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高二3月月考地理(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高二3月月考地理(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2题;共88分)
1. (8分) (2019高二上·金华月考) 图1为“太阳系模式图”,图2为“绕月球运动的嫦娥三号”.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如图1中表示地球公转轨道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如图2中的天体不属于哪个天体系统()
A . 太阳系
B . 河外星系
C . 银河系
D . 总星系
(3)与其它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 . 稳定的太阳光照
B . 安全的宇宙环境
C . 四季更替
D .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4) 201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年份,增多的地理现象是()
A . 日食
B . 月食
C . 流星雨
D . 极光
2. (6分) (2019高一上·双流期中) 下图为中国年太阳辐射分布图。

读围回答下列各题。

(1)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A . ①②
B . ⑧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是()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③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
④地势高,空气稀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条件最优和最差的城市分别是()
A . 成都、乌鲁木齐
B . 拉萨、重庆
C . 石家庄、西安
D . 包头、杭州
3. (4分) (2013高一上·兴国月考) 读图,完成下题.
(1)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太阳日
B . 一个恒星日地球自转360°59',时间是23时56分4秒
C . 太阳日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与日地中心连线相交的时间间隔,时间为24小时
D . 恒星日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与日地中心连线相交的时间间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图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
B . 图中A点的地理纬度是南纬23°26'
C . A在B的东南方向
D . A比B的自转角速度稍大
4. (2分) (2019高三上·邗江月考)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图。

读图回答问题。

一年中该地正午物体影子朝南的时间约为()
A . 3个月
B . 4个月
C . 8个月
D . 9个月
5. (2分)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卧佛头朝正北脚朝正南)。

每年九、十月份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欣赏“卧佛含丹”的奇观,应在“佛头”的什么方位()
A . 西南
B . 东南
C . 西北
D . 东北
6. (4分) (2015高一上·宿迁期末) 读图,完成下题.
(1)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中心
B . 地球公转速度在远日点较快,近日点较慢
C . 图中地球绕日公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D . 地球公转一周360°为365日6时9分10秒
(2)我国民间夏至有吃凉面的习俗,谚语“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意思是()
A . 夏至后地球公转速度变快,我国各地一天短于24小时
B . 夏至后地球公转速度变慢,我国各地白昼短于12小时
C . 夏至后太阳直射点南移,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D . 夏至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我国各地黑夜逐渐变短
7. (4分)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同学的观测记录持续了()
A . 3个月
B . 6个月
C . 9个月
D . 12个月
(2)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A . 端午节
B . 劳动节
C . 国庆节
D . 元宵节
8. (4分) (2013高一上·高阳月考) 读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回答下题.
(1)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A . 沉积﹣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B . 沉积﹣断裂﹣褶皱﹣沉积﹣侵蚀﹣下沉﹣沉积
C . 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D . 褶皱﹣断裂﹣侵蚀﹣沉积
(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 . ②处构造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C . ④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 . 如果要修建隧道,①处最为理想
9. (4分) (2020高一下·南宁期末) 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

翠玉白菜下左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下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这件翠玉白菜工艺品与图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
②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
③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下降运动
④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10. (4分) (2017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读某地景观素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地质构造属于()
A . 断层
B . 山岭
C . 背斜
D . 向斜
(2)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 . 变质作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B .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C . 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D .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11. (2分)读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正确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12. (4分) (2019高三上·江门月考) 读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
A . 气压甲地低于丁地
B . 风速乙地小于丙地
C . 气温丙地高于甲地
D . 风向丁地与乙地相同
(2)未来两天,丙地气象部门最可能发布()
①大风预警
②森林火灾预警
③干旱预警
④低温冻害预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3. (4分) (2019高二上·大港期中) 下表为长春市某民居正南朝向窗户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表。

读表中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四幅光照图与表中时间大致相吻合的是()
A .
B .
C .
D .
(2)下列关于该日前后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①海口、北京、长春能达到一年中昼长最长
②海口、北京、长春能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③海口、北京、长春日出方向都为东北,日落方向都为西南
④海口、北京、长春三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同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14. (4分) (2020高一上·芜湖期末) 北京时间2019年9月28日3时,中国的高驰同学到达莫斯科(东3区),参与国际学生交流。

