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chapter8

合集下载

普通化学 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

普通化学 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

Example 2
实验测得4.6gBa(OH)2可溶于0.250L水中,试求Ba(OH)2 的Ksp⊙。
解:
Ba(OH
)2 溶解度为:s
4.6 171 0.250
0.1076(mol

L1 )
K
sp
[
Ba(OH
)2
]
4s3
4
(0.1076)3
4.98 103
2022/9/29
Solubility product of hard-dissolved electrolyte
2s
s
Ksp⊙[Mg(OH)2] = c2 (Ag+)c (CrO2-) = (2s)2 ·s = 4s3
s3
K
sp
4
3 1.121012 4 6.54105 (mol • L1)
2022/9/29
Solubility product of hard-dissolved electrolyte
8
General Chemistry
Chapter 8 Precipitation-dissolution Equilibrium
(4)
Fe(OH)3(s)
平衡浓度/(mol·L-1)
Fe3+(aq) + 3OH-(aq)
s
3s
Ksp⊙[Fe(OH)3] = c(Fe3+)c3(OH-) = s·(3s)3 = 27s4
11
General Chemistry
Example 3
Chapter 8 Precipitation-dissolution Equilibrium
已知298K时,ΔfGm⊙(AgCl)=-109.80kJ·mol-1, ΔfGm⊙(Ag+)= 77.12 kJ·mol-1, ΔfGm⊙(Cl-)= -132.26 kJ·mol-1, 求298K时AgCl的溶度积Ksp⊙。

第八章弹性体的应力和应变-盐城师范学院

第八章弹性体的应力和应变-盐城师范学院

第八章弹性体的应力和应变学时安排: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应力和应变的相互关系、拉伸形变的胡克定律及其适用范围;2、了解杨氏模量、泊松比、剪切模量、固体的弹性形变势能、弹性形变势能密度等概念;3、了解梁的弯曲、杆的扭转的基本知识和结论。

教学重点:弹性体的拉伸和压缩。

教学难点:应力、杨氏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概念的物理意义。

习题:8.1.2 8.1.3 8.1.6Chapter8 弹性体的应力和应变形变的分类:塑性形变:外力撤消后,形变不完全消失;弹性形变:外力撤消后,形变完全消失,此类物体为弹性体——理想模型;本章的研究范围:各向同性的均匀弹性体的弹性形变,均匀弹性体:体内各点的弹性相同。

各向同性的弹性体:体内各点的弹性与方向无关。

弹性形变的种类:伸长、缩短、切变、扭转、弯曲……; 弹性形变的基本种类:长应变、切应变。

§8—1 弹性体的拉伸和压缩一、外力、内力与应力1.外力:对于给定物体,外界(其它物体)对它的作用力2.内力: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内力的求法:外力→物体形变→内力,为了研究内力,用一假想的平面S 将物体分为两个部分:则S 面的两侧的相互作用力——内力F ' 、F求内力的方法:隔离体法,S 面的两侧分别为一个隔离体。

物体处于平衡时,列出左侧(或右侧)隔离体的平衡方程式,由外力求内力。

S 面上受力不均匀时,在S 面上任一点(O 点)处取面元S ∆,0n 自受力一侧指向施力物一侧,是S ∆的外法向,S ∆确定了即可确定S ∆的受力(内力)。

3.应力:描述物体内部各点处内力强度的物理量(1)定义:①平均应力:F p S ∆=∆ ②应力:0lim S F p S∆→∆=∆ 物理意义:作用于物体某点处某有向面元的平均应力,当面元0S ∆→时的极限——该无限小有向面元上的应力。

③正应力:p n σ=⋅ σ正应力为p 在无穷小有向面元的外法向上的投影,σ取“+”——有向面元的某一侧受到另一侧的拉力σ取“-”——有向面元的某一侧受到另一侧的压力 ④剪切应力:τ,p 在无穷小有向面元的外法线垂直方向上的投影。

