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禾种茶园多茶类组合生产探索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22-11-16
作者简介:陈晓阳(1979 ),男,专科,高级茶艺师,从事茶叶加工和栽培,E-mail:906681912@㊂通信作者:罗列万(1963 ),男,本科,研究员,从事茶产业管理与技术推广,E-mail:34351410@㊂
文献著录格式:陈晓阳,金美霞,王霆,等.木禾种茶园多茶类组合生产探索与实践[J].浙江农业科学,2023,64(8):1858-186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166
木禾种茶园多茶类组合生产探索与实践
陈晓阳1,5,金美霞1,王霆2,杨垚3,冯海强4,罗列万4∗
(1.东阳市龙盘玉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东阳㊀322100;2.东阳市农业农村局,浙江东阳㊀322100;
3.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浙江杭州㊀311300;
4.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㊀310020;
5.浙江省农艺师学院,浙江杭州㊀310021)
㊀㊀摘㊀要:木禾种是浙江省级茶树良种,本文通过对木禾种鲜叶加工茶叶的理化性质以及成茶品质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木禾种成茶品质表现理想㊁稳定,质量特色优势明显,对木禾种茶园不同茶类组合生产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分析总结出多茶类组合生产产生的经济效益㊂并对木禾种茶园高效利用提出了加强生态建设㊁提高茶园机械管理水平㊁拓展茶旅融合等对策建议㊂
关键词:木禾种;多茶类开发;夏秋茶;东阳茶产业
中图分类号:S571.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3)08-1858-04
㊀㊀木禾种(C.sinensis cv.Mohezhong)是1988
年认定的浙江省级茶树良种,原产地在东阳市东白山一带,晋代就有栽种,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
史㊂20世纪80年代在浙江省曾作主推良种在浙江东阳㊁磐安㊁嵊州㊁绍兴㊁诸暨等地推广,也为浙江当时茶叶生产发展与出口绿茶品质稳定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㊂本文就该品种现状㊁产品品质特色以及多茶类开发利用进行探索实践㊂
1㊀木禾种茶树品种推广现状
㊀㊀木禾种与鸠坑种曾在浙江省很长一段时期作为全省主要推广良种[1]㊂其中东阳木禾种因具有抗寒性㊁抗病虫性等抗逆性强,并在原产地东阳表现持嫩性强㊁发芽期中偏早㊁年萌发轮次多(5次)㊁育芽能力强㊁芽头粗壮等特性,干茶产量一般可达
3000kg㊃hm
-2
以上,高的可达6000kg㊃hm
-2
等
优势而在浙江金华㊁绍兴及宁波等地广泛推
广[2-4]㊂目前木禾种主产区在浙江省东阳市,统计至2021年,东阳市现有茶园面积72万hm 2,其中木禾种茶园52.5万hm 2左右,主要分布在佐村镇㊁路虎镇㊁三单乡㊁巍山镇㊁东阳江镇㊁马宅镇(图1)㊂
目前木禾种利用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茶树资源
开发不足㊂东阳市茶园的木禾群体种,占茶园面积的70%左右,多为20世纪80年代之前发展的老茶
园㊂且由于种种原因老茶园改植㊁无性系良种推广严重滞后,加上管理放松,造成现有茶园茶树树势差㊁产量逐年下降㊁品质难以稳定[5]㊂二是夏秋
