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文学后现代表征及其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的历程 2 o . . L 4 . 8 : 坠
…
…
…
…பைடு நூலகம்
一
微博客文学后现代表征及其现实意义
吴英 文
微博客文 学作为后现 代主义思潮 下衍生 的新 媒体文学 , 具 有深 度 削平 、 中心 零散 、 直观 感性 等创 作 和消 费 方式 , 还具 有快捷传 播、即兴生 成和 即时 审美 等特 点。因此微博客 文 学创作呈现 出文本碎片 化、意义平 面化 、中心零散化等特 性 。 同时 ,微 博客多终端 、多媒体 、开放式 的媒 体传播 ,使 得微 博客文 学总是在不 断变化 。在文 化消费 背景 下 ,从创 作 到审 美过 程分 析 ,微 博客 文 学创 作 自身 具有 一定 的 审美 质 素 ,体现 出后 现代 的审美 意义 。无 论是文本 形式,艺术表达 或 创作主体 ,当中的创作 特性和创新 理念无不体 现 了微 博客 文 学求新求变 的美学追求 ,体现 出新媒体文 学的后现代文化 审美 价值 和 意 义 。
开放性文本叙事
“ 超 文 本 ”是 微博 客 文学 的主 要 文本 特性 ,每个 文本 都可 作为 叙事 节 点单 独存 在 ,并 且可 以与其 他文 本 互动 叙 事,呈现 开放性 的文本叙 事 。零散 化、非线 性、交互性 叙事 是微 博客文 学较为 明显 的叙事风格 ,微博客文 学展现 的方法 是立体式 的,具有多条 路径 。在微 博客 网站 ,不同 的文本 之 间可 以相 互承接 ,交 互叙事 ,加之 转发 的多线程便利 , 由此 形成 了延 伸 的跨 文本 群体 ,文本 之 间互 相关 联或 者 互不 关 联 。与 网络论坛B BS 相 比,交互式叙 事方式使微 博客文 学互 动性显得 更加活跃 ,文本也更 具开放性 。微 博客文学创 作有 些类似于路边 的广告牌涂 鸦游戏 ,作品首先 由第 一个 网友创 造 出第一 笔,其他人 再根据 自己的想法 自行 更改补充 ,这种 接龙式 的创作过程 中笔者可 以是几十个甚至 无数人 。文 本的 完成具有 不确 定性和开放 性 ,创作 是 由所有 的网 民共 同完 成 的,甚或 完成与否根本 不在乎 。在 互动式创 作中 ,改写 和续 写是文本 生成的主要表 现手段 ,文本之 间相 互映射 ,相 互指 向 彼 此 ,这 种 “ 照 镜 式 ” 的 镜 像 表 达 ,促 使 文 本 意 义 无 限 衍 生 ,具有 了可塑性 。即时性存在 的特性 ,使 得微博客文 学文 本不再受 时间和空 间的限制 ,创 作和发布都 获得 了较大 的灵 活度 ,不 同的文本之 间的联系更加 密切 ,增 强 了互动性 。作 者和读者 以主体 间性 的交互身份 参与创作 审美 ,运用复 制拼 贴 、戏 仿改 写等 富 有创造 性 的方 法 来完 成 一系 列 的互文 关 系, 以接 龙的方式实 现多个文 学文本的历 时性互动 ,形 成文 本 间 的承 接 关 系 ,这 样 相 互 紧 密 地 将 原 本 毫 不 相 关 的文 本 连 到一起,促成衍生新的文本表意 。 微 博客 作 为终 端 多元 化 的多媒 体 融 合 “ 超媒 体 ” ,形 成一个 图片、文字 、声音 、影像 等多媒体和 交互呈现 的新文 本形态 ,在 图像文化转 型背景 下,这样 的文 本形态丰 富 了微 博客文学 的表达方式 ,体现 出新媒 体时代 的审美 旨趣与 叙事 向度 。微 博客是 同时具有文字 、图片 、声音 、视频等 多种媒 体综合呈 现的 “ 超媒体 ”信息发布 平 台,文 本创作和发 布融 合 了多种 媒体 。文本 变异性强 ,形式多样化 。除传统 的单一 媒介文字 文本 ,还可 以运用 多媒介创作文本 ,混合 了文字、 图像 、声 音、视频等 ,将 这些媒介 有机结合 起来 ,产生 图文 并茂 、场 景逼真 、动 作传神 的新文本 ,这样 的文本具有 了立 体 多维 的艺术 空 间感 观 ,阅读 时产 生身 临其境 之感 , “ 通 感式 的各媒体直观 表意实现 了媒 体之 间的交互审美关 系 。 这既增 强了主体 的情 感直观体验 ,又丰 富了文本 的审美 表现 力 ,让 灵动 的文字和 图像媒介 之间 的表 意转换 ,形成 一个充
