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模拟练习(一)及参考答案
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754013b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3.png)
河南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过程B.学习方法C.学习内容D.学习目标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守恒观念的形成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4.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这是心理发展的()。
A.连续性B.差异性C.阶段性D.不均衡性5.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B.阿特金森C.维纳D.维果斯基6.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7.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A.具体迁移B.一般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8.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
A.2~5岁B.6~7岁C.B~10岁D.11~12岁9.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先后一致D.不快不慢1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包括()。
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认知策略D.经验和方法12.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A.谋划策略B.调节策略C.监视策略D.组织策略13.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A.“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14.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带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885cd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a.png)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带答案)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主要内容一、单选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D )A.学生B.教师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2.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其作者是(D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3.下列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D)A.观察法B.现场实验C.问卷调查D.实验室实验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D )。
A.脑的机能B.对客观认识的反映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5.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下列哪两个部分( A )。
A.心理过程和个性B.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C.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6.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 D)。
A.人本主义学派B.格式塔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精神分析学派7.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处理系统的是( C)心理学。
A.精神分析B.人本主义C.认知D.格式塔第二章心理过程与教育一、单选题1.“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D )A.强度的特点B.新异性的特点C.变化的特点D.对比的特点2.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对象的数目是注意的(A )A.范围B.稳定性C.分配D.转移3.在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之后,相隔太长时间再发出起跑信号,则运动员的成绩就可能受到明显的影响。
这是因为运动员有( C )A.注意的稳定性B.持续性注意C.注意的动摇D.注意的分配4.视觉适应表现为感受性( C )A.提高B.降低C.有时提高有时降低D.既不提高也不降低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D )A.味觉刺激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感觉适应6.“月明星稀”是感觉的( B )现象。
A.适应B.对比C.后象症D.视觉障碍7.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敏感的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 C )A.理解性B.整体性C.选择性D.恒常性8.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A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程序性记忆D.陈述性记忆9.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 B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柏林D.弗洛伊德10.看完小说《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A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表象形成二、多选题1.知觉的特性包括( ABCD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2.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把情绪分为(BCD )A.焦虑B.激情C.心境D.应激3.遗忘的规律,主要表现在( ABC )A.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B.识记材料的特点对遗忘有影响C.学习程度对遗忘有明显影响D.遗忘的进程是均衡的4.注意的种类包括( ABC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持续性注意5.意志的品质包括(ABCD)A.自觉性B.果断性D.自制性三、判断题( √ )1.一般来说,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为效果最佳。
廊坊广阳区小学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模拟测验考试答案解析
![廊坊广阳区小学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模拟测验考试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e613b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e.png)
廊坊广阳区小学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模拟测验考试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答案::D解析::场依存型的认知方式是指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2.在西方,对学习类型的分类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B.斯金纳C.托尔曼D.桑代克答案::A解析::在西方心理学中,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专家加涅《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先后提出的学习层次分类说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
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代表人物,托尔曼是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桑代克提出了尝试一错误说的学习理论。
3.在学与教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媒体D.教学内容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在学与教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
4.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A.维持动机作用B.促进和维持功能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功能答案::B解析::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功能。
5.教育心理学家根据教师的在不同时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将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一般来说,新教师最关注的问题是()。
A.教学情境有关问题B.自我生存有关问题C.学生发展有关问题D.自我实现有关问题答案::B解析::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成长历程依次经历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其中,新教师最关注自我生存有关问题。
6.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B.它不必客服认知障碍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答案::C解析::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进行的,而用绳子打结不需进行心理加工,因此不是问题解决。
