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罐安全操作流程(二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罐安全操作流程
1、检查蒸汽发生器,确保已开启;
2、检查空气源,保证供气压力在0.4~0.7MPa之间,相对湿度应小于60%;再调节空气减压阀,使其出口压力在0.2~0.25MPa之间;
3、检查各管道、阀门是否有泄漏,进料口、补料口硅胶垫是否需要更换,如有请及时修整;
4、检查各压力表是否归零,不能归零的予以更换;
5、检查罐内是否清洗干净;
6、查看控制系统、传动系统是否良好;
7、检查完毕进行打压试漏:压力0.15MPa保持30min,如果出现压力下降,请用肥皂水查找泄漏点,并进行修复;
8、安装已标定的PH电极、溶氧电极等其他检测设备,确保已安装到位、螺母旋紧;
9、检查一切无问题,如实填写记录并签字;
二、空气过滤器消毒
1、首先关闭空气过滤器前的进蒸汽阀,缓慢卸掉空气过滤器内压力;
2、打开蒸汽过滤器下端的排污阀(排净冷凝水后微开),缓缓开启蒸汽阀,排净管道内冷凝水后调整蒸汽阀大小,保证蒸汽压力
0.2MPa以上;
3、打开空气过滤器下端的排污阀,慢慢打开过滤器前的蒸汽阀,待排尽冷凝水后排污阀微开;
4、开启过滤器后的排气阀门,通过调整其与蒸汽阀的大小,维持压力0.12~0.14MPa消毒30min;
5、消毒结束调小排气阀与排污阀的开度,迅速关闭蒸汽阀同时打开进空气阀(换气过程中保证压力不掉零),调整空气阀大小保持压力在0.08~0.1MPa,以便吹干空气过滤器;
6、约20~30min过滤器吹干后(过滤器外壁温度降至常温,手试吹出的空气干燥、细腻、滑润),关闭过滤器下端的排污阀及排气阀,保持正压;
三、罐空消
1、首先打开夹套下端的排水阀,排尽夹套中的水;
2、依次打开取样阀、蒸汽阀,排尽管道内冷凝水后将取样阀转为微开;稍开罐排气阀,再缓慢开启罐底隔膜阀使蒸汽徐徐进入发酵罐;
3、在灭菌过程中时刻注意并控制罐压在0.11~0.12MPa内,罐压的控制通过蒸汽阀和排气阀来实现;
4、空消30~50min后,关闭蒸汽阀和罐底隔膜阀,关闭后压力会迅速下降,为防止罐内产生负压,需将进空气阀打开,维持罐压
0.03~0.05MPa或者压力下降至零时将排气阀打开自然冷却;待温度降至80℃以下时排尽罐内冷凝水;
四、实消
1、将标定好的PH电极、溶氧电极等检测设备安装,检查确保安装到位,旋紧螺母;
2、关闭罐底隔膜阀,微通风、开低转速,按工艺要求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加入罐内,检查无漏加原料后将加料口螺母适度拧紧;
3、打开夹套排水阀,排尽夹层水;关闭夹套进出水阀门;缓慢打开夹套进蒸汽阀(打开过快夹层容易产生异响)进行预热,保证夹层压力小于0.1MPa;
4、待罐内温度达到90℃以上(某些培养基在70~90℃时容易起泡沫,注意观察)时关闭夹套蒸汽阀;
5、关闭搅拌、通风,排气阀微开;依次打开取样阀、蒸汽阀,排尽管道内冷凝水后将取样阀转为微开,打开罐底隔膜阀,将蒸汽缓缓通入罐内(注意料液翻滚);再打开进风管道上的蒸汽阀门,通过控制罐底隔膜阀、风管蒸汽阀、排气阀调节罐压至0.11~0.12MPa,维持121℃灭菌30min(加料口、补料口等均稍微排气,以彻底消除死角,时刻注意罐压);
6、灭菌过程中校正溶氧电极零点,30min灭菌完毕后,依次关闭加料口、补料口、罐底隔膜阀、风管蒸汽阀;关闭夹套排水阀,打开循环进出水阀(变换要迅速,时刻注意罐压变化,防掉零);此时在控制柜中找到对应罐,开启“冷却手动”和“转速”按键,开始冷却降温;
7、降温时罐压将迅速下降,当降至0.05MPa时开启风管进气阀,随时保持压力在0.05MPa;
五、无菌接种
1、当料液温度降至工艺要求时,按照工艺要求将转速、通风量调至最大,并维持罐压稳定几分钟后,标定溶氧电极满度;
2、用酒精棉擦拭接种口和接种者双手,火圈加入酒精套在接种口上,关闭搅拌转速,降低通风量,维持罐压在0.01~0.02MPa(不能掉零,否则容易引起污染),点燃火圈,用工具扳手缓慢拧下接种口螺母(快速开启,容易出现危险),螺母不能离开火焰;
3、接种者将菌种瓶口在火焰上稍微烧一会儿,拔下瓶塞迅速将菌种倒入罐内;
4、拧紧接种口螺母,熄灭火焰,并用酒精棉将接种口擦拭干净;按工艺要求调好转速、通风量、罐压,并点击“开始发酵”按键开始计时培养;
六、取样操作
关闭蒸汽阀、全开取样阀,开启罐底隔膜阀进行取样;取样完毕后微开取样阀和蒸汽阀,用少量蒸汽进行封口,保持无菌状态;
七、罐的清洗
1、发酵罐在使用前和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净;打开两边清洗口,用水管清洗余料,若不能清洗干净则需拆开罐盖;
2、拆洗前首先关闭电源,拧开周边螺丝,两人小心地同时将罐盖垂直向上取出(注意:请不要抓传动轴,以免影响机械密封和轴的传动稳定性),水平放置平整的地面上,并防止滚动;
3、彻底清洗干净后,将罐盖按原位轻轻放入发酵罐内,拧上周边螺丝(注意:对角拧螺丝,松紧基本一致);
4、安装完毕后通入空气(0.15MPa),检查管道和罐的密封性,如有泄漏则需修复;
5、如不接着进入下一批发酵,请将溶氧电极拆下清洗干净,放回安全处保存;PH电极清洗干净浸泡在3mol/L的KCL溶液中保存;
