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鄞州区余姚市2024学年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自选模块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鄞州区余姚市2024学年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自选模块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寂寞书院冷
叶文玲
①四月间,走洛阳,途经嵩山,发现了一处“新大陆”——嵩阳书院。

②驻足留连时,相识恨迟的感慨油然而生。

③这处在我是第一次见识的所在,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是与庐山白鹿洞书院等齐名的我国四大书院之一。

可是,它如今悄悄立于深山的清高,它少有游迹的冷寂,令我讶然。

④书院和寂寞,本是绝不相称的对立词,可是,寂寞于书院,在特定的时代和情境中,仿佛是注定的宿命。

⑤古往今来,人们无不知嵩山,知它崛立中原,峻崖千仞。

是名贯中外的中华四大名山之一;如今年轻人也知嵩山,只知它脚下的名刹少林寺,一场电影教少林寺跻身为全国旅游点之最;《牧羊女》的歌声至今绵绵不衰,李连杰因为少林寺而成为武林和影坛双杰,投身商海引起的商业效应也为别的从商者望尘莫及。

⑥同样位于嵩山怀抱中的书院,就全然不是如此了。

⑦我无法得知书院的当年规模,但见它选择在这样一处深山腹地辟地起宅,是很见开辟者的一番苦心的。

它所背倚和面朝的,都是壁立千丈的嵩山,巍巍嵩岳,是喻示学问的高深,还是比拟攀登的艰难?门前门后那早已湮没却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院里那两棵历时千年几人抱不过来的汉柏大将军和二将军,都增加着它无以言喻的苍凉。

⑧书院古老矣,但它曾经在人们心里生下的根,却不会衰败;它曾经传道解惑所立下的功德,也应为所有的受惠者铭记不忘。

⑨我在那两棵古意森森的汉柏间徘徊,诚如我在《嵩山古柏》中所叙,这两棵古树是我平生所见最具生命象征的老树,它虬枝盘曲,清气自流,越时千余年而依旧岁岁华生翠叶,遭大雷击劈而临绝不毙!当在书院留连良久后,我更觉得它们的存在,就是书院的天然见证和最佳伴侣,它们已到龙钟之年却巍然挺拔的身躯,它们多皴而苍黑的树纹叶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史的生动具象。

⑩书院的现址只剩下了前后两进的小小屋舍。

是否是当年院舍自然也难考究。

历尽风霜,几经浩劫,价值连城的国宝文物尚且荡然无存,何况这几近湮没的书院?因此,空落的院舍中,诸如什么先贤手译文书宝卷自然是没有的。

但是,我依然钦佩那些想到要标识它尊奉它的有识之士,钦佩努力设法恢复它的旧迹的人们,他们毕竟想到在热热闹闹的少林寺高处,还有这处对世人有所教益的所在。

⑪就在这小小屋舍的粉墙上,我又看到了今人书写的有关嵩阳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的介绍,行文虽只几款,却使我对这所曾在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书院更为敬仰:却原来,它是自宋至清末于官学私学之外的一种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它既是教育教学机关,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⑫介绍又说,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进行会讲,开展争辩;教学也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在学习上也以学生个人阅读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⑬令人再次怦然心动的还有后面一条:书院内师生关系融洽,相互之间的感情深厚,书院的名师不仅以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的品德感染学生。

⑭我一改往常对一些花花绿绿景地中的道具不屑一顾的习惯,特别有兴味地坐在了那张古朴而漆色斑驳两头翘卷的讲案后面,坐在那把同样古朴的木椅上,遥忆着自己的做学生年代和当教师年代。

⑮我在这案后椅上凝然端坐的一刻间,思绪汹涌,滋味万千,人生的许多体味似乎都齐齐在这一刻聚集。

⑯世上事也许就这样:越不是行中人,越能激发新鲜的刺激和感触。

我也如是。

越对照少林寺的热闹,我越为这书院的清冷而感到不是滋味——在我留连的个把小时中,几乎没有第二茬游人光顾此地。

⑰我在想,假如改一个字将书院的书改为寺;假如将这张讲案换成几尊红头赤面的什么菩萨大佛,这儿肯定香火袅袅,游人不绝,门票高昂,收入丰盈。

管理员或主持者肯定也会成为如今的小康人物。

而与此相应的,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的教学精神,却就真的从此湮没无闻,而烛火阑珊中,再也无人记得嵩山深处曾经有过这么一所不凡不俗的嵩阳书院。

