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基础过关及重难点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姆定律基础过关及重难点突破
课程大纲
一、实验探究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2.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 三、比例问题 1.串联分压 2.并联分流
四、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串联:R 总=R 1+R 2+…+R n 并联:
121111n
R R R R =++⋅⋅⋅+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探究电流I 与电压U 的关系 ①前期设计:控制变量法
保持电阻不变—→定值电阻 改变电压—→滑动变阻器、电压表 观察电流变化—→电流表 ②中期操作
a.依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
b.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电压)。
③后期分析
序号 电压U /V
电流I /A
1 1 0.
2 2 2 0.4 3
3
0.6
结论: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探究电流I 与电阻R 的关系 ①前期设计:控制变量法
保持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电压表 更换电阻—→多个定值电阻 观察电流变化—→电流表 ②中期操作
a.依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b.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记录几组电阻和电流值(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保持电压不变)。
③后期分析 序号 -11
R
电流I /A
1 0.
2 0.4 2 0.1 0.2 3
0.05
0.1
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注意事项:
a.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移至最大值处。
b.能否用灯泡代替定值电阻?不能!灯丝电阻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探究I 与U 的关系中,保护电路、改变电阻R 两端电压; 探究I 与R 的关系中,保护电路、保持电阻R 两端电压不变。
d.如何保持电压不变?换大调大,换小调小! 巩固练习: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B.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应置于最左端
C.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之一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D.该实验的结论是“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更换电阻时,开关应闭合
B.实验中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是为取平均值
C.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之一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D.该实验的结论是“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
3.在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A.观察电压表,向右移动滑片P,读取电流数据
B.观察电流表,向右移动滑片P,读取电压数据
C.观察电压表,向左移动滑片P,读取电流数据
D.观察电流表,向左移动滑片P,读取电压数据
解析:保持电压不变—→观察电压表
换大—→调大—→滑片向右移动
记录电流—→读取电流表数据
答案:A。
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①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②公式:
U
I
R
=
变形:U=IR和
U
R
I
=
(知二求一)
③概念辨析:
a.U=IR与
U
R
I
=
也属于欧姆定律(×)
只有
U
R
I
=
才是欧姆定律,U=IR与
U
R
I
=
为推导式。
b.由U=IR可知,其他条件一致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与电阻也成正比(×)
只能说电流与……成……比。
c.由
U
R
I
=
可知,其他条件一致时,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正比(×)
电阻是导体自身的特性,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仅可用来计算电阻。
2.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
例1.I、U、R的基本关系
一只定值电阻为10Ω,接在15V的电源上闭合开关后,流过它的电流为15 A,断开开关,其电阻为10 Ω。
(电阻不变)
例2.推导式的运用
知二求一养好习惯①已知:○V:6V ○A:3A
求:R=?
②移动P后,○A:4A
求:○V示数?
解:
6V
=2
3A
U
R
I
==Ω解:U=IR=4A×2Ω=8V
例3.图像看R
看清纵横坐标:R1 > R2 > R3
3V
=0.75
4A
U
R
I
==Ω
例4.小明正在利用如图电路做实验,刚移动滑片使得电压表示数为8V,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2A。
突然小刚不小心撞了一下小明,导致滑片移动,电压表示数变成了6V,则电流表的示数将变为()
A.0.25A
B.0.5A
C.1.5A
D.3A
例5.与串、并联电路的I、U特点结合
8V
2A 4Ω
6V
1.5A 4Ω
由所求,找所知——知二求一!
(1)串联已知:L1电阻:R1=1Ω,电压表V2示数:U2=3V,电流表A示数:I=0.6A
求:电源电压:U=?
A.0.6V
B.3V
C.3.6V
答案:C。
(2)并联已知:电压表示数:U=12V,电流表A示数:I=1A,电流表A1示数:I1=0.6A
求:R2=?
