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202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2020年)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歧.(qí) 憔.悴(jiāo) 祷.告(tāo) 匿.笑(nì)
B.菡萏.(dàn) 侍.弄(shì) 瘫.痪(tān) 霎.时(shà)
C.嫩.芽(nèng) 诀.别(jué) 攲.斜(qī) 姊.妹(zǐ)
D.粼粼.(nín) 淡雅.(yá) 徘徊.(huí) 反悔.(huǐ)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凝望繁密轰轰烈烈垂垂暮老
B.笼罩颤抖淅淅沥沥查言观色
C.懊丧遗撼时隐时现身漂异乡
D.架接褪尽祸不单行荒草萋萋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神农架是一片人迹罕至
....的神秘原始森林。
B.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小刚不求甚解
....,又把这个题目研究了一番。
C.这下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好朋友小红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
D.请别把这两件不相关的事情混为一谈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天津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
B.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C.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D.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从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湧了出来。
②海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
③那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④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⑤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到清清楚楚了。
A.①②④③⑤B.①②⑤③④
C.③⑤②④①D.③①④②⑤
7、古诗文默写
(1)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百草丰茂。
(3)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
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4)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5)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6)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止.有剩骨(_____)
(2)目似瞑,意.暇甚(_____)
(3)一狼洞.其中(_____)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_____)
2.与例句“一狼洞其中”中的“其”所指代的内容相同的一项是()
A.恐前后受其敌
B.屠乃奔倚其下
C.屠自后断其股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会飞的蒲公英
潘小娴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
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
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
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
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
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
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盛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
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
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真切了。
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
我惊讶地睁大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
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荫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荫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嫩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片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
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所期待的吗?
1.文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什么?
2.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你觉得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请说明理由。
3.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了哪些事?
4.文章最后一段中说道:“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所期待的吗?”请联系全文,说说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
2、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顾晓蕊
①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
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②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
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
就让我头疼
..。
③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
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
”班上哄堂大笑。
④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
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
”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
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
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
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⑤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
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
“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
老人叹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
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
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
⑥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
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⑦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
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
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⑧我想去他家看看。
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
”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⑨走到院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⑩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
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
”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
”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
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
⑪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
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
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⑫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
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
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
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
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
”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
”“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⑬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
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1.本文的题目是《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结合全文,围绕着“眼泪”,请你概括李想的这一滴眼泪掉下来所经历的变化过程。
父母外出打工,他哭干眼泪——→挨别的孩子打,他昂着头,__________——→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像没事人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获得了父母的温暖,_________。
2.如何理解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头疼”?请你概括出老师头疼的原因。
3.按照括号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
(1)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2)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
(修辞手法的角度)
4.李想以前上课走神,后来为什么会认真听讲了?
5.仔细揣摩第8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第一人称把老师“深深的挫败感”具体地描述出来。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
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我真想: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
请以“我真想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把题目补充完整;⑵自选文体;⑶不少于600字;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一
B
A
B
B
C
D
行舟绿水前树木丛生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
随君直到夜郎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
1.仅,只神情、态度挖洞狡猾
2. B
3.(1)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面前。
(2)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4.(示例)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三
1.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2.顺叙。
文章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回忆作者的成长经历的,从文章中的“童年的我”“我上小学了”“我考上了中学”“几年之后”“从此”等词语可以看出。
3.童年时,妈妈带“我”去看蒲公英;上小学时,妈妈给“我”缝了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上中学时,妈妈为“我”做绣着蒲公英的连衣裙;上大学后,妈妈鼓励“我”要像蒲公英一样飞得更高。
4.每一个山里的母亲都期待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意思对即可)
【答案】
1.不让眼泪落下来不哭终于掉下眼泪
2.“头疼”的意思是烦恼、苦恼;因为李想上课不认真听课;和别人打架;性情冷漠,不愿意和老师沟通,所以老师会感到“头疼”。
(意近即可)
3.(1)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表现了李想冷漠、倔强和对人不信任的心理。
(意近即可)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将卸下心理负担的李想的欢快与轻盈描绘了出来。
(意近即可)
4.外出打工的父母决定以后留在李想的身边,这让他重拾了久违的爱,又获得了生活的希望。
(意近即可)
5.示例:多么冷漠的孩子啊,他究竟在想什么?我真是失败啊!一个如此需要关心的孩子,我竟一直未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