有机化学 第八章卤代烃

有机化学 第八章卤代烃

对SN2的影响
空间效应
H2C CH CH2X Ph CH2 X
注意:
H H
Nu H L H
〉SN2反应速度最快
p-π共轭,稳定过渡态, △E活化低快
知识点 苄基 (苯甲基)> 烯丙基 > CH3 > 1º > 2º > 3º
对SN1的影响 SN1的速控步骤:
电子效应 空间效应
RX R+ + X-
R1 2 HO C R R3 R1 R2 C OH R3
第一步生成平面三角形碳正离子, OH-从平面的两边进攻的机会均等。 例:
H3CO + CH3COOH O H2O/O O CH O C CH3 H3CO CH OH SN1
大多亲核取代反应既非完全转化,也非完全外销旋化。
例:
C6H5
CH CH3 + H2O/丙酮 Cl
凡是能稳定C+的因素,也稳定生成它的过渡态。
△E ----反应快( SN1 主要考虑电子效应)
例:
H3CO CH2 X
p-π共轭,稳定C+
空间效应也有影响:
H3C O CH2+
对SN1的影响
电子效应 空间效应
空间效应
3º最拥挤,解除拥挤的要求最强—易形成C+ CH3相反,解除拥挤的要求最小—难形成C+
亲核试剂 Nu
-
R CH2 Nu + X 离去基团
底物
Nucleophilies
反应是由带负电荷(或孤队电子)的试剂进攻带正
电荷的C原子引起的——亲核取代(SN) Substitution Nucleophilic
常见的亲核取代反应:

第八章 组织

第八章  组织
chapter8 organization design
unit1 organization and organizing unit2 organization design unit3 the department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 Unit4 the hierarchy of organization
②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
③精简高效的部门设计原则
Basic style of departmentalization
1. 职能部门化
把相同或相似的活动归并在一起,作为一个管理单位即为职 能部门化。是一种传统而基本的组织结构形式。
优点: 能够突出业务活动的重点,确保高层主管的权威性并使之能 有效地管理组织的基本活动,符合活动专业化的分工要求,能够 充分有效地发挥员工的才能,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简化 了培训,强化了控制,避免了重叠,最终有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
*职能分析和职位设计 *部门设计 *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分析与 设计 *组织决策系统的设计
*组织执行系统的设计
*横向联系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组织的行为规范设计 *组织变革与发展的规划设计
unit2 organization design
组织设计是指 对一个组织的 结构进行规划、 构建、创新和 变革,以便从 组织上确保组 织远景目标和 工作计划的有 效实现。 *统一指挥原则 *控制幅度原则 *权责对等原则 *柔性经济原则
unit1 organization and organizing • 2. 组织工作的内容:
•组 织 运 用
组织运用就是执行组织所规定的功能,通过 开展各种管理活动使组织发挥功效,最终实 现组织的目的。
(1)制定各部门的活动目标和工作标准; (2)制定办事程序和办事规则; (3)建立检查和报告制度; (4)作好各种原始记录和信息资料的整理; (5)具体开展各种管理活动。

英语语言学概论第八章笔记

英语语言学概论第八章笔记

Chapter 8 Socio-linguistics 社会语言学1.What is socio-linguistics? 什么是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is the sub-discipline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language in social contexts.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社会环境中的语言。

nguage variation 语言变异a)Speech community 言语社区In sociolinguistic studies, speakers are treated as members of social groups. The social group isolated for any given study is called speech community. A speech community thus defined as a group of people who form a community (which may have as few members as a family or as many member as a country), and share the same language or a particular variety of language.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a speech community is that the members of the group must, in some reasonable way, interact linguistically with other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They may share closely related language varieties, as well as attitudes toward linguistic norms.社会语言学研究中,说话者被当作是社会群体的成员。