7.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A.获得好名次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解答答案::D解析::内部学习动机指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b2a5b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a.png)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属于人的感知器官?A. 大脑B. 肌肉C. 心脏D. 眼睛2.以下哪种记忆类型是指无意识地储存大量感知信息的能力?A. 程序性记忆B. 语义记忆C. 共情记忆D. 意向性记忆3.心理发展的几个阶段中,哪个阶段是指人们开始从事实中解决问题的能力?A. 感觉期B. 共情期C. 意象期D. 正式运算期4.以下哪个角色主要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其正常心理发展?A. 校长B. 班主任C. 保安员D. 教务主任5.以下哪个理论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关注?A.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B.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C. 统一活动理论D. 自我决定理论二、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儿童认知发展中的皮亚杰理论。
2.描述一下亚当斯-杰斐逊形成心理反应的过程。
3.解释一下学习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4.简述维果茨基的发展区域理论。
三、论述题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请你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论述以下三个方面:1.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对教学的影响,并给出针对不同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
2.说明教师如何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分析一下教师在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 眼睛2. A. 程序性记忆3. D. 正式运算期4. B. 班主任5. D. 自我决定理论二、简答题1. 皮亚杰理论指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在这四个阶段中,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逐渐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2. 亚当斯-杰斐逊形成心理反应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感知阶段、表达阶段和行动阶段。
在感知阶段,个体通过观察、感知和识别刺激来了解环境。
在表达阶段,个体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将个人经验和感受表达出来。
在行动阶段,个体会基于之前的感知和表达,采取相应的行动作出反应。
3. 学习和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促进。
24秋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24秋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cc405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9.png)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是国家开放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学校管理)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3学分,共54学时。
课程编号:03119形考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创立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使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中心领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A.冯特B桑代克C皮亚杰D加涅2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是()的基本特点。
A调查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观察法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的观点。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B美国心理学家霍尔C美国心理学家华生D德国心理学家斯腾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千()。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在大五人格特质理论中,乐群、自信、活跃、积极情绪、热心属千()的人格特质。
A. 外向性B. 随和性C.尽责性6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的理论,()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的线索为依据,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
A场依存型B具体型C场独立型D抽象型7提出“学习即联结”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华生C. 斯金纳D皮亚杰8提出学习的实质就是“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以及“强化”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 皮亚杰9提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等概念的是心理学家()。
A布鲁纳B班杜拉c斯金纳D奥苏贝尔10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是心理学家()。
A维果斯基B. 皮亚杰C布鲁纳D班杜拉二、多项选择题11. 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A. 心理咨询B. 心理治疗C. 教学心理12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要坚持()。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超常规发展原则13. 下列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中,属千质的研究方法的是()。
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模拟试卷一
![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模拟试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f26f40c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0.png)
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为()(江南博哥)。
A.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兴起B.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C.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D.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参考答案:B[单选题]2.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降低真实性,提高人为性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自然实验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行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
其优点是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室实验相比,更加接近教育的实际情况。
[单选题]3.解决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危机所需的品质是()。
A.能力B.意志C.爱D.希望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解决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危机所需的品质是希望;解决自主感对羞怯和疑虑的危机所需的品质是意志:解决勤奋感对自卑感的危机所需的品质是能力;解决亲密感对孤独感的危机所需的品质是爱。
[单选题]4.有的人善于发现问题,有的人对问题熟视无睹,这是()的表现。
A.性格的理智特征B.性格的情绪特征C.性格的态度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发现问题属于个体的认知活动。
[单选题]5.罗夏墨迹测验属于()。
A.投射测验B.自陈测验C.能力测验D.智力测验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最常用的人格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单选题]6.最高级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单选题]7.没有明显的分析活动,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个体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反映的是()。
A.分析思维B.直觉思维C.聚合思维D.发散思维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直觉思维过程,没有明显的分析活动,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个体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9cc629bd64783e09122b3b.png)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教一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
