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第五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一、名词解释 1. 遗传学图 2. 干涉 3. 伴性遗传 4. 连锁群 5. 交换二、选择题 1. 有一杂交
组合 aaBBAAbb,下列有关叙述哪句正确() A、若位点间不
连锁,产生Ab 配子时,同样可产生AB 配子B、若位点间紧密连锁,与不连锁相比, F1 的表型分布不同 C、
若位点间紧密连锁,与不连锁相比, F2 的表型分布不同 D、以
上答案都不对 2. 玉米某植株的性母 C 在减数分裂时,如果有 10%
的 C 在某两基因间发生了一个交叉,则交换值与亲组合的比例分别
为() A、 10%与 90% B、 90%与 10% C、 5%与 95% D、 10% 与10% 3. 如果干涉为 33.3%,观察到的双交换值与预
期的双交换值的比例应为() A、 66.7% B、33.3% C、 5/6 D、 20.6% 4. 在果蝇测交实验中,如果重组型个体占测交后代总数的 16%,则() A、雌果
蝇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有 16%的染色单体未发生互换 B、
雄果蝇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有 16%的染色单体发生互换C、雌果蝇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有 32%发生连锁基因间的染色
单体发生互换 D、雄果蝇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有 32%发生
连锁基因间的染色单体发生互换 5. 人类中,一个常染色体显性基
因表现趾膝(家系中有阴影为趾膝综合征患者),这一基因与 ABO 血型的基因是连锁的,它们相距20 个图距单位。
1/ 9
据此,在下列家系中,第三代孩子中,既是趾膝综合征,又
是 O 型血的最大概率是() A、 0.10 B、 0.16 C、 0.20 D、 0.40 E、均不对 6. 基
因型为 AaBbCc 个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 8 种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
如下:
ABc21% ABC4% Abc21% AbC4% aBC21% aBc4%
abC21% abc4%下列能表示 3 对基因在染色体上正确位置的是:() A、 Ac/aC. B/b B、 Ab/aB. C/c C、
A/a. Bc/bC D、 AbC/aBc 7. 若染色体的某一区段发生了
负干扰,就意味着() A、这一区段的实际双交换率低
于理论双交换率 B、这一区段未发生交换 C、这一区段的实际
双交换率高于理论双交换率 D、这一区段的实际双交换率等于理
论双交换率 8. 有一杂交 CCDD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
距离为 20 个图距单位, F2 代中 ccdd 基因型所占的比例是
() A、 1/16 B、 1/4 C、 0.16 D、 0.20
9. 如果两个遗传性状发生重组,说明控制这两个性状的基因有如下
的哪些可能关系:
() A 独立遗传 B 不完全连锁 C 完全连锁
D 细胞质遗传 10. 在玉米中, AB/ ab 与 AB/ ab 杂交后代中
双隐性类型的数目为全部子代的%,这两个基因间的遗传图距是:() A.10 B.20 C.40 D.60 三、简答题 1. 简述四分子分析与着丝粒作图的基本原理。
2. 试述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遗传的特点及规律。
3. 简述两对基因连锁遗传和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
4. 有一种生物具有 12 对染色体,但在用遗传分析构建连锁群时,获得的连锁群少于 12 个,这是否可能?为什么?另有一种生物具有10 对染色体,但在用遗传分析构建连锁群时,获得的连锁群多于10 个,这是否可能?为什么?
5.何谓限性遗传和从性遗传?四、问答题 1、基因型为 AABBDD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aabbdd 的个体杂交,F1 杂合体再与三隐性亲本测交,根据测交子代表现型推断 F1 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
ABD 20, abd 20, abD 20, ABd 20, Abd 5, aBD 5, aBd 5, AbD 5 据此推断 abd 基因是否连锁,若连锁,交换值是多少? 2、果蝇的长翅(Vg)对残翅(vg)显性,灰体(B)对黑体(b)显性,两对基因均位于果蝇第二对染色体上,vg 与 b 基因相距 18 个遗传单位,用长翅灰体的纯合雌蝇与残翅黑体的纯合雄蝇杂交,杂种F1 雌、雄蝇全为长翅灰体。
问:
1)取 F1 长翅灰体雌蝇与残翅黑体雄蝇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与比例? 2) 2)取 F1 长翅灰体雄蝇与残翅黑体雌蝇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与比例?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1. 遗传学图:
一个连锁群的各个基因之间的位置与相对距离绘制出来的简单
3/ 9
示意图就是遗传学图。
2. 干涉: 一次单交换的发生会使邻近的另一单交换发生减少的这种现象称作干涉。
3. 伴性遗传: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方式。
4. 连锁群:
存在于一个染色体上的各个基因经常表现相互联系,并同时遗传于后代,这种存在于一个染色体上在遗传上表现一定程度连锁关系的一群基因叫连锁群。
5. 交换:
把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位置互换的现象叫交换。