第八章 结晶

第八章 结晶
而在SS曲线和TT曲线之间的区域为亚稳 定区,此刻如不采取一定的手段(如加 入晶核),溶液可长时间保持稳定。
加入晶核后,溶质在晶核周围聚集、排 列,溶质浓度降低,并降至SS线。
不稳定区
在TT曲线的上半部的区域称为不稳定区,在 该区域任意一点溶液均能自发形成结晶,溶 液中溶质浓度迅速降低至SS线(饱和)。
影响晶体生长速度的因素
杂质:改变晶体和溶液之间界面的滞留层特 性,影响溶质长入晶体、改变晶体外形、因 杂质吸附导致的晶体生长缓慢。
搅拌:适当的搅拌可增加晶体与母液的接触 机会,加速晶体生长;但过快,会增加溶质 的溶解。一般5-15r/min为宜。
温度:通常采用较高温度使溶质溶解,而后 缓慢冷却获得结晶。
晶体生长速度快,晶体尚未长大,溶质浓度 便降至饱和溶解度,此时已形成大量的细小 结晶,晶体质量差。
因此,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加入晶种,并将 溶质浓度控制在养晶区(饱和区),以利于 大而整齐的晶体形成。
晶体纯度的影响因素
溶液性质、杂质、溶剂和操作条件等 (1)母液在晶体表面的吸藏
指母液中杂质吸附于晶体表面,如果晶体生 长过快,杂质甚至会机械地陷入晶体。 (2)形成晶簇,包藏(Lnclusion)母液 细小晶体易形成晶簇,而晶簇中常机械地包 含母液的情况。 (3)影响晶习(晶体的外形)
晶体生长过快产生晶体缺陷和位错时,晶格 不同也可能产生吸藏现象,杂质质点陷入产 品晶体中。
常用的结晶方法
热饱和溶液冷却(等溶剂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体系; 同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幅度要适中。 自然冷却、间壁冷却(冷却剂与溶液隔 开)、直接接触冷却(在溶液中通入冷 却剂)
常用的结晶方法
无定形固体:析出速度快,粒子排列无规 则。

第八章供应链战略

第八章供应链战略
外源(外包) 定义
Outsourcing is defined as the act of moving a firm’s internal activities and decision responsibility to outside providers.
外源(包)就是一个公司把内部的一些活动 和决策的职责移交给外部供应者的行为
The magnification of variability in orders in the supply-chain.
供应链中订货量变化的放大过程
订货量
Retailer’s Orders
零售商订单
Wholesaler’s Orders
批发商订单
Manufacturer’s Orders
制造商订单
they are competitively doing in the industry. 由于该公司的库存周转率往年是10 , 这年降低至4.57 , 则意味着 它的库存周转没有以往那么快。如果不知道这家公司所在行业的 平均周转率,是不可能评论它在行业中有多少竞争力的。
Bullwhip Effect 长鞭效应
Chapter 8 Supply-Chain Strategy
第8章 供应链战略
• Supply-Chain Management Defined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 Measuring Supply-Chain Performance 供应链绩效的测量
• Bullwhip Effect 长鞭(牛鞭)效应 • Outsourcing Defined 外源(外包)的定义 • Value Density Defined 价值密度的定义 • Mass Customization Defined

第八章_配位化合物

第八章_配位化合物

NH3 H3N H3N Co NH3 NH3 NH3
中心离子最高配位数: 第一周期 2 , 第二周期 4 第三,四周期 6 ,第五周期 8 影响配位数的因素: 中心离子 半径 电荷 半径 电荷 配位数 配位数
(AlF63-, BF4-)
配位原子 半径 电荷 半径 电荷 配位数 配位数
(AlF63-, AlCl4-)
配位数: 与中心原子成键的配位原子总数.
配位数 配位原子
[Fe(CO)5]若配位单元为中性分子,只有内界,没有外界
1、中心离子(或原子)
一般为带正电的过渡金属离子
[Co(NH3)6]3+, [Fe(CN)6]4-, [HgI4]2 电中性原子:Ni(CO)4 , Fe(CO)5 , Cr(CO)6 非金属元素原子:SiF62- , PF6-
二者形成配位键ML. (2)中心原子采用杂化轨道成键. (3)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与配合物空间构型有关.
配位键形成条件: 成键原子一方有孤对电子; 另一方有空轨道.
配位键的形成: 配位键是由中心原子空的杂化轨道与配 位原子充满孤对电子的原子轨道相互重叠而 形成的。
二、σ配键和π配键
1、σ配键
[Co(NH3)6]3+ Co3+: 3s23p6 3d6
8.4 配合物的化学键本性
目前有三种理论讨论配合物中的化学键。 这
里介绍价键理论(实际上只是把杂化轨道扩大到 d
轨道)、晶体场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在此介绍价
键理论。
8.4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本性
一、配合物价键理论要点 (1)中心原子(M):价电子层有空轨道,是电子对接
受体;
配体(L):提供孤对电子,是电子对给予体;
8.3 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第8章 天然气凝液回收

