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家乡风俗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的家乡风俗作文
《敦煌的家乡风俗之“沙疗”趣闻
敦煌,这地方有不少独特的风俗,今天就来说说这沙疗。
沙疗,简单来说,就是用沙子来治病。
在敦煌那片温热的沙滩上,一到合适的季节,就像热闹的集市。
我记得有一次跟爷爷去体验沙疗。
那天早上,天还没透亮,我们就出发了。
到了沙疗的地方,地上已经有不少人在忙碌地准备着了。
爷爷找了个自认为风水很好的地方,把带来的小铲子和耙子拿出来开始挖坑。
那神情严肃得好像在挖宝藏。
别看这坑小,讲究可多了。
要挖到合适的深度,能把人稳稳当当放进去还能四周堆满沙子才行。
我在旁边也想帮忙,可是挖了两下就觉得手臂酸得不行。
爷爷还打趣我,说我这点力气还不如小蚂蚁。
好不容易挖好了坑,爷爷在坑底铺上了一层旧床单,就开始脱衣服准备躺进去了。
只见他把自己脱得就剩个大裤衩,那白花花的身子和旁边金晃晃的沙子还真有点不搭呢。
爷爷小心翼翼地躺进坑里,然后指挥我用小铲子把旁边的沙子一点点往他身上盖。
我一边盖沙子一边偷着乐,爷爷整个人被沙子盖住,只露个脑袋在外面,那模样就像个土里刚冒头的大萝卜。
这沙疗的时候还不能乱动,爷爷就在里头躺得老老实实的。
旁边有个
大妈,也许是躺得久了难受,稍微抬了下胳膊,结果沙子哗啦啦地往下掉,她老公就咋咋呼呼地说她把沙子弄乱了,气得那大妈差点当场就要爬出来和她老公理论。
爷爷在沙里躺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就开始冒汗,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滚下来。
我在旁边拿着扇子给他扇风,就盼着时间快点过去。
后来等爷爷从沙里出来的时候,整个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全身湿漉漉的。
不过爷爷说这沙疗过后啊,浑身舒坦得很呢。
在敦煌,沙疗就这么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变成了独特的家乡风俗,这奇特的体验背后啊,是敦煌人对健康和传统的一份坚守。
《敦煌的家乡风俗之防风沙的讲究》
在敦煌,防风沙那可是生活中的大事,从风俗里就能看得出来。
咱这儿风大沙多,所以房子的建筑就很有特点。
我家老房子那窗户就特别小,以前我还老是抱怨屋子里光线暗呢。
有一回啊,我打算给我那小破屋开个大窗户,让阳光满满地照进来。
我刚拿着工具动手,隔壁的张大伯就跑过来了。
他瞪着眼睛,一把就把我的工具抢过去,气呼呼地说“你这娃娃,不懂事啊,这窗户能随便改大吗?”当时我还特别不理解,觉得张大伯管得太宽了。
张大伯看我一脸不服气,就开始给我解释。
他说在敦煌啊,这风沙大得很,窗户小能挡住大部分风沙。
他指着远处的沙丘,跟我说“你看那沙子,一刮风就像妖怪一样到处跑,要是窗户大了,沙子呼呼地就灌到屋里去了。
”我一听觉得好像有点道理,但还是嘀咕着说现在风沙好像也没那么大了。
张大伯白了我一眼,说“娃娃,这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经验,可不能小瞧了。
”
除了房子,咱敦煌人的穿着打扮也和防风沙有关。
那时候出门,头上都得裹个严实的头巾。
我就总觉得那头巾裹在头上特别热而且不好看。
有一次我偷偷地没裹头巾就跑出去和小伙伴玩了。
刚跑到村口的大槐树那,一阵狂风就刮过来了。
瞬间,我的眼睛里、嘴巴里全是沙子。
我那小伙伴都被风沙吹得东倒西歪的,一个个像迷了路的小鹌鹑。
我这才知道为啥大家都乖巴巴地裹着头巾出门。
回到家,老妈看到我灰头土脸的样子二话没说,先把我的头洗了三遍,一边洗一边念叨“你这不听话的,看把自己弄成啥样了。
”从那以后啊,我可再也不敢小瞧这个防风沙的讲究了,乖乖地按照老风俗来。
这防风沙的风俗,它就在敦煌人的生活里扎了根。
咱们敦煌人就是这样,在风沙的折腾下,靠着这些从先辈那里传来的风俗智慧,顽强又自在地生活着。
《敦煌的家乡风俗之盛大的“四月八”》
敦煌的风俗里,“四月八”可是个盛大的节日。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呀,整个敦煌就像过年似的热热闹闹的。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四月八”,那可真是人山人海。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街上就已经摆满了各种摊位。
我和小伙伴们兴奋得像脱缰的小野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
那时候我们最惦记的就是那些卖小吃的摊位。
有个卖敦煌特色饼子的大叔,他的摊位前面围了好多人。
那饼子啊,金黄金黄的,散发着一股诱人的麦香味。
我和小伙伴使出吃奶的力气才挤到前面。
大叔正把热腾腾的饼子从炉子里拿出来,那热气呼呼地往上冒,眼睛都被遮住了。
我们想买几块饼子解馋,可是人太多了,胳膊都举酸了才把钱递过去。
拿到饼子后,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那口感又酥又香,麦子的香气在嘴里散开,差点把舌头都吞下去了。
一边吃饼子,一边往前走,就听到不远处有热闹的锣鼓声。
原来是舞龙舞狮的队伍过来了。
那条金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龙身上的鳞片就像真的一样。
舞龙的小伙子们一个个生龙活虎,把龙舞得活灵活现。
龙在人堆里穿梭着,一会儿腾空而起,一会儿又盘旋在地上。
旁边的
舞狮也不示弱,那狮子眼睛一眨一眨的,像是活的。
舞狮的人跳上桌子又跳下来,还做出各种翻滚的动作。
我和小伙伴们看得眼睛都直了,跟着队伍跑了好久。
大街上还有好多小孩子们穿着古代的衣服在走秀呢。
那些衣服花花绿绿的,款式都是按照古代敦煌的样式做的。
有个小女孩穿着一身粉色的古装,头上戴着华丽的头饰,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的小仙女。
她走路的时候小心翼翼的,脸上还带着紧张又害羞的笑容。
到了寺庙那边,只见人们都拿着香火进去祈福。
那寺庙里烟雾缭绕的。
我跟着爸妈也进去磕了几个头,祈愿一家平安幸福。
那一天整个敦煌都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呢。
“四月八”这个敦煌的家乡风俗节日,它把大家都聚在一起,让人感受到敦煌文化的魅力,也让每个敦煌人的心里都暖烘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