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雌鲵每年7~8月间产卵,卵产于岩石洞内, 每尾产卵300枚以上,剩下的抚育任务就交 给了雄鲵。雄鲵把身体曲成半圆状,将卵 围住,以免被水冲走或遭受敌害,直至2~ 3周后孵化出幼鲵,15~40天后,小“娃娃 鱼”分散生活,雄鲵才肯离去。大鲵的寿 命在两栖动物中也是最长的,在人工饲养 的条件下,能活130年之久。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 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 “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 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
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 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 兔”。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 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 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 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 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鱼有 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 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 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 甚至以卵充饥。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3亿年前与恐龙同一时代生存并延续下来的珍稀物种, 也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被称为“活化石”。我国是娃娃鱼的原产国, 上世纪七十年代大量出口换汇,加之生态环境破坏,致使娃娃鱼的数量急剧 下降,许多地方的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灭绝。为了保护这一资源,我国已于 1988年将娃娃鱼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凡出售娃娃鱼必须持有 渔政部门批准颁发的《水生野生动物驯养证》、《经营利用许可证》、《运 输证》,并向经营所在地的渔政部门提出申请。 大鲵化石 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 价值。 中国大鲵经济价值高,在美食、保健、医药、观赏等方面均具 有广泛开发利用的前景,因而颇受社会各界关注。 大鲵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现代临床观察发现,大鲵具有滋阴补肾、 补血行气的功效,对贫血、霍乱、疟疾等有显着疗效。其皮肤分泌物具有止 血的效果,同时,大鲵也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其肉质细嫩、风 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其肉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 需的氨基酸。
两栖动物 (Amphibian) 第一种呼吸空气的陆生脊椎动物,由化石可以推断,它们 出现在三亿六千万年前的泥盆纪後期。直接由鱼类演化而来,这些动物的出现代 表了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期。两栖动物生命的初期有鳃,当成长为成虫时逐渐演 变为肺。两栖动物「amphibian」的字源来自希腊文的「两种amphi」和「生命 bios」。这是因为两栖类可以同时生活在陆上和水中。 ———————————————————————————————————
概述
两栖动物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 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 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 两栖动物-----青蛙 ,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但是有些两栖动物进行胎生或卵胎生,不需要产卵, 有些从卵中孵化出来几乎就已经完成了变态,还有些终生保持幼体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