第8章 天然气凝液回收
31
图8-4
低温分离法三种类型流程示意图
32
一、轻烃回收工艺流程(补充)
冷剂制冷工艺流程 逆升压式膨胀机制冷工艺流程 正升压膨胀机制冷工艺流程 丙烷预冷与膨胀制冷结合的混合制冷工艺
33
低温分离工艺的组成
中 高 压 气
原 料 气
低 压 气
预分离
压 缩
净 化
冷凝分离
液 烃 分 馏
制 冷
产 品 储 配
四、混合制冷工艺流程
图8-8为丙烷预冷与膨胀制冷相结合的混合 制冷原理流程图;本流程特点:


制冷温度低,产品收率高;
可解决膨胀机对富气不适用的问题。
47
图8-8 冷剂制冷+膨胀机制冷工艺流程 1—原料气分离器; 2—干燥器;3—主冷箱;4、6、7—分离器;5 — 膨胀机组;8—干气压缩机;9—脱甲烷塔;10—塔底再沸器
10
2. 油吸收法
油吸收法是基于天然气中各组分在吸收 油中的溶解度的差异而使轻、重烃组分得 以分离的方法。通常采用石脑油、煤油或 柴油作吸收油。按照吸收操作温度的不同, 油吸收法往往分为常温油吸收和低温油吸 收法(冷油吸收法)两种。
11
2. 油吸收法
常温油吸收法的操作温度为常温或略 低于常温,多用于中小型天然气凝液回 收装置;冷油吸收法利用制冷将吸收油 冷至 0 ~ -40 ℃进行操作,该法比常温油 吸收法可多回收 C2+ 液烃, C3 的回收率可 达 85% ~ 90% ,常用于较大型的气体加工 厂。
34
低温分离工艺的基本单元
低温分离工艺的基本单元有原料气预 分离、原料气增压、天然气净化、冷凝分
离、制冷工艺、凝液分馏、产品储配。
35

第八章 固体中的热传导Chapter 8 Conduction of Heat in Solids

第八章 固体中的热传导Chapter 8  Conduction of Heat in Solids
同性);
②体系中无热源
微元体与环境的导热热流见 图
实用文档
18
对于三维不稳定导热热能守恒, ()式可写成:
Q =[Qin- Qout ]x + [Qin- Qout ]y + [Qin- Qout ]z 其中:
1、增量Q =xyz[(pCpT)t+ t-(pCpT)t]
2、x方向传入、传出热量的净差值:(入为正,出为负) [Qin- Qout ]x = yzt (qx- qx+ x)
当稳定导热(Steady State Conduction)时:
2T 2T 2T x2 y2 z2 0
带热源的方程(见书上P146: 8-11, 8-13, 8-14)条件
Three Types of Boundary Conditions
应用(1)式或(2)定量描述导热物体温度场分布时,还 需要具体的问题“初始条件”:如T0=f (t=0, x, y, z) (I. C.)和“边界条件”(B.C.),才能构成对具体导热问 题定解方程组。
一、稳定导热方程(Steady State Equation for Conduction)
在稳定导热情况下,导热物体内部的温度场不随
时间变化,即:T=T (x, y, z)。
此时物体内部任意一点均有
T t
0
,也就是说在稳
定导热物体中任何位置都没有热能的积蓄(此时,由()
式知:导入某体系的热能量与导出的热量相等)。
积分上式:
dT dx
C1
∫dT= ∫ C1dx T=C1x+C2
代入边界条件,得平壁内温度分布表达式:
T1= C2 T2=C1 δ+ C2
C1