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4.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
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5.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6.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7.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来体现的。
3.在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等四种主要的变量。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预测和()的作用。
5.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6.教学环境包括()和()。
7.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以及在教学之后的()。
三、简答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心理学》第二章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
A.人格B.性格C.气质D.倾向性2.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62c5b3ad51f01dc281f16a.png)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及校风等属于(D)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学媒体D、教学环境2、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B)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桑代克建立教育心理体系的基本出发点是把人作为一个(B)A、动物的存在B、生物的存在C、物的存在D、意识的存在4、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D)A、弗洛依德B、冯特C、华生D、桑代克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学校__情境中__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__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__教师__、教学内容、__教学媒体__和__教学环境__五个方面。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桑代克__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学生的学习心理__,并据此创设有效的__教学情境__,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5、在学与教的要素中,学习的主体因素是__学生__,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的要素是__教学媒体__。
6、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__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__,一是__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生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__。
7、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学习过程_。
8、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也是构成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他们属于__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__。
9、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__学习过程、教学过程__和__评价/反思过程__等三个过程。
其中,__学习过程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0、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三卷本主要包括人的本性、__学习心理__和__个别差异及其原因__。
11、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__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__,而完善时期是__20世纪80年代以后__以后。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6a614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9.png)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答案】 D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后进生心理特征的是( ).A.自尊好强B.学习动机不强C.意志力薄弱D.不能按受教师的当众批评【答案】 A3、生理自我的基本成熟是在()左右。
A.4岁B.3岁C.5岁D.7岁【答案】 B4、某学生智商为100表示()。
A.较低智力B.中等智力C.较高智力D.非凡智力【答案】 B5、对于同时患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血压应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酌情降到A.140/90mmHg以下B.130/80mmHg以下C.110/80mrnH9以下D.120/80mmHg以下E.130/90mmHg以下【答案】 B6、决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一定社会的( )。
A.生产力B.文化水平C.生活水平D.政治制度【答案】 A7、下列课外活动中,能引发学生积极性的是( )A.体育比赛B.科普讲座C.专家报告D.班会【答案】 A8、班级管理的中心()A.学生B.班集体C.班主任D.班长【答案】 A9、肌肉力量和耐力锻炼的强度,推荐A.每周2~3天,每次15~20分钟B.每周1~2天,每次20~30分钟C.每周3~4天,每次15~20分钟D.每周2~3天,每次30~40分钟E.每周3~4天,每次30~40分钟【答案】 A10、学校德有的基本途径是( )。
A.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活动C.校外活动D少先队活动11、有关“营养”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指身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并构建身体组织器官的生物过程B.指身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并构建身体组织器官的物理和化学过程C.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的物理和化学过程D.指身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并构建身体组织器官和满足生理和活动需要的过程E.指身体利用三大宏量营养素产能的整个过程【答案】 D12、合作学习也是-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 。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4f4b7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0.png)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各布松【答案】 D2、“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传承的。
A.柏林大学B.剑桥大学C.巴黎大学D.哈佛大学【答案】 A3、不同专业、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学校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是()。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答案】 C4、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互补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答案】 D5、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对儿童而言是通过()实现的。
A.遗传B.教育C.社会D.实践【答案】 B6、在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这一因素的维度是(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B.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D.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答案】 D7、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的形象来帮助记忆,是运用( ) 学习策略。
A.复述B.精加工C.组织D.元认知【答案】 B8、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答案】 C9、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D.道德情感【答案】 D10、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A.冠状动脉痉挛B.冠状动脉栓塞C.冠状动脉受压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E.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答案】 D11、在大肠癌病人和对照组中进行血型分布的大样本调查,血型分为O/A/B/AB 型,为比较病例组合对照组之间的血型分布的差异,需要采用A.t检验B.方差分析C.x2检验D.u检验E.配对t检验【答案】 C12、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
A.遗传B.知识C.练习D.动作【答案】 C13、进行德育要讲明道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表扬为主、正面教育。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d14f8c6529647d272852e4.png)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D)。
