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综最后一次月考试题(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涟源市2017届高三理综最后一次月考试题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涟源市2017届高三理综最后一次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涟源市2017届高三理综最后一次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湖南省涟源市2017届高三理综最后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原创题)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神经递质等信息分子只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

B抗体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经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

C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不仅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还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D核孔为蛋白质复合体,对通过的物质只有大小限制,没有选择透过性。

2、(原创题)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和中心法则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

全部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DNA和RNA彻底水解共有12种组成成分
C、转录时,mRNA从DNA 脱落是因为遇到了终止密码
D、真核生物基因中,每相邻三个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
3、(原创题)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国科学家梅耶在进行半叶法实验时,对叶片进行饥饿处理,目的是消耗细胞中原来存在的淀粉,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B、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做实验材料,是因为水绵有特殊的叶绿体结构,便于实验结论的得出。

C、拜尔通过实验证明的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物质能通过琼脂向下运输
D、在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常用到的调查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4.(图表类,改编题)下图表示在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在不同时期的数值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发生AB段变化,细胞肯定进行有丝分裂
B.图中BC段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C.图中CD段变化的原因是染色体平均进入两个细胞中
D.图中的DE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与核DNA的数量相等
5.(图表数据类,改编题)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左图的测量方法是测量动作电位实验方法。

B.右图中的A点的,细胞Na+离子通道打开, K+离子通道关闭.
C.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D.在完整的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6.(原创题)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
①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
②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分别与重力、光照方向有关
③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生长的效果不相同
④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⑤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与成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来防止落花落果
⑥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都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⑦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7。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8。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其它元素均不在同周期,W的K层
电子数是M层的1/3,ZX2是一种储氢材料,W与Y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化合物ZY、WY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B. 由X、Y、Z、W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
C. 原子半径: Y 〈 W 〈 Z
D. Y形成的某离子与W形成的离子的电子数可能相同
9.多巴胺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电 极
1 O 2
电 极 2 NH 3
N 2+H 2O NaOH 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料甲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B .中间产物乙、丙和多巴胺都具有两性
C .多巴胺不可能存在氨基酸类的同分异构体
D .1 mol 甲最多可以和2 mol Br 2发生取代反应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

24 LCl 2与足量的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

2N A
B .反应NH 3(g)+HCl(g)=NH 4Cl(s )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
C .工业上需要把BaSO 4沉淀转化为BaCO 3 沉淀,然后获得Ba 2+
,这是因为K sp (BaSO 4)>K sp (BaCO 3),
D .已知I 错误
!I 2+I -,向盛有KI 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 4,振荡静置后CCl 4层显紫色,说明KI 3在CCl 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11.下列有关氨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图1装置制取NH 3
B .用图2装置实验室制备NaAlO 2溶液
C .用图3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D .用图4装置测量反应产生氨气的体积
12.瑞典ASES 公司设计的曾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
池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工作时,Na + 向电极1移动
B.电池工作时电极2附近溶液的pH减小
C.电池总反应为:4NH3+3O2=2N2+6H2O
D.电极1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H3− 6e-=N2+ 6H +
13已知:pKa=—lgKa,25℃时,H2SO3的pKa1=1.85,pKa2=7.19.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1H2SO3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的数字为p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所得溶液中:2c(H2SO3)+c(SO32-)<0.1 mol•L—1
B.b点所得溶液中:c(H2SO3)+c(H+)=c(SO32—)+c(OH—)
C.c点所得溶液中:c(Na+)<3c(HSO3−)
D.d点所得溶液中:c(Na+)>c(SO32—)>c(HSO3-)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间,矩形OAED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P为DE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交AE的延长线于B,则图中( )
A、OD的长度表示平均速度,AB的长度表示末速度
B、OD的长度表示加速度,AB的长度表示平均速度
C、OD的长度表示初速度,AB的长度表示平均速度
D、OD的长度表示平均速度,AB的长度表示加速度
15、如图所示,用三条细线悬挂的水平圆形线圈共有n匝,线圈由粗细均匀、单位长度的质量为2.5g的导线绕制而成,三条细线呈对称分布,稳定时线圈平面水平,在线圈正下方放有一个圆柱形磁铁,磁铁的中轴线OO′线圈平面且通过其圆心O,测得线圈的导线所在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5T,方向与竖直线成300角,要使三条细线上的张力为零,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至少为( )
A、0。