chapter8_第八章 动物界的主要类群第2节

chapter8_第八章 动物界的主要类群第2节

都生活于浅海。如白枝海绵和毛壶。
单沟型的毛壶,形如花 瓶,辐射对称,体四周 的薄壁围绕着中央的海 绵腔(原腔),体壁穿有 无数小孔,称入水孔, 顶端开口为出水孔。基 部的组织将毛壶附着于 适合的物体上。
2、六放海绵纲:骨针为硅质,大,为三轴六辐或六辐的 倍数,水沟为复沟型,鞭毛室大,体形较大,生活于 深海。如偕老同穴、佛子介。
3、寻常海绵纲:骨骼质地为角质的海绵丝或硅质,但不
是六放的,水沟系为复沟型,鞭毛室较小,体形常不
规则。生活在海洋及淡水。如南瓜海绵、马海绵、浴 海绵。
中药紫梢花即系寻常海绵纲、简骨海绵科的动物脆针
海绵的干燥全体,有补肾、益精、助阳之功效。
抗癌抗肿瘤
近来,科学家从大西洋中生长了150年的海绵中提取出 一种非常有效的抗癌物质,对治疗乳腺癌有显著效果;有 的科学家从海绵中提取出抗真菌和抗细菌的成分,将其用 于防病治病。 法国开发研究所的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在新喀里多尼亚 深海的天然海绵中发现了抗疟物质。专家表示,该发现将 有助于人类研发出新型的抗疟疾药物。
扁细胞 皮 层 孔细胞 变形细胞 体壁 中胶层 芒状细胞
保护、调节水流 形成入水小孔 形成骨针、海绵丝 卵和精子、芽球生殖 神经传导


领细胞
营养、呼吸、排泄、生殖


扁平细胞同时收缩可以使身体变小。 某些扁平细胞特化形成管状,称为孔细胞(porocyte) 中央腔
体壁的内层也称胃层(gastral epithelium)
陷形成内层,而植物极的大细胞外包形成外层,这与其
他多细胞动物原肠胚的形成相反,因此称为逆转现象。
受精卵
8细胞期
16细胞期
海 绵 动 物 的 胚 胎 发 育

第八章侵染过程

第八章侵染过程
第八章侵染过程
真菌直接侵入的典型过程示意图
图1 植物病原真菌直接侵入
第八章侵染过程
图2 寄生线虫的侵入方式
第八章侵染过程
(2)侵入机制
附着胞和侵染丝的机械压力。例如麦类白粉 病菌分生孢子形成的侵染丝的压力可达7个 大气压,能穿透寄主的角质层。
酶降解学说。 机械压力和酶降解学说。
第八章侵染过程
第八章侵染过程
三、接触期分为接触前和接触后
接触前:
大多数病原物都是被动地被携带或传播,随 机地落在寄主植物表面,病原物的休眠体大 多是随着气流或雨水的飞溅落到植物上,还 可随昆虫等媒介或田间操作工具等传到植物 上。
第八章侵染过程
侵入前是植物病害防治的有利和关键时期
病原物必须克服各种对其不利因素才能进一步 侵染。病原物的种类繁多,侵入前的病原物的 形态不同,有休眠状态的,有随时可以萌发侵 入的。
利用: ➢ 在病土中播种某些非寄主的诱捕植物,其
分泌物能促进线虫的胞囊或卵孵化,形成 的线虫得不到适当的寄主而死亡。 ➢ 土壤中施用适量的石灰可以干扰根的分泌 物的刺激作用,从而减少线虫的侵染。
第八章侵染过程
(3)有助于孢子的萌发
从植物表皮扩散出来的营养物质有助于孢子的 萌发,营养物质越多,孢子萌发率越高,萌发越快。 而且有些孢子只有在有植物分泌物的前提下才能萌发。
➢ 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的分生孢子 和子囊孢子为98.7%。
➢ 黑曲酶70%.
第八章侵染过程
(2)温度
温度主要影响病原物的萌发和侵入速度。 葡萄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的孢子囊萌发 在20-24℃:1小时; 4℃: 12小时; 28℃: 6小时以上。

