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课件:有关浮力的探究与解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其中,待木块静止时,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液体的密度大于b液体的密度
B. 两木块在容器中排开的液体质量相等
C. 放入木块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乙容器大
D. 放入木块后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第8题)
D )
9. 一块浮冰浮在海面上,露出海面的体积为5m3。一质量为800kg的北极熊想爬到浮
熊的重力G=mg=800kg×10N/kg=8000N;因为8000N<5×104N,所以北极熊能
趴在冰面上
(2) 整块浮冰的质量是多少?
72 g。接着他
用天平测出盛有适量待测液体的烧杯B的总质量为60g,再用细线拴着擦干后的同一
个小球浸没在烧杯B内的液体中,不触碰烧杯的底和壁,天平平衡后如图乙所示。
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1.1×103
kg/m3。
(第7题)
类型四
有关浮力问题的综合解答
8. 如图所示,将a、b两种液体分别加入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内,再将相同的木块放
3. (2022·昆明官渡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操作过程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g取10N/kg)
(第3题)
(1) 物块的质量为
0.26
kg,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为
1
N。
(2) 小明认为图中实验步骤顺序是不恰当的,最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DABC
(填字母);于是他重新进行实验,发现测量数据并未发生变化,原因可能是
专题特训
有关浮力的探究与解答
类型一
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1. (2021·广安)小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依次做了如图甲所
示的实验。

(第1题)
观察并比较图中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1 N。
(2) 分析图A、C、D可得,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 液体密度 有关。
(3) 物体从接触水面开始,到浸没于水中,直至浸没到更深的位置(未触底),
在图乙中能表示出此过程中物体所受浮力F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②
(填“①”或“②”)。
(4) 小李在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2. (2022·北京)小京为了证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水的深度有
示数为F1和F2。将左边的测力计平稳下调,使物体缓慢浸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此
时会有水从溢水口流入小桶中,待测力计的指针稳定后,读出两者的示数为F3和
F4。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4题)
(1)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F4满足的关系式为
F1-F3=F4-F2

(2) 实验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不明显,请提出改进建议:
③ 向烧杯中加水,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烧杯 ,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量烧杯中水的深度h并记录。
④ 用公式 F浮=G-F 计算金属块所受浮力F浮1、F浮2并记录。
(2) 由水的深度变化时,F浮1 = (填“=”或“≠”)F浮2,可以证明这种观
点是错误的。
类型二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创新实验
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精度不够

(3) 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物体所受浮力
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填“>”“<”或“部分浸在液体中,其他步骤操作不变,则

(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5) 小乐设计如图E所示的装置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将硬铁丝架上端M挂在弹簧
关”的观点是错误的,他利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烧杯、水和金
属块等器材进行实验。
(1) 下列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帮他补充完整。
① 将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量金属块受到的重力G并记录。
② 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
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烧杯
,静止时记录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量烧杯中水的深度h并记录。

ρ= ,运用浮力知识间接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实验
操作过程


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
量筒、细铁丝、水


思维
过程
数据
处理
适用
范围




因为m物= ,V物=V排水=






1
所以ρ物= = ρ水=
ρ


1 -2 水
(1) ρ物=
3×103 kg/m3
测力计的挂钩上,同时在挂钩上悬挂一金属块,硬铁丝架下端N处放置一空烧杯,
支架P处放一装满水的溢杯。平稳抬高支架P,在金属块逐渐浸入水里的过程中,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将两个弹簧测力计分
别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一个下端悬挂物体,另一个悬挂小桶,并读出此时两者的
物体的体积 。
(3) 下列实验操作中,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有
①④
(填序号)。
① 实验前溢杯内未盛满水
② 实验前小桶内有少量水残留
③ 实验时未将物体浸没于水中
④ 实验后细管内有少量水残留
(第4题)
增大
类型三
运用浮力知识测密度
5. 归纳与演绎是科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如表所示为兴趣小组归纳的“根据
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条件,写出鹅卵石密度的表达式
水 ( - )

ρ =


(第6题)
7. 小李用下面的方法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首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盛有适量水的烧
杯A的总质量为60g,然后用细线拴着一个小球,将其浸没在烧杯A内的水中,不触
碰烧杯的底和壁,天平平衡后如图甲所示,此时天平的测量值为
冰上捕食海豹,则:
(1) 北极熊能否趴在冰面上?(ρ海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g取
10N/kg)
解:(1) 已知浮冰露出海面的体积为5m3,当浮冰刚浸没时,浮力最大;浮冰还
能增大的浮力ΔF浮=海水 排 g=1.0×103kg/m3×5m3×10N/kg=5×104N,北极
(2) ρ物=

- ρ水
V1、V2、V3、ρ水表示)
ρ物>ρ液
ρ物<ρ液
(用
6. 如图甲所示,在一水槽中漂浮着一只空碗,此时水槽内水的深度为h1。现将一鹅
卵石放在空碗中,碗仍在水中漂浮,此时水槽内水的深度为h2,如图乙所示。再将
碗中的鹅卵石放入水槽中,此时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3,如图丙所示。已知水的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