A、霍尔(Hall,G.S.1844—1924)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 E.L.1874—1949)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D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B )。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B )。
A.控制条件B.自然条件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B )。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C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B )。
A.学生B.教师C.教D.学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C )。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D.布隆斯基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B)。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06e786c06137ee06eff918ea.png)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1.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A.布鲁纳B.康德C.杜威D.卢梭2.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这是()。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文化D.政治经济制度4.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
A.学校校园文化B.学校教师文化C.学校制度文化D.学校物质文化5.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6.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7.每年9月10日被定为“教师节”始于()。
A.1985年B.1989年C.1993年D.1995年8.“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A.赫尔巴特B.皮亚杰C.杜威D.瓦•根舍因9.有计划、有目的、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是()。
A.制定课程标准B.制定教学计划C.课程设计D.明确培养目标10.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杜威B.斯塔弗尔比姆C.泰勒D.裴斯泰洛齐11.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B.个别教学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12.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很高。
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13.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A.柯尔伯格B.皮亚杰C.麦克菲尔D.班杜拉1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5d368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a.png)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B、胆汁质C、抑郁质D、黏液质正确答案:C2、李老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监控能力C、教学反思能力D、教学操作能力正确答案:A3、心理学史上的第三次思潮是( )A、认知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行为主义正确答案:B4、狼孩现象主要是由( )因素造成的。
A、先天B、后天C、遗传D、狼奶正确答案:B5、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A、超限抑制B、消退抑制C、倒摄抑制D、前摄抑制正确答案:C6、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B、随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正确答案:B7、“顿悟说”的提出者是( )A、维特海默B、加涅C、考夫卡D、苛勒正确答案:D8、( )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
A、专业情操B、专业技能C、专业知识D、教学方法正确答案:C9、平时嗓门很大的小强,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声音却很小,老师批评说:“声音这么小,难道你是蚊子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该老师的做法( )A、合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B、合理,有助于鼓励学生主动反思C、不合理,没有体现对学生的尊重D、不合理,歧视学生的生理缺陷正确答案:C10、( )是指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找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
A、直觉思维B、发散思维C、求异思维D、创造性思维正确答案:D11、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A、教师的知识B、教师的期望C、教师的能力D、教师的人格正确答案:B12、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A、华生B、布鲁纳C、奥苏贝尔D、皮亚杰正确答案:B1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解释,这是一种( )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正确答案:D14、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B、詹姆士C、冯特D、华生正确答案:C15、老牌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华生C、托尔曼D、斯金纳正确答案:B16、强调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价值的心理学派是(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格式塔D、机能主义正确答案:A17、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桑代克C、奥苏伯尔D、巴甫洛夫正确答案:B18、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 )A、态度B、归因C、自我认知D、印象正确答案:B19、有意义学习的倡导者是( )A、华生B、皮亚杰C、奥苏贝尔D、布鲁纳正确答案:C20、根据实际有无明确的目的,可把识记分为( )A、有意识记,无意识记B、机械识记,接受识记C、机械识记,意义识记D、有意义识记,无意义识记正确答案:A二、判断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保持既有质的变化又有量的变化,量的变化最明显的表现是遗忘。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解答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5a284391f5335a8102d220fb.png)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解答1单选题:1.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年。
(D)A.1903B.1908C.1913D.19242. 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
(A)A.《教育实用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心理大纲》D.《教育心理统计》3.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选A)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 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选C)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5.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选B)考试大发布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4.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选D)A.卡列杰夫B.廖世承C.乌申斯基D.桑代克多选题:1.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哪几个阶段:(选ACD)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自我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考试大发布2.教育心理研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选BCD) A.教育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以下哪些是基本的测量方法?(选ABCD)A.自我报告B.直接观察C.测验考试大发布D.教师或同伴的评判4.以下哪些是宏观教学系统中的主要变量?(选ABCD)A.教学内容B.学生特点C.教师特点D.教学环境5.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选AC)A.观察法B.归纳法C.调查法D.演绎法填空题:1.在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四种主要的变量。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e89c2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3.png)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答案】 D2、德育过程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答案】 A3、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是以()的发表为标志的。
