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关于物体在前4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C.物体在前2s内做加速运动
D.物体在前2s内做减速运动
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半圆弧轨道两端点M、N连线水平,将一轻质小环套在轨道上,一细线穿过轻环,一端系在M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不计所有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恰好静止在图示位置,下列说法疋确的是()
A.轨道对轻环的支持力大小为mg
B.细线对M
3mg
C.细线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为3
2 mg
D.N点和轻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3.如图所示,有3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则第1218个小球与1219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sin37°=0.6,cos37°=0.8)
A.1781
4000
B.
1219
4000
C.609
2000
D.
891
2000
4.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实验证实:4 个水球就足够了!4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如图所示,子弹(可视为质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穿出第 4 个水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相同
B.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
C.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D.子弹穿出第 3 个水球的瞬间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5.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不变
B.绳子对B的拉力增大
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大小不变
D.A、B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
6.如图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7.如图所示,手沿水平方向将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保持静止,现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则书()
A.将沿墙壁滑动B.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
C.对墙壁的压力不变D.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辽宁号”航母“高大威武”,所以不能看成质点
B.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把正在甲板上用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看成是一个质点
C.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可以把战斗机看成质点
D.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的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
9.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库伦D.焦耳
10.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作质点的是
A.欣赏某位舞蹈演员的舞姿
B.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
C.天文学家研究地球的公转
D.计算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孙杨的平均速度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
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
C.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
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
12.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到达M点的瞬时速度相同
C.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D.A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13.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下列比赛中可把研究对象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苏炳添在百米跑比赛时的起跑技术
B.研究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马龙的发球动作
C.研究女子3米板冠军施廷懋的跳水动作
D.研究女子50米步枪三姿比赛中杜丽射出的子弹轨迹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心是物体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人蹬地起跳时,人对地面的弹力大于地面对人的弹力
D.拿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和木头对竹竿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线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 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 m/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10s
B.车的加速度为15 m/s2
C.经过A杆时速度为5 m/s
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为15m
16.每年的端午节,丽水南明湖上龙舟比赛总是热闹非凡,如图是龙舟在进行500m的直道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可将队员看做质点
B.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静止的
C.获得第一名的龙舟,撞线时的速度一定很大
D.获得最后一名的龙舟,平均速度一定最小
17.某质点向东运动12m,又向西运动20m,又向北运动6m,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A.2m,10m B.38m,10m
C.14m,6m D.38m,6m
18.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的原长为,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长度变为,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
B .
C .
D .
19.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 )
a.位移
b.路程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
e.时间
f.加速度
g.速率
A .只有acdf
B .只有adf
C .只有afg
D .只有af
20.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我国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

若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类比成( )
A .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 .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 .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 .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二、多选题
21.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 车和b 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 和曲线b ,已知b 车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2m/s 2,t =3s 时,直线a 和曲线b 刚好相切,则( )
A .a 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83a v =
m/s B .t =3s 时a 车和b 车相遇且此时速度相同 C .t =1s 时b 车的速度为10m/s D .t =0时a 车和b 车的距离x 0=9m
22.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静止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 的质量为2m ,B 和C 的质量都是m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4μ,B 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8
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A 、
B 、
C 三个物体始终相对静止,则力F 不能超过32μmg B .当力F =μmg 时,A 、B 间的摩擦力为34
mg μ C .无论力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34μg D .当力F > 72
μmg 时,B 相对A 滑动 23.从离地H 高处自由下落小球a ,同时在它正下方H 处以速度0v 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 ,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 )
A .若0v gH >
,小球b 在上升过程中与a 球相遇 B .若0v gH <
,小球b 在下落过程中肯定与a 球相遇 C .若02gH v =
,小球b 和a 不会在空中相遇 D .若0v gH =,两球在空中相遇时b 球速度为零。

24.甲物体从离地面H 高空自由落下,而乙物体在地面以初速度v 0同时向上抛出,两物体在离地面34
H 处相遇,如果g 、v 0为已知量,则( ) A .从自由下落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02v t g
=
B .甲物体落到地面时,乙物体仍在上升
C .相遇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02v D .乙上升的最大高度就是H ,且202v H g
=,而甲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v 0 25.如图所示,物体P 、Q 用轻绳连接后跨过定滑轮,物体P 静止在倾角为37°角的斜面上,斜放木板上悬挂着Q ,已知P 、Q 的质量P m ,Q m 大小的关系为34
Q P m m =,今将斜放木板的倾角从37°增到60°,物体P 仍保持静止而没有滑动,若不计滑轮处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绳子的张力变大
B .物体P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先减小后增大
C .物体P 对斜板的压力将变大
D .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将变大
26.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小球用橡皮筋悬挂在竖直墙的O 点,小球静止在M 点,N
为O点正下方一点,ON间的距离等于橡皮筋原长,在N点固定一铁钉,铁钉位于橡皮筋右侧.现对小球施加拉力F,使小球沿以MN为直径的圆弧缓慢向N运动,P为圆弧上的点,角 PNM为60°.橡皮筋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正确的是()
A.在P点橡皮筋弹力大小为1
2 mg
B.在P点时拉力F大小为3 mg
C.小球在M向N运动的过程中拉力F先变大后变小
D.小球在M向N运动的过程中拉力F的方向始终跟橡皮筋垂直
27.如图所示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启动时刻比乙早t1
B.两车运动起来后甲的速度比乙大
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x1
28.如图,光滑斜面AE 被分为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从A 点由静止释放,它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依次通过B、C、D 点,最后到达底端E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 B−v A= v C−v B= v D−v C= v E−v D
B.物体通过各点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 B:v C:v D:v E= 123:2
C.物体由 A 点到各点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t B:t C:t D:t E= 1232
D.下滑全程的平均速度v = v B
三、实验题
29.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1F和2F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 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 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0.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将橡皮筋改为劲度系数为400N/m的轻质弹簧AA´,将弹簧的一端A´固定在竖直墙面上。