茶原料利用率低㊂多年来,木禾种鲜叶主要用于绿茶尤其是珠茶生产,茶类单一,加上夏秋季茶叶生长快㊁持嫩性差,加工成绿茶滋味苦涩,造成目前大面积夏秋茶鲜叶原料不能利用,造成浪费㊂三是种质资源保护有待重视㊂种子是生产力,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在全国㊁在浙江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省级层面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分别在杭州与嵊州建有2个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市级层面有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与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建有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其中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已收集几乎覆盖全省茶区的种质资源近千份,县级层面有淳安㊁安吉㊁永嘉㊁泰顺㊁景宁等县建有鸠坑㊁白化茶㊁早生品种等种质资源保护点㊂相对东阳木禾种的种质资源保护明显滞后,有待加强㊂
2㊀木禾种茶叶的品质与特征
2.1㊀木禾种茶叶感官品质
㊀㊀木禾种茶树品种具有广泛的茶类适制性,其春季鲜叶持嫩性强,氨基酸含量高,自然品质优异,制成的木禾龙井色泽鲜绿㊁香气馥郁㊁滋味鲜醇,尤其是高档茶,更具木禾茶独特茶韵;制成的珠茶
㊀㊀
图1㊀木禾种在东阳市的主要分布区域(绿色)和主要生产主体分布
外形圆紧,色泽嫩绿显毫,香气清鲜似花香,味鲜醇;此外,所制红茶汤色红明㊁带有甜香,所制黑茶陈香纯正㊁汤色红亮㊂在满足各茶类适制性基础上,在各茶类产品中木禾种成品茶的辨识度较高㊂金美霞等[6]通过卷积网络将木禾种制成各类茶的理化指标和感官分析表明,其成品茶品质特征明显㊂其中,玉龙白茶散茶条索匀整尚净;玉龙白茶紧压茶叶底中衉带泛红叶,但其香气浓㊁滋味厚等特色鲜明;东白黑茶在渥堆工艺上程度适当﹐形成黑茶的独特香气,陈香纯正,汤色红亮;东白毛峰茶样中略含茎梗,利于形成紧实的条索,同时对滋味和香气有一定提升作用,提升耐泡度;东白金红发酵适度,汤色红明悦目,同时揉捻时间充分,茶叶内含物质浸出较快,相对茶汤浓度提高明显,还有较长时间提香的工艺形成了甜香,有较高辨识度;玉龙大袍香气纯正,滋味醇厚(表1)㊂
表1㊀木禾种成品茶感官特征
木禾种成品茶干茶品质内质品质
玉龙白茶(白茶)条索匀称平整㊁净度尚净㊁松紧适度,色泽灰褐香气浓,滋味厚㊁稍粗,汤色深黄微红,叶底略粗,有破张红叶东白黑茶(黑茶)条索尚紧㊁稍匀整,净度稍净,有嫩梗,色泽红褐尚润香气陈香纯正,滋味尚醇和,汤色红亮,叶底褐红尚亮
东白毛峰(绿茶)条索稍匀整㊁粗壮尚紧,净度尚净,有茎梗,色泽黄绿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黄绿尚明亮,叶底尚嫩尚明亮
东白金红(红茶)条索紧实匀整,净度尚净,有嫩梗,色泽武尚润香气甜香,滋味醇和尚爽,汤色红明,叶底嫩匀㊁红尚亮
玉龙大袍(青茶)条索尚紧结匀整,净度尚匀有梗,色泽尚润香气纯正,滋味尚醇厚,汤色深金黄,叶底尚软亮
2.2㊀木禾种茶叶主要理化特征
㊀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采用木禾种加工的东白春芽测定其茶多酚㊁氨基酸含量,结果(图2)显示,该茶种含茶多酚18.83%㊁氨基酸4.85%㊁氨酚比为25.75%㊂原浙江农业大学茶业系茶叶生化教研组测定,木禾种加工的龙井茶其氨基酸㊁咖啡碱㊁多酚类含量分别为3.65%㊁3.93%㊁30.37%㊂2020年,浙江农林大学与东阳市龙盘玉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测定,用木禾种加工的玉龙白茶散茶㊁玉龙白茶紧压茶㊁东白黑茶含水率均超过8%,可能与这三类茶原料嫩度低㊁加工过程中茎梗难以达到足干有关㊂玉龙大袍(青茶)碎茶含量为
0.8%㊂东白毛峰㊁东白金红㊁玉龙白茶㊁东白黑茶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36.9%㊁31.8%㊁30.7%㊁30.7%,水浸出物含量整体稍低,而东白毛峰茶多酚含量为19.7%,东白金红茶多酚含量为12.1%,说明其茶多酚含量整体偏低,可能是造成其水浸出物率偏低的主要原因㊂
