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致药
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郑宏;秦志华;陈晓丽;明湘虹;袁瑛
【期刊名称】《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年(卷),期】2024(8)6
【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进行抗结
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
伤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并进行抗结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1
个月后有无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可分为损伤组(32例,有肝损伤)和未损伤组(48例,无
肝损伤)。
将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
结果损伤组患者中年龄≥40岁、有糖尿病史、有肝脏病史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乙肝病毒脱氧核糖苷酸(HBV-DNA)水平过高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无损伤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
龄≥40岁、有糖尿病史、有肝脏病史及血清AST、ALT、TBiL、HBV-DNA水平
过高均是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针对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有糖尿病史、有肝脏病史及血清AST、ALT、TBiL、HBV-DNA水平过高,可根据上述因素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及身体状态,早发现及早预防,精准预测以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降低药物性肝损伤对患者影响。
【总页数】3页(P109-111)
【作者】郑宏;秦志华;陈晓丽;明湘虹;袁瑛
【作者单位】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结核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1
【相关文献】
1.抗结核治疗致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2.抗结核治疗致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3.62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4.恩替卡韦治疗血清HBeAg阳性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合并肺结核患者预防抗痨治疗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效果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