1A
B、0。

2A
C、0。

05A
D、0。

01A
16、如图为某控制电路的一部分,已知AA′的输入电压为24V,如果电阻R=6kΩ,R1=6kΩ,R2=3kΩ,则从BB′不可能输出的电压是()
A.12V B.8V C.6V D.3V
17、2016 年10 月17 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运送两名宇航员前往在2016 年9 月15 日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
室, 宇航员计划在“天宫二号”驻留30 天进行科学实验。

“神舟
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对接变轨过程如图所示,AC 是椭圆轨道
Ⅱ的长轴。

“神舟十一号”从圆轨道I 先变轨到椭圆轨道Ⅱ,再变轨到圆轨道Ⅲ,与在圆轨道Ⅲ运行的“天宫二号”实施对接。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神舟十一号”在变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 可让“神舟十一号"先进入圆轨道Ⅲ,然后加速追赶“天宫二号”实现对接
C. “神舟十一号”从 A 到 C 的平均速率比“天宫二号”从 B 到 C 的平均速率大
D 。

“神舟十一号”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与“天宫二号"运行周期相等
18、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B 、 安培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 、 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是利用微元法推导出来的
19、绝缘光滑斜面与水平面成α角,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q >0)的小球从斜面上高度为h 处释放,初速度为V 0(V 0>0),方向与斜面底边MN 平行,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在匀强磁场B 中,磁场方向平行斜面向上.如果斜面足够大,且小球能够沿斜面到达底边MN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取值范围为0≤B≤ 0≤B≤ B 。

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取值范围为
C 。

小球在斜面上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D 。

小球到达底边MN 的时间t=
2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xoy 坐标系中分布着与水平方向夹450角的匀强电场,将一质量为
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O 点竖直向上抛出,它的轨迹恰好满足抛物线方程y=kx 2,且小球通过点p (1/k,1/k).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
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q mg
B.小球初速度的大小为k g
2
C 。

小球通过点P 时的动能为k
mg 45
D 。

小球从O 点运动到P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mg k
2
21、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长L=2m ,两导轨间距d=0.5m ,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导轨上端接一阻值为R=0。

6Ω的电阻,轨道所在空间有垂直轨道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T ,如图所示.有一质量m=0.5kg 、电阻r=0。


的金属棒ab ,放在导轨最上端,其余部分电阻不计.已知棒ab 从轨道最上端由静止
开始下滑到最底端脱离轨道的过程中,电阻R 上产生的热量Q 1=0.6J ,取g=10m/s 2,
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当棒的速度v=2m/s 时,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为1。

0V
B 、当棒的速度v=2m/s 时,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为0。

6V
C 、棒下滑到轨道最底端时速度的大小为2m/s
D 、棒下滑到轨道最底端时加速度的大小为3m/s 2
第II 卷(174分)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
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如图1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

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 。

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 。

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

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 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

测量平抛射程OM、ON
(3)经测定, m1=45.0g, m2=7。

5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ˊ,则p1: p1ˊ=_______:11;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ˊ,则p1ˊ:p2ˊ=11:_______。

实验结果表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为=_____ .(此问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3、(10分)采用伏安法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时,由于电表因素带来了实验的系统误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实验进行改进,设计出如图所示的测量电源电
动势E和内电阻r的电路,E’是辅助电源,A、B两点间有一灵敏电流计G. (1)请你补充实验步骤:闭
合开关S1、S2,调节R和R’使得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为零,这时,A、B两点的电势、的关系是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I1和U1,其中I1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电源E的电流。

