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1.某同学在家上网课,听到对面楼内传来的音乐声,马上判断是钢琴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频率
2.如图,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 扶梯
B. 地面
C. 墙壁
D. 天花板
3.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原则的是()
A. 雷雨天站在大树下避雨
B. 用手指触碰插座的插孔
C. 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
D. 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的装置可以用来演示物理现象,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图甲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B. 图乙可用来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C. 图丙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D. 图丁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5.初三后期的复习过程中,小明的书桌上摆放着多种资料书籍,对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英汉词典,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A. 词典平放与侧放时,对桌面的压力是不同的
B. 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与词典所受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C. 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与词典所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
D. 词典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6.2020年5月5日18时00分,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相当于18层楼高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
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在现役的各国运载火箭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运力是世界一流水平,如图所示是火箭发射时
的情景,关于试验船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能变大,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
B. 动能变小,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
C. 动能变大,势能变小,机械能保持不变
D. 动能变小,势能变大,机械能保持不变
7.在全国防范冠状病毒的大环境下,学校延迟开学,然而学生的学习不能停,教育部开通了各种学习平台,号召
我们停课不停学,有些平台需要手机扫描二维码学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C.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 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8.标有“6V3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它与一只
阻值为8Ω的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4V的电路中,则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为()
A. 3.2W
B. 3.6W
C. 4W
D. 5W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4.0分)
9.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传入人耳,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鸣喇叭,这是在
______处控制噪声。

10.小芳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_m;当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
“变小”、“不变”或“变大”)。

11.如图所示,小明用不计重力的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以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
匀速前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N,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______N,当速度增加到4m/s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
12.如图所示为世界上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飞
机的动力全部来源于太阳能,太阳能是______(选填“可再
生”或“不可再生”)能源.飞机机翼表面呈明显的弧状结
构,可使飞机在运动过程中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_,如此巨大的飞机,在制造材料选取上,应选择密度较______的材料.
13.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800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F为500N,货物在50s内匀速上
升5m.在此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

14.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
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5.一位同学体重为600N,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为______N,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______;
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2×104Pa,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为______m2,才不会陷入沼泽地。

16.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20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______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近视眼镜片,由于近视眼镜
片对光线有______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
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17.如图所示,两只电表及导线完好.闭合开关S,两只电表示数均为零,现用一个完好的电
阻替换R2,再闭合开关S.
(1)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不为零,则原来的故障是______.
(2)若电流表示数不为零,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原来的故障是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8.请按要求作图:
当光线从空气射向水中时,它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
19.请按要求作图:图:小球悬挂在弹簧下端处于静止,请画出弹簧对小球拉力的示意图.
20.根据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在图中的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极或“−”极。

21.如图所示为钓鱼秆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F1表示手对钓鱼竿的作用力,F2表示
鱼线对钓鱼竿的拉力,请在图中画出F2的力臂L2。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9.0分)
22.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14甲所示。

(1)图甲中、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__(选填
“左”或“右”)图。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做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
的沸点是_____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3.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李娟同学将一块重4.2N的铁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
挂钩上:
(1)当她手提弹簧测力计将该铁块缓慢放入水中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______,
说明物体排开液面的体积变大,所受浮力变______;
(2)实验过程中,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铁块所受浮力为______N;
(3)当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改变它在水中的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说明浸没在液
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______。

24.分组实验:测量一柱体金属块密度有多大。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线的左侧,为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
端调节.
(2)由图甲可知,金属块质量m=______g,测量金属块体积时,量筒中所放水的多少要______,金属块放入前
后量筒中水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通过计算可知金属的密度ρ=______kg/m3.
(3)小丽发现旁边实验小组用来系金属块的线明显有点粗,这样会使测量的密度值偏______.
25.小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方便测量______;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侧A处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需在杠杆B处挂______个钩码(实
验中所用的钩码均相同);
(3)小明又用弹簧测力计作用在C处竖直向上拉,如图乙所示,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
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

26.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

(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按照电路图,已完成部分实物电路连接(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乙中的信息,
电压表量程应选0~______V;若开关闭合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能使电路中电流变大,应将开关右侧接线柱与滑动变阻器的______(选填“A”、“B”、“C”或“D”)接线柱相连。

