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科室护士长、质控护士对分级护理工作的日常检 查、评价有记录。 5、护理部对分级护理工作追踪检查、指导及反馈, 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 6、查看病人分级护理实际质量,护士对自己负责病 人信息掌握情况,分级护理质量、自控能力与病人管 理。 7、病人护理级别确定、修改由医护人员协调、沟通 情况。
四、分级护理与质量评价督导常见问题 1、没有制定明确的各级病人护理标准。 2 、在质量控制方案及质量计划,对病人分级护理 质量没有制定专项计划,质量监管无法落实。 3 、护理部质量控制中对分级护理没有专项监管及 分析,对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没有质量追踪。 4 、临床科室病人分级护理质量标准没有细化,没 有体现专科特点。
分级护理重点是规定了临床护士要根据病人的护理级别为病人提供相应级别的护理。 护理分级重点规定的是病人需要提供护理服务的等级标准,所以规定的如何进行分级。
3、有护理级别标识,患者的护理级别与病情 相符。 4、科室对分级护理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 5、主管部门对分级护理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 查、评价、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 提出整改建议。 6、对分级护理落实情况有追踪及成效评价, 有持续改进。
5 、各种形式听取患者及医护人员意见和建议, 对征求的问题专项研究,有改进措施,并有质量 跟踪评价。 6 、优质护理深入开展,有服务创新,护士队 伍整体素质及水平断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 7 、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客观、实际、 满意率不断提高。
四、规范护理行为、落实优质护理督导常见问题 1、优质护理服务管理问题 (1)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不完善,职能科室协 调机制及后勤服务临床护士不满意,为临床服务措施落实 不到位。 (2)优质护理病区没有细化、量化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没有制定本科室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 (3)医院无定期听取医护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见和 建议。对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意见及建议没有专项研究,没 有改进措施,对优质护理质量问题,没有进行跟踪评价。
5 、考核临床科室各级护士对分级护理制度,本 专科病人分级依据掌握、知晓情况。 6 、查看部分科室责任护士对病人病情、护理级 别与病情符合的掌握及判断能力。 7 、查看护士长对本科室病人分级护理质量监管、 分析、存在问题及改进的了解及过程记录。
三、分级护理与质量追溯机制涉及内容
1、住院病人护理级别与病人实际符合,病人 一览卡标识的护理级别清楚。 2、护士知晓分级护理制度及本科室病人护理 分级依据。 3、病人护理级别与疾病程度符合情况及重病 人护理质量。
三、规范护理行为、落实优质护理评价涉及内容
1、查看医院优质护理相关文字资料,包括服务规则、目 标,护理部实施方案,进度安排,深化优质护理等文字资 料。 2、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职能科室协调机制, 相关人员知晓率、措施及落实情况。 3、优质护理考评,绩效激励机制,护理人员知晓、满意 度情况。 4、优质护理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根据专业特点细化、量化 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目标,并能落实到位。
二、分级护理与质量追溯机制评价方法
1、检查护理部细化的分级护理制度、各级病人护理质量 标准,保证分级护理制度执行及监管有效。 2、查看护理部对分级护理落实情况检查、评价、分析, 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反馈、修正方式及效果评价的过程管 理资料。 3、查护理部、临床科室对全员分级护理培训、考核情况。 4、临床科室对分级护理的公示效果。
3、护理部制定全院优质护理服务考核评价标准及激励 机制,临床科室根据护理部标准,根据岗位特点具体制 定各岗位护士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对护士依据护理 工作量、质量、护理难度、病人满意度为主的激励机制。 设计优质护理细化的、公平的评价项目及赋分评价标准 。 4、护理部在对全院护士及护士长的培训中,要使全院 护理人员深刻理解、掌握优质护理服务内涵,避免形式 化的优质护理,要建立优质护理长效机制。 5、对护士技能操作检查培训,应建立病人角度评价意
• 6、护理部在护士分级管理与岗位管理体系中,制定 各级护士分级护理能力,将护士分级管理与病人分 级有机结合。 • 7、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需将病人分级护理作为 主要管理项目,每天的质量管理中,将分级护理与 重症病人护理作为管理重点,强化护士质量自控及 自我评价,及时发现分级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时修 改各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正、追踪、提高 质量。
1/12/2019
第二节 规范护理行为、落实优质护理质量改进
一、规范护理行为、落实优质护理评价要点 1、有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规划、目标及实施方案。 2、有推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和措施及考评激励机制。 3、根据各专业特点,有细化、量化的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和落实措 施。 4、定期听取患者及医护人员等多方意见的建议、持续改进优质护 理服务。 5、考评激励机制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并与薪酬分配、晋升、 评优等相结合。 6、患者与医护人员满意度高。
二、为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评价方法
1、查护理部“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实施方案,明确 岗位护士的工作责任。 2、了解医院护士排班工作是否责任到人,是否发挥了各 级护士的作用。 3、了解医院对临床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评 估,制定护理计划相关能力培训、考核情况。
4、护理部、科室护士长如何对护士制定护理计 划的质量及实施效果进行质量监管、改进过程监 管。 5、查临床科室对病人开展责任到人的整体护理 中的排班科学性,责任护士对护理计划制定、实 施能力及病人护理效果。 6、护士长对运行护理程序的指导能力。 7、护士长及上级护师对下级护士制定、落实护 理计划的指导机制及指导质量。
2、护士技能操作存在问题 (1)物品备用状态不好、急救意识差,准备物品 时间过长。 (2)操作前不评估病人,操作后不进行观察,如 输液排气不尽。 (3)操作前准备物品如引流管长度、氧气压力表 等用物不进行检查、核对、确认。
(4)个别护士操作程序不熟练,抢救技术掌握不好 (5)口腔护理时,未评估病人具体情况,如病人有 假牙,护士不清楚。 (6)对操作目的、注意事项回答不全面。 (7)模拟操作不真实。 (8)操作标准不能以病人为中心,护士操作时注重 操作,不关心病人及家属的感受。 (9)护士对护理技术操作相关知识、护理并发症预 防处理知识掌握不全面。
5、对照病历和护理记录,患者的护理级别与 病情、自理能力不相符。 6、责任护士对分级护理、对自己负责病人护 理级别、护理要点掌握不熟练。 7、护士长对分级护理质量监管、指导方式不 到位。 8、质量问题分析,没有改进措施,没有对问 题的复查跟进。
五、分级护理与质量评价改进建议
1 、护理部要依据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 则》、《护理分级》细化本院的病人分级护理制度,并 制定分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每年在对护士规章制度、 新修订制度培训中,有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培训后要 有考核。 2、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方案中,制定分级护理监管制 度及方法,护理部在质量控制中将分级护理与重症病人 护理质量同步作为质量控制重点。
