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件: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的问题 第二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人口数量爆炸式增加;人均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低, 浪费严重。
答案
(3)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可能带来哪些严重的后果?
答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们 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多,而地球上能源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可能会带 来因需求急剧膨胀而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
答案
反思归纳
环境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表现
成因
人口总量和人均需求量的增长,形成了一种需求无限增长的态势, 资源
而地球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无限的需求和有限的供应的矛盾, 短缺
使当前世界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弃 环境
置到环境中的废弃物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且有些废弃物在 污染
解析 答案
综合提升 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c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
空白框内。(一个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解析 人类排放氟利昂等物质形成臭氧
层空洞;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
球变暖;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酸性气
体形成酸雨;人类滥砍乱伐导致森林锐
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核心,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 生态
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 破坏
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等
全球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近50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 环境 全球各个角落。人类的某些行动,使全球环境趋于恶化,影响 变化 人类的生活质量乃至人类的生存
探究点二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及原因 探究活动 当代环境问题的分布有哪些特点?其原因是什么?填写下表:
分布特点
表现
原因
地域 地区 城市表现为以环境污染为主, 城市污染集中,绿地面积小
性 差异 农村则以 生态破坏 为主
发展中国家的环 地域 国家
境问题比发达国 性 差异
家_严__重__
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发展对环境压力大, 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 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A.规模的全球性
B.人类破坏活动的广泛性
C.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D.过程的不可逆性
解析 从材料中可知,环境问题的危害并非马上被人类发现,而是需要 一段时间后才能表现出来,这反映了环境问题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1 2 3 4 56
解析 答案
5.读“2003~2013年中国污染重心的转移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描述中国污染重心转移路径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是 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11/162021/11/16November 16,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2021/11/162021/11/162021/11/162021/11/16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以人为 原因更为重要。 2.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表现为以下几对矛盾的冲突: (1)资源的有限性 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2)短期经济利益 与长远 环境效益 的矛盾; (3) 局部利益 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的矛盾。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一个地区的环境变化会影响到 全球性 周围相关地区;人类排放的污染物,随大气运动、水循环
等会扩散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反思归纳
当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更为
重要,具体原因与危害表现如下:
(2)分析某些环境问题成因的方法 ①根据环境问题的类别和性质进行分析 不同的环境问题形成原因不同,必须针对这种不同进行具体分析。就污 染来说,成因是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对生态破坏来 讲是人们获取资源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供应能力。 ②针对造成环境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 导致环境问题形成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如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的污 染以及固体废弃物、噪声等污染,不同的污染方式具体成因各不相同; 又如生态破坏包括土地沙化、盐碱化、森林破坏、草地退化等不同方式, 其成因又是各不相同的。对于这些不同的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具体分析, 找出其原因。
【思考】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向自然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 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另一方面是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答案
三、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 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 2.过程的不可逆性 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具有了大规模干预环境的能力,使环境中 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 不可逆的。 3.规模的全球性 有些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例如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 酸雨问题、 生物多样性锐减 问题和海洋污染问题等。
减。 1 2 3 4 5 6
b d
解析 答案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答案 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 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 消耗;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 的自净能力。 解析 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主要从①人 口问题、②资源问题、③发展(经济)问 题三方面着手。
1 2 3 4 56
1~2题。
1.PM2.5造成的环境问题属于
A.环境污染
B.生态破坏
C.资源短缺
D.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PM2.5是对人体有危害的污染物,造成的环境问题属于环境污染。
1 2 3 4 56
解析 答案
2.根据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2.5就是空气中的浮尘,肉眼可见 B.PM2.5对呼吸道健康的人没有危害 C.PM2.5的浓度与人类活动有一定关系 D.PM2.5在海洋上含量高,因为海洋上空水汽多
解析 根据材料,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可知PM2.5对人类有危害,肉眼不可见,与人类活动有关,海洋上空含 量小。
1 2 3 4 56
解析 答案
对点训练二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告诫我们,在环境问题 上,要正确处理的矛盾是
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解析 此句古训反映在环境问题上说明保护环境要从个人做起,要正确
处理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之间的矛盾。
1 2 3 4 56
解析 答案
对点训练三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及原因
4.人工合成的DDT被试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性,但是大规模使用几
十年后,人类才发现它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损害了一些动物和人
类的健康。这一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的特点是
答案 特征:整体呈现向北、向东移 动 趋 势 : 2003 ~ 2011 年 间 , 向 北 且 东 西 向 摆 动 : 2011 ~ 2013 年 间 , 迅 速 向 东北方向移动。 原因:北方地区煤炭、钢铁、石化工 业比重大,化石能源消耗多;人们环 保意识差,环保部门执法力度不够。
1 2 3 4 56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一 环境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探究活动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变化的趋势是
什么? 答案 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呈现出不
断增长的趋势。
答案
(2)在工业社会,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162021/11/162021/11/1611/16/2021
2.环境污染:人类弃置到环境中的废弃物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且
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3. 生 态 破 坏 :植被


是 生 态 系 统 的 基 础 和 核 心 , 生 态植破被坏的破主坏要 生物多样
4性.全锐球减环境变化: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_________
课堂小结

资源短缺


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过程的不可逆性


规模的全球性
3
自我检测区
对点训练一 环境问题的表现
2013年首都环境建设任务将生态环境列为重点工作,市发展改革委等多
部门齐出手从空中到市民身边,立体防控PM2.5等污染。PM2.5是指大气 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据此完成
和海洋污染等。
【思考】 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什么区别? 答案 (1)生态破坏: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使自 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 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超过 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解析 答案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答案 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 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 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 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合作。 解析 措施应与成因对照分析,然后 结合当今环境问题的热点加以分析。
1 2 3 4 56
解析 答案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掌握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特点。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主学习区
一、环境问题的表现
1.资源短缺:地球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 无限的需求与 有限的供应 之间
的矛盾造成了资源短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