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继续发酵中国需审慎定位救助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NANCE&ECONOMY 2011年第10期总第352期欧债危机继续发酵
中国需审慎定位救助角色□陈道富
欧债危机仍在恶化
时至今日,欧债危机仍在进一步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外部融资成本大幅上升。
两国10年期国债利率都超过6.5%。
欧洲央行干预后有所下降,但仍面临压力。
由于国债和银行发行的债券,大部分为银行体系所持有,债务危机存在自我实现的风险。
近期,意大利政府有意放弃此前公布的455亿欧元的财政紧缩方案,引起欧洲央行的强烈关注。
二是市场开始担心法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并细致评估法国部分银行破产的可能性。
三是希腊第二轮救助面临新的变数。
由于芬兰要求希腊提供贷款抵押担保,引起欧洲国家的反对和质疑。
同时,各方就希腊经济改革目标出现分歧,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和欧洲央行暂时中断对希腊改革的评估。
四是欧洲债务救助的政治阻力加大,北欧的一些富裕国家对升级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有较大的抵触情绪。
欧洲危机国家的财政整顿引发的社会动荡持续不断。
欧洲债务危机的救助资金仍存在较大缺口,且存在设计上的缺陷。
欧洲金融稳定机制不具备足够的资金来大量购买债券,稳定市场。
据德意志
银行估算,升级后的欧洲金融稳定机
制,加上IM F配套额度等其他救助机
制,总共能提供大约7500亿欧元的资
金援助。
假设欧洲金融稳定机制要救
助希腊(已经出手)、葡萄牙、比利
时、西班牙和意大利,总共需要1.18
万亿欧元的资金,缺口大约4200亿欧
元,大致相当于意大利所需要的4480
亿欧元援助额。
更重要的是,欧债危机的发展已
逼近现有救助极限。
如果再次扩大救
助机制中最大出资国—德国(占总出
资规模的27%)和法国(占总出资规
模的200%)的救助成本,将有可能将
德法拖入债务危局。
欧洲央行和IM F
的风险敞口已较大(欧洲央行对欧洲
五国的风险敞口4436亿欧元,IM F已
提供救助资金785亿欧元,市场普遍
认为其隐性承诺资金支持2500亿欧
元,但没有正式承诺),如果希腊等欧
洲外围国家出现债务重组,其救助能
力和意愿(欧洲央行的资本及储备仅
为820亿欧元,IM F拥有的黄金和特别
提款权约合3300亿欧元)也将受到极
大制约。
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只是为希腊、
爱尔兰、葡萄牙等外围国家设计的紧
急金融援助机制。
一方面面临金融困
境并寻求欧洲金融稳定机制救助的国
家可以退出,另一方面借贷成本很高
的国家可以不充当担保人。
因此,其
本质是以德法为首的核心国家,向外
围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
类似的救助
机制越多,德法两国的政治阻力就越
大,欧元的前景就越危险。
或进一步引发全球主权
债务危机
欧债危机已不是简单的流动性问
题,而是中短期因素相互交织的偿债
能力问题。
欧债危机既有人口老龄化、世界
发达经济体缺乏内在经济增长动力等
客观因素,也有高福利、欧元区货币
和财政制度不协调等体制机制因素,
还有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将私人债务
转为主权债务、过度利用财政政策刺
激经济、欧元区部分经济体过度升值
等短期政策因素。
当前的应对措施也
加剧了欧洲短期波动,其中,希腊、
葡萄牙和爱尔兰已陷入经济负增长,
面临着高失业率和经常账户入不敷出,
民众抗议和政治冲突不断,特别是希
腊已构成事实上违约,这些外围国家
最终走向债务重组的可能性较大。
身陷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能否战
胜危机,在于能否走出一条不依赖财
政和货币等需求刺激,甚至在一定需
求紧缩的环境下,借助制度变革和生
产率提高的“类德国模式”的增长之
路。
在全球经济缺乏明确的经济增长
点和强劲需求的环境中,这条痛苦的
增长道路能否坚持并取得成效,仍有
V iewpoint观点20
FINANCE &ECONOMY
2011年第10期
总第352期
/待实践检验。
欧洲需要借助金融市场的压力,推动欧洲政治和财政的统一进程,推动欧洲必要的财政整顿、制度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同时也为部分国家未来必要的债务重组,提供市场条件。
但这又会进一步恶化欧洲国家的外部融资条件,带来社会问题乃至政治压力,面临新经济增长模式风险等问题。
因此,短期内,欧洲又需要借助必要的金融和社会政策,安抚缺乏耐性的金融市场和易受伤害的民众。
欧洲当前的各类救助计划,本质上都是“国家间转移支付”和“赤字货币化”,都是权宜之计,但又是必需的。
全球主权债务危机才刚刚开始。
未来一两年年内,在局面稳定下来之前,欧洲的经济、金融甚至社会状况可能会更糟糕。
欧洲边缘国家的债务重组、核心国家的流动性救助、广泛的财政整顿、建立欧元区必要的金融稳定和财政转移机制、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等,都是必要的。
欧债危机的
传导,有可能进一步引发全球主权债务危机,是全球金融和经济体系近期所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
救助欧债危机需坚持我
国战略利益最大化
我国的资金和市场,是欧洲避免恶性循环的最有力的外部希望。
但如果直接救助,有可能面临欧洲外围国家债务重组带来的损失。
大规模救助,还将不得不面对外汇储备调整引起的世界金融市场动荡。
是否救助,已不是简单的流动性支持,还将涉及深刻的世界政治格局调整和外交等方面的判断。
仅从救助本身而言,至少需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一旦决定救助,就需要足够的救助资金持续救助,否则容易前功尽弃。
为此,应充分估量可能的资金规模,联合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形成一定的机制,共同救助。
二是需要设计必要的保护机制,
区别对待。
对于欧洲核心国家(如意大利等)可考虑直接救助,也可考虑通过支持法国、德国债券市场,间接支持欧洲对外围国家的救助,在提供直接、额外贷款抵押的情况下,可考虑直接救助欧洲外围国家。
三是救助过程中,应寻求我国战略利益的最大化。
如在准确判断、等待债务风险彻底暴露的关键时期,讨价还价,获取所需的技术和资源等。
又如,可推动IM F 增资扩股,一方面通过IM F 间接救助,另一方面增加我国在IM F 中的影响力。
也可考虑借助欧洲金融稳定机制进行救助,并寻求可能的利益。
四是需要综合考虑美国、日本、英国等主要国家主权债务可能的波动因素,还要综合考虑债务、货币和金融体系之间的相互传递。
(本文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
V
iewpoint
观点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