满 审美价值 的诗性 文本 。 开放 与 多样 的微 博 客文 学文 本 ,淡 化 了文 学 和非 文学 的界限 ,也使得 文学表意媒介 之间的界 限 日趋模 糊。当今 , 随着新媒体文 学的迅速兴起和 发展 ,技术与 艺术 实现高度融 合,大众 的审美 趣味 、思 维方 式和表达方法 不断更新 ,文学 的多媒体融合 并存显现 出综 合艺术的发展趋 势。一种新 的文 学形式创作在未 来创生也 并非没有可能 ,而微 博客文学作为 多媒体文学形态的出现则提供了一个 很好 的例证 。
多元化艺术表达
微 博 客 文 学 的 文 化 背 景 和 美 学 特 征 具 有 鲜 明 的 后 现 代 性。具有无 中心、无主题 、削平意义深度 、消解 崇高等后现 代审美范式 ,主题 、情节和 语言具有不确 定性,这也使其艺 术表 达具有 了多元性。 首先是 创作 中后现代 主义、现实主义 与浪漫主义方法等 交融运用 ,体 现 了艺术手 段多样性 。后现代 主义 以 “ 祛魅 ” 方式 作为 创作 方法 ,语 言和话 语表 达形 态 多样 ,充满 实验 性 ,例如拼 贴复制 、恶搞戏 仿、调侃嘲讽等 , 比较 明显 的体 现在 网络文 学中 。在这方 面,欧阳友权 教授 认为: “ 嘲讽神 圣、戏弄经 典、调侃崇高 ,是网上作 品特别 是网络文学平 民 姿态的必然 反应 ,也是 网络写手快乐审美 的主要手段和价值 取 向。”[ 1 在 网络数 字化生存 空间 的新 媒体视野 中 ,微博客 文学作为 网民 自我展示 的文本 空间 ,主要承 担大众休闲娱 乐 和 自我 审美 表 达 ,微 博 客 文 学 的 美 学 价 值 呈 现 出 意 义 平 面 化 和思想浅表 化倾 向,创作 价值认 同和 审美追 求显现 出欲望化 和世俗化性 征。 日常生活 是微 博客文学 的主 要叙事对象 ,以 描写生活 的原生状态为原 则,追求现实 真实的批判和反讽 , 以满足游戏 和愉悦地表达 欲望 ,成为大 众充分表达 自我 、展 示个人生活体验的诗意抒写。 微 博客 文 学 的兴起 ,一定程 度 上体 现 出文 学活 动 的文 学 性重 构 和 艺 术魅 力 复 归 。 马克 斯 ・ 韦伯 认 为 , 当事 物 中 的非 理性 因 素被科 学 主义 和理 性主 义清 理之 后 ,其 中 的神 圣感 和魅 惑力逐 渐祛 除 ,即其所 谓 的 “ 世界 的祛魅 ” ( t h e d i s e n c h a n t me n t o f t h e w o l r d )【 。与 “ 祛 魅 ” (d i s e n c h a n t ) 所对应 的词 是 “ 返魅 ” ( r e c h a n t me n t ),如果说媒体演变 直 接导致 了文 学活动 的 “ 祛 魅 ”后果 ,我们 发现 ,处在新媒体 发展 中的微 博客文学 却又 获得 了 “ 返魅 ”的艺术表现 。微 博 客文本 以新 媒体技术 的多媒介呈现造成对传 统文学诗性 的颠 覆 与重 构 ,达成 对文 学 审美 的技术 性祛 魅 。从 网络 文学 到 微 博 客 文 学 , 媒 体 技 术 的 不 断 更 新 和 普 及 , 使 得 文 学 更 多地 渗 入 到 大 众 日常 生 活 审 美 活 动 之 中 ,在 挑 战 文 学 惯 例 过 程 中 ,新媒体 文学 的文 学性似乎也在 一步 步消解 ,而文学精 英 时代 的神圣 光环也 因此逐 渐消隐 。微 博客 文学在其艺术 “ 祛 魅 ”的前提 下实现文 学性 “ 返魅 ”。首 先,微博客凭借 强大 的新媒体 技术功能 ,在 大众化创作 中达 成艺术 “ 祛魅 ”。微 博客文学运 用多媒介叙事 ,把 “ 语 言艺术”转变成 图文 并茂 的 电子 文 本 ,消 除 了 非 文 学 与 文 学 的 界 限 , 形 成 审 美 泛 化 结 果 ,大众 内心世界 的诗性叙事被 日常生活叙事方式代 替,直 观 的图像叙 事则淡化 了往 日 “ 凝神沉 思”的艺术情怀 。在重 建个人 与世 界的审美 关系中 ,电子 图文 视像的广泛使用让文 学趋 向式微 。此外 ,微 博客文学 自由平 等、实时交互 、图文