第八章 还原反应 2h

第八章 还原反应 2h

RCHO + CH3CH2OH
特点:
(i-PrO)3Al oppenauer
RCH2OH + CH3CHO
①可逆反应,增加异丙醇铝的用量,收率提高
②醛用(EtO)3Al; 酮用(i-PrO)3Al ③反应有选择性,还原-CHO,or -CO-
O2N
O NHAc
(i-PrO)3Al
C
C H
CH2OH
i-PrOH
R C Cl
RCH
喹啉-硫/二甲苯
反应物分子中存在硝基、卤素、酯基等基团时,不受影响。
NO2
H2/Pd-BaSO4
NO2
喹啉-硫/二甲苯
COCl
CHO
PhHC C COCl H
H2/Pd-BaSO4 喹啉-硫/二甲苯
PhHC
C CHO H
2、金属复氢化合物为还原剂
① KBH4 NaBH4 (COOH ,COOEt, C C ,不受影响)
二、还原成醇的反应
O
OH
R C R' [H]
R C R' H
1、金属复氢化合物还原剂 LiAlH4 KBH4
(1) LiAlH4为还原剂
R
C O + AlH4 R'
R CO
R'
H-AlH3
R C
R'
H
OAlH3
H2O R C OH
R'
H
特点:
① 还原能力强,选择性弱,主要用于羧酸及其衍生物的 还原。
Br LiAlH4
H
Ph C
C
H
Cl
Ph
LiAlH4
Ph C
C

第八章细胞骨架

第八章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
•是指真核细胞细胞质内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 由微丝、微管、中间纤维三类骨架成分组成。对 于细胞的形态、细胞的运动、细胞的分裂、细胞 的信息传递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精品课件
微 管microtubule 微 丝microfilament 中间丝intermediate filament
organizing centers, MTOCs)开始
控制着细胞质微管的数量、位置和方向
精品课件
The best-studied MTOC: 中心体
精品课件
Microtubule
b 微管组装和极性
微管的体内组装(Microtubule Assembly in vivo)
a)微管组装从微管组织中心(microtubule-
第八章 细胞骨架
Chapter 8 cytoskeleton
生物教研室 张华华
精品课件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真核细胞 中由蛋白纤维交织而成的立体网架体系。 1.狭义:指细胞质骨架,由微管、微 丝和中间纤维组成。 2.广义:包括细胞质骨架、细胞核骨 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
精品课件
微管组装过程的三个v时itr期o :)
I.成核期(延迟期): αβ蛋白二聚体亚基聚
合形成原纤维,并形成片状带,当片状带加宽 至13根原纤维时,合拢成一段短微管;
II.聚合期(延长期): αβ蛋白二聚体亚基不断加
到微管两端,使微管延长;
III.稳定期:
组装速度精品=课去件 组装速度
Microtubule Assembly in vitro
• 长春花碱(vinblastine)也能抑制微管的 装配。

英语语言学 第八章 语言与社会

英语语言学 第八章 语言与社会

Register 语域
▪ Register, in a broader sense, according to Halliday, “language varies as its function varies; it differ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The type of language which is selected as appropriate to the type of situation is a register.
▪ Tenor of discourse: the role of relationship in the situation in question: who are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 what relationship they stand to each other. (customer-shop-assistant, teacherstudent, etc.)语旨
away, please? ▪ Formal: Visitors should go up the stairs at once. ▪ Frozen: Visitors would make their way at once to the
upper floor by way of the staircase.
▪ When a pidgin has become the primary language of a speech community, and is acquired by the children of that speech community as their native language, it is said to have become a Creole.

8气液相反应过程与反应器

8气液相反应过程与反应器

气相组分进入到液相的过程是一个传质过程。
双膜论
Ci
pG
δ g δ L
CL pi
G
G
L
L
1、气相中反应组分由气相主体 透过气膜扩散到气液界面; 2、该组分进入液相后,通过液 膜扩散到液相主体; 3、进入液相的该组分与液相中 反应组分进行反应生成产物; 如为挥发性产物,: 4、产物由液相主体透过液膜扩 散到气液界面; 5、产物从气液界面透过气膜扩 散到气相主体。
dnAL DAL S (c AI c AL ) k AL S (c AI c AL ) dt L
定态,则:dnAG
dnAL dt dt
组分A与B在液相中进行化学反应:aA bB rR rA rB m n r kcA cB
A
B
液膜内离相界面I处取一厚度为dl,与传质方向垂直的面积S的体积 作为体积元,对该体积元作A组分的物料衡算,在单位时间内:
L
dcA 气液界面处:D AL ( ) I k AL (c AL c AI ) k AL D AL / L dl
同理,有: k BL DBL / L , k AG DAG / G
这是在液膜区内无化学反应,即物理吸收过程的规律:
' L /L 1
dnA 1 S ( p AG Kc AL ) 1 K dt k AG k AL
BC:l 0 : c A c AI ; l R : c A 0
dcA n c AI , m c AI / R dl
R l L 液膜中仅有组分B而没有组分A:
DBL
BC: l R : cB 0; l L : cB c B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5)
或矢量形式:
DV F p Dt
(8-16)