不可伸长的细线OA、OB、OC,分别固定在弹簧的A端和弹簧秤甲、乙的挂钩上,其中O为OA、OB、OC三段细线的结点,如图1所示,弹簧秤读数是否需要估读___(填“是”或“否”);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弹簧AA´伸长1.00cm不变,若OA、OC间夹角为90°,弹簧秤乙的读数是___N(如图2所示),则弹簧秤甲的读数为___N。

31.为了测量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社码实验得得出了砝码得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上标
出.(g=10m/s2)
(1)作出m-l的关系图线:______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_____________(选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32.某同学仿照“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实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1)对该实验装置及其操作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6V以下交流电源
B.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C.重物最好选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如泡沫塑料
D.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
E.操作时,应先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
F.为了减小误差,应重复多次实验,在打出的纸带中挑选一条最清晰的。

G.为了便于测量,一定要找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并选取其以后各连续的点作为计数点。

(2)下图是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

把开头几个模糊不清的点去掉,以较清晰的某一个点作为计数点1,随后连续的几个点依次标记为点2、3、4。

测量出各点间的距离已标在纸带上,己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 。

打点计时器打出点2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m/s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值约为______________m/s 2。

(本题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33.某同学表演魔术时,将一小型条形磁铁藏在自己的袖子里,然后对着一悬挂的金属小球指手画脚,结果小球在他神奇的功力下飘动起来。

假设当隐藏的小磁铁位于小球的左上方某一位置C )30(QCS ∠=︒时,金属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也是30,如图所示。

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 ,该同学(含磁铁)的质量为M ,求此时: (1)悬挂小球的细线的拉力大小为多少?
(2)该同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各为多少?
34.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 1=11m 处,乙车速度v 乙= 60m/s ,甲车速度v 甲=50m/s ,此时乙车离终点线尚有L 2=600m ,如图所示.若甲车加速运动,加速度a =2m/s 2,乙车速度不变,不计车长.求
(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
(2)乙车到达终点时,甲车是否已超过乙车.
35.一辆汽车从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2S 内经过相距24m 的A 和B 两点,汽车经过A 点时的速度为10m /s ,如图所示,求:
(1)汽车的加速度.
(2)A 点与出发点O 间的距离.
36.一辆违章汽车以v 1=54km/h 的速度在平直道路行驶,当这辆违章的汽车刚刚超过一辆警车时,警车立即从静止开始以a =2.5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追去。

求: (1)警车启动后追上违章车所用的时间t ; (2)警车追上违章车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d ;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由图看出,在前2s 内,物体沿负方向运动,在后2s 内物体沿正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故A 错误;
B.根据速度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直线的斜率不变,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加速度始终沿正方向,而物体的初速度方向沿负方向,所以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故B 错误;
CD.物体在前2s 内向负方向做匀减速运动,故C 错误,D 正确.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圆环受力分析;因圆环两边绳子的拉力相等,可知两边绳子拉力与圆弧对圆环的支持力的夹角相等,设为θ,由几何关系可知,
∠OMA =∠MAO =θ,
则3θ=90°,θ=30°; 则轨道对轻环的支持力大小为
2cos303N F mg mg =︒=,
选项A 错误;
细线对M 点的拉力大小为T =mg ,选项B 错误; 细线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为
'3N N F F mg ==,
选项C 错误;
由几何关系可知,N 点和轻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选项D 正确.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以3000给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3000tan 37mg F =
再以2019个球到3000个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如下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
1782tan mg F α=,由以上两方程可得:891
tan 2000
α=。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BC .设水球的直径为d ,子弹运动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我们可以应用逆过程,相当于子弹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因为通过最后1个、最后2个、以及后3个、全部4个的位移分别为d ,2d ,3d 和4d ,根据2
12
x at =
知,所以时间之比为1232,所以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依次穿过4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3322−1):1;由题干信息不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故BC 错误;
A .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受力是相同的,所以加速度相同,由△v =at 可知,运动的时间不同,则速度的变化量不同,故A 错误;
D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穿过前3个水球的时间与穿过第四个水球的时间是相等的,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子弹穿出第三个水球的瞬时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故D正确。