②改变滑动变阻器R、R'的阻值,重新使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步骤中测出的物理量,可以得出电动势E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电阻r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
(3)该实验中E测__________E真, r测________r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4、(14分)如图所示,一辆质量是m=2kg的平板车,其左端放有质
量M=3kg的小滑块,滑块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开始
时平板车和滑块共同以v=2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并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平板车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与原来相反。

平板车足够长,以至滑块不会滑到平板车右端。

(取g=10m/s2)求:
(1)平板车每一次与墙壁碰撞后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
(2)平板车第二次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v。

(3)为使滑块始终不会滑到平板车右端,平板车至少多长?
25、(18分)如图甲所示,一端封闭的两条平行光滑导轨
相距d,距左端d处的中间一段被弯成半径为h的1/4圆
弧,导轨左右两段处于高度相差h的水平面上。

圆弧导轨
所在区域无磁场,右段区域存在磁场B0,左段区域存在均匀分布但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磁场B(t),如图乙所示,两磁场方向均竖直向上.在圆弧顶端,放置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与导轨左段形成闭合回路,从金属棒下滑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0滑到圆弧底端。

设金属棒在回路中的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1)金属棒在圆弧内滑动时,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2)求0到时间t0内,回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热;
(3)探讨在金属棒滑到圆弧底端进入匀强磁场B0的一瞬间,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6.(14分)
水合肼(N2H4·H2O)又名水合联氨,无色透明,具有腐蚀性和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它是一种重要
的化工试剂。

利用
尿素法生产水合
肼的原理为:CO
(NH2)2+2NaOH+Na
C1O==N2H4·H2O+Na
CO3+NaCl。

2
(1)图甲装置I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OH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填标号)
a.烧杯 b.容量瓶 c.玻璃棒 d.烧瓶
(3)图甲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制取水合肼。

(4)图乙中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H2O会参与A中反应并产生大量氮气,降低产品产率。

写出该过程反应生成氮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反应后,蒸馏A中溶液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
实验3: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

(5)称取馏分3.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出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0。

15 mol·L-1的碘的标准溶液滴定。

(已知:N2H4·H2O+2I2==N2↑+4HI+H2O)
①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②下列能导致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

(填标号)
a.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
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
③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
以含铅废料(主要含Pb、PbO、PbO2、PbSO4)和稀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PbO等,实现铅的再生利用。

其主要流程如下:
(1)“酸溶”时,在Fe2+催化下,Pb和PbO2反应生成
PbSO4,生成
1mol PbS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Fe2+催化过程可表示为:①2Fe2++PbO2+4H++SO42-=2Fe3++PbSO4+2H2O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②)
(2)写出脱硫过程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①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NaHPbO2(aq),其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②粗品PbO中所含杂质不溶于NaOH溶液。

结合上述信息,完成由
粗品PbO得到高纯PbO的操作:将粗品PbO溶解在一定量______
(填“35%”或“10%")的NaOH溶液中,加热至110℃,充分溶
解后,_________(填“趁热过滤”或“蒸发浓缩”),将滤液冷却
结晶,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高纯PbO固体。

(4)将PbO粗品溶解在HC1和NaC1的混合溶液中,得到含Na2PbC14
的电解液,电解Na2PbC14溶液,生成Pb,如右图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Na2PbC14浓度极大下降,为了恢复其浓度且实
现物质的循环利用,阴极区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14分)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
潜力。

(1)海水中溶解无机碳占海水总碳的95%以上,主要以HCO3﹣形式存在,其准确测量是
研究海洋碳循环的基础。

测量溶解无机碳,可采用滴定的方法:
取20mL海水于锥形瓶中,用盛装x mol▪L﹣1HCl标准溶液滴定,消耗y mL
HCl溶液,则海水中溶解无机碳的浓度= mol▪L﹣1。

(2)在体积可变的恒压(P0)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反应:
C(s)+CO2(g)2CO(g)。

平衡时,体系中CO2和CO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气体体积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C(s)+CO2(g)2CO(g) ΔH 0(填“﹦”,“<"或“>")。