二、选择题 1-5 CCACA 6-10 AACBB
三、简答题 1. 四分子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真菌减数分裂留在一起的
4 个产物中,等位基因发生分离,显隐性基因在子囊孢子中得以表现,据此,可根据子囊或子囊孢子的表型对减数分裂 4 个产物的遗传组成进行分析。
着丝粒作图就是利用四分子分析法,测定基因与着丝粒间的距离,进而绘制真菌的遗传学图。
其基本原理是减数分裂中没有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和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的四分子产物中,等位基因在排列方式上是不同的,前者称为第一次分裂分离,或叫 M1 模式,后者称为第二次分裂分离,或称为 2 模式,计算交换产物占总产物的
百分数的一半,即可估算出基因与着丝点的距离。
这样,以着丝粒为一个位点,就可以把相关基因定位在真菌染色体上。
2. 答: 完全连锁: 1 连锁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传递中相依不分。
2.不论多少对基因 (N 对,都将产生:2 种类型的配子,比例1:1,3 种基因型类型,比例 1:2:1,2 种亲型表现型类型 (当基因完全显性,比例:3:1。
不完全连锁: 1. 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即有连锁也有交换。
2.杂合体产生的配子中即有亲型配子也有重组型配子亲型配子数远大于重组配子数。
3.在充分交换的条件下,n 对基因将产生 2n 种配子类型, 3n 种基因型和 2n 种表现型。
亲型类型最多多交换类型最少。
3. 独立遗传: 1.F1 表现一致,只有一个表现型,只表现两对因子的显性性状。
2.F2 有 4 种表型,既有两亲本性状出现,也出现了两种新的性状组合。
新组合是两对相对性状间的不同组合,4种表型的分离比为9:3:3:1 3.Ft 有与 F2 完全一样的 4 种表型, 4 种表型的分离比为1:1:1:1 两对性状中的每一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孟德尔定律,相对
5/ 9
性状同时传递时,他们彼此独立,互不干扰。
连锁遗传: 1.F1 表现一致,只有一个表现型,只表现两对因子的显性性状。
2.F2 有 4 种表型,既有两亲本性状出现,也出现了两种新的性状组合。
新组合是两对相对性状间的不同组合, 4 种表型的分离比不符合 9:3:3:1 而是亲性类型的实际数大于理论数重组类型的实际数小于理论数。
3.Ft 有与 F2 完全一样的 4 种表型, 4 种表型的分离比不符合 1:1:1:1,而是两亲型类型机率相等两重组类型机率相等,亲型类型出现的机率远远大于重组类型。
4.两对性状中的每一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孟德尔定律,相对性状同时传递时,他们既有连锁,也有交换。
4. 答:
有一种生物具有 12 对染色体,但在用遗传分析构建连锁群时,获得的连锁群少于 12 个,这是完全可能的。
这是因为现有资料积累得不多,还不足以把全部连锁群绘制出来。
另有一种生物具有 10 对染色体,但在用遗传分析构建连锁群时,获得的连锁群多于 10 个,这也是可能的。
因为当可标记的基因较少时,其连锁群可能比染色体数目多。
随着可标记基因数目的增加,一些可标记基因会与几个群上的
标记连锁,而把它们连成一群。
例如 A 基因与 B 基因连锁, B 基因与 C 基因连锁,那么 A 基因与 C 基因连锁, A、 B、 C 基因就应合并为一个连锁群。
当可标记基因足够多时,标记连锁群的数目与染色体数目日趋接近,直至相等。
5.限性遗传:
指只在某一性别中表现性状的遗传,这类性状大多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受生物体年龄、性别等条件及背景基因型等内在环境影响而产生。
从性遗传:
是指在两个性别中都表现,可是表现程度不同的性状的遗传,从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受生物体内内在因素影响而在雌、雄个体之间的表现有差异。
四、问答题 1、 1)三对基因测交子代 8 种表型, 2 种比例,说明这三对基因有两对是连锁的,一对是独立遗传的。
2)分两对两对的分析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为:
AaBb:
产生 AB 20+20=40, ab 20+20=40, Ab 5+5=10, aB 5+5=10,测交比例不是 1:
1:
1:
7/ 9
1,说明 ab 基因是连锁的,交换值=20%。
AaDd: 产生 AD 20+5=25, Ad 20+5=25, aD 20+5=25, ad 20+5=25,测交比例是 1:
1:
1:
1,说明 ad 基因不是连锁的而是独立遗传的。
3)总的结论是, ab 基因是连锁, d 基因独立遗传, ab 基因交换值为 20%。
2、 1) F1 长翅灰体雌蝇与残翅黑体雄蝇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与比例:
已知 vg 与 b 基因相距 18 个遗传单位,即由于基因重组,将产生 4 种基因型和 4 种表现型:
VgB/vgb ♀vgb/vgb♂VgB/vgb Vgb/vgb vgB/vgb vgb/ vgb 长翅灰体长翅黑体残翅灰体残翅黑体比例:
41% 9% 9% 41% 2) F1 长翅灰体雄蝇与残翅黑体雌蝇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与比例:
已知雄果蝇不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即产生 2 种基因型和2 种表现型:
VgB/vgb ♂vgb/vgb ♀
VgB/vgb vgb/vgb 长翅灰体残翅黑体比例:
50% 50%
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