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微课的误区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货】微课的误区有哪些
碎片化学习和微课程因为方式灵活、学习方便、便于学习者选择、吸收率高,非常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又有一定互联网的强力支撑,这将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方式。
关于微课的八大误区
1、纯文本呈现
很多讲师在传统授课中,习惯把所有要讲的文字都堆到PPT上,上课就是“念”PPT。
这种习惯也传染到了微课上!
这种方式的是很不可取的。
用有限大的手机屏幕来看大量的文字内容,体验也不佳。
如果你觉得确实需要大量的文字,那么,可能要重新审视自己的选题,看它是否适合用微课形式来呈现,或者需要将其拆分为若干门微课。
2、干讲
什么是“干讲”?
一方面,微课中只有一个老师在讲,甚至连字幕也没有,因画面缺乏变化,很难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授课内容枯燥,干讲道理,缺乏生动的案例和形象化的表述,不能使学习者与所讲内容建立联系。
3、三分屏
三分屏是传统网络教育中最为常见的模式。
但在微课中,切忌直接将三分屏转换格式“搬”到手机上,因为手机和PC有着很大差别。
照搬“三分屏”的结果是,画面“惨不忍睹”,有些地方根本看不清,让学习者失去学习的兴趣。
4、内容杂乱
由于每门微课只有3-5分钟,因此要保持简洁,只能围绕一个知识点、技能点或问题点进行设计。
所选内容应该围绕一条主线,由清晰的结构来呈现,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如果内容杂乱无章,只能被人抛弃。
5、时间太长
实践表明,3分钟左右的微课更容易吸引学习者注意,超过5分钟的微课必须有更为精彩的内容和设计,才能有效地吸引学习者。
6、内容太多
在有效的注意力时间内,传递过多的学习内容,只会适得其反。
如果要传递的内容确实很多,可以通过系列微课的方式,组成“微课程”供学习者学习。
记住,千万不要企图将所有内容都“塞”到一门微课中。
7、华而不实
虽然说有趣的微课更容易吸引学习者,但如果太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的有效性,也失去了“课”的价值。
既然是“课”,就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也是微课区别于其他微视频的根本特征。
8、形式不当
不同的内容应该有不同的呈现形式。
例如,简单步骤操作类的,可以用图文并茂的流程图来表达,而一些用文字描述很困难的技能或操作,则可以选用视频等等。
如果选择不当,不仅令人费解,还可能南辕北辙。
因此,对于适合用微课形式学习的内容,要根据学员对象、学习内部和目标以及具体情景,选择不同的表达、呈现方式。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如果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