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六册单元练习题(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第六册单元练习题(三)
初中语文第六册单元练习题(三)
初三班姓名
题号分值得分一 25 二 5 三 30 四 40 总分
说明:随堂检测;范围:第三单元;考试时间:45分钟(不做作文);出卷人:余其松(2021年4月)请你认真读题、仔细做题、规范书写,抓紧时间。
请用钢笔或中性笔书写,不要用圆珠笔或铅笔书写。
一、积累与应用(25): 1.根据拼音写汉字(3):
白xī()呢nán()xī()闹家juàn()乞�括�i()用指甲zhàn()酒
2.给括号前的汉字注音(3):
阔绰()聒()噪臊()子觅()食眼瞳()
田塍()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A.不屑置辨颓唐魁梧驱除 B.歇斯底里赊欠纯瘁盘缠 C.歪歪趔趔告禀歇憩惋惜 D.熠熠发光消谴黝黑荤菜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A.大抵:大概。
撩逗:挑逗,逗引。
腌�H:肮脏。
B.间或:或许。
迤逦:曲折连绵。
伶俐:聪明,灵活。
C.厚实:富裕。
葳蕤:枝叶茂盛。
恐吓:威胁,吓唬。
D.匆遽:急忙。
倏忽:很快地,忽然。
悲苦:悲哀,痛苦。
5.请选择下列8句话的正确的排列次序()(2):
①大疑得大知②小疑获小进③为学贵有疑④知疑且善问⑤问师可释疑⑥知疑贵问师⑦学成必无疑⑧释疑则有知
A.②①④⑦③⑥⑤⑧ B.③⑥⑤⑧②①④⑦ C.②①④⑥⑤⑧③⑦ D.④③⑥⑧②⑤①⑦ 6.写出下面两个字的读音和笔顺(2)
凸()凹()
7.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搭配(2):
(a) 鲁迅―《孔乙己》― [出处]《》―小说集 (b) 奥楚蔑洛夫―《变
色龙》―契诃夫― [国籍] (c)《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作者] (d) 何立伟―《白色鸟》―短篇小说― [背景] 8.判断题(对的画
“∨”,错的画“×”)(2):
(a) 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描写。
() (b)《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沙皇走狗的形象。
()
(c) 小说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其中5000字以下的叫做
短篇小说。
() (d) 小说描写自然环境,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
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
() 9.阅读下面三则以小草为题材的哲理小语,模仿
这种写法,再写一则以小草为题材的哲理小语,注意言简意新,发人深思(2):
第六册单元练习题(三)- 1 -
a.沉默的小草,往往被春雨滋润得多。
b.小草若长得像树那样高,还会让人羡慕吗?
c.在小草眼里,兔子比狼还凶残。
答:
10.学科综合题:请将下面的长句改为短句,使句意简明,便于理解(3):
原句: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及围绕它
作高速旋转的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的。
改句: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原子
核,位于;
电子带负电,。
11.语言交际(2):
李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小华,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
添花了。
? 刘阿姨的言外之意是:(限10字以内)
如果你是李华,你该怎样回答?
(限20字以内)
二、写字训练(5):
12.请将下面四句话抄写在右面的方格内,正确、清晰、整洁、美观。
装腔作势横行霸道
反复无常媚上欺下
阿谀奉承趋炎附势
奴颜婢膝见风使舵
三、阅读理解(30):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第13―18题(12):
①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②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③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④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3.鲁迅的《孔乙己》,是一篇讨伐
的战斗檄文,是他在“五四”前夕继《》之后的第二篇白话短篇小说。
(2)
第六册单元练习题(三)- 2 -
14.文中最能概括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是什么?请在原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1)
15.文中第①句和第②③④之间的关系是。
第②句描写孔乙己的肖像,表
现他的,第③句描写服饰,表现他,第④句描
写语言,表现他。
(2)
16.你怎样理解“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句话?(2)
答:
17.作者在《孔乙己》的文末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
了。
”“大约”和“的确”矛盾吗?为什么?(3)
答:。
18.鲁迅的小说中刻画了很多类似孔乙己的悲剧人物,如
(至少写出两个),鲁迅对这些人物的评价是“哀其,怒其”。
(2)(二)阅读以下文段,回答第19―22题(8):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
只一脚,腾地倒在当街上。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着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
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
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酱油铺:咸的、酸的、
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
