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挚.友(zhì) 咳嗽.(sou) 鲜.为人知(xiān)
B.筹.划(chóu) 殷.红(yīn) 可歌可泣.(qì)
C.宰.割(zǎi) 排衙.(yá) 夐.不见人(xiòng)
D.硕.果(shuò) 赫.然(hè) 潜.心贯注(qiǎ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馈赠束缚诡计多端咄咄怪事
B.嘹亮吓唬扼腕叹息莺歌燕舞
C.浏览巍峨怒不可遏失魂落魄
D.贿赂木筏十拿九稳篷头垢面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要达到“问责必严”这一要求和目标,必须揪住问题不放、针对问题“不求
..
甚解
..”。

B.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不毛之地
....变成郁郁葱葱的生态旅游海岛。

C.我们应该对“欠薪”问题来个刨根问底
....,找出真正的症结,并对症施治。

D.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
....,精彩的表现折服了观众。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B.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

C.随着《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公布,将助推南分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

D.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比喻)
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借代、夸张)
C.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

(夸张、拟人)
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比喻、拟人)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目前,梁河县正采取措施保护这株古茶树
②使古茶树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③近日,梁河县大厂乡荷花村发现一株野生过渡型古茶树
④近年来,梁河县对辖区内的古茶树建档挂牌,进行有效保护,并开展古茶树产品研发
⑤经初步计算,该株古茶树径围这4.41米,直径140厘米,树龄约1500年,或为省内已发现的单株最大、树龄最久的野生过渡型古茶树
A.④②①⑤③ B.③④①⑤② C.③⑤①④② D.④⑤②①③
7、古诗文默写填空。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6)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

亦指其所居之地。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有仙则名.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笑有鸿儒
..鸿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案牍
..之劳形案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或曰:“陋,如之何?”
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
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

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
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

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

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

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

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

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

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

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

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

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
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对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

“嘿嘿,我也是个破烂。

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

”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

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
....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

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

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

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⑪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⑫“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⑬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⑭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

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

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1.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本文的情节。

发现“破烂”→_____________→被“教诲”→____________→获“奖励”→坚
定“梦想”
2.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不可回收:
3.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

4.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

5.那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笑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为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了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谈谈。

2、永远的槐花蜜
赵学儒
初夏,老乡进城,带来蜂蜜,是槐花蜜,即槐花盛开时蜜蜂采粉酿成的蜜。

老乡说,这是头茬槐花蜜,是一年中最好的蜜,是咱太行山区最地道的蜜。

老乡的一番话,把我带回到了三十年前的太行山老家。

我老家是个被大山围起来的村子,因为少雨,山上栽满耐旱的槐树,每年春天柳绿之后,山上的槐树便开了花。

近看朵朵串串,远望成片,从空中俯视,沟沟梁梁都是雪色。

轻风摇曳,花海泛起股股波浪,吹来缕缕花香。

这时,便有无数蜜蜂如天兵天将飞来,之后趴在花蕊上,再无声息,专心采粉。

那时老家穷,乡亲们都要采槐花,或自己吃,或喂猪。

一次,我跟母亲上山去采花,她用长钩勾下树枝,我把槐花摘下,放到袋子里。

母亲的手被槐刺刺破,鲜血直流,母亲却笑笑,甩甩手指上的血,继续采。

我家八口人,爷爷奶奶老了,失去了劳动能力,我爸在外地教书,很长时间回家一次,我们兄妹四个都在上学,母亲的辛劳可想而知。

记得那日母亲穿了一件绿褂子,在白色花海中格外显眼。

橘红的阳光也从树缝探下头来,与她的微笑糅在一起,越发灿烂。

我摘了一朵小花放到嘴里,咂咂滋味,开始有点苦涩,却越嚼越香、越嚼越甜。

我们满载而归,身上还带着香甜的味道。

母亲把槐花带回家,摊在干净的地上晾晒,便于存放。

接着,她开始鼓捣猪食。

她把槐花放进大锅,点燃灶膛的火,等锅里的水烧开了,槐花瘪下去了,又把一些谷糠放进去搅拌,再兑些凉水,开始喂猪。

圈里是黑白两只猪,一顿吞咽。

年终,母亲把一只猪卖掉,还“缺粮款”,另一只杀了,肥肉炼成坨,作为全家一年的油水。

槐花的吃法多样:炒鸡蛋,把鸡蛋和槐花搅在一起,放锅里炒,鸡蛋熟了,菜就成了;蒸槐花,把槐花和面粉拌匀,再加点儿盐,放笼屉里蒸,出锅便可以蘸蒜吃;蒸包子,把槐花剁成馅儿,搅上些猪油,用棒子面、棱子面或山药面包好、蒸熟。