八、维护与保养
1、与发酵相配套设备按要求定期维护与保养;
2、空气精过滤滤芯根据实际使用效果定期更换,一般使用期限为一年;
3、发酵罐清洗时,请使用软毛刷,避免硬器刮擦;
4、压力表、减压阀时常检查,不归零及时更换;
5、定期检查垫圈、密封圈等,损坏及时更换,以免影响罐的密封性;
6、电器、仪表、传感器等电器设备严禁直接接触水、汽;
7、PH电极在使用前必须通电稳定2~3h,否则电极不稳定,造成测量数据不准;
8、溶氧电极在使用前必须通极化4~6h,否则电极不稳定,造成测量数据会不准;
9、设备长时间停止使用时,应清洗干净,排尽罐内及各管道中的余水;松开罐盖螺丝,防止密封圈产生永久变形。
发酵罐安全操作流程(二)
发酵罐是进行微生物发酵过程的设备,包括液态和固态发酵。
在操作发酵罐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以确保人身安全以及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以下是发酵罐安全操作流程的详细步骤。
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发酵罐之前,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酸碱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和防护鞋。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保护操作人员免受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的侵害。
2. 清洁发酵罐:在操作发酵罐之前,需要先对发酵罐进行彻底清洁。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清洗发酵罐的内部和外部,并彻底冲洗,以确保没有污垢和细菌残留。
3. 确保发酵罐设备正常:在操作发酵罐之前,必须确保发酵罐设备正常运行,没有任何损坏或故障。
检查发酵罐的温度、压力、液位和搅拌器等参数,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 准备培养基:制备好所需的培养基,根据实验室的要求添加适当的营养物质和pH调节剂。
确保培养基的配制无误,符合发酵过程的要求。
5. 将培养基注入发酵罐:在注入培养基之前,必须通过压力表、液位计等检测设备确保发酵罐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然后,使用无菌的管道将培养基缓慢而均匀地注入发酵罐中,避免发生溅出和喷溅。
6. 无菌操作:推荐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发酵过程。
在发酵罐操作前,必须先进行工作台和工具的无菌处理,戴好手套和口罩,进行无菌操作。
保持操作区域整洁,避免杂散的细菌污染发酵罐。
7. 开始发酵: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对发酵罐的温度、压力、液位和搅拌速度进行持续监测和调节。
根据发酵过程的要求,调整发酵罐的参数,确保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生长和繁殖。
8. 定期采样检测:在发酵过程中,定期采集样品进行检测。
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对样品进行生化分析、微生物检测等,以监测发酵的进程和产品质量。
9. 处理废液和废气:发酵过程产生的废液和废气必须正确处理。
废液和废气应该根据相关法规和操作规程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0. 结束发酵过程: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发酵的进程,决定结束发酵过程的时机。
先将发酵罐内的培养基和微生物处理干净,然后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11. 归还发酵罐设备:发酵罐设备应该及时归还给指定的部门或工作人员。
在归还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和清洁,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12. 记录和总结:在操作发酵罐的过程中,必须详细记录各项操作、参数和结果。
根据记录统计,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发酵罐操作提供参考。
通过严格遵守上述发酵罐安全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产品的质量。
此外,发酵罐操作人员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