⑱看来,寂寞和清冷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

⑲话又说回来,与其向热闹得不伦不类亵渎了精神品格的世俗投降,我宁可见它继续清冷下去。

因为,背倚高山的它,至少承载过光荣的使命,至少贮留了我们对它的怀念和思考,至少拥有山中高士的那份清雅胸襟,至少还拥有“尽收城廓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的那份怡然和旷达。

(选自《美文十年精华》有改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⑤段用嵩山和少林寺游人如织的热闹,反衬嵩山书院的寂寞,表达对历史文化、高尚精神遭到冷落的失望,对功利世俗的不满。

B.文章第⑦段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描绘了壁立千丈的嵩山,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和古意森森的柏树,与书院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C.文章第⑨段抓住古柏这一意象,古柏不仅是历史悠久的嵩阳书院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顽强生命力的象征,厚重而富有底蕴。

D.全文紧紧扣住“寂寞”和“冷”来写。

然而在书院的寂寞冷清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火热的内心,以及他对书院的矛盾忧思。

2.文章第⑧段划线句中的“根”和“功德”具体是指什么,请联系全文进行概括分析。

3.作者为什么说“寂寞和冷清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段时间,“区块链”成为舆论热词。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党中央的前瞻判断,让“区块链”走进大众视野,成为金融资本、实体经济和社会舆论共同关注点。

从网络强国到大数据,从媒体融合到区块链,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瞄准技术变革前沿,展现出党中央的方向把握力、前瞻判断力和未来预见力,引领着中国产业变革和经济转型的步伐。

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专门强调“区块链”,则为区块链的发展和应用打开了想象空间。

什么是区块链?从科技层面来看,区块链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很多科学技术问题。

从应用视角来看,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

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

而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

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为实现社会征信提供全新思路;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可以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区块链形成“共识机制”,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真正实现从“信息互联网”到“信任互联网”的转变;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能够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从而大大拓展了人类相互合作的范围。

总体而言,区块链通过创造信任来创造价值,它能保证所有信息数字化并实时共享,从而提高协同效率、降低沟通成本,使得离散程度高、管理链条长、涉及环节多的多方主体仍能有效合作。

区块链“未来已来”,但也要保持理性。

区块链技术与加密货币相伴而生,但区块链技术创新不等于炒作虚拟货币,应防止那种利用区块链炒作空气币等行为。

同时还要看到,区块链目前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安全、标准、监管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对于利用区块链存储、传播违法违规信息,运用区块链进行非法交易、洗钱等行为,也应该予以严厉整治。

通过包容审慎监管,既包容试错又严禁越界,才能更好推动区块链创新发展。

发展区块链大方向没有错,但是要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方能在有序竞争中打开区块链的发展空间。

中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早有布局,已有20多个省份出台推动区块链产业的政策,人才储备相对充足,应用场景比较丰富,完全有条件在这个新赛道取得领先地位。

从更大视野来看,人类能够发展出现代文明,是因为实现了大规模人群之间的有效合作。

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也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了人类社会的分工协作。

在此基础上,区块链技术将极大拓展人类协作的广度和深度。

也许,区块链不只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更是下一代合作机制和组织形式。

(摘编自李拯《区块链,换道超车的突破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A.区块链技术打通了部门间的“数据壁垒”,从而建立了一个全球性的信用共识体系。

B.区块链的出现虽与虚拟货币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区块链并不能和虚拟货币划等号。

C.区块链目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任何运用区块链进行活动的行为都是可以包容试错的。

D.我国在区块链领域基础好、布局早、政策优、人才足、市场大,具有国际领先地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到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块链,体现了区块链的重要性。