V 当流体静止不动时, 0 ,则运动方程简化 为: p Fx 0 x p (8-17) F y 0 y p Fz 0 z
第二节 蠕动流动

蠕动流动:雷诺数很低的流动。
(8-10)
上式也称为广义牛顿摩擦定律
三、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简称N-S方程)

将式(8-10)代入式(8-9)可得:
Dv x p 2 v x 2 v x 2 v x 1 v x v y v z Fx 2 2 2 Dt x x y z 3 x x y z 2 v y 2 v y 2 v y 1 v x v y v z Dv y p F y 2 2 2 x y z 3 y x y z ( 8-11) Dt y 2 2 2 v y v z Dv z p v z v z v z 1 v x Fz 2 2 2 Dt z x y z 3 z x y z

Dv y Dt
Dv z Dt
并考虑到拉普拉斯算子:
2 2 2 2 2 2 2 x y z
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还可写为:
Dv x p Fx 2 v x Dt x Dv y p F y 2 v y Dt y Dv z p 2 Fz v z Dt z

而切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C( =90°)为: (8-24) 等于A、B点处的压强与无穷远处的压强之差。
c 3V / 2r0
二、绕球的蠕动流动

球面上的压强和剪切应力也可根据速度分布公式算出,为:
vr 3 V ( prr ) r r0 p 2 p p cos r 2 r0 (8-25) v 1 vr v0 v 3 V ( r ) r r0 ( ) sin r r r r 2 r0
图8-7 绕平板的边界层示意图
我们可以用图8-7所示的绕平板的流动情况说明边层 层的概念。

设平板固定不动,来流的速度为 V,方向与板面方向一致。 当流体流过平板时,根据固壁无滑移条件,板面上流体质点 的速度为零,在与板面垂直的方向上存在很大的速度梯度, 因此存在很大的摩擦应力,它将阻滞邻近的流体质点的运动。 在边界层区域以外,速度基本均匀,保持和来流速度基本相 同的大小和方向。绕流边界层在平板的前缘开始形成,随着 流动向下游发展,受摩擦应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流体质点 受到阻滞,边界层的厚度也随之增加。在平板的前部边界层 呈层流状态,随着流程的增加,边界层的厚度也在增加,层 流变为不稳定状态,流体的质点运动变得不规则,最终发展 为紊流,这一变化发生在一段很短的长度范围,称之为转区, 转类区的开始点称为转类点。转类区下游边界层内的流动为 紊流状态。如图所示,由于紊流边界层内的流体质点更容易 和外部主流区的流动进行动量交换,因此紊流区域边界层厚 度的增加比层流增加的更快。在转涙区和紊流区的壁面附近, 由于流体的质点的随机脉动受到平板壁面的限制,因此在靠 近壁面的更薄的区域内,流动仍保持为层流状态,称为层流 底层和粘性底层。
首先将介绍粘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 然后将给出边界层的概念及其控制方 程,最后针对绕流流动现象的一些具 体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一节 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
以流体微元为分析对象,流体的运动方程可写为 如下的矢量形式: DV F P (8-1) Dt
这里 :
DV V V V Dt t
(8-2)
是流体微团的加速度,微分符号:

D V Vi Dt t t xi
(8-3)
称为物质导数或随体导数,它表示流体微团的某性质 时间的变化率。
一、微元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微分方程的推导
如图8-3所示,控制体的各边长分别 为dx,dy,dz,微元体的体积为: dV dxdydz( 8-4) 作用在微元体上的质量力为 ,其可用 三个分量 表示为: Fb Fb Fbx i Fby j Fbz k (8-5) 图8-3 流体微元六面体 这里: Fb Fdxdydz (8-6) 如果的三个分量是 Fx , Fy , Fz ,则:
对上述两式积分,可分别得到作用在球面上的压力和切应力 的合力。将这两个合力在流动方向的分量相加,可得到流体 作用在圆球上的阻力为: FD 6 r0V 3 dV (8-26) 这就是圆球的斯托克斯阻力公式。式中d=2 r0为圆球的直径。
第三节 边界层的概念
边界层:物体壁面附近存在大的速度梯度的薄层。
(8-9)
这就是微分形式的运动方程。
二、本构方程

