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骨科手术中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骨科手术中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
通过几年的手术室工作,对骨科手术中易致感染的因素提出了几项预防及护理管理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标签:骨科手术;感染预防;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 年 4 月至2014 年 4 月,我院骨科截肢、外伤、肿瘤、神经肌肉骨软组织、椎管疾患、钢板取出术共69 例手术出院病例,逐份查阅原始记录,填写统一表格,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性质、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方式、伤口引流等项目。

2 结果与分析
2.1 感染部位分布发生术后感染19 例中,以术后伤口居首位,其他依次是皮肤软组织、上呼吸道、泌尿系统、其他部位、胃肠道感染。

激素的使用不可避免,但激素的应用也破坏了机体防御功能,易引起内源性医院感染。

药物使用较多的为新型的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及头孢类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具有广谱杀菌功能,往往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造就了新的耐药菌株。

长期使用某些药也可导致白细胞减少和反应性改变,出现免疫力下降。

2.2 感染发生率各类手术69例中发生医院感染率为1
3.25%。

其中以截肢术后感染率最高,达37.18%;其次为外伤术后,感染率为12.10%。

外傷手术中,开放性外伤术后感染率高于闭合性外伤,感染性手术术后感染率高于清洁性手术,院内感染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手术感染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尤以骨科组织感染的治疗相当困难,关节感染的后果更为严重,不但能引起关节功能受限、畸形或强直、手术前功尽弃,还可继发菌血症、败血症、骨髓炎等,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防止手术感染已成为当今保障人类生命,促进患者康复和医学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而手术中的护理管理也是预防手术感染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几年来对骨科手术的观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3 控制骨科手术后感染的措施
3.1 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1)做好手术病人的准备工作。

除急诊外,闭合性骨折病人术前三天开始用肥皂水清洗,术前日应剃除毛发后用70%酒精消毒备皮区,并用无菌巾包扎,日晨洗澡,换上清洁衣服,重新消毒皮肤后包扎。

近年来有专家提出:术野皮肤区剃或不剃毛的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别,用刀剃毛容易在皮肤上留有伤痕,增加切口的感染率,剪毛比剃毛的损伤小得多,采用脱毛剂去毛更安全,并于备皮后涂抹一层碘伏,剃毛后在短时间内进行手术,比剃毛1~2d 后进行手术效果更
要好一些。

对开放性骨折手术应用肥皂水、生理盐水、双氧水、碘伏等依次对伤口进行彻底的清创,然后再常规碘酒、酒精消毒皮肤。

(2)进行皮肤消毒前,巡回护士应仔细检查术野皮肤是否清洁,有无疖肿、皮肤损伤感染,一旦发现,应立刻与手术医生研究补救措施,必要时延期手术,以防增加感染机会。

(3)做好手术工作人员的准备工作。

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洗手消毒规则及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手部及呼吸道感染的人员避免进行手术。

手术护士应随时指出并纠正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保持术野的清洁、无菌,及时回收器械并擦拭血迹,以减少细菌污染及增生。

3.2 做好术中的各个环节护理
主要包括:(1)一般护理:患者入手术室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严格限制手术间人数,感染手术一般不安排人员参观。

(3)防止交叉感染,手术过程中手术间人员不能任意外出,如必须外出时须按术后处置方法经特殊处置后方可外出。

手术过程中临时借用其他手术间的物品器械时,应由室外专人向室内人员传递,进入室内的器械物品必须经相应处置后方可拿出。

(4)加强自我防护措施,特殊感染手术(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和艾滋病等)室内工作人员要戴手套,穿隔离衣,术中使用过的敷料、引流液、冲洗液、切除组织和脏器等应集中放置于无渗漏的袋或容器中,污染液体的抽取和放出动作应轻柔,尽量减少对工作环境及工作人员的污染。

(5)做好术中护理记录,严格物品清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术前、术中关闭体腔或深部创口前,巡回护士、器械护士与第二助手严格清点各物品数字,核对无误方可关闭体腔或深部创口,缝合至皮下时再清点1次,并做好登记工作。

手术完毕再清点复核,保证与手术前的物品数目相符,严防异物遗留在体腔或组织腔内。

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尿量、生命体征、术中特殊用药及用量、术中置入物等均应准确记录。

3.3 做好术中的各个环节护理
(1)术后伤口护理:用灭菌敷料保护术后切口24~48小时,这样切口可以达到初步愈合;在更换敷料前后、与任何外科手术部位接触后均须洗手;当更换切口敷料时,须注意无菌操作。

切皮前最好使用皮肤粘贴膜,防止附近毛发、皮脂腺分泌物污染切口,对于手术时间长的手术,台上器械最好盖以无菌巾,以减少灰尘污染。

在骨科手术巾,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应重新消毒切口并更换各种手术无菌巾,以减少感染机会。

术后切口覆盖的敷料不宜太厚密,尤其在夏天,否则会造成汗液蒸发困难,而温暖、潮湿的皮肤会成为细菌繁殖的良好条件。

(2)术后3天回访患者。

①继续服务保障,促进患者康复:对手术历时长、特殊体位或身体瘦弱者,重点观察局部皮肤是否受损、有否受压等,及时发现并协助解决。

②解释患者提出的护理问题:重点是术后镇痛对肠蠕动的影响,留置管道对局部的刺激,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卧床的具体要求等。

③征求反馈意见:征询护理服务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评估术中护理效果,针对问题与不足制定
措施,做好手术室全程护理。

(3)对皮肤感染的预防在工作中,除做好“五勤”、保证床单清洁平整无屑外,还要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被褥、衣物。

局部受压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对于大小便失禁者,用温水擦洗后,涂擦消毒植物油。

参考文献:
[1]李学增.外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88.
[2]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