B.文章主要从特点、现状、意义等方面对区块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

C.文章在论述我国区块链的发展时,既有对现实的观照,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D.文章最后-段类比论证了区块链也许是下一代合作机制和组织形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变革日新月异,互联网、大数据、媒体融合等都是不同时期的前沿技术。

B.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公开透明等特点,应用场景丰富。

C.区块链的颠覆性不在于信用的建立,而在于保证所有信息数字化并实时共享。

D.我国应瞄准区块链这一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突破口,同时也要保持理性。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几年来,中国动漫行业的繁荣早已有目共睹。

大量动漫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诸如漫画、COS、轻小说、同人画等动漫行业的分支领域,也都获得了不少投资。

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开始大量涌现,整个行业变得朝气蓬勃。

资本的快速投入自然也吸引了大型公司入驻。

近日,阿里大文娱与迪士尼旗下发行公司签下多年合约,最多最全的迪士尼经典动画内容将登陆优酷及天猫魔盒;迪士尼每年将会有超过千集的动画在优酷播出。

相比于日本,中国的人口数量就已占据优势,动漫爱好者在人口规模上远超日本,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但是中国动漫的发展却充满了坎坷、艰难。

国家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动漫这一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行业发展的资助计划。

在今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就谈到了“小猪佩奇”著作权纠纷案这一事件,聚焦动漫产业知识授权,由此也可以看出动漫产业已经走上市场舞台。

(摘编自《别对动漫有偏见,空白市场潜力无限》)
材料二:
(摘编自《2018年中国动漫行业研究报告》)
材料三:
在从印度尼西亚飞往突尼斯的一些国际航班上,观众可以欣赏到来自中国的原创3D动画片《美食大冒险》。

即使在航程结束后,观众打开当地电视或登录亚马逊网站,也能继续收看包强的功夫故事视频。

据介绍,《美食大冒险》已在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授权发行。

广州易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程海明说,仅电视版权费,它就带来了1000多万元的收入。

《美食大冒险》讲述了铲奸除恶、维护正义的故事,借助中国深厚的美食文化和武术底蕴,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

广州漫友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原创漫画《爆笑校园》也很受欢迎。

漫友公司副总经理张显峰说,《爆笑校园》的作者朱斌很有才华,把课堂故事变成了海外读者的欢乐源泉。

《爆笑校园》对国外有明显的溢出效应。

(摘编自《越来越多中国原创动漫走向海外》)
材料四: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于4月26日在杭州举行。

这个活动是由政府资助的,吸引了大量的在线平台运营商、广播公司和动画制作人。

除了参与组织的两次会议,CMC还安排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儿童节目总监爱丽丝·韦伯为主讲人。

据C21媒体报道,她阐述了BBC面对年轻观众所面临的数字挑战的计划。

——英国儿童媒体会议官网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行,参观者于5月2日在动漫节上欣赏好莱坞电影《星球大战》里的“帝国军浩荡列阵”场景。

由身为黑暗力量代表的黑武士人偶率领众多暴风兵人偶列阵,呈现电影的震撼力。

本届国际动漫节共有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的动漫企业、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参展参会参赛。

——新加坡《联合早报》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行,不仅吸引了82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参赛,也启动了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揭晓了金猴奖,多部国内外优秀作品获奖。

动漫节上,经典四格小漫画记录世界大变化,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中国动画产业进入盘整期,从重规模走向重精品,在艺术和技术上继续探索,努力创作出能讲“国际语言”的“中国故事”。

——中国中央电视台
(摘编自《海内外媒体评论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几年,中国动漫行业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阶段,相关企业及分支领域多,优秀作品多,国家也比较重视。

B.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人大会议中谈到了“小猪佩奇”事件,这说明我国动漫产业已经走上市场舞台。

C.《美食大冒险》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观众的青睐,原因是作品讲述了铲奸除恶、维护正义的故事。

D.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充满了坎坷,原先比较重视产业的规模,缺乏“国际语言”,而且精品意识也不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动漫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本快速投人、国家政策支持、原创力度大、让作品接轨世界等多方面因素。