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
鲁达喝道:?咄!你是
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便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鲁达看时,
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19.文段选自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水浒传》,另外三部是《》
(作者)、《》(作者)、《》(作
者)。
(3)
20.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三拳的落点依次
是、、,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的角度依次是、、。
(2)
21.这几段文字主要表现了鲁达的性格特征。
(1)22.鲁达第一拳打下去,郑屠口里却说:“打得好!”怎样理解?(2)
答:
第六册单元练习题(三)- 3 -
(三)阅读下面的小说《陆游》,回答第23―26题(10):陆游已气息奄奄。
儿子
要为他请郎中。
父亲已是回光返照。
陆游摇头制止,说,没有用了。
陆游的眼里有
哪有什么杀伐之声啊!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那泪。
陆游说,思念能用药治好吗? 边传来
的歌舞声、管弦声正一阵阵地漫溢过来,暖
儿子不懂。
风、歌舞和酒肉已经把大宋的江山浸泡得酥软软、陆游的眼睛投向
北方的天空,久久地,不愿回醉醺醺的。
来。
儿子懂了,很小的时候,父亲告诉他,故
乡在但儿子不敢说。
遥远的北方。
父亲已经用眼睛、手和语言告诉他千陆游大吼,叫儿子赶快操家伙,金人杀来了。
遍万遍了。
一句句的诗歌,如一支支复仇的箭,
从陆游的嘴中陆游继续写他的诗,他已经提不动笔了。
他一飞射而出。
陆游说,诗歌
也能抗敌杀敌。
个字一个字地吐,让儿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记。
儿子让父亲静一静。
一记响亮的巴掌打在儿子儿子哭着劝,父亲,别写了! 的脸上,陆游吼,十万火急的
军情你还能静? 儿子很想问父亲,诗歌能够上阵杀敌吗?诗歌能儿子不知所措。
突然,陆游猛然跃起。
随着一够收复北方的大好江山吗? 声巨吼,一道箭柱从陆游的嘴里
冲出,刺破茅屋直还有一个冷酷的现实儿子没有告诉父亲,国人射北方的天空。
早
已不读诗歌,国人喜欢的是杭州西湖湖畔的歌舞、那是父亲的鲜血啊!儿子急急追出,但哪里追得暖风和醉醺醺的酒意。
上? 陆游仍写。
陆游说他得靠诗歌滋养生命和思念,那些鲜血已经飘飞向北方的天空。
它们慢慢地思念故乡的时候,就抓一把诗解馋。
陆游说,诗歌组合成一首28字的绝句,在汴梁的上空久久徘徊。
能让他的眼睛还亮着。
写诗怎么会把人写死呢?儿子胆战心惊。
陆游要儿子听。
陆游的脸一派紧张肃穆。
西湖那边歌舞仍然绵绵不断。
能有好消息在家陆游吼,是地动山摇金戈铁马的杀伐之
声啊!祭的时候告诉父亲吗?捧着那首带血的绝句,儿子一是金人攻我大宋城池啊!金人打
过长江了!儿子知道片茫然。
23.怎样理解“诗歌也能抗敌杀敌”这句话?(3)
答:
24.根据最后一段的内容推断,那首“28字的绝句”指的是《》,全文
是,。
,。
(3)
25.你能看出陆游作此诗时是怎样的时代背景吗?(2)
答:
26.陆游,字务观,号,(时代)著名诗人。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他的诗有《》和《》。
(2)
下面的作文题现在不写,作为本周的周记完成;现在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构思一下。
四、写作(40): 27.话题作文(40)
当?囚?字映入你的眼帘时,可能会使你产生一些联想、想象,让你想起与你或别人有
关的事情,生发一些感慨。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600字。
⑤不得抄袭。
第六册单元练习题(三)- 4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应用:
1.皙,喃,嘻,眷,丐,蘸
2.chuò,��uō,sào,mì,tón�溃�chén�� 3.C。
A项,辨―辩;B项,瘁―粹;D项,谴―遣 4.B。
间或――有时,偶尔。
5.B。
即③⑥⑤⑧②①④⑦ 6.凸
(āo),凹(tū)(笔顺略)
7.(a)呐喊;(b)俄国;(c)施耐庵;(d)文化大革命 8.(a) ∨;(b) ∨;(c) ×;(d) ∨
9.有了小草的装点,鲜花才更加灿烂。
(答案不唯一,可多种多样)
10.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原子中心;围绕原子核作高速旋转
11.你把我的被单弄脏了;刘阿姨,对不起,我给您洗了好吗?(注意简洁明了,所
以规定被字数)
二、写字训练: 12.略。
三、阅读训练:(一)
13.封建文化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狂人日记 14.第①句(注意提醒学生不要忘记
做这种题)
15.总分;不幸遭遇;贫困、懒惰而又死要面子;自命清高、迂腐不堪
16.哄笑声跟孔乙己悲惨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冷酷,
同时,也揭露了群众的麻木、昏沉。
(同理即可)
17.不矛盾。
“大约”是推测,有很大可能,因为“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的确”表肯定,因为孔乙己被打折了双腿,丧失了生活能力,不可能活下去,只能走向死亡。
18.闰土、杨二嫂、祥林嫂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二)
19.红楼梦,曹雪芹;三国演义,罗贯中;西游记,吴承恩 20.鼻子,眼棱,太阳穴;味觉,视觉,听觉 21.不畏强暴,嫉恶如仇 22.郑屠的话话中有话,“打得好”实
际上表示自己的不服输,同时隐含着“看我以后收拾你”的意味。
(三)
23.诗歌能勾起人们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从而激励人们为收复失地而奋勇杀敌。
24.《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5.自己的故乡,大量的大宋城池被金人所占。
(或金人南侵大宋) 26.放翁;南宋;《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四、作文: 27.略。
第六册单元练习题(三)- 5 -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