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娱乐场所矛盾纠纷的调解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娱乐场所矛盾纠纷的调解对策
浅议娱乐场所矛盾纠纷的调解对策
调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和疏导下,促使双方当事人以一定条件达成和解,解决纠纷和矛盾的一种方法。

调解矛盾纠纷一直是基层派出所承担的一项重要执法工作,有些矛盾纠纷看似虽“小”,但如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就有可能酿成“大事”,引发案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新型矛盾纠纷出现,基层派出所的工作内容也有了新的变化,调解矛盾纠纷已经成了派出所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所在派出所辖区地处团场,辖区内的娱乐场所,这在无形中给处警民警处理娱乐场所纠纷提出了更高要求。

结合最近一段时间娱乐场所纠纷调解经验,下面我根据团场的实际浅谈下对娱乐场所纠纷调解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预警超前,娱乐场所纠纷发现要早
作为民警,在娱乐场所纠纷调解工作中要始终保持“耳聪目明”,及时将娱乐场所内的矛盾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

(一)在辖区娱乐场所内建立纠纷情报员,这些情报员可以物色娱乐场所的经理或者服务员,对这些纠纷情报员要经过一定的培训,要求纠纷情报员在第一时间内将纠纷情报反映给民警,及时掌握隐藏在娱乐场所之间的各种纠纷苗头,提高预警能力;(二)对一些大的娱乐场所,派出所可以针对性的派驻保安,这些保安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娱乐场所矛盾纠纷的引起理由,并能够第一时间内控制事态的恶化,要求保安在其派驻的单位出现矛盾纠纷后,要及时向值班领导和民警反映。

(三)要针对重点场所、特殊路段、进行巡逻排查,及时发现纠纷。

值班民警可以在容易出现纠纷的场所检查排除纠纷,对要出现纠纷苗头的事件,可以及时予以排除。

检查时要分重点时段、重点场所进行检查。

二、反应迅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娱乐场所的纠纷,一般是醉酒人酒后和人发生矛盾,醉酒人当时已经醉酒,失去了基本的辨别和控制力,对民警到达现场后有不同的表现:(一)一种人表现为对警察相对的尊重,愿意配合处警民警解
决问题;(二)一种人就是醉酒后,天不怕地不怕,现场大吵大骂,不配合民警的调解,对民警的处警不配合;(三)一种人处在这两种情况之间,刚开始很不愿意配合民警处警,但是经过民警的批评和教育后愿意配合民警的处警;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刚开始很配合民警处警,但是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就对民警的处警不配合。

为此,笔者认为发现矛盾纠纷后,民警要力求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安抚纠纷双方情绪,防止过激行为,做到出警快、反应快、动作快、处理快。

快速出警不仅可以有效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还能及时了解掌握事情发生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的调解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把握时机,迅速控制局面
到达现场后,及时控制住局面,以防局面进一步恶化,对纠纷当事人要采取措施,阐明在公共场所争吵产生的不良后果,当然要对症下药,分情况处理。

(一)如果民警到达现场后,纠纷双方当事人仍在争吵,不服从公安民警的调解,笔者认为可以暂时将纠纷双方分开。

也就是不在纠纷双方处于气头上的时候去做劝解工作,而是先把问题“搁置起来”,使双方减少接触或暂时脱离,达到控制局面的效果(二)
当事人之间发生矛盾、纠纷时,双方往往都处于不理智状态,情绪冲动,认知狭窄,调解信息不易接受。

因此,在调解工作中首先要设法使双方冷却情绪,恢复理智。

然后水到渠成、一层层理顺。

像“沙堆效应”那样从沙堆底部取沙子,使沙堆变矮变小。

而纠纷亦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使纠纷双方冷静,达到及时控制局面的理想状态。

(三)如遇到一方当事人漫天要价,借机诈油,民警多次劝说都未果,苦口婆心又不听,使调解工作陷入僵局的时候。

这时民警可根据案情,掌握当事人双方的“底牌、底线、底价”等,适时采取说教、说明这样下去会产生的后果,以达到控制局面。

四、适时调解,采取正确调解方法各个击破,达到调解目的
控制局面后,处警民警要适时调解,采取正确的调解方法各个击破,这样才会达到调解的最终的目的。

在调解的时候,要看对象下“药”,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

(一)对于起因简单,
发生突然,情节后果一般都不严重,就要问清事实、分清责任,直接指出当事人双方各自过错,然后让有过错或过错大的一方向另一方赔礼道歉,对于有经济损失的一方要要求过错一方予以经济赔偿,纠纷即可以解决。

这就是老话说的抓住“打蛇打七寸”、“打了盆说盆、打了罐说罐”.(二)对于一些娱乐场所的纠纷,民警可以借用一些外部力量予以解决,这样既可以节省调解成本,也达到了调解的目的。

特别是娱乐场所的服务人员和客人发生纠纷时,要紧紧围绕娱乐场所服务人员与场所的特殊雇佣关系,调解纠纷时一定要把娱乐场所的老板或经理叫到调解现场,毕竟老板或经理在员工面前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

(三)民警对于场所纠纷当事人要给予说教,要以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劝导,让当事人互相换位思考。

在纠纷调解过程中,引导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民警之间进行换位思考,使双方互相体谅对方的难处、有效缓解当事人的激动情绪,使双方客观地提出标准或要求。

(四)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在调解娱乐场所纠纷时,要抓住人要“面子”这个紧要关节,适时给予纠纷当事人足够的“面子”,这样纠纷就可以迎仞可解。

给“面子”就是调处时“给脸面、下台阶”。

许多娱乐场所纠纷,都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很难说清谁是谁非,所以常常争执不下。

双方都在说各自的理,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纠纷双方认为如果自己让步,就会失去“面子”。

这个时候,民警就要充分发挥作为中间人的有利条件,注意给纠纷双方“砌台阶”。

利用“好人好报、善人善报”,“高抬贵手、高风亮节”,“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美德,给足“面子”,使他(她)们借以“下台阶”,最终达到调解的目的。

(五)“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选择你所想的,想你所选择的”。

娱乐场所纠纷调解时,要适时予以举例说明闹下去的危害,要利用正反两方面案例进行调解,针对矛盾纠纷的性质和特点,采取以案释法、以案析理的方式,向当事人讲解因类似矛盾纠纷激化而引发的案件。

特别是对那些“吃软不吃硬”,要争“一口气”的人要用事实说话,用类似纠纷产生的案例唤醒恐惧,震慑心理,使其对号入座,接受调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