B.中国动漫市场前景广阔、潜力无限,这跟中国的人口多,动漫爱好者人口规模相对较大有一定的关系。

C.用户观看动漫时在意的因素很多,但是对剧情、人物形象关注度较高,可以看出用户在观看时很重视内容。

D.中国国际动漫节得到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表明中国的动漫作品在艺术上已进入世界顶尖行列。

3.阅读材料四,说说三方报道内容的异同以及各方这样报道的用意。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滕宗谅,字子京,河南人。

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其后仲淹称其才,乃以泰州军事推官召试
..学士院。

改大理寺丞,知当涂、邵武二县,迁殿中丞。

会禁中火,诏劾火所从起,宗谅与秘书丞刘越皆上疏谏。

宗谅曰:“伏见掖庭遗烬延炽宫闼虽曰人事实系天时若诏书亟下引咎涤瑕则中外莫不感动然诏狱未释,鞫讯尚严,恐违上天垂戒之意,累两宫好
生之德。

且妇人柔弱,棰楚之下,何求不可?万一怀冤,足累和气。

祥符
..中,宫掖火,先帝尝索其类置之法矣,若防患以刑而止,岂复有今日之虞哉。

诚愿修政以禳之,思患以防之。

”疏奏,仁宗为罢诏狱。

时章献太后犹临朝,宗谅因请太后还政,而越亦上疏。

太后崩,擢尝言还政者,越已卒,赠.右司谏,而除宗谅左正言。

后迁左司谏,坐言宫禁事不实,降尚书祠部员外郎、知信州。

久之,通判江宁府,徙知湖州。

元昊反,除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知泾州。

葛怀敏军败于定州,诸郡震恐,宗谅顾城中兵少,乃集农民数千戎服乘城,又募勇敢,谍知寇远近及其形势,檄报旁郡使为备。

会范仲淹自环庆引蕃汉兵来援,时天阴晦十余日,人情忧沮,宗谅乃大设牛酒迎犒士卒;又籍定州战没者于佛寺祭酹之,厚抚其孥,使各得所。

于是边民稍安。

仲淹荐以自代,擢天章阁待制,徙庆州。

御史梁坚劾奏宗谅前在泾州费公钱十六万贯,及遣中使
..检视,乃始至部日,以故事犒赉诸部属羌,又间以馈遗游士故人。

宗谅恐连逮者众,因焚其籍以灭姓名。

仲淹时参知政事,力救之,止降一官,知虢州。

御史中丞王拱辰论奏不已,复徙岳州,稍迁苏州,卒。

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所莅州喜建学,而湖州最盛,学者倾江、淮间。

(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二·滕宗谅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伏见掖庭遗烬/延炽宫闼/虽曰人/事实系天/时若诏书亟下/引咎涤瑕/则中外莫不感动/
B.伏见掖庭遗烬/延炽宫闼/虽曰人事/实系天时/若诏书亟下/引咎涤瑕/则中外莫不感动/
C.伏见掖庭/遗烬延炽/宫闼虽曰人事/实系天时/若诏书亟下/引咎涤瑕/则中外莫不感动/
D.伏见掖庭/遗烬延炽/宫闼虽曰人/事实系天/时若诏书亟下/引咎涤瑕/则中外莫不感动/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试是对科举的补充,皇帝召见人才进行面试,合格者直接任职。

B.祥符是宋真宗年号,年号始于汉武帝,为古代中国封建王朝独有。

C.文中“赠”指古代帝王对死者赠以官爵或称号,以表示褒奖。

D.中使是皇帝从宫廷中派到外地负责调查或传令的使者,多为宦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滕宗谅有才。

同年进士范仲淹赞其才华,还推举他代替自己的职务,他本人也注意培养人才,任职地方时喜欢兴办学校,尤以湖州为盛。

B.滕宗谅聪慧。

宫中失火,为避免冤情,他以严刑逼供将违背上天,连累两宫好生之德为由,并以先帝为例,劝皇帝修明政令以预防灾祸。

C.滕宗谅勇敢。

定州兵败之后,泾州兵力不足,身为知州的他身穿军服,与数千农民登上城墙以侦察战场形势,并通告附近州郡做好防备。

D.滕宗谅遭劾。

御史梁坚弹劾他耗费公款十六万贯,这笔巨款其实是他初至泾州时按照先例犒赏各部羌人、偶尔送钱给游士和老朋友所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帝尝索其类置之法矣,若防患以刑而止,岂复有今日之虞哉。

