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示
煤炭 珍妮机、改良蒸汽机、火 车机车、汽船
“蒸汽时代”
机器大工厂
电力、石油 电灯、内燃机、汽车、飞机、 电话、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等
“电气时代”
垄断组织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一把双刃剑。②加强科技研 究,用科技成就来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板书设计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特点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世界联系更加密切,20 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 成。
课堂练习:
1、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
B 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种“动力的发明”应是(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飞机
C 2、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
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内燃机 C.研制成功耐用碳丝 灯泡 D.改良蒸汽机
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 由此诞生;
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夏开尔辟多新内的模纺仿织蚕生产领
域。
的吐丝过程用人
工的方法得到一
种类似蚕丝的纺
织材料,这是人
类最早生产的化
学纤维,被西方
誉为“人造丝工
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 日),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 的发明者。
电扇、 电话等 电器设 备
电能 电动机 机械能
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19世纪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纽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约灯街泡头、碱性蓄电池、 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 发电站
2000余项发明, 1093项专利,迄今
为一“止个发,人明世能界打大上破王没他”有创
造的发明专利数世 界纪录。
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 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2、背景和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创 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 围内确立(政治前提)
加剧对亚非拉地区 的殖民掠夺以及西 方各国对本国进行 改革(资本条件)
车 公 司 的 生 产
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应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动力的汽车 、轮船、飞机、拖拉机等陆续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 大的便利。
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 驱”,1903年,成功研制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飞行者 1 号”。
内燃机的使用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
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 场的开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不断刺激工业大的 发展(市场条件/直接原因)
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技术条件)
开始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特点: 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最显著的成就: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理论指导: 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电气时代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影响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 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歌德
在世界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 电焊、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世界由 此进入“电气时代”
发电机
电动机
电焊
电钻
贝尔制造的一架早期的电话
1876年的液体电话筒 。1876年3月10日贝 尔就是通过这个话筒实 现了电话的第一次通话 。其经典名句是贝尔喊 出的“瓦特森先生,快 来,我需要你帮助。”
3、工业革命的影响 :
第二次工业革命 促进了生产力的 发展,极大地改 善了人们的生活 ,使欧美资本主 义国家取得了跨 越式的发展,成 为工业化强国。
生产规 竞争
生产和资 本的高度 集中就叫
垄断
模扩大 激烈 垄断组织
新生产 组织形

干预国 改善管理 加紧海 家生活 降低成本 外扩张
垄断即独占,少数大资本家通过兼并和联合的
1877年 末,人 们在用 话筒与 听筒分 开的电 话通话
1892年,纽约—— 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 通。贝尔第一个试音 :“喂,芝加哥”, 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 录下来。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内燃机的发明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 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 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
3、概况:
摩擦生电
雷电—— 电磁感应
导体在磁场中运 动可以产生电流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 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
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找到 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
1866年,德国 工程师西门子 制成发电机
机械能 发电厂
发电机
原理:电磁感应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 明使用,使电力进入 生产领域,人类进入 “电气时代”。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领域内引发
2、新的交通工具:
卡尔·本茨和他制造 的汽车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 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为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 家庭的交通工具。
流福 水特 线汽
业 影响: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电力时代。
革 生产关系:1、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

入垄断阶段。 2、贫富差距日益加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世界格局:1、各地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2、加剧了列强的殖民扩张和竞争,它们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
社会面貌:1、人口数量增长,劳动力结构变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的发明及汽车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化学 工业的突破性发展。 2.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 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 力。 【重点难点】 1.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应 用;化学工业的突破性应用。 2.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一、电的应用
1、含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 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 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 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背景1: 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
2、现代化城市进一步发展。3、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改变。
小结: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对比
类别 开始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领先国家 标志 动力
英国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蒸汽机
美国、德国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力、内燃机
新能源
主要发明 进入时代 新的生产组 织形式 影响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背景
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条件:资本、市场、科技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第 标志: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应用为特征
二 主要发明:p127

特点:1、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最突出)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开展3、首先从重工业开始
工 4、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2000万 吨




产 量
80万 吨
1870 1900
“石油”作为新能源年开始广年泛使用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现代化学工业的发19展世纪60---90年代,人们已 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 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
2、诺贝尔 :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了 无烟炸药。
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他一生未婚, 没有子女。1867年,他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 药,结果使他获得巨款。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菜 利玛去世,终年63岁。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 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
方式,组成集团,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
价格和市场,赚取高额利润,把越来越多的社会财
富控制在自己手中。这种集团被称为垄断组织。
1925年,十秒钟装配一辆汽
车。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日本引进的缫丝厂
日本银座引进的电灯
一些后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 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 远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