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气象理论_01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气温的增热和冷却 气温的变化实质上是空气内能的变化的反映 1. 气温的非绝热变化 空气块与外界交换热量而产生的温度变化方式有辐射、传导、对 流、乱流、水相变化[蒸发(升华)和凝结(凝华)]等。 空气与地面之间交换热量,最主要是长波辐射; Every physical process of weather 气层之间交换热量,主要依靠对流和乱流。 is accompanied by 2. 气温的绝热变化 a heat exchange. 空气块由于自身内能增减而产生的温度变化:
Hgh
1mmHg ≈ 1.333hPa 1hPa ≈ 0.75mmHg * Pascal(1623-1662)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
1643
Torricelli (1608-1647)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二)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航 空 气 象
气压总是随高度递减的,但递减的快慢程度却不一样。低层 较快,高层较慢。 在近地面层中,高度每升高100米,气压约降 低9.5mmHg。 1. 大气静力学基本方程 大气静力学基本方程(简称静力方程)表示的是:大气在 垂直方向上所受的作用力达到平衡时,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定量 关系,即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航 空 气 象
• • • 气 象 要 素 的 水 平 分 布 不 均 匀 。 空 气 具 有 强 烈 的 对 流 运 动
( 垂 直 混 合 )
对流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 和90%以上的水汽。
对 大 气 温 度 变 化 的 影 响 最 大 。
水 汽 和 二 氧 化 碳
在 对 流 层 中 ,
4
3
2
1
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航 空 气 象
80 90km
ATMOSPHERIC LEVELS

50 60km 对流层顶 7 10km 17 20km
Tropopause
气 的 分 层
Troposphere Stratosphere Mesosphere Thermosphere
相变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航 空 气 象
·氩
其他气体 1%
·二氧化碳 ·氖 ·氦
氧气 21%
氮气 78%
干 洁 空 1 气 2 3 的 成 分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航 空 气 象
水汽相变与循环
冻 结 水 滴 凝 结 雨 融 化
* * * * * 凝

* 冰*晶 * *
*

凝 结 蒸 发
海面
蒸 发
* * *雪 * * * * *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航 空 气 象
Z 天
已知某地的地面气温为T0(°C), 可大致推算该地Z(m) 高度上的气温 TZ(°C) :
TZ
TZ = T0 -γ Z
在对流层中,平均取γ=0.65 °C/100m,则 Z
TZ = T0 – 0.65×

Z
100
北Y
TZ = T0 – 0. 0065×Z
T0
2. 状态方程 用以描述理想气体状态的三个参量-压力、温度、体积 (或密度)之间的关系式: P = ρRT R为比气体常数,因气体不同而异。干空气的R为287焦耳/千克•度(开)。 适用于通常大气温度和压强下的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航 空 气 象
第二节 基本气象要素
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通称为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湿度、
基本气象原理;
各种类型天气的发展过程及其预测;
对飞行有严重影响的天气现象及如何避免
它们的影响。
第 一 章
一 大 气
二 基本气象要素
基 本 气 象 理 论
三 大气的运动
航 空 气 象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航 空 气 象
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深厚的空气圈,称为地球大气,简称大 气(atmosphere)。 大气不停地运动,不断地变化,呈现出各种各 样的天气(weather)现象。大气的状态用气温、气压、湿度、风、 云、降水、能见度等基本气象要素(meteorological element)表示。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二、 气压(air pressure) (一)气压的概念及其单位
航 空 气 象
由地球周围大气的重量而产生的压强,简称气压。在 静止大气中任一高度上的气压值,等于其单位面积上垂直 空气柱的重量。 气压的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Pa)。气象部门以百 帕(hPa)为单位,亦用毫巴(mb)表示。 一百帕=1000达因/厘米2=100牛顿/米2 气压的另一个单位为毫米水银柱高(mmHg)。 两种气压单位的换算关系为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航 空 气 象
引起空气温度变化的绝热因素和非绝热因素常常是同时存在 的,但因条件不同而有主次之分,当气块作水平运动或静止不动时, 非绝热变化是主要的,当气块作垂直运动时,绝热变化是主要的。
a. 干空气温度的绝热变化(无水相变化)
γd=1 º C/100 m
b. 湿空气温度的绝热变化(有水相变化) γm=0.4 - 0.7 º C/100 m
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飞机性能的提高,大型飞机的增多,气象 对飞行的影响不但依然存在,而且对航空气象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飞行活动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正在从气象条件 决定能否飞行,变为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如何飞行的问题。
航 空 气 象