A.12Ω
B.20Ω
C.30Ω
答案:C。
例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2的阻值为5Ω。
闭合开关之后,电压表的示数为8V,电流表的示数为1A,求:
(1)电阻R1的阻值;(2)电源电压。
解析:已知:R2=5Ω,U1=8V,I1=I2=1A
(1)由
U
I
R
=
得:
1
1
1
8V
8
1A
U
R
I
===Ω
(2)由
U
I
R
=
得:U2=I2R2=1A×5Ω=5V
U=U1+U2=8V+5V=13V
答:(1)电阻R1的阻值为8Ω;(2)电源电压为13V。
例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R1是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当滑片P在最左端时,A的示数为0.6A;当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A的示数为0.2A。
则R1和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分别是()
A.10Ω,15Ω
B.10Ω,20Ω
C.10Ω,30Ω
D.30Ω,10Ω
解析:滑片P 在最左端时 滑片P 在最右端时
答案:B 。
三、比例问题 1.串联分压
11
22U R U R =
换大调大,换小调小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R 2=3:5,电压表V 1与V 2的示数之比U 1:U 2为( )
A.3:5
B.5:3
C.3:8
D.5:8 注:U 1与U 2是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不是指电压表示数。
2.并联分流
12
21
I R I R =
例2.如图所示,电路中R 1的阻值为6Ω,闭合开关S ,电流表A 1与A 2的偏角相同。
则R 2的阻值是( )
A.18Ω
B.24Ω
C.6Ω
D.3Ω 注:I 1与I 2是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不是指电注表示数。
例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 保持不变,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 ,测得U 甲:U 乙=5:1;断开开关S ,拆去电压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此时I 甲:I 乙是( )
A.5:1
B.1:5
C.4:5
D.5:4
四、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1.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 总=R 1+R 2+…+R n
其推导:
1212====n
n I I I I I R I R I R I R U U U U R R R R ==⋅⋅⋅=⎫
⇒++⋅⋅⋅+⇒⎬++++⋅⋅⋅⋅⋅+⎭
⋅+总1122n 12总n 总总总n
例1.如图所示,将R 1=6Ω与R 2=12Ω串联在9V 的电源两端,电流表示数为0.5A ,则该电路的总电阻为( )
A.2Ω
B.4Ω
C.8Ω
D.18Ω
答案:
9V
=180.5A
U R I =
=Ω总总总,故选D 。
2.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121111=+++n
R R R R ⋅⋅⋅总 并联电路:电阻越并越小,小于最小
其推导:
1212=+++=====1111=n
n R R R R I I I I U U U U U U U U R R R R ⋅⋅⋅⎫⇒++⋅⋅⋅+⇒⎬
⋅⋅⋅⎭++⋅⋅⋅+总总12n 122n 1总总总n
若两个电阻并联:
12111=+R R R 总 ⇒ 211212111=+=R R R R R R R +总 ⇒
1212=R R R R R +总 【鸡(积)在河(和)上飞】
例2.如图所示,将R 1=6Ω与R 2=12Ω并联在12V 的电源两端,则该电路的总电阻为( )
A.2Ω
B.4Ω
C.8Ω
D.18Ω 答案:B 。
例3.有A 、B 两个电阻,其U -I 图像如图所示,现将A 、B 电阻按如图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接在同一电源两端,则各电路中的电流I 甲、I 乙、I 丙、I 丁的关系为( )
A.I 甲>I 乙>I 丙>I 丁
B.I 丁>I 丙>I 乙>I 甲
C.I 丁>I 乙>I 甲>I 丙
D.I 丙>I 乙>I 甲>I 丁 解析:
R R R R >>>12丁丙 ⇒ I I I I <<<甲乙丁
丙
答案:C。
拓展:
例4.把一根电阻为8Ω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并以如图所示的方式接入电路,则该正方形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A.1.5Ω
B.2Ω
C.3Ω
D.4Ω
答案:
12
12
62
1.5
62
R R
R
R R
Ω⨯Ω
===Ω
+Ω+Ω
,选A。
例5.如图所示,电流表A示数为6A,电流表A1示数为2A,R2=3Ω。
则:()
①通过R2的电流为()
A.6A
B.2A
C.4A
D.8A
②R1电阻为()
A.2Ω
B.3Ω
C.6Ω
D.9Ω
③该电路的总电阻为()
A.2Ω
B.3Ω
C.6Ω
D.9Ω
答案:①C ②C ③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