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某县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居民病情现状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某县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居民病情
现状调查
作者:侯绍章,王海升,马轶,景丽,杨继华,张建中
【摘要】目的了解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居民病现况,为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诊断、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调查计算居民氟斑牙检出率、氟斑牙指数,骨关节疼痛症状、骨关节僵硬、骨关节活动障碍检出率。

结果病区人群氟斑牙检出率平均61.62%,氟斑牙指数平均1.2256;骨关节疼痛症状检出率69.5%,骨关节僵硬检出率57.0%,骨关节活动受限检出率41.9%。

结论高氟区居民的氟斑牙发生在30岁以前以极轻度改变为主,30岁以后以轻度改变为主;氟斑牙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加重趋势,骨关节症状检出率也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加重趋势。

【关键词】高氟区;氟斑牙;骨关节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饮用高氟水而引起的氟中毒,是我国地氟病的主要类型[1],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氟斑牙,慢性骨关节疼痛和肢体功能障碍等。

在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过程中,常将这些表现作为临床诊断,病区确定,病情监测和防治效果评定的指标[2]。

对宁夏某县高氟区人群进行医学流行病学调查,以掌握我区病人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病变,为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诊断、防治提供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地点根据本自治区原有的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历史病情病区分布,饮水型氟病区按照饮用水氟含量的高低,选择宁夏某县高沙窝乡南梁村、李记圈村、张庄村,青山乡营盘台村、方山村,城郊乡沟沿村、四墩子村等7个中、重度病区的村庄为调查地点。

居民无饮砖茶习惯,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该地选择长期居住且饮用病区水的居民为暴露组人群,选择该县非氟病区居民为非暴露组人群。

氟病区和非氟病区被调查人年龄限于80岁以下。

以上部分调查地点虽然进行了改水,但是居民饮用水的来源任然是当地的地下水。

7个村庄共调查了298人,其中男159人,女139人,年龄7-74岁,各年龄段人数见表1。

非氟区实际调查了288人。

1.2方法:
采用Dean氏法[3]对氟区和非氟区居民进行氟斑牙检查、诊断和分度,计算检出率、氟斑牙指数;根据地方性氟骨症临床分度诊断标准调查居民一般状况和骨关节等症状,计算检出率。

1.3统计学方法:
用秩和检验分别对氟区、非氟区各年龄组之间氟斑牙检出率进行检验;用四格表校正χ2检验对不同地区骨关节疼痛等症状检出率的差别进行比较,并计算相对危险度(RR)和归因危险度(AR)%,进行效应评价。

2结果
2.1饮水氟含量:
饮水氟含量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村庄测定值不同。

由于该项工作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故该数据(1992年)由宁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氟中毒办公室提供。

高沙窝南梁村饮水氟含量为 2.2-4.6mg/L、李记圈村为 2.2-4.6mg/L、张庄村为2.2-4.6mg/L,青山乡营盘台村为 4.3-5.6mg/L、方山村为
1.7-4.5mg/L,城郊乡沟沿村为 4.2-15.0mg/L、四墩子村为
2.8-5.0mg/L。

非氟区饮水氟含量均<1.0mg/L(以上部分调查地点虽然进行了改水,但是居民饮用水的来源任然是当地的地下水)。

2.2氟斑牙:
检出率(氟斑牙患病率)=(极轻度人数+轻度人数+中度人数+
重度人数)÷调查人数×100%氟斑牙流行指数=(可疑人数×0.5+极轻度人数×1+轻度人数×2+中度人数×3+重度人数×4)÷调查人数氟区人群氟斑牙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呈加重趋势,结果见表1。

非氟区人群氟斑牙检出率没有明显规律,结果见表2。

表1氟区人群氟斑牙检查结果
用秩和检验对氟区各年龄组之间氟斑牙检出率的差别进行比较,结果P<0.05;各年龄组之间氟斑牙检出率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对非氟区各个年龄之间氟斑牙检出率的差别进行比较,结果P>0.05;各年龄组之间氟斑牙检出率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氟区居民的氟斑牙以极轻度、轻度改变为主,40岁以上居民可见中度和重度改变,氟区人群氟斑牙检出率平均为61.62%,氟斑牙指数平均为1.2256;非氟区居民的氟斑牙以可疑和极轻度改变为主,偶见氟斑牙轻度改变,其氟斑牙检出率平均为10.97%,氟斑牙指数平均为0.2349。

2.3骨关节症状:
氟区30岁以上人群的骨关节疼痛症状检出率、骨关节僵硬检出率及关节活动受限检出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

各种骨关节症状检查结果见表3。

表2非氟区人群氟斑牙检出结果表3骨关节症状检出率及效应评价结果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氟区居民的氟斑牙以极轻度、轻度改变为主,40岁以上居民可见中度和重度改变;非氟区居民的氟斑牙以可疑和极轻度改变为主,偶见氟斑牙轻度改变。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患者的骨关节疼痛症状多在3个以上,表现为大关节的休息痛(既不管劳动与否疼痛呈持续性)。

在本次调查时仔细询问了劳动对受检者疼痛的影响,几乎都表现为劳动对疼痛无明显影响。

氟区骨关节疼痛症状检出率为69.5%,关节僵硬检出率为57.0%,关节活动受限检出率为41.9%;非氟区以上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5.3%、19.1%、12.5%。

此次调查的氟骨症病例年龄多在30岁以上年龄组,这些人受高氟水的危害时间较长。

轻度氟骨症病情可以依靠改引低氟水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成人氟骨症临床症状体征检出率随着人群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高氟水长期对人体作用产生的症状和体征,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缓解,而对人体骨组织的损害是不可逆转的。

除此之外,本研究对高氟区和非氟区各关节症状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了相应的效应评价,结果显示处在高氟区的个体比处在非高氟区的个体患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受限的危险明显增加,而且高氟区居民出现以上症状绝大部分归因于饮用高氟水。

【参考文献】
[1]翟敏,谢龙利,孙艺,等. 高氟区农村居民饮水卫生及
地氟病知识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1): 1297-1298.
[2]林建斌,吴锦权,方浩生,等. 广东省普宁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患病情况调查[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1):38-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