本教程是根据飞行员培训大纲要求,参考多种相关
教材编写而成的。主要介绍如下内容
臭氧 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而使臭氧层增温,改变大气温度的垂
直分布,同时也使地球生物免受了过多紫外线的照射。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航 空 气 象
对天气影响较大的大气成分:
• 水汽
相变产生云、雾、露、霜、雨、雪、雹等天气现象;相变过程中放出或 吸收热量,影响地面和空气的温度。在大气中运动的水汽,通过状态变化传 输热量,而热量的传递又是大气中的一个重要物理过程,与气温及天气变化 关系密切。
凝 华 陆 地 霜
升 华
蒸 发
凝 结 露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航 空 气 象
对天气影响较大的大气成分:
• 干洁空气 各种成分的气体(除臭氧外) 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大量的太阳 辐射可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二氧化碳 吸收地面受热后放出的长波辐射,而使热量不能大量向外 层空间散发,对地球具有“温室效应”的作用。
• 大气杂质
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大气杂质常聚集在一起,形成云、雾、雨、雪、 风沙等天气现象,使大气透明度变差,并能吸收、散射和反射地面和太阳辐 射,影响大气温度。此外,固体杂质还可充当水汽的凝结核,在云、雾、降 水等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
二、 大气的结构
大气表现为一定的层状结构。 主要根据垂直方向上大气温度 分布的特点,将大气由下至上分为 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中间 层、暖层(电离层)和散逸层等五 个层次。 The gaseous mass or envelope surrounding a celestial body, especially the one surrounding Earth, and retained by the celestial body's gravitational field. 大气层指环绕天体的气团或气层, 尤指环绕地球的气团,被天体重力 场所束缚
等物理量和风、云、降水、能见度等天气现象都是气象要素。
气温、气压、湿度是三大基本气象要素。
一、 气温(air temperature) (一)气温的概念
气温是表示空气冷暖程度的物理量,它实质上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
(内能)大小的宏观表现。 气温通常用三种温标来量度。
常用温标
Temperature Scales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航 空 气 象
气温垂直递减率
(Lapse Rate of Air Temperature)
气温垂直递减率 每上升单位高度时的气温降低值,用γ表示。
γ= - ΔT/ΔZ
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 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 气温随高度不变
逆温层(inversion)
等温层(isothermal)
dP = -ρgdz
2. 压高公式及其应用 压高公式 较好地解决了压力和高度间的定量关系,应 用它可进行标准大气条件下气压与高度间的换算,并根据 这些数据制作飞机上的气压高度表。
z2 -z1= 18400(1+αt)lg(P1/P2)
α=1/273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航 空 气 象
为什么气压总 是随高度而降低? 在大气处于静 止状态时,某一高 度上的气压值等于 其单位水平面积上 所承受的上部大气 柱的重量。随着高 度增加,其上部大 气柱越来越短,且 气柱中空气密度越 来越小。
航 航空 空气 气象 象学 学
METEOROL幻 气象万千 气象万千 趋利避害 趋利避害 安全飞行 安全飞行
水可载舟,亦可复舟。
航 空 气 象
大气对飞行活动的影响:
1. 基本气象要素变化对飞行的影响:
2. 空气运动对飞行的影响:
3. 天气现象对飞行的影响.
ºC 100
100等份
ºF 212
180等份
K 373.16
沸 点
一 个 大 气 压 下 的 水
冰 点
0
32
273.16
冰、水和水汽 平衡共存
-273.16
0
分子热运动
的动能为零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航 空 气 象
C=5/9x(F-32) F=9/5xC+32 K=C+273.16
1. 摄氏 ( Celsius )温标(° C) 2. 华氏 (Fahrenheit)温标(° F) 3. 开氏 ( Kelvin )温标( K)
对流层上界 高度随纬度 的变化 纬度 0-30°: 17~18km; 纬度 30-60°: 10~12km;
纬度 60°以 上
8~9km
低 纬 厚 于 高 纬 夏 季 厚 于 冬 季
厚 度 随 纬 度 和 季 节 而 变
气 温 随 高 度 的 增 高 而 降 低 ;
对 流 层 的 三 个 主 要 特 点 :
近地面层中,
-9.5mmHg/100m
气 压 随 高 度 的 变 化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三)常用的几种气压值
航 空 气 象
1. 本站气压(station pressure) 本站气压是指气象台气压表所在高度上的气压。它也是推算其 它各种气压值的基础。每小时测定一次。
2. (修正)海平面气压(sea-level pressure) 海平面气压是指把本站 (海拔1500m以下)气压推算到同一地点海平面处的气压。用于绘制地 面天气图。 3. 标准海平面气压(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 标准海平面气压是指标准状态下的海平面气压,为一固定数值: 760mmHg或1013.25百帕。亦用于飞机在航线上的飞行。 4. 场面气压(aerodrome pressure) 场面气压一般是指离跑道面三米高处的气压。《国际民用航空 公约》附件三中,建议用着陆跑道入口端处的气压,通常可用机场
东X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三、 大气的基本性状
航 空 气 象
1. 大气的基本物理性质 ·连续性 – 宏观上把流体视为连续介质,大气亦然; ·流动性 – 大气流动形成风; ·压缩性 – 流体皆可压缩,气体压缩性 大于液体;气流速度很小时, 其压缩性不甚显著;大范围空气近似地当作不可压缩流体; ·粘 性 – 两层流体相对运动,其间有力相互牵制。相对速度很小时, 粘性对流体的运动不起主导作用。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散逸层
暖 层
Exosphere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航 空 气 象
对流层(troposphere)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主要是空气吸收地面发出 的长波辐射,靠近地面的空气受热后热量再向高处传递。 平流层(stratosphere)大气热量主要来自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
航 空 活 动 主 要 在 对 流 层 和 平 流 层 中 进 行
一团空气绝热上升,体积膨胀,其一部分内能反抗外界压力而作功,温 度下降;反之,外力作功,转变为空气的内能,温度升高。
第一章 基本气象理论
空气块膨胀, 空气块对外界 做功消耗内能, 其温度降低。
航 空 气 象
温 度 的 变 化
空气块被压缩, 外界对空气块 做功转化为内 能,其温度升 高。
气 块 作 干 绝 热 运 动 时
第一节 大气
一、 大气的成分
1. 干洁空气 无水汽、无杂质的混合气体, 氮(78%)、氧(21%)、氩、 二氧化碳、臭氧占干空气总体积含量的99.97%;
气态
2. 水汽 大气中唯一能发生相变的成分,来源于地面。含量不多,按
固态
液态
容积计算,只占0-5%. 但作用重要; 3. 气溶胶粒子 (大气杂质) 水汽凝结物水滴和冰晶,悬浮的固体 烟粒、盐粒、尘粒、各种凝结核以及带电离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