A.《大教学论》B.《民本主义与教育》C.《普通教育学》D.《教育漫话》【答案】 C4、20世纪30年代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的心理学家是()A.柯尔伯格B.加涅C.皮亚杰D.布鲁纳【答案】 C5、儿童入学后必须以()为主导。
A.学习B.游戏C.体育D.文艺【答案】 A6、学习程度在( ) 时,记忆效果最好。
A.100%B.120%C.150%D.200%【答案】 C7、某一班级学生约定,上课前要静静等待老师的到来,这一约定属于( ) 。
A.群体凝聚力B.课堂气氛C.人际关系D.群体规范【答案】 D8、1?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答案】 C9、在学校教育中,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B.班主任工作C.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教学D.少先队活动【答案】 C10、下列有关学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学习是一种适应性活动B.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学习引起的C.动物也具有学习行为D.学习可以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得以体现1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探讨、获取知识的方法被称为( )。
A.讲授法B.研究法C.讨论法D.谈话法【答案】 C12、具备基本职业道德的健康管理师必须遵循生命伦理学的三大基本原则。
其中“尊重”包括A.以人为本,尊重人的自主性B.个人信息保密意为服务对性患有法定要报告的疾病也不得报告C.遵守知情同意的原则,对个人信息保密D.尊重个人隐私E.保护服务对象合法利益【答案】 A13、关于关键期,理解错误的是( )。
教师资格证模拟题1(教育心理学)
![教师资格证模拟题1(教育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9ea849450029bd64793e2c64.png)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卷一一、不定向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前的符号填写在题干的括号里。
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1分,共30道小题。
)1. 幼儿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A、描述B、解释C、预测D、控制答案:ABCD解析:心理学对实践的作用就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幼儿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也具有这四个基本作用。
因此,答案为ABCD。
2. 人的心理现象不包括( )。
A.注意B.动机C.心理过程D.个性答案:A解析:心理现象是个体心理活动或与他人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体征,属于主观精神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动机、心理过程、个性。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优势兴奋),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因此,答案为A。
3. 幼儿的思维形式是以( )为主。
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概括思维D.创造思维答案:B解析:在整个幼儿时期,幼儿的思维形式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但仍然保留着感知动作思维方式,幼儿后期开始产生抽象逻辑思维方式。
因此,答案为B。
4.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答案:C解析: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体来说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心理活动是由于大脑活动而产生的;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与源泉;③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心理主动地加以选择地反映周围事物。
因此,答案为C。
5.()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最为活跃的因素。
A、兴趣B、爱好C、需要D、性格答案:C解析:影响幼儿发展的主观因素中最为活跃的是幼儿的需要。
兴趣和爱好。
兴趣和爱好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性格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
因此,答案为C。
6.幼儿的活动主要包括()。
A、对物的操作活动B、与人的交往活动C、心理活动D、游戏活动答案:AB。
教育心理学本科(A类)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本科(A类)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d8260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7e.png)
教育心理学A 模拟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开始,该书出版的年份是【】 A.1913 B.1903C.1923 D.18792.-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开始,该书的作者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A.詹姆士 B.桑代克C.斯金纳 D.布鲁纳3.皮亚杰认为,11至15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属于的阶段是【】A.思维准备 B.思维C.感觉运动 D.抽象思维4.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
智力理论 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 D.认知理论5.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 A.加涅 B.华生C.布鲁纳 D.斯金纳6.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高层次的学习是【】A.刺激反应联结 B。
信号C.概念学习 D.问题解决7.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 A.解释的理解 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 D.创造性理解8.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称作【】 A.活动定向 B.内部言语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9 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A.分析问题 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10.一个人把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叫【】A.认同 B.移植C.投射 D.回归11.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C.格式塔学派 D.认知心理学12. 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 B.华生C.斯金纳 D.布鲁纳13.以下思维活动中,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的研究是【】A.求异思维 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14.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华生 B.桑代克C.布鲁纳 D.斯金纳15. 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姆 B.罗杰斯C.马斯洛 D.弗洛伊德1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存需要 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1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 A。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3688236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2.png)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30分).1.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识B.自我认知C.性格特征D.能力1.A[解析]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
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2.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归属学习.A[解析]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
3.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B.斯金纳C.弗洛伊德D.马斯洛3.C[解析]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4.手段一目的分析属于问题解决策略的( ).A.计划式策略B.规则式策略C.启发式策略D.算法式策略4.C [解析]手段一目的分析是纽厄尔和西蒙提到的最重要的通用的问题解决启发式策略。
5.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前运算阶级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A[解析]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6.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当遇到相类似的刺激也能作出条件反应,称为( )。
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6.C[解析]题干所述是刺激泛化的定义7.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
