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可编辑):专题十五世界近现代史综合测试人教大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军队深陷于中国战场是在1938年10月以后的
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德军基本征服西欧是在
1940年5月~ 6月,由此排除含②③的A、B、C三项。
答案 D 17.(2009·南昌调研)罗斯福在实施“新政”时曾
说: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
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据此
理
特说:“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
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
则材料说明
(A)
A.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B.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
C.在英国拥有实权的是上下两院
D.英国没有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英
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难度较 大。图片描绘的是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的情况, 从中可知世界各地成了英国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 产地,这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答案 C
7.(2009·驻马店二检)某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
运
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D,你认为错
误的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英、法、德的历史经验有密
切关系
B.巴黎公社革命是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
终点
C.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D.第二国际的建立促进了各国工人党的建立
解析 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工人党的上级组织,它的
建立只是通过代表大会的方式对各国工人党的斗争
8.(2009·上海期末)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
解正确的是
()
A.评价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穷人具有足够的生
存资源
B.罗斯福认为富人更富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D.罗斯福认为民生问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 解析 抓住材料中“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 生 存来源”推知罗斯福关注的是民生问题与社会发展 进步之间的关系。 答案 D 18.(2009·黄冈期末)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 策 的态度不断变化:在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 中,西欧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在1973年的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西欧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 中东政策;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西欧明确
的
12.(2009·朝阳区二月)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 会
进入电气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感受不A明显的是 ()
A.环境污染状况有所缓解 B.物质生活更为丰富 C.对石油依赖不断加强 D.信息传递更为便捷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除电力和电讯事业发展 外,还有内燃机的发明应用以及化学工业的产 生,这两者都加大了环境污染的程度。
15.(2009·宜昌一调)美国的史学家鲍德温在《第
一
次世界大战史纲》中说:“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
类
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
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A全
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鲍德
温在此
()
A.批评了极端民族主义
B.表达了自己对民族主义的认同
C.肯定了民族解放运动
盾缓和,政治稳定 ③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商路和
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④国家内部的制度创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美国成为一个政治大国与中央集权、制度
创新和政治稳定有关;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商贸中
心发生转移突出表现在对欧洲大西洋沿岸国家经
济发展的影响,与美国关系不大。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302022/1/302022/1/301/30/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302022/1/30January 30,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302022/1/302022/1/302022/1/30
解析 第一次转移中,英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再
加上后来的工业革命使其崛起为世界大国;而第二
次转移主要是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世界经济
重心开始向美国转移。
2.(2009·北京东城区一模)下图是一位教师设计的
用于说明某位思想家政治思想的示意图。这位思想
家是
(D )
A.马基雅维利
B.霍布斯
C.洛克
D.孟德斯鸠
19.(2009·深圳五校测试)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
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
“现
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
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
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B从经
济
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
A.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
B.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C.蒸汽机的使用加快了工业革命的步伐
D.蒸汽机的使用使人口向城市集中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反映的是蒸
汽机与工业城市之间的关系,B、C两项应排除,D
项表述不正确,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6.(2009·宜昌一调)下图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世界都是英国的殖民地和自治领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大对立阶级是指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
C.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
