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10小题,共4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
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三十)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知。

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颜渊》二十二)
颜渊、子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公冶长》二十六)
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
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公冶长》十)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
至云尔。


(《述而》十九)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雍也》二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举直错.诸枉错:错误
B.敝.之而无憾敝:用破
C.于予与何诛.诛:除去
D.非不说.子之道说:宣扬
(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B.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C.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D.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3)下列对选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可以做到“仁”。

这些都属于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B.在《公冶长》中,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事的态度,颜渊的立场是不反对行善,这是基本的仁德。

C.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大加非难,说明发愤进取孔子对学习懒惰的学生强烈不满。

孔子根据这件事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D.在《述而》中,孔子自述其心态,他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倚.歌而和之倚:依,按着。

B.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危坐:斜着身子坐。

C.哀吾生之须臾
..须臾:一会儿,表示一段很短的时间。

D.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望:既,已经。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或十六日。

“既望”既农历每月十六日
或十七日。

B.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C.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D.苏子:即本文作者苏轼,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后两段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而言,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且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两句。

C.本文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的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一直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病起春尽
陈子龙
一帘病枕五更钟。

晓云空,卷残红。

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几行清泪也,
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

恋芳丛,绕游蜂。

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

人自伤心花自笑,
凭燕子,舞东风。

【注】陈子龙:明末文学家,本诗大约作于南明福王朝灭亡后一年。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曾子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 原因是“任重而道远”,“重”表现在,“远”表现在o。

(2)《诗经。

氓》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

(3)《阿房宫赋》中“,”两句,意在讽喻唐朝统治者,如果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二、现代文阅读(4小题,共25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云空和尚
李伶伶
老马下岗了。

他的腿受过伤,做不了重体力活,表哥在天岩寺给他找了个打扫卫生的工作。

工资虽不高,但是够给他读高中的儿子交学费,也够他和媳妇的生活了。

老马很满意。

老马是个勤快人,总是把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没事的时候,老马喜欢听和尚念经。

寺里会念经的和尚有三个,念得最好的是法号云空的和尚。

云空和尚念的经,让人听了心里特别敞亮,凡来寺里进香的香客,都希望听到云空和尚给自己念经。

云空和尚为人随和,容易接近,老马经常问他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从来不恼。

老马很喜欢和云空和尚在一起,俩人关系也很好。

一天,云空和尚病了,吃了几天药不见好转,只好去山下医院就医,好多天没回来。

寺里少了云空和尚,显得很忙乱,香客多要求念经,两个和尚应付不过来。

寺主一时找不到会念经的和尚,忽然想到经常和云空和尚在一起的老马,问他会不会念经?老马说,我念得不太好。

寺主说,你念一段我听听。

老马就念了一段。

寺主听后喜出望外,说,太好了,从明天开始,你就代替云空和尚给香客念经。

老马说,我又不是和尚,我不念!寺主说,谁让你当和尚了,你不用剃头,也不用穿僧袍,只是在两位师傅忙不过来时,帮着念一会儿就行。

老马还是不同意。

寺主说,不让你白念,念一天给你五十块钱。

老马有点心动,因为念经的收入比他扫院子多得多。

寺主见老马还在犹豫,又说,你要是不愿意念,等云空和尚病好了,你就可以不念了。

寺主把话说到这份儿上,老马就不好再推辞了。

于是从第二天起,老马学着云空和尚的样子给香客念起经来。

香客竟然很喜欢老马念的经。

渐渐地,来找老马念经的人越来越多。

寺院又恢复了从前的样子,寺主很高兴。

有一天闲着没事,寺主跟老马说,要不,你把头发剃了吧,我一个月给你两千。

老马很生气,说,我又不是和尚,干吗剃头?!说完,不等寺主再说什么,当即回了家。

媳妇见老马为这事生气,说老马,你可真傻,让你剃头又不是让你当和尚,天底下剃光头的男人多了,难道都是和尚?再说,咱儿子马上就要上大学了,我正愁没处张罗学费呢。

老马叹了口气,又回到了寺院,把头发剃了,成了假和尚。

云空和尚得了不治之症,老马经常下山去看他。

这天老马去医院看他时,忘了换下僧袍,云空和尚见到老马,愣了一下,说,你,皈依佛门了?
老马摸着自己的光头说,没有,我是假的,我老婆孩子都指靠我呢,我怎么能出家呢。