A.附属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欲望内驱力.C [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成就动机的组成因素之一.是个体想通过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模拟单选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模拟单选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c40fc0852458fb770b569a.png)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模拟单选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1 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交往动机B.外在动机C.内在动机D.无意识动机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分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由内在动机支配下行为更持久。
2 ()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新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A.观摩教学B.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C.开展微格教学D.反思教学经验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由微格教学的定义可知。
3 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称为()。
A.心智技能B.表演技能C.写作技能D.操作技能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题干是对操作技能的解释。
4 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是()。
A.水果的定义B.产品的使用说明C.成语的定义D.雷锋精神的内容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四个选项中只有“产品的使用说明”解决了“做什么…‘怎么做”这两个问题,属于程序性知识。
其他三项都属于陈述性知识。
5 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动机划分方法是根据()进行的。
A.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B.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C.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D.学习动机的理论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是所有的动机划分方法中,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而且对教育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
6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外部行为B.心理变化C.目标活动D.操作技能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
7 智力测验的总体结果表明,就全体人类而言,智力超常者和低常者的人数表现出()。
A.男性与女性相等B.男性多于女性C.男性少于女性D.与性别无关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智力测验的总体结果表明,就全体人类而言,智力超常者和低常者的人数表现出男性多于女性,但这两个极端上的人数很少,只能认为男性在智愚上较为悬殊,女性在智力发展上较为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练习(一)
一、选择题
1、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2、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复述策略
3、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发展
B、20世纪80年代以后完善
C、20世纪60到7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起
4、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是()
A、2岁
B、4-5岁
C、4岁
D、6岁
6、“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A、强化说
B、认知失调论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理论
7、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性
D、沉思性
8、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
A、图表
B、新知识
C、认知框架
D、以上都对
9、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倾向成分
D、认知与情感成分
10、以概念同化的学习方式获得概念主要发生在()
A、学龄期
B、学前期
C、成人
D、以上都是
11、奥苏伯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同化又称()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12、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13、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
这种认知表征是()
A、动作表征
B、符号表征
C、映象表征
D、表象
14、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5、运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
16、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17、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18、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9、“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最易被解释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
A、强化原理
B、认知失调说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说
2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二、填空题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4、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者发展心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和适应性称之为学习准备。
5、儿童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个方面。
6、动机有激活、指向和强化三个基本功能。
7、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项成就行为的主要判断称为自我效能感。
8、心理发展有连续性与阶段性、定项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
9、尝试与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10、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11、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称之为学习策略。
12、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有班级规模、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的性质和对教师的期望。
13、品德的心理结构主要有三个成分,它们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14、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能力或特性称之为创造性。
15、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称之为问题解决_。
16、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是发现学习
18、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及其组织称之为知识。
19、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品德。
20、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为教学目标。
1、简述性格差异的教学含义。
1、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性格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2、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
智力与创造性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
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目的性。
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
认知性。
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
序列性。
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4、简述教学目标的功能。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5、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主要措施。
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6、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现实的有效知觉;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试论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
提示: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