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 五年级语文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一)图片对比导入
(幻灯片出示圆明园的图片几张)看到这些图片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吗??(壮观、宏伟、金碧辉煌、玲珑剔透、风景迷人、诗情画意)
可是历时150多年,历经六代人才建成的(金碧辉煌、宏伟壮观、风景迷人、具有诗情画意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的一场大火烧毁了。

从图片中中你看到了什么?(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出来)
如今,我们只能看到杂草丛中、乱石堆上几根劫后残留石柱,远近石柱子高低错落,我们不难想象出此楼昔日的宏大与辉煌,四周绿树郁郁葱葱,仿佛向世人诉说着什么,那么,这破败、荒凉的圆明园废墟,昔日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进圆明园。

(课件出示: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
师:同学们看。

这个“进”和刚才的“近”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近”是离圆明园不远了,另一个“进”是已经到达了圆明园。

师:你准备怎样走进去?
生:用心走进去。

师:听他的,用我们的心,带着咱们的感受和体会我们一起走进去,走一趟,请大家打开语文书。

(二)整体感知
1、下面请大家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词语,读通句子。

2、我听到大家都读得特别认真我想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读读第一个自然段。

师:既然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读词并板书:不可估量)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损失到了什么程度。

(播放圆明园废墟的录像)师:圆明园有多大呢?
生:347公顷。

师:一公顷相当于多少平方米?
生:10000平方米。

师:你算一下有多少万平方米?
生:3470000平方米。

师:估算一下我们听课的教室有多大?
生:200多平方米。

师:你说这么大一个圆明园相当于多大一个教室?
生:大约10000多个。

师:圆明园大不大?可我们刚才看到的废墟只是几处啊,可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呀!
师:孩子们,这么大的一片废墟,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看的感受和估算的感受,再读这段话。

师:再体会它就不一样了。

现在请同学们看这句话: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用上了一个连接词叫“是……也是……”,把两个意思连起来了。

既然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必然有不估量的价值。

练习:能否把这两句话也用这个关联词连接起来。

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圆明园的价值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3、昔日的圆明园都有些什么呢?课文怎样描写的呢?(幻灯片出示问题)(也可结合几天前我们看过的电影《圆明园》和你找到的资料谈谈)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较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词语的理解,规模宏大、壮观)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圆明园是专供皇帝、后妃游乐的。

他们为了变变花样,换换口味,偶尔也想上街逛逛,到农村看看,就在园内造了“买卖街”、“山乡村野”,“买卖街”上并没有真正的居民,而是皇宫的人扮演的,“山乡村野”并没有农夫居住的村落,而是模拟建造供皇帝、后妃享乐之用。

)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风格各异、包罗万象、令人称绝)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孩子边交流随机出示图欣赏,请用一个词来谈谈你的感受。

引导美-妙-奇)
师:哎呀呀,同学们哪!怎一个“美”,怎一个“妙”,怎一个“奇”了得呀!难怪呀,课文里这样赞叹!读!(出示)生齐读: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同步梳理板书】:
有……也有……
有……也有……还有……
不仅有……还有……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时间之长、价格之高、数量之多、应有尽有、不计其数、价值连城)
重点讲解:师:亲爱的同学们,看来圆明园里有的是真多呀。

师:比如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个地方“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算一下,还得用数学,学习就是要运用这些千军万马变成自己的力量。

清朝时代往上走,到先秦时代,估计一下,是多少年?
师:看你会说话。

“大概是”你怎么这么会用词呀!大概是两千年,要是准确的说是2400年,大家算2400年这段历史,一个年,一年里边有一样奇珍异宝那就得有2400多件,那哪能一年就……是呀!所以说,圆明园里有的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数不——生:数不胜数
师:再换个成语。

应有——
生:应有尽有。

师:再换个成语。

生:琳琅满目。

师:可以,再换个成语。

生:美不胜收。

师:也行,总之,同学们,咱要是用眼睛看,像你说的:琳琅满目、什么美不胜收、眼花缭乱,看不清,这样就看几处吧!(出示图片)
师:这么多的奇珍异宝,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圆明园里有的所拥有的奇珍异宝,是怎么说的?所以它有是——
生接: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师:现在请谁来给我们读读这一句,看看能否让大家听出这真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出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
(这样的一座宏伟壮观的园林,汇聚了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了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真是让人惊叹呀!当你漫步圆内--(引读)流连其间--(引读),谁还想再读一读这句话?难怪课文中称----“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作为法国人的雨果,他是怎么感受圆明园的呢?快,拿出这篇文章(学生拿出《雨果致巴特莱的信》),我们一起快速默读,思考;:在雨果严重,圆明园是什么样的?
生读:请您用大理石……那就是这座名园。