解析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此时的社会
两大对立阶级就是工业革命引起社会阶级关系深
刻变化而最终形成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答案 D
22.(2009·宜昌第一次调研)丘吉尔在他的《二战
回
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
工场时期,封建势力还非常强大,其政治、经济状
况迫使拿破仑统一欧洲的行动破产。
10.(2009·湖北示范高中联考)美国是当今世界上
典
型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独立战争获胜后,美国
颁布了1787年宪法,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
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迅速崛起,成为一个D大国。
其主要原因是
()
①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②社会各种矛
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解析 本题既要注意题干中“经济学”的限定,又
20.(2009·深圳五校测试)观察下图,对图中“善
意”
的正确理解是
()
①控制西欧国家 ②阻止西欧崛起 ③提升英镑地 位 ④遏制苏联力量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也称为欧洲复兴计划。 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 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美国对 西欧的控制,同时又避免了战后因为西欧经济困难 而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稳定了资本主义的阵脚。 答案 A
D.总结了人类历史
16.(2009·常德检测)“……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 认为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 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 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下列哪些属于 “帝国”当时所处的“内外的形势”
() ①帝国建立了军事法西斯专政 ②帝国军队深陷 于中国战场 ③德军基本征服西欧 ④德国一再践 踏《凡尔赛和约》 ⑤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解析 首先清楚题干材料出自1936年日本政府对外 制定的《基本国策纲要》;其次依托备选项再现
世界近现代史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09·北京朝阳区二月)16世纪始,欧洲的商路
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北大西洋东岸;20世
纪初,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重心逐渐转移到了北
大西洋西岸。在这两个过程中先后崛起的世界性
大国是
(D)
A.葡萄牙和西班牙
B.德国和美国
C.美国和日本
D.英国和美国
21.在历史的最初阶段,某些社会成员取得了控制生
产力的权力,于是就出现了私有制,并使得生产
关系成了两个阶级的对立,或者象马克思在其
《共产党宣言》中所宣称的:“到目前为止的一切
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
思
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一卷第
250页。)马克思《共产党宣言》发表时的社会两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欧洲中心论,反对美国侵略弱
小国家 解析 题干中的“西欧”对美国从1950年至2003年发 动的三场战争所表现的不同态度变化的“根本原因” 应是A项“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 益明显”。B项应知苏联在1991年已解体,C项“西 欧”与“美国”已“反目成仇”不对,D项“欧洲中 心论”是“华盛顿会议”以前,故A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 A
权。
9.(2009·湖北示范高中联考)当今的欧洲是一体化
程度最高的地区,而19世纪初拿破仑力图建立一
个欧洲大陆体系,却最终折戟沉沙。拿破仑“折戟
沉沙”的根本原因是
(A )
A.脱离了当时欧洲的政治、经济状况
B.是对欧洲其他国家的掠夺,遭到了强烈反对
C.违背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D.缺乏统一欧洲的实力
解析 拿破仑时代的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处在手工
工业时期,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势力仍
然强大,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所以不可能使社
会最终完成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5.(2009·上海虹口期末)生产动力的进步是生产力
进步的重要表现。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
活方式。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主
要
A
的依据是
()
A.蒸汽机的使用使工业集中生产成为可能
13.(2008·山东高考)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 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题正确的是 ( A )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解析 从整体上把握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特 点(多极化趋势出现),根据这一特点判断分析 各项。B、C、D三项表述不符合这一特点,也与基 本史实不符。
解 析 图示结构反映的是三权分立的思想,法国启
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了比较成熟的分权与制衡理
论。
3.(2009·洛阳二模)下列关于17世纪到19世纪前半 期英国社会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 B.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得以巩固 C.成为“殖民帝国主义”国家 D.从农业国家转变成工业国家 解析 英国成为“殖民帝国主义”国家是在19世纪 末,因为这个时候资本主义才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14.(2009·湖北调研)1907年,流亡日本的亚洲各 国革命者在东京成立了“亚洲和亲会”,并约定: “在亚洲各国中,如有一个国家爆发革命,其他
会 员国应竭尽全力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援助B。”这说
明 ()
A.一个国家爆发革命引发了其他国家的革命 B.亚洲各国革命是相互支援配合的 C.亚洲国家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亚洲国家形成了反帝反封建革命联盟 解析 一个国家发生革命由其政治、经济状况决 定,与革命者的约定关系不大,故应排除A项;由当 时的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而排除C项;D项不符
11.(2009·驻马店二检)“在中世纪人们普遍认为地
球是宇宙的中心,人类是地球的主人,万物都是
为了人类生活这个目的而由上帝创造出来的。”
上
B
帝被人们从宇宙中彻底驱除出去的事件是( )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达表
解析 达尔文进化论彻底否定了“上帝创造人”
4.(2009·开封一模)“不管是走哪一条道路,在第
一
阶段即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时期,都不可能使社
会最终完成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C”这主
要是因为工场手工业时期
()
A.革命方式不适应形势
B.改革方式存在缺陷
C.资本主义的发展尚不充分
D.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工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