②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平衡(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③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 .
④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 。

(3)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
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

其中X是电源的极(填“正"
或“负"),阴极的反应式是: 。

29.(改编题)(9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回答下列问题。

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请回答:
(1)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
O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当光照强度为n时,
2
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 (大于,等于,小于)
野生型。

当光照强度为m时,测得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固
定的
CO形成C3的速率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放2
氧气速率。

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2)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3)与正常的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 (2分)(填编号),所以产生ATP总量并没有增加,同时更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4)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 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从而导致细胞周期不正常,进而通过调控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 (2分)(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30.(改编题)(9分)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
(1)上图体现出,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在血浆中可检测到①②③中_____________ (填序号),缺乏物质③时,人的御寒能力_____________ (提高、降低)。

(2)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若大脑中控制排尿反射的传出神经受损,人
_____________ (能、不能)完成排尿反射,若大脑皮层的S区受损,则患_____________症。

(3)除了图中的抗体和淋巴因子外,免疫活性物质还包括_____________,图中C细胞能否进行核DNA复制________(填是或者否)。

D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_____________。

31.(改编题)(9分)如图1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 2为其中四种鱼(甲、乙、丙、丁)的营养结构关系。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__,图2中的生物对应图I中哪些成分_______(用
字母表示)。

(2)图1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

(3)科研人员对该池塘由浮游藻类、甲和丁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費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该食物链中,笫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
(4)下图表示此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甲和丁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
则甲的粪便属于_______(填字母)的部分,能量由甲流向丁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用序号表示)。

气温逐渐降低时,若图中的⑥保持不变,青蛙的⑦/⑥的值将_______。

32.(8分)根据以下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人类的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下图表示1号染色体上几种基因的分布位置(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基因控制的性状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红细胞形态E:椭圆形细胞e:正常细胞
Rh血型D:Rh阳性d:Rh阴性
能否产生淀粉酶A:能 a:不能
①若仅考虑上述三对相对性状,该夫妇所生后代最多有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
②他们的孩子出现正常红细胞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

③A与d互为_____________基因,该夫妇中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_____________个A 基因。

(2)已知家鼠的某种遗传病由常染色体上的2对等位基因控制,让一对患病家鼠杂交得到
F1, F1全部表现正常,F1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所产生的F2中患病比例为7/16。

①F2中患病家鼠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
②若让F2中的患病家鼠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表现正常的个体所占比例_____________。

33、(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空气中所含水蒸气压强与同温度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
C、尽管技术不断进步,热机的效率仍不能达到100%,制冷机却可以使温度降至热力学零度
D、将一个分子从无穷远处无限靠近另一个分子,则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分子势能是先减小再增大
E、附着层内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时,液体与固体间表现为浸润
(2)(10分)某同学涉及的简易火灾报警装置如图所示,竖直固定、上端开口的试管中装有高h=20cm的水银,其下方封闭有一段气柱.当环境温度为57℃时,电路恰好接通,电铃D发出报警声,取绝对零度为—273℃.①若环境温度缓
慢降至27℃时,水银柱下降了△L=5cm,试求环境温度为57℃时,试管内封闭气柱的长度L;
②若使环境温度降低,并且往玻璃管内注入高△h=4cm的水银时,报警装置恰好再次报警,求此时的环境温度t(已知大气压强p0=76cmHg).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素衍生物M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1)C中官能团名称为
__________,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

(2)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则与F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共_____种(考虑顺反异构,不包含F)。

(3)由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由H生成M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b.可用硝酸银溶液鉴别B、C两种物质
c.1 mol E最多可以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 M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4 mo1 NaOH
(5)以乙烯为起始原料,结合已知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写出合成CH3CH=CHCH3的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37、(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是医学上常用的重要技术,为了检测某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取该菌单菌落适当稀释,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 ℃培养箱中培养24 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将分别含有A、B、C三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____(填“敏感”或“不敏感”);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