读“时区划分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莫斯科相比,北京()
A . 自转角速度慢
B . 自转线速度快
C . 公转速度慢
D . 地方时晚
(2)高驰同学到达莫斯科时,当地时间为()
A . 27日22时
B . 28日22时
C . 27日8时
D . 28日8时
15. (2分)地理环境中最活跃和不单独占有空间的圈层是()
C . 水圈
D . 地壳
16. (4分) 2018年6月10日,位于日本九州岛南部的樱岛火山剧烈喷发,产生了大量的火山灰与岩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
A . 地壳
B . 岩石圈
C . 地幔
D . 地核
(2)大量火山灰漂浮在大气中,可能导致()
A . 周边大部分地区温度升高
B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
C .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D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
17. (4分) (2020高三上·呼和浩特模拟) 某干旱区通过引水灌溉扩大耕地面积,下图示意农田灌溉初期该地环境要素的联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中表示蒸发增大和云量增多的依次为()
C . 乙丙
D . 乙丁
(2)由于灌溉该地区大气湿度()
A . 一直减小的
B . 一直增大中
C . 先减小后增大
D . 先增大后减小
18. (4分) (2018高一上·台州期中) 下面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右图为a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回答小题。

(1)左图中a气压带代表()
A . 赤道低气压带
B .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 极地高气压带
D . 副热带高气压带
(2)关于右图所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受c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B . 地中海气候冬季受a气压带影响
C . b风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多雨
D . 热带草原气候受a气压带和b风带交替控制
19. (4分) (2019高三上·河口期末) 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

其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图。

读图,回答小题。

(1)图示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工作原理属于()
A .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B . 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C . 特朗勃墙的逆辐射原理
D . 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
(2)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集热墙可能为白色
B . 乙气流为上升气流
C . 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
D . 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
20. (4分) (2018高一上·华安期末)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属于变质岩的岩石是()
A . 大理岩
B . 玄武岩
C . 页岩
D . 石灰岩
21. (4分)下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河流两个不同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
B . 河岸线的变迁主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C . 甲、乙、丙三地中,甲地侵蚀作用最强
D . 甲、乙、丙三地中,乙地堆积作用最强
(2)下列地貌中,与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
B . 台湾岛
C . 华北平原
D . 喀斯特地貌
22. (6分)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木材出口国。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 地势都是中部低、四周高
B . 都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
C . 甲国气候凉爽,乙国气候湿热
D . 都处于板块交界附近,多地震
(2)乙国大宗货物的进出口不是通过河流而是取道从布拉柴维尔通向海洋的铁路,其主要原因是()
A . 铁路运输速度快,方便大量花卉的快速出口
B . 铁路运距更短,可扩大木材的出口量
C . 河流下游多瀑布,不能成为出海通道
D . 减少货物进出口对途经国家的影响
(3) 2015年,图中的“木材之国”作出了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限制,其原因或目的是()
①延长木材产业链,扩大就业
②国内原木短缺
③提高原木的附加值,增加收入
④特大洪水对原木运输造成了巨大冲击
⑤保护森林资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⑤
二、综合题 (共3题;共61分)
23. (16分) (2013高一上·新疆期中) 读北半球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写出B点的坐标:纬度________经度________.
(3)写出地方时:A________时,B________时,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
(4)此日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判断依据是________.
(5) C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6)库尔勒的纬度是41°N,此日库尔勒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
24. (30分) (2019高二下·天津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岛屿所在国家人口密度为16人/km2 , 2015年人均GDP达37000多美元。

下面左图为该岛屿位置示意图,中图为该岛屿甲地气候资料图。

右图为库克海峡位置图。

(1)库克海峡终年风浪较大的原因是?该海峡为什么冬季风力更大?
(2)说明新西兰北岛的地形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

(3)图中岛屿动植物原始且独特,试分析原因。

(4)描述甲地气候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

(5)该国优质奶粉畅销世界,试简述其生产优质奶粉的区位优势。

并说明其拓展海外市场的原因。

(6)旅游业是新西兰支柱产业之一,海外入境游是主要客源。

预计到2022年入境游客将达到450万人次,几乎与该国目前的总人口数相当。

预计到2025年,该国酒店的缺口达到4500间。

请说明大量游客涌入对当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

25. (15分) (2020高一下·深圳月考) 读“我国东部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图中A、B、C 代表的三大类岩石名称是:A________岩,B________岩,C________岩。

(2)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是________地形,其形成原因________
(4)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是________地形,其形成原因________。

(5)丙处是________(地貌名称),请简述其形成过程: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2题;共88分)
1-1、
1-2、
1-3、
1-4、
2-1、
2-2、
2-3、
3-1、
3-2、
4-1、
5-1、
6-1、
6-2、
7-1、
7-2、
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