(2)又籍定州战没者于佛寺祭酹之,厚抚其孥,使各得所。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渡江云①
周邦彦
晴岚②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

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③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

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

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④。

愁宴阑、风翻旗尾⑤,潮溅乌纱。

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

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注)①宋哲宗执政,新党因政治局势的改变而被重新启用,周邦彦被召汴,途径荆州时作此词。

②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

③委曲:曲折延伸。

④长安日下:借代北宋都城──汴京。

⑤旗尾:比喻党派和官禄。

1.“晴岚低楚甸”中的“楚”借代_____________;“指长安日下”一句,化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

2.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本词的上阙。

6、(1)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七则》)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____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
(4)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终南山》)
(5)___________,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荀子《劝学》)
(6)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

(曹植《白马篇》)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8)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7、文创产品就是文化的延伸品。

中国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经过巧妙构思,可以制成书签、折扇、手机壳、行李牌…… 如果请你从《红楼梦》、《三国演义》或《论语》三本书中任选一本,为其设计一款文创产品,你会设计什么?又会怎样设计?描述你的产品,并说明设计意图。

(不少于 100 字)
8、微写作
在西班牙举行的一场自行车赛上,车手伊斯梅尔·埃斯特万在距离终点只有 300 米时不幸遭遇爆胎,他只能扛起自行车跑向终点。

而此时他身后的竞争对手奥古斯汀·纳瓦罗拒绝超越对手,慢慢地跟随其身后。

后来,埃斯特万想把奖牌送给纳瓦罗,但遭到了婉拒。

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 150 字。

①这一消息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发表看法。

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

②请发挥想象,描写当时比赛终点的场景。

要求:具体、形象,有画面感。

③请以“对手”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9、简答题。

(1)《红楼梦》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一回中“袭人知道他心内别的还犹可,独有晴雯是第一件大事”,书中哪些情节可以印证这句话?
(2)《哈姆莱特》中“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这是谁的旁白?这件事指什么事?
参考答案
1、1.B
2.“根”是指嵩阳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流传下来的教育精神。

“功德”指书院传承丰硕的教育成果:①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

②自由开放、尊重个体发展的教育思想。

③民主和谐、以德化人的教育理念。

3.①书院选址和自然环境寂寞冷清。

居于深山腹地,攀登艰难。

创办书院的人刻意选择了一个寂寞冷清的地方;现在的书院历尽风霜,疏于修整,游人甚少,被遗忘已久,更见寂寞冷清。


②秉承书院精神,坚守高尚精神的人是寂寞冷清的。

管理者没有用书院来营利,不向世俗投降,在寂寞中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有行中人才会来到书院寻古。

③传承书院的历史文化和教育精神,不向世俗的物质主义屈服,坚守高尚的精神品格是我们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的历史责任,这就是一种宿命。

【解题分析】
1.本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

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与书院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错误,第⑦段主要运用的是比喻、象征手法,通过描绘壁立千丈的嵩山,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和古意森森的柏树,表现书院的冷清。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理解词语的本意,然后结合语境,理解该词语的语境意和深层含义,另外,还要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书院古老矣,但它曾经在人们心里生下的根,却不会衰败”,此处的“根”是指嵩阳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流传下来的教育精神。

“它曾经传道解惑所立下的功德,也应为所有的受惠者铭记不忘。

”这里所说到“功德”,是指书院传承丰硕的教育成果,具体来说,书院实行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其自由开放、尊重个体发展的教育思想,其民主和谐、以德化人的教育理念等,都是其“功德”。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能力。

首先明确题干要求,“作者为什么说‘寂寞和冷清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抓住关键词“寂寞”、“冷清”和“宿命”,找到文中对应的文段,结合全文进行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