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导读》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文解字导读》读后感
文字是语言的基础,中国文字更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一部介绍说明中国古代文字的基础书籍。
但是这是一本距今有一千多年的书籍,直接阅读未免有不少困难,这本《说文解字导读》有利于我们理解原著。
书本分为了5部分。
第一部分是要弄清楚的几个问题,我想这是对认识文字的前提,由劳动人民创造,在不断的劳作生产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绝对不是一个时期一个人做能做到的,也许仓颉创字只能作为传说。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古文字,至秦代为止约有三种不同的字体:一是古文,周之前的字体,即甲骨文、金文之类。
二是大篆,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定,他著有《大篆》十五篇,现已失传,为周代文字。
三是小篆,相传为秦相李斯所定,由大篆省改而成。
而大众熟悉的甲骨文只是说明是最早的发现,创造的历史更为源远流长。
我们今天看到的古代字书有不少,《说文解字》是比较全的,其编写方式为后来相关的书奠定基础,《说文解字》把所有的字按照形体的构造来加以区分,凡形旁相同的字就类聚在一起。
以共有的形旁作部首,其他同从一个形旁的字群都系属其下。
许多部首又依形体相近与否来编排后先相承的次序。
后世编字书、字典,都按这种形式。
第二部分是全面了解《说文解字》的具体内容,它的源流、作用、版本、字数、解说及部首。
我认为部首的排列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智慧,据形系联,由人联系到与人有密切关联的许多部,其相似的字形方便人们
去记忆及运用。
第三部分是用分类的方法研究《说文》,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基本造字原则(“六书之体”)去分析《说文》所收的文字。
象形之文,以纯象形为正体。
先民创造文字时,以图画实物之形为最早。
大致有五种:一是象自然界实物形,二是象人体之形,三是象动物之形,四是象植物之形,五是象衣食器用之形。
比如“日”,是从最初的一个大黑圆,逐步演化成一个圈加中间一点,到后来接近现在使用的“日”。
体现了文字的由繁入简。
指事和象形一样,是独体之文,不能拆开。
也有一些字,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以标识而指其事的。
会意是合并二文或三文四文以成字的。
每字拆开以后,仍可单独成文。
可以说是象形指事文的组合。
比如“男”“女”二字就是从其耕作,家务劳动变化而成的。
形声也是合并二文以上而成字的。
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声。
今论其发展变化轨迹。
第四部分是用循双声的原理去贯穿《说文》,古人称发音部位相同的字为双声,收音部位相同的字为叠韵。
用某声表某意,最早是很简单的,只可能每语一根。
逐渐由这一语根发展为若干语言,若干文字,都是沿着发音部位相同——双声的轨迹向前推进的。
所以古今语言的变化,文字的孳乳,大抵由于双声的多,由于叠韵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