
1.2.2有比较丰富的意蕴。
意蕴,就是材料的内在含义。
即是说材料必须要有一定的内涵,能够引人思索,给人启示,让人感动。
目前中学生作文选材患有严重的“贫血症”缺乏材料,内容单薄,言之无物,空对空地大发感慨,不能反映问题的实质,不能感动他人。
当然文章也就行之不远。
1.2.3材料要求新颖,给人耳目一新。
凡是用到别人的材料需要进行在处理,力求有新的形式,有一点时代色彩自然更好。
按照这几条标准来选材本不是一件难事,因为中学作文命题一般都不会超出学生经历见闻和感受体验的范围,可供选择的材料决不会少;说难,其实另有原因。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听老师在班上念优秀习作后,总这样说:“这些材料连同它们的细节我全知道呀,为什么当时竟然没有想到?”有些同学刚把作文交上去,就暗自埋怨起来:“唉!可惜有一个材料没有写上。
”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在限时作文里尤其显得严重。
从表面看,这是由一时的紧张心态造成的;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你还没有占有这些材料,你不占有它们,它们怎能听从你的调遣呢?
要想占有材料,就得做个有心人,遇事都要问个“为什么”,要往深处想。
这样,许多非常平常的事物就会带着奇异的闪光奔向你的笔端,成为你的写作材料。
材料也需要不断地积累,办法是平时多写点札记,把自己见到的和想到的随手写下来,因为既经写过,就不容易忘记,用起来就会方便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