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FID技术记录蜜蜂归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家们捕获了一批采集花粉的蜜蜂,它们近期曾经归巢过,因此相对来说对蜂窝附近的地形和归巢路线较为熟悉。

他们用胶水将RFID标签粘在蜜蜂的后背(蜜蜂胸部的后面)上,然后将蜜蜂们装进一个小黑盒,运至以它们的蜂窝为中心,半径为13公里的东西南北四处设置的多个释放点。

读写器放置于蜂窝进口处,每两个蜂窝入口之间放一个,当带RFID 标签的蜜蜂飞过时就读取UID码,并将数据依照日期和具体时间储存,这将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准确的记录蜜蜂归巢所需的时间。

研究小组使用mic3-TAG无源13.56MHz的标签,符合ISO15693和14443标准,标签尺寸为1毫米至1.6毫米,每个标签内存储一个唯一的64位的数字编码。

标签的重量大约为2.4毫克,仅仅占一只带花蜜的蜜蜂的重量(大约35毫克)的一小部分,虽然可能会因为风力而造成一点点的影响,但并不妨碍蜜蜂的飞行。

为了给蜜蜂粘上标签,科学家们先将蜜蜂固定在冰块上,然后将标签用虫胶胶水粘上。

当给每只蜜蜂都粘上标签后,将标签内的数据输入电脑上的软件中,蜜蜂释放点的位置也会存储在软件中,并与从该释放点释放的蜜蜂所携带的标签中的UID码配对。

然后将蜜蜂带到指定的释放点,将小黑盒打开(释放时间也需记录在系统中),蜜蜂们飞出后会先盘旋几圈来定位,随后开始它们的旅程。

蜜蜂所要到达的蜂窝位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室内。

为了到达蜂窝,蜜蜂需要穿过一个大小只能容下一只蜜蜂的30公分长的通道。

在通道的上面放置一台Microsensys 2k6 阅读器,并在两边2公分处放置2个天线,这样科学家们就可以通过天线读取的顺序来判断蜜蜂是要出巢还是归巢。

因为标签的读取范围大约为3毫米,所以通道经过特殊设计,使得蜜蜂在经过时更倾向于面朝通道的上部,更易于阅读器天线的信号读取。

每当标签被阅读器读取时,科学家们就将标签的UID码同该蜜蜂的释放点还有释放时间相匹配。

通过观察和对比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从东面释放的蜜蜂更倾向于归巢,并且比从其他方向归巢的蜜蜂飞得更快。

(速度约为每小时30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