…
…
…
…பைடு நூலகம்
一
微博客文学后现代表征及其现实意义
吴英 文
微博客文 学作为后现 代主义思潮 下衍生 的新 媒体文学 , 具 有深 度 削平 、 中心 零散 、 直观 感性 等创 作 和消 费 方式 , 还具 有快捷传 播、即兴生 成和 即时 审美 等特 点。因此微博客 文 学创作呈现 出文本碎片 化、意义平 面化 、中心零散化等特 性 。 同时 ,微 博客多终端 、多媒体 、开放式 的媒 体传播 ,使 得微 博客文 学总是在不 断变化 。在文 化消费 背景 下 ,从创 作 到审 美过 程分 析 ,微 博客 文 学创 作 自身 具有 一定 的 审美 质 素 ,体现 出后 现代 的审美 意义 。无 论是文本 形式,艺术表达 或 创作主体 ,当中的创作 特性和创新 理念无不体 现 了微 博客 文 学求新求变 的美学追求 ,体现 出新媒体文 学的后现代文化 审美 价值 和 意 义 。
开放性文本叙事
“ 超 文 本 ”是 微博 客 文学 的主 要 文本 特性 ,每个 文本 都可 作为 叙事 节 点单 独存 在 ,并 且可 以与其 他文 本 互动 叙 事,呈现 开放性 的文本叙 事 。零散 化、非线 性、交互性 叙事 是微 博客文 学较为 明显 的叙事风格 ,微博客文 学展现 的方法 是立体式 的,具有多条 路径 。在微 博客 网站 ,不同 的文本 之 间可 以相 互承接 ,交 互叙事 ,加之 转发 的多线程便利 , 由此 形成 了延 伸 的跨 文本 群体 ,文本 之 间互 相关 联或 者 互不 关 联 。与 网络论坛B BS 相 比,交互式叙 事方式使微 博客文 学互 动性显得 更加活跃 ,文本也更 具开放性 。微 博客文学创 作有 些类似于路边 的广告牌涂 鸦游戏 ,作品首先 由第 一个 网友创 造 出第一 笔,其他人 再根据 自己的想法 自行 更改补充 ,这种 接龙式 的创作过程 中笔者可 以是几十个甚至 无数人 。文 本的 完成具有 不确 定性和开放 性 ,创作 是 由所有 的网 民共 同完 成 的,甚或 完成与否根本 不在乎 。在 互动式创 作中 ,改写 和续 写是文本 生成的主要表 现手段 ,文本之 间相 互映射 ,相 互指 向 彼 此 ,这 种 “ 照 镜 式 ” 的 镜 像 表 达 ,促 使 文 本 意 义 无 限 衍 生 ,具有 了可塑性 。即时性存在 的特性 ,使 得微博客文 学文 本不再受 时间和空 间的限制 ,创 作和发布都 获得 了较大 的灵 活度 ,不 同的文本之 间的联系更加 密切 ,增 强 了互动性 。作 者和读者 以主体 间性 的交互身份 参与创作 审美 ,运用复 制拼 贴 、戏 仿改 写等 富 有创造 性 的方 法 来完 成 一系 列 的互文 关 系, 以接 龙的方式实 现多个文 学文本的历 时性互动 ,形 成文 本 间 的承 接 关 系 ,这 样 相 互 紧 密 地 将 原 本 毫 不 相 关 的文 本 连 到一起,促成衍生新的文本表意 。 微 博客 作 为终 端 多元 化 的多媒 体 融 合 “ 超媒 体 ” ,形 成一个 图片、文字 、声音 、影像 等多媒体和 交互呈现 的新文 本形态 ,在 图像文化转 型背景 下,这样 的文 本形态丰 富 了微 博客文学 的表达方式 ,体现 出新媒 体时代 的审美 旨趣与 叙事 向度 。微 博客是 同时具有文字 、图片 、声音 、视频等 多种媒 体综合呈 现的 “ 超媒体 ”信息发布 平 台,文 本创作和发 布融 合 了多种 媒体 。文本 变异性强 ,形式多样化 。除传统 的单一 媒介文字 文本 ,还可 以运用 多媒介创作文本 ,混合 了文字、 图像 、声 音、视频等 ,将 这些媒介 有机结合 起来 ,产生 图文 并茂 、场 景逼真 、动 作传神 的新文本 ,这样 的文本具有 了立 体 多维 的艺术 空 间感 观 ,阅读 时产 生身 临其境 之感 , “ 通 感式 的各媒体直观 表意实现 了媒 体之 间的交互审美关 系 。 这既增 强了主体 的情 感直观体验 ,又丰 富了文本 的审美 表现 力 ,让 灵动 的文字和 图像媒介 之间 的表 意转换 ,形成 一个充