本构方程是确立应力和应变率之间关系的方程式。斯托克 斯通过将牛顿内摩擦定律推广到了粘性流体的任意流动中, 建立了牛顿流体的本构方程:
xy
yx
xz zx zy
yz
v y v x x y v z v x x z
作用于微元体个面上的Y、Z轴方向的应力

同理,表面力在y方向的分量为:


y y

zy z

xy x
dxdydz
表面力在z方向的分量为:

z xz yz z x y
dxdydz
作用在微元体上的表面力

如果用 Px , Py和 Pz 表示单位体积的表面力,则:
图 8-6小雷诺数条件下绕圆球的流动图谱
二、绕球的蠕动流动

在圆球的前后两驻点A和B处的压强是压强的最高 点和最低点,分别为:在前驻点A( =180° ) 3 V p A p 2 r0 (8-22) 在后驻点B( =0°): 3 V
p B p 2 r0
(8-23)

如:热电厂锅炉炉膛气流中绕煤粉颗粒、 油滴等的流动;滑动轴承间隙中的流 动,等等。
一、蠕动流动的微分方程

对于定常流动,忽略惯性力和质量力,在 直角坐标系下,可把纳维尔――斯托克斯 方程(8-14)组简化成 :
p x p y p z 2vx 2vx 2vx ( 2 ) 2 2 x y z 2 2 2 vy vy vy ( 2 ) (8-18) 2 2 x y z 2 2 2 vz vz vz ( 2 ) 2 2 x y z
F Fx i Fy j Fz k (8-7)
作用在微元体上的表面力
图 8-4 微元体表面应力分析
作用于微元体个面上的x轴方向的应力
把作用于控制体上x方向的力叠加起来,得到作用 在微元体上的表面力在x方向的分量为:
yx x zx dxdydz dydxdz dzdxdy x y z x yx zx dxdydz x y z
一、蠕动流动的微分方程

如果流动是不可压缩流体,则连续性方程 为: v x v y v z (8-19) 0 x y z
2 p 将式(8-18)依次求 x 2
相加,并结合连续性方程,即得: 2 p 2 p 2 p 2 2 2 p 0 (8-20) 2 x y z
上式称纳维-斯托克斯(Naver-Stokes)方程,是粘性流 体运动微分方程的又一种形式。

对于不可压流体,其连续方程为:
v x v y v z 0 x y z

对于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粘性体膨胀应力为零, 其运动方程为:
2vx 2vx 2vx Dv x p Fx 2 2 x Dt x y z 2 2 v y 2 v y 2 v y p (8-12) F y 2 x y y 2 z 2 2 2 2 vz vz vz p Fz 2 2 2 x z y z
(8-13)

如果质量力只有重力作用,用 g 代表重力加速度, 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的矢量形式为:
(8-14) DV 2 g - p v x Dt

对理想流动,认为流体无粘性, 0,这时运动方 程简化为欧拉方程:
Dv x p Fx Dt x Dv y p Fy Dt y Dv z p Fz Dt z
第八章 粘性流体绕物体的流动
授课人 钱 进
实际流动都是有粘流
动,目前对粘性流动
研究方法主要有: 1、基于N-S方程的紊 流模拟 2、流体实验
图 8-1 绕流示例
流动分类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流动可分为:内流和 外流。 内流 :如右上图。
外流: 如右下图。
图 8-2 流动分类示意图
本章的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讨论绕流问题,即外流问题。
x p
y
p
z p
v y v z y z v x 2 v 2 3 x v y 2 v 2 3 y v z 2 v 2 3 z
2 r 2r 3 r0 1 r03 v (r , ) V sin (1 3 ) (8-21) 4 r 4r 3 r0V p (r , ) p 2 cos 2 r
二、绕球的蠕动流动
式中 p 为无穷远处来流的压力。 圆球以很小的速度在静止流体中作等速运 动时,在流场中通过x轴的平面上的流谱如图 8-6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