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俗称为。
(2)H的化学式为。
G必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填符号)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熟石灰(或消石灰)(2)Fe3O4,Fe2+
(3)CaO+H2O=Ca(OH)2(4)2H2O 通电
2H2↑+ O2 ↑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生成C可以发生电解,故C是水,水电解生成的F可供给呼吸,故F是氧气,则E是氢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X是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B是氢氧化钙;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故A是酸,能与单质Y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G,则Y是铁;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1)B的俗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2)H的化学式为Fe3O4 ,G必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Fe2+;(3)反应②的化
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
2H2↑+ O2 ↑。
考点:物质的推断与转化
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小明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操作①是___
(2)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的成分是_______。
(3)生成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 。
(4)上述实验 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原固体粉末中含有NaCl、NaNO3。
【答案】过滤 CuSO4 2NaOH+ MgCl2== Mg(OH)2↓+2NaCl不能
【解析】
【详解】
硫酸铜溶液为蓝色,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固体粉末溶解后溶液为无色,说明没有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氯化镁,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氯离子,但由于氯化镁中有氯离子,因此不能证明原粉末中有氯化钠。
故:
操作①是过滤,目的是将沉淀与溶液分离;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的成分是硫酸铜;
生成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 MgCl2== Mg(OH)2↓+2NaCl;
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原固体粉末中含有NaCl、NaNO3。
3.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D能参与光合作用,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成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每个虚线圈中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
(2)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反应F﹣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反应B→F的现象是_____
【答案】H2O22H2O 通电
2H2↑+O2↑Ca(OH)2+Na2CO3=CaCO3↓+2NaOH放出大量热
【解析】
【分析】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D能参与光合作用,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F能够和D反应,因此F是氢氧化钙,D是二氧化碳,B是水;A能够产生水和C,水也能产生C,因此A可以是过氧化氢,C是氧气;氢氧化钙能够和G反应,氢氧化钙和G都能产生E,E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E可能是碳酸钙;则G可能是碳酸钠.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为过氧化氢,其化学式为H2O2,故填H2O2。
(2)由分析可知,B为水,C为氧气,B→C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
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 通电
2H2↑+O2↑。
(3)F为氢氧化钙,E为碳酸钙,且每个虚线圈中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所以反应F→E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4)B为水,F为氢氧化钙,反应B→F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观察到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热,故填放出大量热。
4.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
已知C、丙均为黑色粉末,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试推断: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甲_____、E_____;丙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B+甲:_____;
C+E→丙+D:_____。
丙→乙:_____。
【答案】H 2O 2 O 2 CO Fe A →B+甲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 2O 2
2
MnO 2H 2O+O 2↑ 4CO+Fe 3O 4
高温
3Fe+4CO 2 Fe+H 2SO 4=FeSO 4+H 2↑(或Fe+2HCl =
FeCl 2+H 2↑)。
【解析】 【分析】
物质A 能生成B 和单质甲,且A 与B 的组成元素相同,可判断A 可能为过氧化氢、B 为水;B 又能生成单质甲和乙,即可确定B 为水,甲为氧气,乙为氢气;黑色单质丙能通过反应生成氢气,那么丙就是铁粉,氧气能生成黑色粉末C ,C 又能生成铁,故C 为四氧化三铁,那么D 应该是二氧化碳,ED 组成元素相同,E 应该是一氧化碳,C 和E 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丙和D ,进一步证明了E 和D 分别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A 是H 2O 2,甲是O 2,E 是CO ,丙是Fe ; (2)A→B+甲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 2O 2
2
MnO 2H 2O+O 2↑;
C+E→丙+D 是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Fe 3O 4
高温
3Fe+4CO 2;
丙→乙是铁和酸的反应,如盐酸、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Fe+H 2SO 4=FeSO 4+H 2↑(或Fe+2HCl =FeCl 2+H 2↑)。
5.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碳、铜、氧气、氧化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用它们进行击鼓传球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最后一位将球投篮.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 ~G 的位置上,使篮球能从A 传到G .其中A 在常温下是液体,固体B 的俗称为干冰.
请回答:
(1)A 的化学式为_____;碳应放在位置_____上.