满 审美价值 的诗性 文本 。 开放 与 多样 的微 博 客文 学文 本 ,淡 化 了文 学 和非 文学 的界限 ,也使得 文学表意媒介 之间的界 限 日趋模 糊。当今 , 随着新媒体文 学的迅速兴起和 发展 ,技术与 艺术 实现高度融 合,大众 的审美 趣味 、思 维方 式和表达方法 不断更新 ,文学 的多媒体融合 并存显现 出综 合艺术的发展趋 势。一种新 的文 学形式创作在未 来创生也 并非没有可能 ,而微 博客文学作为 多媒体文学形态的出现则提供了一个 很好 的例证 。
多元化艺术表达
微 博 客 文 学 的 文 化 背 景 和 美 学 特 征 具 有 鲜 明 的 后 现 代 性。具有无 中心、无主题 、削平意义深度 、消解 崇高等后现 代审美范式 ,主题 、情节和 语言具有不确 定性,这也使其艺 术表 达具有 了多元性。 首先是 创作 中后现代 主义、现实主义 与浪漫主义方法等 交融运用 ,体 现 了艺术手 段多样性 。后现代 主义 以 “ 祛魅 ” 方式 作为 创作 方法 ,语 言和话 语表 达形 态 多样 ,充满 实验 性 ,例如拼 贴复制 、恶搞戏 仿、调侃嘲讽等 , 比较 明显 的体 现在 网络文 学中 。在这方 面,欧阳友权 教授 认为: “ 嘲讽神 圣、戏弄经 典、调侃崇高 ,是网上作 品特别 是网络文学平 民 姿态的必然 反应 ,也是 网络写手快乐审美 的主要手段和价值 取 向。”[ 1 在 网络数 字化生存 空间 的新 媒体视野 中 ,微博客 文学作为 网民 自我展示 的文本 空间 ,主要承 担大众休闲娱 乐 和 自我 审美 表 达 ,微 博 客 文 学 的 美 学 价 值 呈 现 出 意 义 平 面 化 和思想浅表 化倾 向,创作 价值认 同和 审美追 求显现 出欲望化 和世俗化性 征。 日常生活 是微 博客文学 的主 要叙事对象 ,以 描写生活 的原生状态为原 则,追求现实 真实的批判和反讽 , 以满足游戏 和愉悦地表达 欲望 ,成为大 众充分表达 自我 、展 示个人生活体验的诗意抒写。 微 博客 文 学 的兴起 ,一定程 度 上体 现 出文 学活 动 的文 学 性重 构 和 艺 术魅 力 复 归 。 马克 斯 ・ 韦伯 认 为 , 当事 物 中 的非 理性 因 素被科 学 主义 和理 性主 义清 理之 后 ,其 中 的神 圣感 和魅 惑力逐 渐祛 除 ,即其所 谓 的 “ 世界 的祛魅 ” ( t h e d i s e n c h a n t me n t o f t h e w o l r d )【 。与 “ 祛 魅 ” (d i s e n c h a n t ) 所对应 的词 是 “ 返魅 ” ( r e c h a n t me n t ),如果说媒体演变 直 接导致 了文 学活动 的 “ 祛 魅 ”后果 ,我们 发现 ,处在新媒体 发展 中的微 博客文学 却又 获得 了 “ 返魅 ”的艺术表现 。微 博 客文本 以新 媒体技术 的多媒介呈现造成对传 统文学诗性 的颠 覆 与重 构 ,达成 对文 学 审美 的技术 性祛 魅 。从 网络 文学 到 微 博 客 文 学 , 媒 体 技 术 的 不 断 更 新 和 普 及 , 使 得 文 学 更 多地 渗 入 到 大 众 日常 生 活 审 美 活 动 之 中 ,在 挑 战 文 学 惯 例 过 程 中 ,新媒体 文学 的文 学性似乎也在 一步 步消解 ,而文学精 英 时代 的神圣 光环也 因此逐 渐消隐 。微 博客 文学在其艺术 “ 祛 魅 ”的前提 下实现文 学性 “ 返魅 ”。首 先,微博客凭借 强大 的新媒体 技术功能 ,在 大众化创作 中达 成艺术 “ 祛魅 ”。微 博客文学运 用多媒介叙事 ,把 “ 语 言艺术”转变成 图文 并茂 的 电子 文 本 ,消 除 了 非 文 学 与 文 学 的 界 限 , 形 成 审 美 泛 化 结 果 ,大众 内心世界 的诗性叙事被 日常生活叙事方式代 替,直 观 的图像叙 事则淡化 了往 日 “ 凝神沉 思”的艺术情怀 。在重 建个人 与世 界的审美 关系中 ,电子 图文 视像的广泛使用让文 学趋 向式微 。此外 ,微 博客文学 自由平 等、实时交互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