(2)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而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经检查,
电流表是完好的,仅滑动变阻器或小灯泡存在故障,则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__。

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仍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偏转很小,要使该小灯泡发光只需______
(3)观察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亮度,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实验记录见表:
实验序号电压U/V电流I/A小灯泡亮度实际功率P/W
120.18偏暗0.36
2 2.50.2正常发光0.5
33偏亮
①由表格可知: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______V。

②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3V时,小灯泡偏亮,小明担心灯丝会烧断,于是立即断开开关,未读取电流表示数。

同组的小华观察到当时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A,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W。

(4)本实验电路除了能测出小灯泡的功率,小明认为还能测出小灯泡灯丝的阻值,小华认为还能探究电流与电
压的关系,你认为______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27.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设计了一种电热饮水机电路,如图甲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S2是自动控制开关,
可实现“低挡”“高挡”之间的转换,饮水机工作时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饮水机工作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阻R2的阻值;
(3)30min内电路消耗的总电能。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听到对面楼内传来的音乐声,马上判断是钢琴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可解答此题。

2.【答案】A
【解析】解:
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相对于地面、墙壁、天花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对于地面、墙壁、天花板是运动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相对于扶梯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顾客相对扶梯是静止的。

故选:A。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答案】D
【解析】解:A、打雷下雨时,站在大树下避雨,容易发生雷击现象,此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人体是导体,用手接触带电的插座时,会发生触电事故,此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湿抹布是导体,用湿抹布擦拭发光的灯泡时很容易触电,此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有金属外壳的电器,外壳必须接地,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此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故选:D。

(1)雷雨天不能站在大树下;
(2)人体是导体,接触插座的线头时,容易触电;
(3)湿物体是导体,接触带电体容易发生触电;
(4)有金属外壳的电器,外壳必须接地。

本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常识,属于基础知识。

4.【答案】C
【解析】解:A、甲图中开关闭合后,导体棒内通以电流,则导体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故演示的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故A错误;
B、乙图中导体棒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故演示的为电磁感应,故B错误;
C、放在小磁针上方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产生了磁场,即演示了电流的磁效应,故C正确;
D、通电后串联的两绕有线圈的铁钉都可吸引小铁钉,但左边吸引的个数要多,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电流的磁效应,可根据实验装置及实验的现象进行判断。

物理为实验学科,很多知识来自于实验,故应注意对实验学习的重视,掌握好实验的原理及现象。

5.【答案】C
【解析】解:A.词典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即平放与侧放时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A错误;
BC.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与词典所受到的重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正确;
D.词典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1)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本题考查了压力和重力的区别以及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辨别,关键是知道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6.【答案】A
【解析】解:
试验船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实验船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实验船升空时,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增大。

故选:A。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

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

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机械能=动能+势能。

本题考查了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属于基本内容。

在判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时,要注意看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怎么变化。

7.【答案】C
【解析】解:
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C、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其成像原理为: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所以,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影像传感器上(相当于光屏)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正确;
D、如果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应增大物距,应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故D错误。

故选:C。

(1)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其成像原理为: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要明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

8.【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电阻R=8Ω和灯泡L并联接在电压为4V的电路中,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U R=U L=4V,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通过R的电流:
I R=U R
R =4V

=0.5A,
由图象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I L=0.4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电流:
I=I R+I L=0.5A+0.4A=0.9A,
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
P=UI=4V×0.9A=3.6W。

故选:B。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电阻的电流,根据图象读出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并联
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电流,利用P=UI求出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注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通过灯泡的电流应从图象中得出。

9.【答案】振动空气声源
【解析】解: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振动产生的;声音靠介质传播,该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声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此题是一道声现象的基础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减弱噪声的途径,比较简单,难度不大。

10.【答案】4 不变
【解析】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2m处,则人像离镜子也是2m远,像与人相距2m+2m=4m;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人逐渐靠近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大,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

所以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4;不变。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像是虚像。

人的视觉感觉总是近大远小,即离像近感觉大,离像远感觉小,其实是视角的变化引起的,像的真实大小始终与物相同。

11.【答案】3.2 3.2 3.2
【解析】解:
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3.2N,当拉着一物块以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时,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3.2N;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为3.2N;
当速度增加到4m/s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为3.2N。

