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蒜气生鳞茎繁育良种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蒜气生鳞茎繁育良种技术
作者:廖春举
来源:《读天下》2017年第17期
摘要:大蒜在植物学分类上属百合科、葱属,为多年生宿根植物,在生产上作为一年或两年栽培。
大蒜的茎退化成扁平的茎盘,通过生长发育,地下鳞茎生长成蒜头。
大蒜通常以蒜瓣进行无性繁殖,在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中,因病毒逐年积累并代代相传,使种性逐渐退化,产量、品质大幅下降。
大蒜采用气生鳞茎(蒜珠)繁殖时,蒜珠采自蒜苔(花苔)顶端的花苞(生长点),而大蒜生长点部位一般不带病毒,因而可自然脱毒。
关键词:红蒜;气生鳞茎;繁育技术
随着福泉市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和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积极推进,并为适应新形势及农产品质量的要求,本地红蒜种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本地安谷红蒜种植历史悠久,品质超群,在周边城市享有盛名,根据多年种植经验及探索,把红蒜气生鳞茎繁育良种技术供广大蒜农参考。
气生鳞茎是由蒜苔顶端的花原体及花芽或花蕾的子房形成的部分,又称蒜珠、天蒜,其在孢子体和配子体的世代交替过程中,均有自然脱毒的过程,可以显著提高红蒜的产量和品质。
在生产上常使用气生鳞茎提纯复壮多年退化的蒜种,先采用气生鳞茎繁殖技术进行有性繁殖1年,使其自然脱毒,然后再进行无性繁殖产生原原种,再进行1年有性繁殖产生原种,翌年使用原种进行栽培,以此提高红蒜的种性和蒜种的活力,每隔5~7年进行1次气生鳞茎留种繁殖,可使红蒜脱毒复壮,保证以后年年丰产。
一、气生鳞茎培育
(一)选种
选择前一年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无病虫害表现的单株采收蒜头。
选择头大、蒜瓣饱满、大小均匀一致、皮色和肉色及分瓣数符合红蒜品种特性的蒜瓣作为培育气生鳞茎的种瓣进行留种备种。
(二)整地
红蒜忌连作,选择中、高肥力的土壤、排灌方便的生茬地。
时间选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播前翻土深20~30cm,深沟宽厢栽培,按东西向1.60 m开厢,厢长因地而定;边沟宽40~50cm,深30~35cm,中沟宽30~40cm,深20~25cm,厢沟宽15~20cm,深10~
15cm,做到厢平、沟直、土细,沟沟相连,排灌畅通。
施腐熟有机肥75t/hm2、复合肥1050~1200kg/hm2、磷酸二铵750kg/hm2作基肥,可用敌百虫毒饵撒施防治地下害虫。
顺厢面距厢沟10cm开始,纵向开4条播种沟,沟深 8cm、宽20cm。
按株行距
15cm×20cm的要求种植,每沟两侧摆种成2行,每个厢面种植8行。
蒜瓣背腹线与行向平行,芽眼向上,种瓣不可接触到化肥。
用辛硫磷7.5~15.0kg/hm2和敌克松7.5~15.0kg/hm2掺干细土300~450kg/hm2配成毒土撒施于播种沟内,然后覆土厚4~5cm。
(四)气生鳞茎采收与分级
选择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无病虫害表现的植株,其蒜苔不打苔,使其产出气生鳞茎。
当蒜苔伸出叶鞘18~20cm时,用小刀划破蒜苔顶端膨大部分的外苞叶,摘除小花。
在生产田收获蒜苔后18d左右,蒜头完全老熟、植株干枯、气生鳞茎外皮变枯黄干硬时,采收气生鳞茎。
收获后,用蒜叶盖住红蒜气生鳞茎,成行排放晾晒。
蒜叶半干后扎捆,待蒜秸干后室外垛放,大蒜鳞茎朝外,注意防止雨淋。
每隔15d倒垛晾晒1次,晾晒2~3次后,移到通风、干燥、阴凉的仓库存放,备种,并进行分级,分级标准为1级:直径≥1cm;2级:0.4cm≤直径
二、原种培育
用气生鳞茎繁育,第1年长出的独立红蒜蒜头。
(一)蒜种选择
播种前将苞内的气生鳞茎搓散脱粒,使用1、2级气生鳞茎作为培育原原种的蒜种。
(二)整地播种
整地按照1.2实施。
8月下旬至9月下旬做畦条播。
开沟深8cm,按株行距5cm×15cm进行密播,每厢种植10行,气生鳞茎芽眼向上,不可接触到化肥。
用辛硫磷7.5~15.0kg/hm2和敌克松7.5~15.0kg/hm2兑干细土300~450kg/hm2配成毒土撒施于播种沟内,然后覆土厚3~5cm。
(三)蒜苔与蒜头采收
当蒜苔顶部弯曲,总苞开始变白时即可采摘,选晴天下午或阴天露水干后进行。
采收方法:从倒3叶叶耳处,采用刀片划抽法。
蒜苔采摘结束后的20~25d采收蒜头,选在晴天采收,全株挖起,抖落泥土,削去须根,不伤茎盘。
三、原种培育
原种是用原原种繁育长出的红蒜蒜头。
选用整齐饱满、肥大硬实、红亮新鲜、无病斑、无虫蛀、无霉烂、无创伤、无夹瓣的原原种蒜瓣作种,百瓣重200~400g,水分不高于65%。
(二)蒜种处理
播前种瓣先用清水或浓度为60%~80%的腐熟沼液浸泡15h左右后捞出,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消毒30min捞出晾干,最后每100kg蒜种用磷酸二氢钾 1kg 拌种,即拌即种。
四、水肥管理
(一)浇水
播种后浇水1次、出苗后浇水1次、春分前后浇1次返青水;蒜苗进入生长盛期,每隔7~10d浇1次水;蒜苔生长盛期,每隔5~7d浇1次水,抽苔前5d停止浇水;采收蒜苔后15~20d内,每隔7d浇1次水,直到收获蒜头前7d停止浇水。
(二)施肥
出苗后至霜降前,每隔7d施1次稀薄腐熟农家肥;出苗后60~80d,施腐熟农家肥
30t/hm2、硫酸铵150kg/hm2、氯化钾75kg/hm2;待蒜苗进入生长盛期后,结合浇水追施尿素375~450kg/hm2;蒜苔生长盛期,结合浇水追施三元复合肥375~450kg/hm2;采收蒜苔后,结合浇水冲施三元复合肥225~300kg/hm2。
作者简介:
廖春举,贵州省福泉市,贵州省福泉市马场坪街道产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