图2㊀木禾种茶芽及所制茶类理化特征
㊀㊀木禾种的7个成品茶的水浸出物率整体偏低[7],特别是其红茶㊁绿茶产品的水浸出率指标需要更多关注并加以提升[6]㊂这与木禾种为有性系茶园,一方面与采摘嫩度一致性有关外,也与多年来肥培管理放松㊁原料品质下降有关,这也为原有东阳木禾种茶园的利用开发㊁再造特色优势有了依据㊂
3㊀木禾种茶园不同茶类组合生产分析
㊀㊀多茶类组合生产是指一个茶厂或一个地区能根据国内外市场行情㊁效益高低,结合原料适制性和季节特点,生产多种相应茶类的商品茶[8]㊂
3.1㊀多茶类生产的实践
㊀㊀根据东阳气候特点,结合木禾种生长规律,利用木禾种春季积累氨基酸较多的特点,春茶可生产绿茶,发挥春季茶叶滋味鲜爽,香气更佳的优势;夏秋茶季,利用茶树体内茶多酚积累量增多的特点,可生产红茶,则茶味浓香,茶汤红亮,或生产黑茶,陈香纯正,汤色红亮;同时秋季原料可生产白茶,则香气清甜㊁滋味醇厚,也可生产青茶,香气纯正,滋味醇厚㊂综上所述,木禾种宜可采用以下组合生产方式见表2㊂
表2㊀木禾种多茶类生产组合
季节生产产品
春季东白龙井㊁东白春芽㊁东白毛峰
夏季东白金红㊁东白黑茶
秋季东白金红㊁东白黑茶㊁玉龙白茶㊁玉龙大袍3.2㊀多茶类组合生产的效益分析
㊀㊀采用多种茶类复合生产,不仅适当延长鲜叶采制期,还可合理安排劳动力,调节采摘洪峰㊂同时也可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㊂
3.2.1㊀增加茶树生产周期
㊀㊀从茶树芽梢的生育特性来分析:春茶芽梢萌发,必然经历从芽头萌动㊁一芽一叶至数叶逐渐伸展,直到形成对夹叶,这样一个从萌芽至采摘高峰,往往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各茶类经济效益较高的采摘适期时间更短,采摘过嫩㊁过老对效益均有影响,采摘过嫩有损产量,多费采工;采摘过老,影响品质,亦损效益㊂同时,不同茶树品种的搭配也有利于品类多样,2015年以来东阳茶农不断丰富了茶叶产品品种,香茶㊁辉白㊁铁观音等均先后成功开发㊂如,三单乡山背村茶农尝试制作的乌龙茶㊁红茶取得了不错的效益,2018年来,茶叶每667m2效益至少提高了2000元㊂
3.2.2㊀提高茶厂机器设备的综合利用率
㊀㊀多茶类组合生产,茶厂可以根据不同茶芽生长长度㊁不同鲜叶嫩度㊁不同茶树品种,选择适制种类茶叶进行加工生产㊂茶机可以互相交叉使用,使用频率增多,闲置时间减少,充分发挥茶厂机器设备的综合使用率,也促进了茶厂生产周期从原来的40d左右提高到了现在的80d,前后拉长7个月左右㊂
3.2.3㊀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
㊀㊀以东阳市相关实践为例,2021年全市绿茶产量1515.5t,绿茶每667m2平均产值4025.7元,产值19565万元,其中,东阳市龙盘玉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绿茶产值600万元,占全市3.1%;全市红茶产量32t,产值2560万元;白茶产量2t,产值240万元;乌龙茶产量0.5t,产值60万元;总值2860万元㊂东阳市龙盘玉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用多茶类组合生产,红茶㊁白茶㊁乌龙茶三种
茶类总产值1150万元,占全市的40%,效益显著㊂
4㊀木禾种茶园高效利用对策建议
4.1㊀开展调查制定木禾种重振发展规划
㊀㊀组织对全县木禾种基本情况作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茶园面积㊁地域分布㊁茶树长势㊁生产茶类㊁加工配置㊁经营方式㊁生产效益及市场对接等 家底 作一次了解摸底㊂在了解清楚的基础上㊁组织邀请各方专家研讨评估利用价值与发展对策,制定包含茶加工㊁茶旅游㊁茶文化㊁茶科技等诸多方面,明确农业㊁供销㊁旅游㊁城建㊁计划㊁经贸㊁宣传等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的科学规划,合理划分茶园基地㊁茶叶加工㊁茶叶销售的重点区域,明确发展目标㊁突破方向与切入重点,建立推进机制㊁形成协调制度,促进发展工作落到实处㊂
4.2㊀加强改造提升木禾种生产基地