故答案为:3.2;3.2;3.2。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

此题考查了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注意:当拉力增大时,由于其他条件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并不随之增大,这是较易出错的地方。

12.【答案】可再生小小
【解析】解:(1)太阳能可从自然界不断获得,属可再生能源。

(2)飞机在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飞机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

(3)由密度计算公式ρ=m
V
可得,m=ρV,在飞机体积一定的条件下,要减轻飞机的质量,应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制造。

故答案为:可再生;小;小。

(1)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可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3)在体积一定时,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m=ρV判断材料密度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分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密度公式的应用,综合性强,但比较简单。

13.【答案】4000 100 80%
【解析】解:(1)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ℎ=800N×5m=4000J;
(2)由图可知,n=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ℎ=2×5m=10m,
拉力做的功:W总=Fs=500N×10m=5000J;
拉力做功的功率:P=W总
t =5000J
50s
=100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W

W

×100%=4000J
5000J
×100%=80%。

故答案为:4000;100;80%。

(1)根据公式W=Gℎ求所做的有用功;
(2)先根据s=nℎ计算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再根据W=Fs求拉力做的总功,最后根据P=W
t
求功率;
(3)利用η=W

W

×100%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考查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计算以及滑轮组的使用特点,注意绳子自由端和物体被提升高度的关系。

14.【答案】12.500.15
【解析】解:(1)从A到F,由图中刻度尺可量出AF间的距离为12.50cm;
(2)小球从B点到F点的距离为12.50cm−0.50cm=12.00cm=0.12m;从B点到F点闪拍四次,根据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可知球运动的时间t=0.2s×4=0.8s;
则小球的平均速度为:v=s
t =0.12m
0.8s
=0.15m/s;
故答案为:12.50;0.15。

(1)照片中小球两位置之差就是小球运动的路程,读取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由刻度尺读出小球从B点到E点的路程s及走这些路程所用时间t,然后由速度公式v=s
t
求速度v。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清频闪照片,由照片求出物体的路程、运动时间,然后由公式:v=s
t
求速度。

15.【答案】600 小0.03
【解析】解:(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或行走时的压力:
F=G=600N,
又因双脚站立时受力面积为两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和,行走时受力面积为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所以,由p=F
S
可知,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小;
(2)由p=F
S
可得,受力面积即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
S=F
p =600N
2×104Pa
=0.03m2。

故答案为:600;小;0.03。

(1)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双脚站立时受力面积为两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和,行走时受力面
积为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根据p=F
S
比较两种情况下的压强关系;
(2)知道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和受到的压力,根据p=F
S
求出受力面积即为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

本题考查了压力和压强的计算以及压强大小的比较,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要注意“双脚站立时受力面积为两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和,行走时受力面积为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16.【答案】等大发散远离
【解析】解:已知f=10cm,则2f=20cm,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20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等大的清晰的像;
近视眼镜片是凹透镜,所以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比原来推迟会聚成像,所以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等大;发散;远离。

(1)当物距等于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使像推迟会聚。

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

17.【答案】R1、R2都断路R2断路、R1短路
【解析】解:
由图可知,R1、R2串联,电压表V测量R1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
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一定有断路故障;电压表示数为0,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之间是断开的,所以两个电阻中,R2一定是断路;
现用一个完好的电阻替换R2,闭合开关;
(1)若只有电压表示数不为零,电流表示数还是零,说明R1断路了,所以原来故障是R1、R2都断路;
(2)若只有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说明R1没有断路,但电压表示数为零,那说明电阻R1短路了(导致电压表被短路而无示数),所以原来故障是R2断路和R1短路。

故答案为:(1)R1、R2都断路;(2)R2断路、R1短路。

电路故障有断路和短路,根据电流表示数为零,可判断故障原因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也为零则可判断R2一定断路,替换R2,再根据电表示数进一步判断R1故障原因。

本题主要是电路故障的分析,要注意电路中给出的实验现象,关键能够理解断路和短路的含义。

18.【答案】解: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作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解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作图: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本题考查了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一定要注意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19.【答案】解:小球受拉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小球的重心,标出符号F,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