那浓浓的槐花香,伴随着我们成长。

我成家之后,在附近的水电站上班,家里的事基本落在妻子肩上。

我上班是三班倒,一次早上下班回家,知道妻子去采槐花了,便去接她。

山上,阳光灿烂,就像舞台上的灯光,槐花漫山遍野地舞蹈。

一群群蜜蜂来了走,走了来,嗡嗡声此起彼伏。

在这片雪白的花海中,妻子头上的红纱巾分外妖娆。

采完花,妻子开始下山。

她的肩上背着装满槐花的筐子,筐子上还摞着鼓鼓囊囊的麻口袋。

下坡时几乎是一路出溜,妻子的腰杆却总是挺得笔直,抵住筐子和口袋。

回到家,她解下被汗水浸透的纱巾,让我替她拔头皮里的槐刺。

猛地拔出来,殷红的血也跟着渗出来。

那年,我们家盖新房,妻子特地养了三只猪,或卖了钱支付材料费,或用来招待帮工。

为了让猪吃饱喝足快些长大,妻子采回了很多槐花,晾晒在房前屋后、坡坡台台,吸引了很多蜜蜂前来。

老乡说,我知道城里什么都有,但这蜂蜜是自己家的,可甜了。

我也没客气,认真地对老乡说,这蜂蜜永远是最好的。

(选自2017年6月2日《光明日报》) 1.本文回忆了有关槐花的一些往事,请概括文中母亲和妻子的相似经历,并归纳她们的共同性格特点。

2.请从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母亲的手被槐刺刺破,鲜血直流,母亲却笑笑
..手指上的血,继续采。

..,甩甩
4.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结尾段的作用。

5.细读全文,你怎样理解标题中“永远”的意思?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无声的眼泪,却有着最丰富的生命色彩。

也许是获得成功时的喜悦之泪,也许是阅读一本书时的感动之泪,也许是分别时的不舍之泪,也许是做错事时的懊悔之泪……就让我们在一颗颗晶莹的泪珠中,去感受那最真实的生命印记吧。

请以“那一刻,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作品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4)表达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C
D
A
D
C
C
(1)影入平羌江水流(2)遥怜故园菊(3)落花时节又逢君(4)回乐烽前沙似雪(5)海日生残夜(6)随君直到夜郎西

1.(1)出名,有名。

(2)这。

(3)博学的人。

(4)官府文书。

2.(1)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2)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
3.惟吾德馨君子居之
4.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1.偷“破烂”受“惩罚”
2.本义是指物品(多指废品或旧货)不可收回利用。

用在这里是一种比喻说法,指“我”如果自暴自弃、沉沦堕落就会一事无成毫无价值。

3.因为“我”的盗窃行为和颓废消极、自暴自弃的精神状态而“惩罚”“我”;因为“我”擦拭干净玻璃而“奖励”“我”。

4.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

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文章通过拾荒老人对“我”的“教育”使“我”明白人生处于困顿时,要乐观面对,坚定信心,就会像“被拭去灰尘的玻璃”那样“光洁如新”。

5.因为“我”偷“垃圾”受到了老人的一番“教诲”,使“我”顿悟,那些意味深长的话出自一个拾荒者老人之口,让“我”用新的眼光来审视他,从心底深处对他产生了敬意
1.相似经历:上山去采槐花;将槐花背回家,并晾晒;用槐花拌食喂猪。

共同性格特点:吃苦耐劳、朴实贤惠、勤劳能干。

2.运用了环境描写,描写了家乡槐花盛开的情景,突出了槐花之多之美之香,为后文写母亲和妻子采槐花做食物、喂猪等情节作铺垫。

3.“笑笑”“甩甩”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手被槐刺刺破流血毫不在意,一心一意采摘槐花的情景,突出了母亲的乐观、坚强、能干。

4.结构上,照应题目和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对故乡的槐花及槐花蜜的喜爱,以及对故乡的人和事的怀念之情。

5.槐花蜜蕴含亲情、故乡情,而这些情感一直深藏在作者心中,所以是“永远”的。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