师:所以雨果这样深深地感慨到,读!(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


生齐读。

师:这座圆明园简直是用言语无法形容呀!不仅我们这样认为,外国人也这样认为。

(课件出示)那是“瑰宝”也是“精华”呀。

同学们,你说这“瑰宝”,你说这“精华”都是源于谁的创造?一起说,谁的创造?
生:劳动人民
师:。

我记得雨果有这样一番这样的话(它是靠两代人的长期辛劳才问世的。

这座宛如城市、跨世纪的建筑是为谁而建?是为世界人民。

因为历史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

)。

一起来读读吧!
师:【所以他是属于全人类的】所以: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可最终这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样的文化史变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那是因为,】读生:读“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圆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

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师:我听刚才同学们说,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
师:真会用词,说的是统统掠走,那是怎么掠走,你能举个例子,或者用个比方,自己的理解,说说怎么是“统统拿走”?
师:你真会用词。

要是换成搬、拿、带行吗?
生:不行,显不出那种凶恶不讲理的面孔了。

师:你们刚才还说,拿不动的就任意破坏,
为什么呢?他们是怎么想的?
生:我觉得那些英法联军自己的心里想的就是,我得不到的,别人也甭想得到,然后就任意摧毁
师:同学们哪,我这有一段资料,记录了当时他们是怎么样像你们形容的,说明的“统统拿走”“任意破坏”毁掉的叙述这是当年曾经参与抢劫的一位记者写的一段回忆录里的,我把它分享给大家,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抢的,怎么拿的、掠的。

(出示视频)
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和你们刚才看的读的这段资料有没有感受,有吗?哦,这么多同学举手,不用说,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想要说的感受,送到句子里去,来读,谁来读?
生: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师:此时,你的心里什么滋味儿
(指导朗读本段)
过度:至此,圆明园曾经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毁灭了,什么都没有了。

(边说边在原有板书关联词上添加“没有”两字)
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
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

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

是啊,一切都没有了,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一去不复返了。

谁能来带着你的心情来读读?
师:是啊!什么都没有了。

我亲爱的同学们哪,总之一句话,圆明园就是一片——废墟师:难怪,我们的先驱面对圆明园的毁灭这样感慨,读
(出示诗句)
生:圆明两度昆明劫,
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
残灰犹共挽烟飞。

——李大钊
师:那圆明园的上空只有那废墟上的残烟笼罩在我们的心里,这是我们的国人,我们自己面对圆明园的感慨,
师:同学们,那么现在圆明园留在你的心里剩下的是什么呢?留给你心里的是什么?生:是思考
生:是难过
师:请大家带着你现在对圆明园的情感再来读一读。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过度:师:就如同学们刚才说的,把这份无奈,这份难过,这份痛恨,一直伴随着我们中华民族一百四十五年了!
但作为我们的语文学习,我们只走进去体会还不完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从悲痛中走出来,这才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主要目的。

因此,让我们走出圆明园。

出示:(走出圆明园)
师:走出圆明园,我们就要把刚才的感情化为理性,现在我们做一个小小的体验,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一百四十五年前,现在,你回到那个时候,面对圆明园的毁灭,假如你是一位把握国家前途命运的皇帝;假如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政的大臣;假如你是保卫圆明园或者保卫祖国疆域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士兵;假如你就是生活在圆明园附近或者就是生活在北京城的一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面对这样的毁灭,要是你的话,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你要是他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这样的体验是属于你自己的,请你冷静的琢磨琢磨,选择一种,谈谈看。

生:
师:老师从大家的话语中感受到你们的气愤、着急、,从眼神中看出失望,看到你们这么的热血沸腾老师也看到了祖国的希望。

师:圆明园今天已经作为了遗址,留在了我们的面前,正如同学们重新对圆明园获得的认识一样,我愿与亲爱的同学们走出圆明园的时候,最终我们获得的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怎样的拥有智慧,拥有尊严的活着。

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