㊀㊀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明确提升发展木禾种茶园区域与目标,切实制定木禾种老茶园的改造计划,按标准化茶园建设要求强化管理技术到位率,特别是在增施农家肥㊁绿肥等有机肥,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加强实用技术应用,全面复壮东阳木禾种茶树生长树势㊂配套建立茶园完善的水利灌溉设施,适度种植防护林带与遮阴树,全面普及茶园绿色防控新技术,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促进茶叶产量㊁品质的提高,再造东阳茶业新优势㊂
4.3㊀提高茶园机械化管理水平
㊀㊀充分利用小型植保机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买植保机用于茶园的防治,降低茶园病虫害防治的人工成本㊂采用单人除草耕作粉碎机除草,既可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又能达到人工除草的目的;同时可作为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引进掘耕机械㊁注重松动土壤,促进茶树根系呼吸更新,维护生态茶园土壤健康㊂
4.4㊀推行多茶类组合生产模式
㊀㊀根据东阳市茶树品种情况,倡导在春茶前期适当产制高档东白名茶,春茶中期可保持各传统的绿茶㊁烘青茶;夏茶除适当保持外销绿茶㊁烘青外,应积极开发优质红茶;秋茶则应转入开发优质红茶为主,逐步压缩夏秋外销绿茶的生产比例,在春秋末期气温较低时,利用对夹叶试产乌龙茶和黑茶㊂4.5㊀立足现状逐步提升加工水平
㊀㊀本着节约㊁多功能㊁通用的原则,分别添置一些机械设备,在原有制作炒青绿茶的基础上,进行烘青茶坯㊁工夫红茶㊁乌龙茶㊁黑茶等多茶类组合生产㊂有条件的可配置多茶类连续化㊁生产化,以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㊂
4.6㊀适应市场变化,及时提升生产能力
㊀㊀重视采购商市场信息反馈,把握市场变化动向,以便及时增减市场主流产品与档次变化,以变应变㊁多茶类多组合对接市场㊂实行多茶类组合生产,对技术人员的制茶水平也是一种考验,故要重视技术人员培训与学习,除了主要骨干要精通二种以上茶类生产技能外,还要确保一个企业有四种以上茶类的生产技术与装备㊂
4.7㊀重视茶文化挖掘,着力推动茶旅融合
㊀㊀充分借助东阳市旅游城市的有效平台和打造当今乡村振兴等红色热门主题契机,加大茶叶专业特色村落开发,以木禾种种质资源保护㊁利用为主线,规划设立一批茶景观㊁茶景园㊁茶庄园㊁茶博园,打造茶叶采摘加工品尝与东阳木禾种历史文化挖掘㊁弘扬㊁创意一条龙项目,带动游客观光休闲与体验㊂与中国木雕之乡㊁横店影视城㊁院士之乡等 名片 联合,对接借力信息㊁游客㊁引流㊁服务与发展共享㊂拓展茶叶业态,推进三产融合,培育产业龙头,全面推动木禾种资源充分利用和东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㊂
参考文献:
[1]㊀罗列万.浙江省茶树良种工作现状与种业体系建设构想
[J].中国茶叶,2004,26(6):7-9.
[2]㊀汪观琪.东阳木禾种[J].茶叶,1993,19(1):41-42.
[3]㊀东阳东白茶[J].茶叶,2014,40(4):181.
[4]㊀郑旭霞,张兰美,余继忠,等.茶树杭茶22号的选育与应
用[J].浙江农业科学,2020,61(2):258-261. [5]㊀廖传盛,何凤英,禤宇棋,等.梧州市六堡茶有性系茶园改
造关键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2020,14(16):37-39.
[6]㊀金美霞,陈晓阳,吴政孺,等.茶树品种 木禾种 成品茶
的感官特征及干茶识别[J].茶叶,2021,47(1):21-25.
[7]㊀段红星,孙围围.福鼎白茶与景谷白茶内含成分与感官品
质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6,31
(6):1091-1096.
[8]㊀徐茂兴.多茶类组合生产的意义及措施[J].茶叶科学技
术,1997,38(1):32-34.
(责任编辑:汪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