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灭火基本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灭火基本原理
第一节火灾形成原理
根据火灾发展阶段可分为:初起阶段、发展(滋生蔓延)阶段、猛烈(稳定燃烧)阶段和熄灭(终止)阶段。
时间――温度曲线。
一、初起阶段
起火时间在10几分钟,温度刚开始上升,温度在200-300℃,周围可燃物还未完全参与燃烧,辐射热还不大,还未形成完全热对流,烟雾较小,火烧面积较小,火势刚开始呈上升趋势。
在这个阶段用较少的人力和灭火器就可以把火势控制或扑灭。
在这个阶段采取“早报警,早扑救”,是完全能够控制或扑灭火灾。
二、发展阶段
起火时间在10几分钟以上,烟火温度达到500-800℃以上及辐射热的作用,周围可燃物受热、分解,出现热对流,燃烧面积扩大,燃烧速度加快,并呈现出一种一触即发的轰然局势。
在这个阶段(又称滋生蔓延阶段)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灭火器材才能将火扑灭。
三、猛烈阶段
温度急剧上升高达1000℃以上,可燃物80%卷入燃烧,燃烧强度最大,并使大量的热释放出来,辐射热达到最强,烟气的热对流达到最大限度,建筑结构的机械强度受到破坏,发生变形和倒塌,火迅速突破建筑物主体,并向周围蔓延。
在这个阶段(又称稳定燃烧阶段)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灭火器材,而且需要用相当多的消防力量保护周围的建筑,以防止火势的扩大蔓延。
四、熄灭阶段
可燃材料已被烧尽,辐射热减弱,烟气的热对流几乎停止,温度下降至200-300℃,温度下降速度约每分钟7-10℃。
在这个阶段由于可燃物基本烧光及灭火剂的作用,火势减弱直至熄灭。
第二节火灾传播原理
可分为: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一、热传导
热传导是指热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现象。
导热系数大的物体(如金属)更易成为火灾发展蔓延的主要途径。
二、热对流
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
火场中通风孔洞面积愈大,热对流的速度愈快;通风孔洞所处位置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
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热对流是影响早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高温热气流能加热其流经途径中的可燃物引起新的燃烧;热气流能够向任何方向传递热量,由有火焰(热源)的高温区向无火焰(热源)的低温区传播;通常先是向上传递,引起上层楼板、天花板燃烧;由起火房间燃烧至楼梯间、走廊,主要是热对流的作用;通过通风孔口进行热对流,使新鲜空气不断流入燃烧区,供应持续燃烧。
三、热辐射
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
热辐射的热量和火灾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火灾温度高时辐射热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建筑防火间距是依据热辐射理论计算与火灾实际经验确定)
第三节火灾蔓延原理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火焰及大量烟毒气体,会通过各种途径向建筑物其它部位迅速蔓延,造成火势扩大和发展。
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建筑物内部火灾蔓延途径
1、水平方向蔓延。
如内墙上的门窗、孔洞。
当这些部位没有采取火灾防护措施时,烟火会通过内墙上的门窗、孔洞流窜到相邻房间;或通过内墙上的门窗、孔洞经走廊,进入附近敞开的门、窗的房间,以至形成大面积火灾蔓延。
据测定:水平方向火灾蔓延速度一般可达到0.5-0.8米/秒。
在水平方向还有一种火灾蔓延途经,就是通过建筑物的闷顶或吊顶蔓延。
在闷顶与屋盖之间或吊顶与楼板之间的空间,会使烟火从这些部位向其它部位蔓延。
对于一些空心结构建筑材料,如板条抹灰空间、木楼板阁栅空间、屋盖空气保暖层等。
当这种结构的建筑物起火,烟火就会很快地从这些空间蔓延。
2、竖直方向蔓延。
如建筑中各种管井,包括:楼梯、电梯井、通风管道、排气管、电缆管(井)、垃圾道等。
起火时,会随着这些管道(井)蔓延。
据测定,竖直方向火灾蔓延速度最快,如烟囱一样,起拔火抽烟作用,可达到3-4米/秒。
在竖直方向还有一种蔓延途径,就是通过建筑物楼板上的孔洞、缝隙蔓延。
由于烟火容易向上升腾,烟火会从这些孔洞或缝隙迅速蔓延。
3、燃烧热透过墙体蔓延。
火焰及烟火通过热传导方式,向建筑的墙体作用,尤其是那些厚度不够的墙体或楼板,燃烧热透过墙体或楼板使相邻可燃物受热自燃起火。
二、建筑物外部火灾蔓延途径
1、烟火由墙外侧门、窗口向上蔓延。
尤其是上、下窗与窗之间墙(窗肚墙)短的建筑物则向上蔓延的危险性更大。
2、烟火向相邻建筑物蔓延。
当防火间距不足时,烟火会通过辐射热方式向相邻建筑物蔓延。
3、飞火蔓延。
在热对流的作用下,有些尚未燃尽的燃烧产物会借着热对流产生的动力抛向空中,形成飞火。
飞火可达数十米、数百米、甚至更远。
当飞火落到可燃建筑的屋顶上或邻近建筑物的可燃物上,就会形成新的起火点,造成更大面积的火灾蔓延。
建筑火灾——事故树分析
第四节灭火基本方法
灭火的基本方法分为: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冷却灭火和抑制灭火等方法。
其中冷却灭火又叫物理灭火,抑制灭火又叫化学灭火。
一、隔离灭火方法
就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未燃烧的物质隔开,中断可燃物的供给,使燃烧停止。
如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的物品搬走;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路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设法阻拦流散的液体;排除与火源毗连的建、构筑物等。
二、窒息灭火方法
就是隔绝空气或稀释燃烧区的空气含氧量,使可燃物得不到足够氧气而熄灭。
如用不燃物或难燃物后盖燃烧物;用水蒸汽或惰性气体灌注容器设备;封闭起火建筑、设备的孔洞;把不燃气体或液体喷洒到燃烧物上,或用泡沫覆盖燃烧使之得不到新鲜空气而窒息等。
三、冷却灭火方法
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到燃烧物上,把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
或者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体上,使其不受火焰辐射热的威胁,避免形成新的火点等。
四、抑制灭火方法
就是根据燃烧的游离基链锁反应理论。
将有抑制作用的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并参加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使燃烧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从而终止燃烧反应。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