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B、对A分析,由于A处于静止,故绳子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绳子对B的拉力也保持不变,等于A的重力;对B分析,B向右移动时,绳与地面的夹角减小,绳水平分量增大,而水平方向B受力平衡,摩擦力增大,故A、B错误;
C、由于两绳间夹角增大,而两拉力不变,故悬于墙上的绳子的拉力将减小,故C错误;
D、对滑轮分析,由于A一直竖直,故绳子与墙平行,故α=θ;因拉A的绳子与拉B的绳子力相等,而拉滑轮的力与两绳子的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故拉滑轮的力应这两绳子拉力的角平分线上,故α、β、θ三角始终相等,同时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对A分析可知绳上的拉力不变,再对B分析,作出受力分析图,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出摩擦力的变化;分析滑轮受力由力的合成与分解可得出夹角的大小关系。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人与体重计间的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B正确;
C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方向相同,既不是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错误;
故选B。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BCD.以书为研究对象,书在水平方向受到压力和墙壁的支持力,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由于书静止,因此这两对力都是平衡力,所以书受到的摩擦力f等于书的重力G;增大手对书的压力,书对墙壁的压力增大,最大静摩擦力变大,书因为重力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摩擦力方向仍向上,保持不变,故BC错误,D正确;A.书在竖直方向受到的静摩擦力和重力仍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摩擦力大小不变,因书与墙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变大,可知书仍会保持静止状态,不会沿墙壁滑动,故A错误;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AD.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所以“辽宁舰”航母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看成质点的,如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D正确;
B.正在甲板上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的动作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
C.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不可以看做质点,否则没有动作了,故C错误。

故选D。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证明亚里士多德理论内部存在矛盾,通过铜球从斜面滚下的实验,运用数学演算,得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创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故A正确,BCD错误
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 欣赏某位舞蹈演员的舞姿时,演员的大小与肢体的形状不可以忽略,不可以看成质点,否则没有观赏性,故A正确;
B. 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卫星到海面的距离远大于船的长度,故此时的船看作质点,故B错误;
C.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运动的轨道可以忽略不计,能把地球看作质点,故C错误;
D. 400米自由泳的位移为0,则平均速度为0,与人的形状以及大小都无关,此时的孙杨可以看成是质点,故D错误。

11.D
解析:D
【解析】
A项: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故A错误;
B项: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的惯性,故B错误;
C项: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不一定为静摩擦力,也可以是滑动摩擦力,故C错误;
D项: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有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故D正确.1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首末位置距离相等,知位移相等,所用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A正确;
B.三个质点到M点时的速度方向不同,故瞬时速度不相同,故B错误;
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由于路程不相等,时间相等,所以平均速率不相同,故C错误;
D.平均速度的方向为位移方向,而瞬时速度方向为各点的速度方向,故平均速度方向与各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研究苏炳添在百米跑比赛时的起跑技术,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研究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马龙的发球动作,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运动员的跳水动作,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研究子弹轨迹,子弹的大小和形状能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D正确.
1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故A错误;
B.弹力是施力物体形变引起的;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是桌面形变引起的,故B错误;
C.人蹬地起跳时,人对地面的弹力与地面对人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C错误;
D.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和木头对竹竿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1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有:
2
A B v v x v t +==
可得汽车在A 杆时的速度
226015m/s 5m/s 6
A B x v v t ⨯--=
== 选项C 正确; B .可得汽车的加速度
221555
m/s m/s 63
B A v v a t --=
== 选项B 错误;
A .车出发到
B 杆所用时间
15
s 9s
53
B B v t a

== 故A 错误;
D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知,车出发至A 杆的距离
225m 7.5m
225
3
A v x a =⨯== 故D 错误。

故选C 。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需要关注研究对象本身的运动情况,所以不能将队员视为质点,故A 错误;
B .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相对龙舟的位置会发生改变,所以岸上站立的观众是运动的,故B 错误;
C .获得第一名的龙舟,只是平均速度最大,无法知道撞线速度是否最大,故C 错误;
D .龙舟的位移大小都相同,获得最后一名的龙舟,用时最长,所以平均速度一定最小,故D 正确。

故选D .
17.B
解析:B 【解析】
物体运动的路程为12+20+6=38m ,由右图可知,在东西方向最后是向西8m ,又向北运动6m ,最后位移为10m ,B 对.
1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弹簧的伸长量为:
根据胡克定律,有:
A. ,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选项C符合题意;
D. ,选项D不符合题意;

1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位移、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都是矢量.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点睛】
矢量与标量的区别有两个: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矢量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循代数法则.
2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中“上涨”类比为速度增大,“减缓”类比为加速度减小,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