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18 中国传世名作 唐朝仕女图——《捣练图》》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世名作唐朝仕女图——《捣练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捣练图》以及唐朝仕女图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学习美术语言感受唐朝仕女图的艺术特点。
2.过程方法:通过图例解构、亲身体验、小品探究等方法,欣赏《捣练图》的艺术魅力,同时提高对唐朝仕女图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唐朝仕女图带给后人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动力,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美好感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本课是浙美版五年级上册18课中国传世名作的教学内容,将脚本内容进行整合筛选,选取唐朝人物画《捣练图》进行重点欣赏分析。
张萱的《捣练图》是中国唐代著名人物画,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
系盛唐时的一幅重要的风俗画,对后世绘画风格有重大影响,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画家在高37厘米、长147厘米的长绢中描绘了下层妇女的捣练劳动。
通过对《捣练图》的内容、艺术手法、时代背景、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欣赏,使学生以点带面,掌握基本的欣赏方法,同时,结合图里解析、亲身体验、小品欣赏等多种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2.重难点
重点:欣赏和交流《捣练图》,感受唐朝仕女图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学会运用一定的美术语言,加深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同学们如果可以穿越的话,你们想去哪个朝代?
2.请闭上眼睛,仔细聆听。
今天,洪老师带你们穿越到一个热烈而繁荣的朝代——唐朝
大唐盛世,人们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看有一群忙碌的妇女,正挽着衣袖,露出纤白的手臂,披着月光,执砖击杵。
发出叮咚、叮咚的声响......
3.同学们,这“叮咚声”是什么?
老师给大家一点提示:出示《捣练图》图,声音就从这张图里传出来。
(二)初步赏析,了解基本内容
1.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什么人?
——宫廷里的女工,正在捣练。
2.“练”是什么?
——是“白娟,丝帛”,是一种丝织物,需要经过锤炼才能变软。
每年入秋前,都会看到宫中妇女们忙着捣练的样子。
她们正为宫里新增衣服做准备呢~练就是做衣服的材料。
3.分为哪几个步骤?
这就是一张捣练的流程图,它分为那几个步骤?
分为:捣杵,落线,熨烫三个部分。
(三)深入探究,感受艺术魅力
《捣练图》不仅是一张工作流程图,更是一张优秀的仕女画作品,今天我们就通过这张捣练图,走近唐朝仕女画!出示课题——唐朝仕女画《捣练图》欣赏1.作品对比,了解人物工笔画的特点
唐朝仕女画,没有复杂背景,以人物为主的重彩工笔画作品。
2.人物分析:《捣练图》所有的精湛都集于人物身上。
A.人物不同姿态:富有生活气息
——看一看:整体看这些人物,给你什么感受?(画面12人无一人重复)局部分析,画家的精湛之处。
——演一演:加深体会。
B.人物相同审美:以“胖”为美。
——人物画“胖”的技法
——小品欣赏,探讨唐朝以胖为美的原因
C.唐朝其他仕女画欣赏。
通过仕女画反映出唐朝由盛到衰的转变。
(四)课堂小结
唐朝虽然最后落寞了,但将近300年的艺术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五)课后延伸
唐朝对日本、朝鲜的影响。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