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之元素推断与物质结构、物质转化的关系专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5 元素推断与物质结构、物质转化的关系专题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W的核外电子数与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为W>Y>Z
B.Y单质的熔点高于X单质
C.W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比Y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低
D.化合物M中W不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B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为钠Na;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的结构分析,Y形成四个共价键,说明其为Si;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Z为Cl;W的核外电子数与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为O;经分析,X为Na,Y为Si,Z为Cl,W为O,则:A项,O、Si、Cl三种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为Cl,A错误;B项,单质Si为原子晶体,单质Na是金属晶体,单质Si的熔点高于单质Na,B正确;C项,O 的非金属性比Si强,所以O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Si的氢化物强,C错误;D项,化合物M中O都满足8电子结构,D错误;故选B。
2.某种化合物(如图)由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W、Y、Z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Y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W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二倍;W、X、Y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下列
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原子半径:W X Y Z
B.简单离子的氧化性:W X
>
C.X与Y、Y与Z均可形成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
D.W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
【答案】A
【解析】某种化合物由W 、X 、Y 、Z 四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由结构图可知X 的简单离子为X +, W 、X 、Y 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结合Y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W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二倍,可知X 为Na 元素,Y 为O 元素,则W 为Al 元素;有W 、Y 、Z 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可知Z 为H 元素,该化合物为Na[Al(OH)4];A 项,同周期的主族元素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小,则原子半径Na >Al >S ,S 和O 同主族,则原子半径S >O ,氢原子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则原子半径:H <O <Al <Na ,即Z <W <Y <X ,故A 错误;B 项,金属越活泼,简单离子的氧化性的越弱,Na 的金属性比Al 强,则简单离子的氧化性:Al 3+>Na +,故B 正确; C 项,Na 2O 2、H 2O 2均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故C 正确;D 项,Al(OH)3能与NaOH 溶液反应,即Al 、Na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故D 正确;故选A 。
3.短周期主族元素 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 、n 、p 、q ;r 、
t 、u 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u 为葡萄酒中的抑菌成分;25 ℃,0.01 mol/L 的v 溶液中:()()
c H c OH +-= 1.0×10-10。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W>Y>Z>X
B .W ,Y 分別与X 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沸点: Y> W
C .Z 2Y 和ZX 都只存在离子键
D .v 能抑制水的电离,u 能促进水的电离
【答案】D
【解析】25 ℃,0.01 mol/L 的v 溶液中:()
()c H c OH +-= 1.0×10-10,说明v 是一元强碱,v 是NaOH ;u 为葡
萄酒中的抑菌成分,u 是SO 2;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 、Y 、Z 、W 分别是H 、O 、Na 、S 四种元素。
A 项,简单离子半径:S 2->O 2->Na +>H +,故A 正确;B 项,H 2O 的沸点大于H 2S ,故B 正确;C 项,Na 2O 、NaH 只存在离子键,故C 正确;D 项,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是亚硫酸,能抑制水的电离,故D 错误。
故选D 。
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 、Y 、Z 、W 为短周期元素,其中X 元素的原子L 层电子数是
K层电子数的二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T
A.Z的位置是第2周期、第V族
B.工业上常用X与YZ2反应制备Y,同时生成XY2
C.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
D.X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与W单质反应,但不能与W的氢化物反应
【答案】C
【解析】X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二倍,X是C元素,根据题中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Y、Z、W、T分别是O、Si、Cl、Se元素。
A项,氮元素的位置是第2周期、第V A族,故A 错误;B项,工业上常用碳高温还原二氧化硅反应制备硅,同时生成一氧化碳,B错误;C项,根据对角线原则,Se具有半导体特性,C正确;D项,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烷烃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如烯烃或炔烃能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5.X、Y、Z、U、W五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有如图关系,化合物XZ是
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U、X、W 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
B.由Y、Z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含共价键
C.XZ2与X60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
D.X的位置是第2周期、第ⅣA族
【答案】B
【解析】化合物XZ是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则XZ为CO,根据原子半径X大于Z可知,X为C、Z为O,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可知Y为N元素,则a=7;U的原子序数=2a=14,则U为Si元素;W的原子序
数=2a+3=17,为Cl元素。