(2)B 和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反应. (3)写出A ~G 传递过程中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2O C C+CO2高温
2CO 化合 2Fe2O3+3C
高温
4Fe+3CO2↑
【解析】
【分析】
A在常温下是液体,固体B的俗称为干冰,因此A是水,B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和碳反应,则C是碳;碳能够和氧化铁反应,氧化铁能和一氧化碳反应,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氧气能和铜,带入验证符合要求。
【详解】
(1)由上分析可知A是水,碳在C位置上。
(2)B和C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CO2高温
2CO,
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
(3)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因此只有碳和氧化铁反应产
生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2Fe2O3+3C 高温
4Fe+3CO2↑。
6.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C、O、Na、Cl、Ca、Mn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X和Y反应生成A和Z,其中Y、Z常作灭火剂,X中含3种元素,Z的化学式为
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
(3)向D中逐滴加入C,会生成一种生命必须的气体,C和Z含有相同种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写出符合要求的4种物质:(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①②③④
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H 2O Ca (OH )2 2
2222MnO 2H O 2H O+O ↑
HCl H 2O 2 H 2O H 2O CaCO 3 MnO 2 CaO NaOH 【解析】 【分析】 【详解】
(1)A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 为碳酸钙,能与碳酸钙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应为六种元素中H 、Cl 元素组成的盐酸,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2)X 和Y 反应生成碳酸钙和Z ,其中Y 、Z 常作灭火剂,X 中含3种元素,所以Z 是水,Y 是二氧化碳,X 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Z 的化学式为H 2O ,X 的化学式为Ca (OH )2;
(3)向X 溶液中加入Y 会生成Z 和W ,其中X 、Z 组成元素相同,且四种物质均为六种元素所组成的物质,因此可推测物质X 为过氧化氢,而物质Z 为水、W 为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
22
22MnO 2H O 2H O+O ↑;
(4)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 处水面降低,b 处水面升高,说明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气体或有大量热量放出,在以上物质中,固体碳酸钙可与液体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锰能催化液体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固体氧化钙遇液体水能放出大量的热而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所以
① ② ③ ④ 液体 HCl H 2O 2 H 2O H 2O 固体
CaCO 3
MnO 2
CaO
NaOH
7.A 、B 、C 、D 、E 、F 是 H 2、CuO 、Na 2CO 3、HCl 、Ca(OH)2、CO 2 中的一种,把部分 物质两两组合进行实验,现象如下表。
混合物质 B+C C+D D+E 现象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1)B 和 C 混合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写化学式,下同),D 物质是_____。
(2)A + F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上述六种物质之间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一共有_____个。
(4)上述六种物质中,有的物质之间能双向转化,如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CO2 Ca(OH)2 H2 + CuO
===Cu + H2O。
四 Na2CO3 CO2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C+D和D+E产生沉淀,可知D为Ca(OH)2,C、E分别为碳酸钠和二氧化碳中一个,又根据B+C产生气体,可知C为碳酸钠,B为盐酸,E为二氧化碳,经检验,推到正确。
(1)碳酸钠和盐酸混合时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D 物质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2)A + F 的化学方程式是H2 + CuO Δ
Cu + H2O。
(3)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钠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上述六种物质之间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一共有四个。
(4)上述六种物质中,有的物质之间能双向转化,如Na2CO3↔ CO2。
8.小吴用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中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如图),游戏规则要求图中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
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 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C物质是_____,A物质的用途是_____。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B与E反应的现象为_____。
(4)B物质是_____,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B物质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银②氯化铁③氯化钡④氧化铜
【答案】硫酸铜制玻璃 Fe+H2SO4 =FeSO4+H2↑置换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钡③
【解析】
【分析】
根据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则C是硫酸铜;A与E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则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硫酸和碳酸钠,故A和E是硫酸和碳酸钠中的一种;B既能和碳酸钠也能与硫酸反应,故B是氢氧化钡;D是铁,铁能与硫酸反应,故E是硫酸,A是碳酸钠进行分析。
【详解】
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则C是硫酸铜;A与E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则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硫酸和碳酸钠,故A和E是硫酸和碳酸钠中的一种;B既能和碳酸钠也能与硫酸反应,故B是氢氧化钡;D是铁,铁能与硫酸反应,故E是硫酸,A是碳酸钠,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通过推导可知,C是硫酸铜;A是碳酸钠,可用于玻璃的制造;故填:硫酸铜;洗涤剂
(2)DE是铁和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故该反应是置换反应;故填:Fe+H2SO4 =FeSO4+H2↑;置换反应
(3)B与E反应是氢氧化钡和硫酸的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故反应的现象是出现了白色沉淀;故填:有白色沉淀生成
(4)B物质是氢氧化钡;①银不与硫酸反应,不可以替代氢氧化钡,故不符合题意;②氯化铁不与硫酸反应,不可以替代氢氧化钡,故不符合题意;③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可以代替氢氧化钡,正确;④氧化铜不与碳酸钠反应,不可以替代氢氧化钡,故不符合题意;