二、规范护理行为、落实优质护理评价方法
1、查阅护理部开展优质护理制定的各种可操作的文 件资料。 2、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医院支持与相关科 室协调情况,支持措施及落实效果。 3、了解病区责任到人的整体护理质量,护士对病人 开展疾病护理、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的效 果。
4、了解护理管理人员对优质护理工作理解、进 度安排,临床支持的计划、措施,创新举措及效 果,存在问题及困难,如何解决。 5、与临床护士交流,了解护士对优质护理的理 解及护士素质提高情况。 6、与住院病人及家属交流,了解责任护士落实 优质护理职责与整体护理效果。
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 持续改进
银 珠
• 护理质量管理是保证病人获得优质安全护理、各项医嘱及 时有效实施、护士各项专业操作及服务规范、各级护理管 理以促进病人康复,医院医疗工作正常运行最基本也是最 重要的管理工作,是医院护理部和护士长任职的基本责任。
• 此次培训内容将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与优质护理评价标准有 机结合,将护理部管理与临床护理单元管理评价方法、评 价要点、涉及内容、督导常见问题、质量改进的建议、各 级人员应具备的应检能力进行了整合完善。具备现代管理 理念,符合卫计委新护理质量评审标准。
1/12/2019
重点提示
1 评价要点
2 评价方法 3 涉及内容 4 督导常见问题
5 改进建议
1/12/2019
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1、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实施护理措施, 有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有质量可追溯机制。 2、依据《护士条例》、《护士守则》、《综合医 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护理分级》、《基础护 理服务工作规范》与《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规范护理行为,优质护理服务按照《优质护理服务 评价细则》要求落实到位。
7 、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输血治疗 服务。 8、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紧急意外处理 与防范 9、为患者提供心理与健康指导服务和出院指 导。 10 、保障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有效使用 。
第一节 分级护理与质量追溯机制质量 改进
一、分级护理与质量追溯机制评价要点 1、依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和《护理 分级》制定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分级护理制度。 2、护理人员掌握“分级护理”内容和“护理分级” 的内容。
3、临床护士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与患者沟通交 流,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 务 4、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密切观察患者的生 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到位,患者安全措施有 效。 5、遵照医嘱为围手术期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术前 和术后护理。 6、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治疗、用药等 护理措施,及时观察、了解患者用药和治疗的情况。
第三节 为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质量改进
一、为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评价要点 1 、根据“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制 定实施方案,体现护理人员工作中的责任制。 2 、依据患者需求制定护理计划,充分考虑患者生理、 心理、社会、文化等因素。
3、依据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需求制定护理计划,护理 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以病 人为中心”的护理,并能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患者病 情及护理重点内容。 4、科室对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 施并落实。 5、主管部门对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对存在问题有改 进措施并落实。 6、对各科室落实情况有追踪和成效评价,有持续改 进。
1242019四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紧急意外处理与防范的质量改进建议1护理部应根据要求建立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并发症预防处理规范应包括常用及特殊护理操作并发症处理并制定成册下发给护理人2护理部制定年度技术操作培训计划可根据护士的情况进行分层级培训结合临床工作需求培训考核项目有侧重
(4)没有建立激励护士的绩效评价制度,绩效评价条 件不能充分体现护士工作量、技术难度、病人满意度, 未体现多劳多得。 (5)没有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医护人员 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不高。 (6)优质护理分工不合理,护理工作模式仍然是半功 能制,如一个护士来完成全体病人的小治疗(如雾化、 更换胃管等工作)。 (7)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病人感受不明显。
1/12/2019
主内容
• 1、分级护理与质量追溯 • 2、规范护理行为、落实优质护理 • 3、为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 • 4、危重患者护理与安全防范 • 5、围手术期患者规范护理 • 6、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治疗、给药 • 7、符合规范输血治疗 • 8、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紧急意外处理与防范 • 9、保障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有效使用 • 10、为患者提供心理与健康指导、出院服务
3、对临床护士要增加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护理级别判断 能力的培训,根据病人病情和病人的自理能力及时与医 生沟通,准确调整病人护理级别。 4、责任护士知晓病人的护理级别,患者家属知晓,对 病人实施安全有效的护理。 5、护理部定期对住院病人,常规对夜班病人进行分级 护理质量管理,对分级护理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分析,研 究改进措施,对采取的改进措施要有质量追踪,有改进 后的效果评价。
五、规范护理行为、落实优质护理改进建议
1、护理部制定的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规划、目标、方 案要在医院统一领导管理下,各相关科室同步开展优 质护理服务,有保证优质护理服务落实的支持措施。 2、根据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制定具有本科室 特点的、具体化的优质护理目标,对护士有指导培训, 使临床护士专业护理规范、职业素质规范、护患沟通 规范,认真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