A项,U、X、W分别为Si、C、Cl,非金属性Cl>C>Si,则Si、C、Cl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故A正确;B项,Y、Z分别为N、O,N、O、H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硝酸铵,硝酸铵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错误;C项,XZ2、YZ2分别为CO2、NO2,X60为C60,前二者是极性共价键,C60中非极性共价键,三者都只含有共价键,形成的晶体都是分子晶体,C正确;D项,X是C元素,位置是第2周期、第ⅣA族,D正确。
6.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Z为金属元素,X、W为同一主族元素。
X、Z、W分别与Y形成的最高价化合物为甲、乙、丙。
结合如图转化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Ⅳ族B.反应③可用于工业上制取W的单质
C.甲、丙、丁均为酸性化合物D.工业上通过电解乙来制取Z的单质
【答案】B
【解析】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Z为金属元素,X、W为同一主族元素。
X、Z、W分别与Y形成的最高价化合物为甲、乙、丙。
结合如图转化关系,可知X是C元素、Y是O元素、Z是Mg元素、W是Si元素,甲、乙、丙、丁分别是CO2、MgO、SiO2、CO。
A项,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ⅣA族,故A错误;B项,反应③是2C+ SiO2Si+2CO,可用于工业上制取Si单质,故B正确;C项,丁是CO,CO不能与酸、碱反应,既不是酸性氧化物又不是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D项,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来制取镁的单质,氧化镁熔点高,消耗能源大,故D错误;故选B。
7.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4种短周期元素,其中Y、Z为金属元素。
X、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乙、丙、丁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反应关系(图中“一”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是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B.Z冶炼可通过电解其氯化物的方式获得
C.4种原子中,Y离子半径最小
D.W的阴离子可能促进水的电离
【答案】D
【解析】Y、Z为金属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发生反应,则应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可知Y为Na、Z为Al,乙为NaOH,丙为Al(OH)3,X应为N,甲为HNO3,W可为为S、Cl,则丁可能为H2SO4、HClO4。
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N、Y为Na、Z为Al、W为S或Cl,甲为HNO3,乙为NaOH,丙为Al(OH)3,丁为H2SO4或HClO4。
A项,X为N,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F,故A 错误;B项,Z为Al,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故B错误;C项,4种原子中,半径最小的为N,Y为Na,原子半径最大,故C错误;D项,如W为S,对应的离子为S2-,水解呈碱性,可促进水的电离,故D 正确;故选D。
8.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a、b、d、g为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c是Z的单质,该单质与沸水缓慢反应,且该单质可制造照明弹;f为固体单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Y>Z>X B.元素的非金属性:W>X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Z D.X、Y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答案】C
【解析】a、b、d、g为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则a为过氧化钠;c是Z的单质,该单质与沸水缓慢反应,且该单质可制造照明弹,则Z为镁元素;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若f为固体单质,则b为二氧化碳、f为碳、e为氧气、d为碳酸钠、g为氧化镁。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则其分别为C、O、Na、Mg。
A项,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的半径越小,所以简单离子的半径X>Y>Z,A不正确;B项,元素的非金属性为O >C,B不正确;C项,Na的金属性强于Mg,故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较强,C正确;D项,X、Y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其中氧化钠只含离子键、过氧化钠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D不正确。
本题选C。
9.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W的核外电子数与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为W>Y>Z
B.Y单质的熔点高于X单质
C.W分别与X、Y、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只有一种
D.化合物M中W不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B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X为Na元素;根据结构,W最外层有6个电子,原子序数小于11,则W为O元素;Y最外层有4个电子,原子序数大于11,则Y为Si元素;W的核外电子数为8,与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则Z最外层有7个电子,只能为Cl元素;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符合题意。
根据上述分析,W为O元素,X为Na元素,Y为Si元素,Z为Cl元素。
A项,同一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为Cl>Si,即Z>Y,故A错误;B 项,硅为原子晶体,熔点高于钠,即Y单质的熔点高于X单质,故B正确;C项,O与Na能够形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2种,故C错误;D项,根据,阴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其中O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故选B。
10.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超导性。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K3C60中只有离子键
B.K3C60中不含共价键
C.该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D.C60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C
【解析】K3C60中中碳原子之间为共价键,故A、B错误;K3C60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故C正确;同素异形体是指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12C不是单质,故D错误。
11.用化学用语表示NaOH+HCl NaCl+H2O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O
B.HCl的电子式:H+[∶∶]-
C.Cl-的结构示意图:
D.H2O的结构式:H—O—H
【答案】D
【解析】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8+8=16,故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为O,A 项错误;HCl是共价化合物,氢原子和氯原子间以一对共用电子对结合,故HCl的电子式是H∶∶,B项错误;氯原子获得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为,C项错误;水的电子式为H∶∶H,其结构式为H—O—H,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