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人教版选修学案《文章写作与修改》42《局部的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选修]
第四章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二节?局部的完善?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中心模糊的原因。
2、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材料的适当与缺乏的原因。
3、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局部思路紊乱与重复的原因。
【学习重点】
了解局部性失误的几种情况。
【学习过程】
一、阅读“话题探究〞?北京火车站?,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改。
点拨:这是一个说明语段,介绍的是一个建筑物,用的是定点写景的方法〔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观察、描绘景物的方法〕,需要遵循空间顺序。
大家先画出关键词,所谓关键词就是车站大楼各部位的名称,还要注意代词、关联词语,这些都对句子的衔接起一定的作用,是合理安排语序的指路牌。
找到的关键词分别是:北京火车站、车站大楼、中部和两翼、屋顶、中间顶端、屋顶两旁、钟楼的屋顶、东西两翼的塔楼、每座钟楼上、针和字标、长短针、钟面。
现在我们按照空间顺序来重新排序,①讲北京火车站的地理位置应是第一句。
②讲正面包括几个局部,属于整体介绍,放在第二句。
④介绍中间有钟楼,应承接着第二句来说。
④⑤⑦⑧⑨⑩这几句都是在讲钟楼,应放在一起说。
再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由外而内的顺序进行调整。
⑥讲两侧,应放在描述钟楼的句子后面。
③是对这座建筑物的评价,放在最后。
正确的排序是:。
二、阅读例文?可贵的纯情与朴实?、?名与实?、?让生活充满成功的希望?,思考造成局部性失误的原因。
三、写作指导
完篇之后的修改,除了在内容和文字方面进一步完善外,特别要注意局部性失误,局部性失误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中心模糊或偏离
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甚至于每一句话,都必须受中心的管束和统率,都必须为表现和深化中心效劳。
这个中心可以写出来,也可以藏在心里,但不管怎样,中心必须明确。
如果中心模糊,思路就会混乱。
(二)材料的失当与缺乏
衡量材料质量的标准有三点:典型性、新颖性和现实感。
材料的典型性要求我们所选择的材料能够吻合而且表达我们所表述事物、观点的本质。
不在材料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材料本身对文章主题的表现力,有些材料看上去似乎很小,量也很少,却是典型的,对表现主题有“以小见大〞的效果。
材料的新颖性包括两个方面。
它既指新近发生、不为读者所熟知的事实及观点,又指过去就已存在,但没人用过,或虽有人用过,而自己又从新的角度去解释的材料。
(三)局部思路的紊乱与重叠
四、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令。
——康德
材料二: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黑格尔材料三: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
——王尔德
材料四: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温家宝在同济大学的即席演讲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五、相关链接
浅谈文章的修改
文章写好初稿要认真地修改。
怎样改呢?恐怕很难找出一个固定的格式。
这里只介绍一些名家修改文章的经验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但愿读者能从拙作中受到一点启示。
宋·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中的“绿〞字,初稿时曾用“吹〞、“到〞、“过〞、“拂〞、“满〞等字,经过反复琢磨、推敲,最后才定为“绿〞字。
还有一个故事,贾岛进京,路经山林,无处投宿,偶见月下一僧人寺,便是一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后又认为“推〞字不妥,不如改为“敲〞字。
是推?是敲?举棋不定。
倒骑驴背,以手示之,又是推,又是敲。
由于精力集中,致使撞到京兆尹韩愈轿前而不自知。
韩愈问明情由,才帮他定为“敲〞字。
赵树理说;“我是不会作诗的,可是有时也写些散文,类似诗的东西,这类东西文字很少,几句话就要见上下。
这就需要嚼字,不断地改,有时睡了觉想起还有不妥当的地方,爬起来又改。
……我深深的体会到要使文章能够准确地达意,就得嚼字,就得认真改。
〞〔?谈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
嚼字,说得多么形象啊!就是要在字斟句酌上下工夫。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不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在语言上刻苦磨练,他无论描写什么,都要去寻找那“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
〞
当然,修改文章,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有“会当凌绝顶〞之时,才能够“一览众山小〞。
无数写作名家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要想写好作文,还必须到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
不历此境,难以成才。
以上介绍了,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具体做法。
我们不一定照搬,但他们那种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那么是应当提倡的,是永远值得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