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祥子的悲剧根源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祥子的悲剧根源及意义
论文提纲
一、引言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主人公祥子的悲剧根源及意义,我们应认真研究
二、祥子的悲剧具有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

1、客观方面来说,造成祥子的悲剧主要有旧社会的通病和虎妞的诱骗两个方面的原因。

2、主观方面来说,造成祥子的悲剧最主要有思想上的局限和性格上的弱点两个方面的原因。

三、《骆驼祥子》的悲剧意义。

1、祥子的悲剧是个人奋斗的悲剧。

2、祥子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

3、祥子的悲剧命运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四、结语:祥子的悲剧根源及意义应当引起我们怎样的深思。

试论祥子的悲剧根源及意义
内容摘要
这篇《试论祥子的悲剧根源及意义》主要对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中的悲剧根源及意义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悲剧根源及意义的分析,使我们认识社会生活,并从中得到启发。

首先,介绍作者及其小说《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的人力车夫如何从一个憨厚,勤劳,有着执着理想追求的人,经过三起三落的生活打击,蜕堕落到骗钱,逛窑子,告发革命者的一个流氓无产者。

其次,分析了祥子的悲剧具有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

客观方面来说,造成祥子的悲剧主要有旧社会的通病和虎妞的诱骗两个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有思想上的局限和性格上的弱点两个方面的原因。

最后,本文阐述了祥子的悲剧意义。

祥子的悲剧是个人奋斗的悲剧,祥子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祥子的悲剧命运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祥子的悲剧根源及意义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关键词
个人奋斗的悲剧时代的悲剧社会的的悲剧
客观因素主观因素
试论祥子的悲剧根源及意义
引言:
老舍先生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语言艺术大师,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在其创作生涯中,他对多种文艺体裁,都进行了广泛的实践,与茅盾、巴金齐名,同为现代长篇小说大家。

是继鲁迅之后坚持不懈地反思民族传统,以文化批判意识著称的杰出作家。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

1936年,写于青岛,是老舍先生早年创
的劳动者,想以个人的力量,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命运是不可能的。

所谓“悲剧”就是戏剧文学的一种,以一定现实生活的矛盾斗争为反映对象表现主人公所从事的正义事业,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或自身过错,客观原因导致失败,莎士比亚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祥子由一个自信好强,渴望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寻你找出路,创造新生活的青年农民沉沦为一个懒惰、贪婪、麻木、缺德......的”无心人”那么造成他人生悲剧的根源又是什么呢,下面从以下方面予以论述:
一、祥子的悲剧具有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
(一)客观方面来说,造成祥子的悲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
1、旧社会的通病
祥子是破产的青年农民,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十八岁的时候变跑到城里来。

充满了自信好强,渴望凭借自己强壮的身体和艰辛的劳动改变自己的命运,带着乡间小伙子的强壮和诚实,凡是以能卖力气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

可是,不久他看出来,拉车是更容易挣钱的事,他选中了拉车这一行,他对社会没有非分之想。

他只希望自己有一辆新车,凭着自己的力气挣一口饭吃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以为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正如农民渴望土地,祥子渴望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认为有了自己的车,就可以不受车主的盘剥,有了自己的车,睁开眼就有饭吃,凭着力气,凭着勤劳,就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但是祥子历尽辛酸,包场委曲,三起三落,军阀混战,被乱兵掳走,被孙侦探敲诈,虎妞难产而死,都使他一次次梦想破没,真是欲独立自主而终不可得,是因为他面对着一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祥子注定成为这个病态社会中的牺牲品,最终祥子被黑暗社会所吞噬,成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2、虎妞的诱骗
祥子被社会的邪恶一次又一次挤压,在一连串的打击面前,他愤怒无助,不由自主,这是人力车厂的女儿三十多岁的老姑娘虎妞利用祥子的遭遇和处境,诱骗了他,走进了祥子的生活,祥子对生活本来有自己的理想,干上二年,至多三年,他就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他干净利落,虎妞长的虎头虎脑,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她什么都象男人一样,连骂人都有男人的爽快。

三十七岁了,都未结婚。

祥子想:“一旦要娶,就娶个一清二白的姑娘,年轻力壮,吃得苦,能洗能做的姑娘。

虎妞引诱了祥子,把他由乡间带来的那点清凉劲儿毁尽了。

他们的生活理想毫无相同之处,存在着尖锐的冲突。

他们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强扭的瓜”,祥子知道自己娶了个“母夜叉”,但他不能不委曲求全,只能无可奈何的向这桩婚姻投降,这桩婚姻改变了他的人生轨道,是这个充满农民味的劳动者很快“市民化”了,他对游手好闲的生活感到空虚和烦闷感到自己不是人,而是一块肉,他独立的人格受到虎妞泼辣、厉害,粗鲁力量的迫害。