云空和尚笑笑,没再说什么。

老马说,对了,我一直想问你,你当初为什么出家啊?老马听别人说过,云空和尚出家前有老婆孩子的。

云空和尚摇摇头,什么也没说。

老马想,肯定是发生了什么让他伤心的事,要不然,好好的谁会出家呢。

云空和尚日渐消瘦,他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所以不肯再住院,执意回到山上。

老马每天照顾云空和尚的饮食起居,还问他想不想见家人,云空和尚总是摇头。

云空和尚圆寂前,把他那件最好的袈裟和那串他挂了一辈子的佛珠,还有一柜子的经书都给了老马。

老马为云空和尚的离去流了很多眼泪。

老马想好了,等儿子毕业工作后,他就不在这干了,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去。

他可不想像云空和尚似的,到最后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

儿子终于毕业工作了,老马很高兴。

正打算回家享清福呢,媳妇来找他,说儿子想买个房子结婚用,让咱们帮筹点钱。

老马说,我上哪筹去?
媳妇说,你去寺里问问。

老马问寺主能不能借点钱给他。

寺主说,一万以内可以,多了不行。

老马又问,那能不能给我涨点工资?寺主说,涨倒是能涨,不过有条件。

老马问,什么条件?寺主说,你得做真和尚。

老马说,我现在和真和尚有什么区别?寺主说,当然有。

真和尚要守清规戒律,不能有老婆。

老马说,做真和尚,一个月给多少?寺主说,五千。

老马默默地走回家,把这事跟媳妇说了。

媳妇听后,也沉默了。

老马说,你要是没意见,我就去当真和尚了。

媳妇就哭了。

老马说,你别哭,我还能还俗的。

媳妇说,我等你,我一定等你。

老马和媳妇离了婚,在头顶烧了戒疤,成了真和尚。

那天老马第一次穿上云空和尚送给他的那件袈裟,戴上了云空和尚送给他的那串佛珠,大家都说,老马的身形和气度,俨然另一个云空和尚。

老马每天念经诵佛,但他心里仍想着老婆孩子。

有一天,他隐隐地听说他老婆在和一个胖男人来往。

他不信,回到他原来的家一看,果然看见了他不想看见的一幕。

那一刻,老马心痛不已,万念俱灰。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女人和一个年轻人来到天岩寺找老马。

老马面对他昔日挚爱的妻儿,像不认识似的。

凝视很久后,只说了一句话:贫僧法号云空。

(摘自《世界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老马”的儿子为了凑够上大学的费用,为了买房子结婚,逼迫老马去当和尚,可见“老马”的儿
子是个唯利是图的人。

B.作者写云空和尚对老马为僧不言语,死后却将一切都留给了老马,是为下文老马终将接下云空的衣
钵这个情节做了铺垫。

C.作品通过写“老马”这一典型人物命运的异变,向我们揭露了寺庙的黑暗,具
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
和极强的现实批判意义。

D.“老马”的妻子上山来探望“老马”,表明她已经对当初的背叛心生愧悔,这给“老马”绝望的生活
添上了一丝温情,作者写得温馨动人。

E.作者以小见大,写的是“老马”一家之事,然而家庭是社会的缩影,老马的悲剧其实也是一个社会
悲剧。

(2)小说中的主人公“老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云空和尚”在小说的第2段就出场了,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小说最后一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
6.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寒冬里,虽然万物在混沌和阴暗中沉睡,但是在这混沌和阴暗中,却正蓄势待
...发.。

着一种不可言喻的苏醒!
②因此,凭借围棋比赛就说“人工智能战胜人类”,显然失之偏颇
....。

,而断言人工智能将要取代、威胁甚至控制人类,同样为时尚早。

③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
....。

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④对于消费能力有限的大学生来说,发现一道物美价廉的创意美食,何尝不是一
件大快人心
....的好事、美事。

⑤毫无疑问,地区的动荡与失序,欧美等西方国家在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西方强权干涉作为背后推手难辞其咎。

.....。

⑥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而韩非则是法家学派创始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能说会道,温文尔雅
....,有思想,有内涵。

A.①②④B.②⑤⑥C.①③⑤D.③④⑥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公投如果通过,苏格兰将结束同英国的三百年“婚姻”,成为独立国家,而英国也将“一夜分裂”
B.从美国和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出现剧烈下滑,达到17%﹣18%以上.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成本的增加使西方公司不再能够在中国获得象10年前一样的暴利造成的
C.记者检索发现,正版流行APP问世后,总会有大量“山寨”APP涌现,这些盗版APP多存在植入木马、劫持流量、偷跑话费等问题
D.在某种程度上,1986年播出的《西游记》已成为我们对吴承恩名著《西游记》最重要的理解途径,六小龄童对我们并不陌生,成为了两代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美猴王
8.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①不要依赖译文。

②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

其实,③肯动脑筋,④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⑤,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

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A.A B.B C.C D.D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選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以来,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会回收以外,其它上天的人造物体陆续被遗弃在太空中,①。

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

比如厄瓜多尔的一颗卫星升空后不到一个月,就与太空中的火箭残骸相撞而报废。

这种威胁不仅仅发生在太空,甚至地球上的人类生活也会②。

因此,③,应是人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0.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
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四、作文(本大题1题,共60分)
1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高一(上)期末语文
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古代诗文阅读(10小题,共4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
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三十)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知。

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颜渊》二十二)
颜渊、子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公冶长》二十六)
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
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公冶长》十)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
忘忧,不知老之将
至云尔。


(《述而》十九)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雍也》二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A.举直错.诸枉错:错误
B.敝.之而无憾敝:用破
C.于予与何诛.诛:除去
D.非不说.子之道说:宣扬
(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
A.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B.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C.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D.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3)下列对选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可以做到“仁”。

这些都属于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B.在《公冶长》中,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事的态度,颜渊的立场是不反对行善,这是基本的仁德。

C.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大加非难,说明发愤进取孔子对学习懒惰的学生强烈不满。

孔子根据这件事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D.在《述而》中,孔子自述其心态,他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会到无穷的
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考点】文言文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解答】(1)
A.错:安置.译文为: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
C.诛:责备.译文为: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
D.说:喜欢.译文为:我不是不喜欢夫子您的学说.
故选:B.
(2)“何事于仁必也圣乎”的意思是“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为两个分句,中间停顿,此处停顿有一定难度;“夫”为句首发语词,前面停顿,排除ABC;故选:D译文为: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3)B“颜渊的立场是不反对行善,这是最基本的仁德”错,曲解“无伐善”的意义:不要夸耀自己的好处.
答案:
(1)B
(2)D
(3)B
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
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颜渊和子路陪伴着孔子,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谈谈自己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使老者安详晚年,使朋友信任自己,让年轻的子弟们怀念我.”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夫子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够,达不到那个高度和要求啊.”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是半途而废.而你是现在还没有开始走路.”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