故填:氢氧化钡;③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9.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是金属氧化物,如图所示是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举出E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答案】(1)Fe2O3,CaO;(2)FeCl3+3NaOH═Fe(OH)3↓+3NaCl;(3)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
试题分析:(1)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高温分解会生成无色气体C和D,所以A是碳酸钙,C是二氧化碳,D就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所以E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F是氢氧化钠,B是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会生成黄色溶液,黄色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所以B是氧化铁,G就是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H是氢氧化铁,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合理,所以B是:Fe2O3,D是:CaO;(2)反应①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3)通过推导可知E是氢氧化钙,可以和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所以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
10.框图中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J是最常见的金属,G是红棕色物质,E、F、I为无色气体,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在溶液D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⑴写出反应②、⑤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⑤,
⑵指出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
⑶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写一条)。
⑷白色沉淀H的化学式为。
【答案】(本题共10分,每空2分)
② 2H2O2H2↑+O2↑;⑤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⑵置换反应;⑶刷油漆、涂油、保持干燥等(若答“隔绝空气”不给分);⑷CaCO3
【解析】
析:此题的解题突破口在于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说明B是氢氧化钙,能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无色气体I,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I是氨气,C通电能生成E和F两种无色气体,说明C是水,E和F是氢气和氧气,在溶液D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D中含有氯离子,则A可能是盐酸,D是氯化钙,J是最常见的金属,能与盐酸反应生成E为氢气,则F为氧气,J与水和氧气能生成红棕色物质G,则J可能铁,生成的G为氧化铁,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解:(1)C通电能生成E和F两种无色气体,说明C是水,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说明B 是氢氧化钙,能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无色气体I,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I是氨气,所以本题答案为:2H2O2H2↑+O2↑;Ca(OH)2+2NH4Cl=CaCl2+2NH3↑+2H2O;(2)在溶液D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D中含有氯离子,则A可能是盐酸,D是氯化钙,J是最常见的金属,能与盐酸反应生成E为氢气,J与水和氧气能生成红棕色物质G,则J可能铁,铁与盐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所以本题答案为:置换反应;
(3)铁易生锈,防止铁生锈可以在表面覆盖保护层等措施,所以本题答案为:刷油漆;(4)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本题答案为:CaCO3.
点评: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他结论.
11.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1)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
(2)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OH 、CaCO3 CuSO4 CaCO3、NaOH、BaCl2 CaCO3、NaOH、Na2SO4
【解析】
【分析】
根据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而本题中得到是无色的溶液,所以在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同时能形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钙,而白色沉淀能全部溶于稀盐酸,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所以该沉淀为碳酸钙;已知无色溶液pH>7,为氢氧化钠;可以据此分析判断并解答该题。
【详解】
(1)把白色粉末溶解后得无色溶液,可知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会使溶液变蓝;
(2)测定滤液的pH大于7,说明一定有氢氧化钠;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一定有碳酸钙,氯化钡和硫酸钠不能共存,因此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故答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
12.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其中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F的类别相同,C、M的组成元素相同,C呈固态时俗称“干冰”。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M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写出F→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D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示相互关系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答案】做燃料(或冶炼金属) H2SO4 Na2SO4+ Ba(OH)2=BaSO4↓+2 Na OH 产生白色沉淀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C呈固态时俗称“干冰”,C是二氧化碳,C、M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M是一氧化碳,又因为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故A、B、D、E是单质、酸、碱、盐中的一种,只有D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故D是碱、B是酸、A是活泼金属,又因为E、F的类别相同,D与E、F之间能相互转化,综上所述可推知:A是活泼金属铁等、B是硫酸、D是氢氧化钠、E是碳酸钠、F是硫酸钠,代入验证成立。
【详解】
(1) M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
(2) B是硫酸,化学式为:H2SO4;
(3) F→D是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4+ Ba(OH)2= BaSO4↓+ 2NaOH;
(4)E→D是碳酸钠与可溶性钙盐或钡盐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或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
(5)二氧化碳高温下和碳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活泼金属A与盐酸或硫酸发生置换反应;BDEF属于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所以物质间没有发生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