他毁了自己,只在她的牙中挣扎着,时时刻刻感受到虎妞的“管教”,像被猫叼住的一个老鼠。

祥子的理想的棱角别磨没了,
他的心灵也受到了严重的侵蚀和伤害,他心灰意冷。

小福子的死,又像冬天的一盆凉水泼灭了祥子心中仅存的一点希望之光,他从此对生活彻底丧失了信心和希望。

(二)祥子的悲剧的主观因素。

1、思想上的局限
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使祥子认定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摆脱贫苦生活,他狭隘的眼光,使他只看到自己的生活,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造成他悲剧结局最根本的一点,由于他来自农村在他身上存在着农村习惯和农民意识,落后的、个体的生产方式,是他只知道攒钱买车,与他无关的事,不闻不问,打仗了他还想着拉车出城,结果丢了车子,他与周围的的人不相往来,彼此见没有共同语言,只是因拉车与人争骂,对祥子来说,即使有了自己的车子并且保持着所有权;也不能摆脱种种压制,成为独立的、幸福的劳动者。

因此他的愿望和追求是不切实际的,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和悲惨的结局。

很显然他的悲剧是对个人奋斗的彻底否定。

2、性格上的弱点
祥子自身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是致使是他最终失败的另一个重要主观原因,初来城市坚强、沉默、而又有生气,确乎像一棵树,在新的环境里还保持着旧的习惯,为实现买车的理想,不抽烟,不喝酒,千方百计的攒钱买车。

经过三年的奋斗,终于用自己的血汗钱换了一辆车,但新车刚买不到半年光景,祥子就连车带人被匪兵抢走。

车子是祥子生命的一部分,匪兵抢走了车子就抢走了他的希望。

然而这次灾难并没有让他失去信心,祥子依然精神不减当年,无论同行怎么说怎么骂,他就像一头饿疯的野兽,拉上客就跑,他怀着买车的信念和理想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滋生自己自暴自弃,在把握自己上,他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遇到挫折希望躲开,逃避,如曾想过离开虎妞,不辞而别;在虎妞影响下,生活态度的某些改变,在结婚前他还吧全身力量都放在唇上,爆裂出两个极有力的字“别嚷”,来对虎妞,结婚后先是不让步,商量商量,后已完全受制于虎妞,没有了自我。

最终彻底崩溃,成了麻木不仁的傀儡。

二、《骆驼祥子》的悲剧意义
老舍先生通过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表达了对挣扎在旧社会最低层的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同情,反映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虽然作者当时还无法为主人公指明出路,但作品对旧社会罪恶的起初描绘,对于在旧社会里仅凭个人奋斗发家的幻想的揭示,使《骆驼祥子》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

(一)祥子的悲剧是个人奋斗的悲剧
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是他看不清社会本质。

老马拉了一辈子车,到头来拉不动车了,卖茶,虽然曾经有车,但仍保不住自己的孙子。

没有钱,买不起好药。

老马的个人奋斗路程并没有美好的结局,祥子并没有从中理解这一点,在当时复杂的社会里富人高高在上、任意剥削别人、穷人即使有了车,也不会有好的命运。

祥子仍存着美好的幻想,执着地追求,他曾想一天省一角的话,一百天省十元,一千天省一百元,就可以买一部车,祥子算不来那么多元,但他下定了决心,决心去干。

社会并没有因祥子的努力而奖赏他,他的奋斗挣的钱成了被剥削阶级敲诈的资本,祥子走的是一条曲折下降的路,前途一片混沌,社会会是黑暗的,
前途怎会光明呢?祥子就像在泥潭中挣扎,挣扎的越强烈,就裹得越紧,挣扎的越久就陷得越深,祥子这样的沉沦是必然的,是一个不该毁灭者的灭亡的全过程。

祥子以自身的力量与整个社会抗衡,他的愿望只是拉自己的车,挣自己的钱,但他却走上了个人奋斗的不归之路。

用这种孤独的个人奋斗对抗那巨大的黑暗社会,一开始就注定了他失败的命运,祥子是个不觉悟的个体劳动者形象,他的悲剧是跟他的个人奋斗道路分不开的,作者用这个悲剧告诉人们:在万恶的旧社会,个人奋斗的道路行不通。

祥子最终被物欲横流的城市所吞噬,祥子的心死了,留下一个活的躯体,在严酷社会现实面前,他终于堕落到骗钱,逛窑子,告发革命者的田地,从一个勤劳纯朴,正直善良,具有骆驼般强壮的身体和坚韧精神的个体劳动者,蜕变成为一个流氓无产者,作品通过祥子这一典型形象,通过他的悲剧,向万恶的旧社会发出了强烈的控诉,揭示出就中国无数个劳动者,苦苦挣扎依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主题”。

(二)祥子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
祥子精进向上,不甘失败,不断奋斗的过程,虽然竭力挣扎,虽然倍受命运的折磨,尽管连遭厄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